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激情教学

试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激情教学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适时地开展激情教学是开展《纲要》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这种育人的功能决定了《纲要》课的叙事论理的特征,而这些大量的论理必须有激情来为之开辟道路。三《纲要》课的教材内容适合采用激情教学法。这样师生之间互动产生共鸣,教师和学生均得以共同发展,从而达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因此《纲要》课的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自己的有声语言,声音

试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激情教学

黄 诚 吴 静

摘 要:本论文阐述了激情教学法的内涵,并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等角度来阐述了开展激情教学法的必要性,从而论述适时地开展激情教学对于《纲要》课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激情教学 教育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规定在全国高校开设《纲要》这一门课程。这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纲要》作为高校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讲授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主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追求社会进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

然而,面对这一门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中国革命史》有很大区别的课程,面对这一门全新而又熟悉的课程,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方法,采取新的教学方法,用新异的刺激吸引学生,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成为大家探索的新课题。笔者认为适时地开展激情教学是开展《纲要》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正如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所讲,“教学法一旦触及激情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十分强调教师的激情和高涨的情绪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甚至将其视为艺术的精髓。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中,他这样写道:“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能激励人,没有生动怎能唤醒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能鼓舞人呢?这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而来。所以,你要尽可能使自己习惯于蓬勃的生气。”

什么是激情教学法呢?激情教学法即在一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及学生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如果在《纲要》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合理适时地运用激情,以情寓理、以理驭情,就会弥补《纲要》课程理论性强、易使学生产生空洞、乏味的缺陷。所以,激情教学方式对学生会产生重要影响,从而起到促进学习目的的作用。

进一步而言,《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其他所有学科教学中,大多只要能够使对象学会或掌握了某种知识、技能或者方法,就基本实现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纲要》课的目的则在于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国史、国情,使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并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纲要》课以改造人的思想、塑造人的灵魂为己任,以使人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为根本目的。这种育人的功能决定了《纲要》课的叙事论理的特征,而这些大量的论理必须有激情来为之开辟道路。近代以来人民选择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使理论的不断积累和更新的结果。它要经过较长时期的、持续的灌输,通过缓慢的日积月累和内化过程,才能逐渐为人们所掌握,成为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在这个缓慢渐进的漫长过程中,如果没有激情来开辟道路,理论灌输的入耳入脑便寸步难行。

《纲要》课的教材内容适合采用激情教学法。《纲要》囊括了近代以来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这一个半世纪,是中国人民的受难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在这一个半世纪中,充满着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略中国,签订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在这一个半世纪中,也充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将士抗击洋枪队、黑旗军抗击法国侵略、北洋海军痛击日军、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这一个半世纪中,也充满国人探索救国富强道路的脚步,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次大革命;在这一个半世纪中,涌现出许多救亡图存的仁义志士,林则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更有许多人为自己的国家民族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一个半世纪中,也有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由贫穷逐渐走向富裕的曲折、艰辛和骄傲,新中国成立初的经济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十年经济探索、改革开放等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激情的素材。因此,《纲要》课也易于激情的开展。

激情教学法作为开展《纲要》课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从教学的目的来看,激发灵感、锻炼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教师的激情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师的重要目的。《纲要》课更不例外,在《纲要》教材的开篇中即明确指出:《纲要》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就增加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控制的一面,因为教师一般是按照备课内容和步骤讲授的。如在讲解洋务运动时,按教材一般为原因、经过、评价,而这时就有同学提出了洋务人物张之洞的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教师即兴发挥、现场应变,此时很容易产生激情,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有利于教师开发潜在的隐性课程资源,课越讲越来劲,使教学释放出巨大的教育能量,学生就越能认真地听讲,大大激发和增强学习的兴趣。这样师生之间互动产生共鸣,教师和学生均得以共同发展,从而达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

第二,有助于使得教师和学生产生乐教、乐学的积极情绪,满足课堂中学生对情感的精神需要,提高教学效率。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人有了愉快的情感,就会满怀激情地去渴求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教学应成为欢乐愉快的认识活动。《纲要》课教学主要是以讲授方法为主,如果只是没有感情和表情的讲解,课堂平淡无奇、索然无味,而这一时期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思想活跃、上课容易走神,这时让学生满怀激情地去渴求知识,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纲要》课的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自己的有声语言,声音要洪亮,用词要准确严密且富于科学性,语调要抑扬顿挫,语速有快慢急徐,音量有高低起伏,加上肢体语言配合灵活得体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在课堂上营造出一个充满激情的氛围。譬如,在讲解日本制造的南京惨案时表情应该悲痛,声音要充满愤怒;在讲解人民反抗列强的斗争时就应该情绪激昂;在讲解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时就要满面春风,声音充满喜悦、骄傲之情。教学是双边活动,情感也是通过双向传递来交流的,教师的激情必然会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激情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水平、专业素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有以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望与要求构成的压力,以良好的待遇与酬薪构成的推力,及教师自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献身为主构成的内在动力三部分构成。激情教学不仅是教师专业素质水平最集中的展现,也是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之一。教师在激情教学中产生的对教学活动的高度成功感、愉悦感、幸福感,及其在这一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作为教师的尊严与美好等诸多情感,都驱动着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的专业水平,超越自我。

激情教学对于《纲要》课课堂教学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激情教学只能作为手段,只能服务于课堂的教学内容,因此,激情必须有一定的“度”,否则过犹不及。首先,不能因激情而激情。过多的“激情”有时所起的作用是喧宾夺主,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煽情。《纲要》课的着力点应当是在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线索有一个了解的基础上,突出讲述有助于大学生达到“两个了解”和懂得“三个选择”的有关历史情况和历史经验,也就是说,与“两个了解”、“三个选择”有关的内容,必须着重讲展开讲,而同“两个了解”、“三个选择”关联不是十分紧密的,即使是十分精彩、可以十分富于激情讲解的内容,也要从简或者从略。其次,不仅要以情动人,还要以理服人。《纲要》课毕竟是一门思想理论课,其理论的深刻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不能仅仅停留在以情动人的层面,还要以理服人。如果没有相应的理性因素的参与或主导,那么“激情”的影响也只能起到暂时“煽情”作用;更不能为了讨好和迎合学生,而降低《纲要》课的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的要求。再次,激情应与多种手段相配合。单一的、过多的激情容易让学生产生“激情疲劳”,会逐渐对这种方法失去兴趣,而教师激情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的激情配合多种教学手段,如使用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参加讨论课、实践课等。

总而言之,适时地采用激情教学方式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产生同化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无疑会培养学生《纲要》课学习的积极情感,锻炼学生的思维,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的艺术.肖勇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季萍.在激情中明理在明理中导行——思想政治情感教育的实践.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3(1)

(作者黄诚: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组织部部长、讲师;吴静: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校办工作人员、讲师,历史学专业在读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