首页 百科知识 —年上海高校重大科研成果

—年上海高校重大科研成果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国家五大科技成果奖中等级最高的一个奖项,每年最多评出两位获奖者。1996—2006年,上海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占全市总数的2/3。在此基础上,上海高校,特别是211高校形成了一支颇具实力的研究队伍,建立了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取得了许多令各界关注的研究成果。在各级政府及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高校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形成了产学研联合研究的新机制。

第七章 1996—2006年上海高校重大科研成果

1996—2006年,上海高校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奖励,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120项,占上海总获奖数(公布)的44.78%;教育部科技成果奖416项;上海市科技成果奖1 105项,占总获奖数的37.31%,上海高校在国家五大科技成果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都榜上有名。另外,在上海市科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和上海市教育科学成果奖方面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些科研成果奖励的获得,表明上海高校已经具有较强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成为促进上海科技、经济、金融、工业等方面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上海唯一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诞生于高校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国家五大科技成果奖中等级最高的一个奖项,每年最多评出两位获奖者。2005年,上海推荐了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院士,由于其在肝胆外科肝癌的发病机理以及治疗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吴孟超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上海首位获此殊荣的教育和科研工作者,并且是中国医学界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医务工作者。

二、在基础研究领域,高校凸显优势地位

在基础研究方面,上海高校已成为上海各路科技大军中的主力军。1996—2006年,上海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占全市总数的2/3。在此基础上,上海高校,特别是211高校形成了一支颇具实力的研究队伍,建立了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取得了许多令各界关注的研究成果。在此期间,上海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2项(只统计第一完成单位),其中17项是以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占总得奖数的53.13%。高校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若干具有重大科学发现、产生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性成果不断涌现,发表了大量的被SCI索引论文,这些论文都具有较高的他引次数。1997年,由复旦大学李大潜院士等完成的“非线性双曲型方程的整体景点解”研究成果,对非线性波动方程的柯西解问题在小初值情况下经典解的整体存在性及生命跨度的研究,是近十年中偏微分方程领域中的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得到相当广泛的引用,得到诸多世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评价,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0年,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教授等完成的“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二砷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首次利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建立了人类腹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模型,并为研究APL发病原理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想的整体动物模型,在国内外广泛采用ATRA和三氧化二砷治疗APL,此临床应用提高了对APL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年,由第二医科大学陈竺院士等完成的“人类造血和内分泌相关细胞/组织基因表达谱和新基因识别研究”成果,研究以造血干/祖细胞(HSPC)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组织为对象,在国际上首次识别、克隆了547条人类新基因全长cDNA,并应用其阵列技术研究了造血干细胞内克隆的300个全长新基因在不同造血细胞系中的表达状态,建立了可查询的数据库,这是中国对人类基因组数据库的重要贡献,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由同济大学陈义汉教授等完成的“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成果,对心房颤动家族的遗传连锁分析,第一次揭开了心房颤动的一个遗传起源,研究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被认为是分子心脏病学领域的重大突破,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三、在应用技术领域,高校依靠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研究,获得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胡锦涛总书记在论述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时,提到五个“充分发挥”,即“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同时,还着重强调“大力加强国家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单位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加快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在各级政府及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高校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形成了产学研联合研究的新机制。高校与企业共建的研发基地有数百个,把国家的需要和企业的需求作为高校科研的方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和企业的科技进步,提升了国家、城市和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完成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迅速产业化实现较大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并获得国家科技奖。1996年,由同济大学徐鸣谦教授等完成的“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与设备”的研究成果,是20世纪90年代期间随着超大型建筑施工的增多、难度增加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颖的建筑施工技术,该技术采用柔性立柱承重、液压提升器机群和计算机控制的液压同步提升新原理,实现了超大构件的整体提升,在国家许多重大建设工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由上海交通大学胡德金教授等完成的“轿车活塞关键制造工艺设备及技术的研究开发”研究成果,是根据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及实现中国轿车深层次国产化生产而提出的,研究和开发了生产轿车活塞的关键工艺、设备及其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初步形成我国轿车活塞成套自动化生产线的能力,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由复旦大学方道腴教授等完成的“高品质紧凑型荧光灯的研究和开发”研究成果,研究出稀土荧光粉进行弱化后处理、表面修复和组分配比细化控制技术,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稀土荧光粉的组分、配备和制造工艺技术,并对荧光灯控制技术采用了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产品属绿色照明,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生产量的70%出口创汇,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在高技术领域,高校发挥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优势,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世界范围内高科技领域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中都具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涉及多学科交叉或边缘学科的特点。高校是一个多学科集聚的教育和科研的基地,面对高科技发展的挑战和机遇,高校组织了相关学科的精兵强将,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集聚增值效应,取得了一批令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在世界高技术领域,上海高校所取得的成果占有一席之地。2000年,上海交通大学张琛等完成“实用电磁型微马达关键技术开发”研究成果,微马达是电子机械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特别对国防工业和医疗行业的技术创新起着关键的作用。微马达采用国际首创的层状结构,直径仅1毫米,重量为12.5毫克,经过直肠内窥镜和微直升机等器件的较长时间的试运行,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3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张文军教授等完成的“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成果,研究解决了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的七项重大关键技术,并研制完成13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核心设备,实现了较国际先进技术高出一倍的传输容量,标志着其核心技术和系统综合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3项,发表论文近百篇,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由东华大学朱梅芳教授等完成的“热塑性高聚物基纳米复合功能纤维成型技术及制品开发”研究成果,将纳米技术与新型纤维加工技术有机结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复合功能纤维的产业化,研究解决了纳米粒子分散差和纤维加工困难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出抗紫外细旦聚酯纤维和多功能异形聚酰胺,获国家专利4项,发表论文40篇,已开发三大类十二系列产品,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五、在生物医药、医学领域,高校依靠雄厚的生物基础研究力量,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

