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全校公共必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基础课之一。根据有关精神,重点采用“以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探索‘纲要’专题研究型教学”的教改思路,编制若干教学专题进行分专题教学,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一、总体构想和教改思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全校公共必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05方案)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本课程专题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构想是:针对目前“纲要”课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跨度大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专题教学,改变以往常规的章节教学法,将理论专题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课程的系统性与教育手段方式的多样性结合,拓展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构建“纲要”课教学新模式,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根据有关精神,重点采用“以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探索‘纲要’专题研究型教学”的教改思路,编制若干教学专题进行分专题教学,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在进行专题教学的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相关专题论证实训项目,即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开展专题讨论、师生对话、辩论赛、主题演讲、写小论文、观看音像资料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学分、学时设置

1.本课程为2个学分。

2.本课程为32学时。其中课堂教学设置7个专题,每专题3个学时计21学时,专题论证实训9学时,两项小计30学时。另外,期末考查2学时,共计32学时。

三、本课程课堂教学专题设置与安排

所谓专题教学,就是突破教材章节的局限,本着大专题的原则,把“纲要”课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力求每个专题既能涵盖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能突出重点与难点问题。为此,本课程课堂教学共设置7个专题,每专题3个学时。具体如下:

专题一:落后挨打 民族觉醒——近代中国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专题二: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专题三:帝制覆灭 民国建立——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专题四:一声炮响 开天辟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专题五:民族抗争 中流砥柱——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专题六:民心向背 历史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选择

专题七:民族复兴 成功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本七个专题教学内容涵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书上、中、下三篇和十章内容。适用本科各专业。

四、专题论证实训安排

“纲要”课专题论证实训拟采用教师组织和学生自由进行等方式展开,专题论证实训的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

1.实地参观考察与红色之旅:对应各专题拟参观和考察江西省博物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小平小道等。

2.小组讨论、辩论赛与诗歌朗诵会:按不同方式进行分组,开展专题讨论或组织辩论赛、诗歌朗诵会。

3.图片、实物展览:收集有关历史图片进行一定范围的宣传与展览。

4.知识竞赛:开展有关近现代史知识和党史知识竞赛。

5.演讲比赛:开展有关主题演讲活动。

6.专题论文与理论研讨会、座谈会:组织学生撰写专题论文,举办理论研讨会或座谈会。

7.教学片观摩与经典革命影片展映展播:组织学生观摩《鸦片战争》、《复兴之路》、《辛亥革命》、《开国大典》、《建国大业》、《先驱者》、《湘江北去》、《建党伟业》、《飞天》等有关教学片。

8.人物访谈与采访报道活动:对有关历史人物进行访谈,撰写人物传记与报道等等。

以上专题论证实训项目可根据教学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

2011~2012第一学期“纲要”课拟主要围绕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等主题开展以下几种形式的专题论证实训。

1.专题讨论(孙中山该不该“让位”于袁世凯?或袁世凯的历史功过:是“窃国”还是“篡位”?)

2.歌咏会(唱红歌、诗朗诵,献礼建党90周年)

3.教学片(《湘江北去》、《建党伟业》)观摩并写观后感一篇

五、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考查方式进行考核。考查内容及分数比例为:

1.期末考查50%

2.平时成绩20%

3.专题论证实训和课外社会实践30%。

以上三项综合为总评成绩,采用%制,并折算成五级制。

(执笔:刘晓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