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级保险经济学教程研究背景及研究任务与目标

高级保险经济学教程研究背景及研究任务与目标

时间:2022-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险经济学是保险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自申请立项起,《高级保险经济学教程》的写作任务和目标就非常明确:定位于研究生层次,侧重于国际、国内保险经济学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的介绍,与讲授保险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本科生层次的教材《保险经济学》形成互补。

高级保险经济学教程

项目编号:X06011

项目名称:高级保险经济学教程

项目负责人:王国军

项目类别:教材建设

项目建设时间: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

成果形式:已出版教材(《高级保险经济学教程》,已经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2011年12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保险经济学保险市场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交易成本

一、研究背景

《高级保险经济学教程》的编写过程按照预定程序开展。鉴于国内尚无专门针对保险专业研究生的保险经济学教材,本教材的编写始终贯彻前沿性和实践性的理念,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保险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提升保险专业学生的理论层次显得十分必要。唯有如此,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够成为理论功底扎实的国际化人才,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保险经济学课程的开设和相应教材的编写对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保险经济学是保险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这门课程的学习是培养学生以经济学的方法和思路分析保险领域中各种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保险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保险经济学是风险管理学保险学学位教育中的必修课程。但在国内,尽管保险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而真正能够开设保险经济学课程的高等院校却寥寥无几,其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一个是师资、一个是教材。

若缺乏保险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保险专业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将是不完整的,因为学生在运用以前所学过的一般经济学知识分析保险领域中的问题时,很难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论水平层次不高。而且,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特性,保险领域的经济分析运用到相当多的西方经济学最新理论,特别是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知识,而多数保险专业的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还比较欠缺,非常需要一门专门的课程和自本科至研究生层次的系列教材,结合保险专业的具体特点加以补足,保险经济学恰恰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保险专业研究生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一直处于探索之中,国外的先进知识应及早为我国的保险教育所用。保险学院已经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自2004年起开始开设了研究生的保险经济学课程,目前已有七届全体保险专业的研究生以及部分国贸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工商学院和WTO研究院的研究生选修了这门课程,教与学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为适应教学的需要,项目负责人历时三年,在研究生部教学研究项目的资助下,编写了这本针对研究生的保险经济学教材。

二、研究任务与目标

本教材是专门为保险和社会保障专业以及金融、国贸、工商等其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编写的一本保险经济学教程,是项目负责人编写的主要针对本科生教材《保险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的延续和升级版。自申请立项起,《高级保险经济学教程》的写作任务和目标就非常明确:定位于研究生层次,侧重于国际、国内保险经济学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的介绍,与讲授保险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本科生层次的教材《保险经济学》形成互补。《高级保险经济学教程》要尽量融汇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项目负责人此前曾翻译的保险经济学奠基人挪威著名保险经济学家卡尔·博尔奇的名著《保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以及乔治·迪奥尼和斯科特·哈灵顿主编的保险经济学经典论文集《保险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两部作品中的研究成果,吸收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经济理论,结合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实践,将国际、国内最系统、最前沿的保险经济学理论成果介绍给研究生及其以上层次的学生。

三、研究结果与结论

《高级保险经济学教程》书稿共分九章,基本涵盖了保险经济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教材的每一章分为四个部分:理论背景介绍;现有研究成果;有待研究的问题;主要文献清单。

其中,理论背景介绍的目的是介绍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以经济理论分析保险实务问题的理论背景。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是介绍国内外比较前沿的研究成果,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跨入相关专题的理论前沿,了解学术前沿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有待研究的问题则是给学生留下进一步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明确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现存的各种需要攻克的难题,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指明方向。主要文献清单则是为学生提供了相关文献的作者和出处,以便学生课下或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轻松地查找到所需的文献资料,并加深对教材所讲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下将各章的主要内容作一简单介绍:

第一章为保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本章对保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描述了保险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大致脉络,对期望效用模型、莫森定理、博尔奇定理、贝努力原理等保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

第二章为商业保险与资源配置。本章首先介绍了有关商业保险市场资源配置的理论背景,对国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作出了总结,然后从保险行业的中观视角、保险监管的宏观视角,以及保险企业的微观视角,对我国商业保险领域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总体分析和综合评价,并利用DEA模型对商业保险公司的生产效率作出简要评析。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都可以发现我国商业保险领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大量存在,并由此导致了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和诸多现实困境。同时,实证研究还发现,我国商业保险公司的生产效率上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保险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保险企业的生产效率共同决定了中国保险业当前的经营绩效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有赖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改善。本章最后列出关于商业保险资源配置的相关文献。

第三章为政策性保险与资源配置。本章在对理论背景和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从发展历史与现状、主要成就与问题,发展潜力与前景几个方面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农业保险、巨灾保险等政策性保险进行评价,同时还对我国所特有的、又是极其重要的计划生育保险系列保险进行了简要评价。研究成果的基本结论是:在我国,政策性保险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资源配置不足导致了大量的政策性保险空白,我国适合政策性保险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被弃置、浪费,政策性保险所特有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本章所介绍的研究成果还着重强调,自1973年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35年之后,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和医疗问题已经开始逐步显现,急需创新机制加以解决,否则将影响到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性,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政策性的计划生育综合保险则是利用保险机制化解我国人口困局的一条可行之路,应予高度重视。

