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

上海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7年1月16—17日,上海高校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上海高校科技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为此,市教委成立“993计划”领导小组与工作办公室,设立专项资金,直接用于上海高校科技项目的孵化和产业化。

第一节 上海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

一、党中央确定“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技工作初步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基础研究三个层次的战略格局,实施了重点基础研究规划、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以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工业性实验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行动,进行了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键设备更新,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会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并作为引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要方针。与此同时,科技和教育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规。我国科技、教育法律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

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以实现我国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的跨越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带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作贡献。

1999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科技部、教育部、人事部、财政部等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这个文件旨在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开发高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并作出三项规定:一是鼓励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二是保障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自主权,三是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造环境条件。其内容共有12条。

199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部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江泽民同志在会上作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技术创新以及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二、上海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思路与措施

我国的高等学校,从其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出发,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党中央所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努力解决好教育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1998年在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强调,“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我国的高等学校既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为推动上海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实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宏伟目标,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颁发了关于加速上海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上海科技进步九五计划”,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995年,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科教兴国、科教兴市发展战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简称市教委)制定了《关于加强上海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其中的主要内容有:①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在科教兴国、科教兴市中明确科技工作的位置;②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基础性研究中的主导作用,发展高新技术研究;③立足上海,面向全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④大力推动科教兴农;⑤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⑥加速上海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培养;⑦加强上海高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基地建设;⑧促进高校多学科配合,发挥综合优势;⑨加强国际科技协作;⑩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还制定颁发了《上海高校科研工作道德行为规范的通知》、《关于建设上海市重点学科的实施办法》、《上海市教育决策咨询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上海市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等行政规章办法。

1995年,市教委设立“曙光计划”,带动新人辈出。从1998年起,“曙光计划”从每年200万元扩大到每年400万元,至今共资助了559名学者。

1997年1月16—17日,上海高校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上海科技大会的精神,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总结过去、交流经验,展望未来、明确目标,看清形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努力开拓,全面推进上海高校的科技工作;充分发挥上海高校的科技与人才优势,服务上海,服务全国。会议提出了上海高校科技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

1999年3月,市教委启动《上海高校科技产业化行动计划》(“993”计划),以经济发展需要为根本,以项目为抓手,以人才为核心,以学科为依托,以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上海张江高校科技产业园,支持高校中具有产业化前景的中试性开发项目和产业化发展项目,积极参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为此,市教委成立“993计划”领导小组与工作办公室,设立专项资金,直接用于上海高校科技项目的孵化和产业化。

1999年9月,徐匡迪市长在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要为上海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充分表明,高等教育只有同经济和科技紧密结合,才能有力地促进新技术的开发,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上海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与上海新世纪的改革和发展的大局紧紧联系起来,充分发挥教育的创新功能,大力推动上海的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徐匡迪市长还对上海高校提出新要求:要进一步增强高校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密切高校与企业的联系,高校要积极参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建设。

上海市教委于2001年8月确定《上海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纲要》,提出了上海高校科研工作的新目标。其主要内容有: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高校与经济、科技的全面合作。通过联手,抓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形成一批有实力、有研发能力、有市场竞争力的并可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特别加强原创性研究和开发,加强超前性研究。

——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全面合作。高等教育与经济、科技紧密结合,加快开发高新技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实施上海科技优惠政策,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与产业界、科技界建立长期、紧密、稳定的合作,建立以若干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项目为载体的教育、经济科技联合体。发挥高校科技人才优势,把高校办成主要的智力与科技创新源。

——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全面实施《上海高校科技产业化行动计划》,围绕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以项目为抓手,以人才为核心、学科为依托,通过筹集资金和体制、机制改革,集中力量推进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特别要加强部分高校的原创能力和超前研究能力,使高校科研领先于经济发展。

2002年上海制订了E-研究院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投入,以新的体制与机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这项计划主要着眼于未来5~10年的重点学科的发展和布局,同时也是为新一批学科带头人的涌现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进一步夯实上海高校的科研基础,以继续保持上海高校的科技发展优势,增强上海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与持续发展的潜力。

为了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科教兴市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003年上海市教委与中科院上海分院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积极鼓励、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联合。此后几年,高校和中科院有关院所开展了紧密的合作,如第二医科大学与中科院生命科学院共建健康中心等,交通大学与中科院生命科学院共建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中医药大学与中科院生命科学院共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建成像信息联合实验室等。

为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上海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进一步明确上海高校在上海新一轮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和任务,市科教党委、市教委于2004年初召开“上海高校知识创新工作会议”,副市长严隽琪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全面总结了近年来高校在知识创新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高校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战略,规划并启动实施“高校知识创新建设工程”,即“一二五发展计划”。“一”,即指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二”,即发展科技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五”,即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计划,E-研究院建设计划,产学研合作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计划,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该项计划以提高高校科技原创力为突破口,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使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并以此促进若干所大学逐步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围绕国家科技发展目标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集聚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特别是一批学科领军人物和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形成人才高地;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使高校在抢占科技制高点与培育经济增长点上作出重要贡献;以理论创新为主导,进一步繁荣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使高校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理论库、思想库以及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依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