生物医药、医学领域是世界公认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谁在这一领域占有优势,谁将引领未来的生命科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有关部门及上海市根据当前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性大学的构建模式和上海高校发展规划,对上海高校布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上海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铁道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相继并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在高校雄厚的人才基础、精良的实验室装备和多学科的依托下,为上海医疗及生物医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生物医药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建立了良好的机制。2000年,复旦大学宋后燕教授等完成的“重组链激酶(r-SK)研制、开发与临床应用”研究成果,研究采用独特思路构建SK基因克隆、改建载体和改良宿主菌,实现r-SK基因超高效表达,占全菌总蛋白的65%~85%,对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高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生物技术新药,已在全国20个省市,500多家医院推广使用,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复旦大学汤钊猷院士等完成的“转移性人肝癌模型系统的建立及其在肝癌转移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成果,研究分别建立了高转移人肝癌裸鼠模型、高转移人肝癌细胞系和遗传背景相仿转移靶向和转移潜能不同细胞系,证实微环境(土壤)确能影响癌的转移能力,用此模型发现了一些新的转移靶分子,筛选了多种药物,是目前可供研究肝癌转移和筛选抗转移药物的第一个模型,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由上海交通大学沈晓明教授等完成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干预的研究”成果,属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学科,对新生儿鼓室和外耳道结构、生理学特性改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一种高效的筛查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并颁布实施,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六、在信息技术领域,高校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管理的现代化,出现了一批以信息化提高政府公共事务管理水平,提供信息安全保障和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

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国家从工业化步入现代化的关键。2003年,由上海交通大学严隽琪等完成的“数字化制作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上海的工程应用”研究成果,针对实现上海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战略开展,取得了“创新设计支撑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异地协同技术”三大共性技术的突破,开发了全国首家区域性开放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平台具备局域网络服务应用、信息资源共享、创新设计集成和网络协同运作四大功能,并在上海八大行业和二十余家制造企业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由同济大学吴启迪教授等完成的“网络化服务与工程支持系统集成平台开发及其应用”研究成果,建立了通用的网络化服务与工程支持信息集成平台,集成企业相关服务资源,为企业实现网络化服务系统提供技术支持,提出了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概念和第三方服务中心的服务模式,利用相关软件建立通用设备接入平台,为国内中小型企业建立有效可行的网络化服务系统,使中小型企业实行网络化卫星式的高效管理,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由上海交通大学诸鸿文教授等完成的“国家信息安全应用十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S219工程)”研究成果,密切结合中国政府电子政务、金融信息化、网络媒体领域内急需解决的若干信息安全问题,构建了政府上网安全应用支撑系统、金融数据交换与安全防御系统,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在银行、工商和财税等部门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七、在哲学和社会科学以及教育科学研究领域,高校体现出很强的研究实力,并且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面,上海高校的教师与研究人员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另外,上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积极投身决策咨询研究,努力为政府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如复旦大学的美国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的俄罗斯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中东研究中心等长期坚持为中央及地方决策撰写研究咨询报告,积极为高层决策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1996—2006年,高校作为第一申报单位共获得上海市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 227项,占获奖总数的66.98%(总获奖数为1 832项),获得上海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96项。

历年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获奖统计见下表。

img9

img10

img11

img12

img14

img16

img17

img18

img19

img20

img21

img22

img23

img24

img25

img26

img27

img28

img31

img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