第四章为保险需求与供给。保险需求和供给是保险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且是永恒的核心。因为,从本质上讲,保险市场就是由供给和需求组成的,没有供给和需求,也就没有保险市场,也就不会有整个保险制度的存在。在介绍国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本章对保险客户定位、有关反垄断法在中国保险业适用性的问题分析和保险营销模式这三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建设性意见的结论。这些研究成果的介绍旨在引导读者明晰如何利用所学的保险经济学知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第五章为保险监督与管理。保险监管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保险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校正保险市场失灵的手段,保险监管在整个保险市场的交易链条中占有核心地位。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保险监管目标的最终指向,而保险监管激励的方向直接决定着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本章在对保险监管的理论背景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利用一个理论模型,分析了保险监管激励的经济效应,然后讨论了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监管激励方向的条件下,保险监管应如何在监管力度与监管方式上进行权衡。

第六章为保险专业化与综合经营。金融综合经营是国际保险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本章描述了保险专业化和综合经营研究的理论背景,然后分析了金融综合经营背景下,保险企业的战略选择。本章旨在分析在金融综合经营的背景下如何优化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保险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等。在这些大的环境中,最重要、对保险业影响最直接,而且最具有优化可行性的是监管环境、法律环境以及货币与资本市场所构成的市场环境。

第七章为保险周期与景气循环。和其他产业一样,保险业也有其自身的发展周期和景气循环。本章介绍了国外有关保险周期的理论研究状况,然后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周期进行了简要评述。

第八章为保险效率与边界。同任何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保险除了对整个社会、对个别企业或个人有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保险业应该仅仅在其功能边界之内充分发挥作用,而应尽量减少超越其功能边界的行为。本章论述了保险的功能、边界和效率。本章旨在引导读者开阔研究思路,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第九章为保险法与经济学。法经济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交叉学科,它综合了法学和经济学这两大研究领域,得到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法学和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法经济学的触角已经延伸到政府的法律设计、公司的治理和管理,以及个体行为测度多个层面的诸多领域。本章介绍主要保险合同法的经济分析、侵权法经济分析和法律程序经济分析三个重要领域以及与保险经济学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引导读者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保险业的各种问题。

四、教材编写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保险经济学的教材,要么是翻译的国外作品,内容比较繁难,不易掌握;要么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保险经济学,和现实需要相距甚远。而真正能够称得上“保险经济学”的专著或教材很少。

一本是商务印书馆1999年出版的挪威著名保险学者卡尔·博尔奇所著《保险经济学》的译著。这本书是保险经济学大师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但对于两年学制的研究生来说,这本书可以作为学习的参考资料,作为教材的确是太难了些;而且该书是20世纪60年代作者生前的作品,没有涵盖保险经济学进展的前沿知识,而保险经济学的大发展阶段恰恰是在80年代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发展起来之后。

另一本是我们翻译的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保险经济学》,该书85万字,是一本保险经济学论文集,收录了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保险经济学发展过程中33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编者乔治·迪奥尼和斯科特·哈灵顿是国际保险经济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论文集涉及保险经济学研究的各个重要领域,涵盖了期望效用、风险与风险态度、保险需求、保险和资源配置、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市场结构与组织形式、保险定价和保险监管八个方面的经济分析。但该书也仅适合做参考书,而不是教材,因为它是文献的结合,不能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该书收录的文集也仅止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新的研究成果未能编入。

第三本是同济大学张庆洪教授主编的《保险经济学引论》,该书实际上是一本编译的教材,编译者是德语学院的教师,对保险知识的理解和翻译存在一定的缺陷,且离中国保险业的现实太过遥远。虽然该书在理论上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不宜直接拿来作为保险专业研究生的教材。

此外,还有南开大学刘茂山教授主编的《保险经济学》教材,这本教材容量较大,也很有创建;但不足之处是这本教材的体例和国外《保险经济学》教科书的体例大相径庭,而和目前国内各种版本大量的《保险学》、《风险管理与保险》教材内容差别较小。王健康等编的《保险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则是一本针对高职高专的教材。市面上还有一本北航2002年编的《保险经济学》教材,内容则是卡尔·博尔奇所著《保险经济学》的摘译。

国外原版的保险经济学参考书主要有:R.L.Carter的Economics and Insurance,该书作为教材太简单了一些,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没有被吸纳进来。还有英国特许保险协会(CII)资格考试教材Insurance Economics,也因内容太简单、离中国保险实践太远而不宜采用。

本教材编写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它必须符合国际《保险经济学》教科书的体例且适应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因此,能够通过这本教材使研究生层次的学生以最短的时间掌握国内外保险经济学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经典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前沿,从而培养保险学专业研究生的经济学思维方法,使学生能够同时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保险市场,在实践中能够对理论知识加以运用,成为保险领域的复合型国际人才。

这本教材的编写将是我们保险专业教材研究和教学改革的一个基础。可以说,目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已经走在了国内高校的前列,我们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翻译了出版了两本国际最经典的保险经济学著作,2006年出版了一本适合本科生层次的保险经济学教材(该教材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经贸大学的保险经济学教材体系正在形成,我们希望这本中西合璧的《高级保险经济学教程》能够适应国内众多院校研究生保险经济学教学的迫切需要以及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