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毕业生从“扩招”到“供过于求”

高校毕业生从“扩招”到“供过于求”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7年,教育部、人事部和劳动保障部共同发布了《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紧接着2008年,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

四、从“扩招”到“供过于求”

从1995年并轨招生到1997年招生人数首次突破100万,再到1999年以后大规模扩招,中国高校的招生数量不仅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奇观,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2003年,当1999年首批扩招的212万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就业市场时,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感受到此时的就业压力和一种激烈竞争的压力。招生规模出现数量级变化后引发的担心、焦虑,成为这些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中不变的话题。

从2003年起,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越来越被动,逐渐丧失了选择的主动权。大学生们发现,从这一年起,“不是我找什么样的工作,而是什么样的工作找我!”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搞好就业工作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局面,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教育和思想宣传、深化人事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等工作,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通知》第一次将个人利益、社会建设和政治稳定联系在一起,说明政府已经将这项工作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去看待,并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反映了问题的紧迫性和严峻性。

尽管如此,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2007年,教育部、人事部和劳动保障部共同发布了《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紧接着2008年,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无一例外,所有文件和通知,无非是要千方百计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但结果却是问题依然严峻。

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将毕业生就业问题推向了更加困难的境地。不仅本科毕业生找工作困难,即便是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在这一年里,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双向选择”制度在劳动力市场上真真实实地退化为了“供需见面”过程中的“单项选择”,用人单位掌握着“生杀大权”。为了全方位地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引导毕业生采取多种渠道就业,到基层、到中小型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以及自主创业,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经过两年的实践证明,它并没有使本已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得到根本性的缓解。应该说,相关就业促进政策措施只是影响因素之一,真正决定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的还是经济社会大环境。虽然2011年的就业状况比2009年和2010年略有好转,但不完全是就业政策起作用的缘故,而是中国经济回暖和复苏的结果。在如此激烈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之前相比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

稳定压倒一切。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和人才流动机制运行过程中潜在的种种不稳定因素,特别是一些关乎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和保险机制的不健全状况,使大学生们开始怀念那个曾被摒弃的“铁饭碗”时代。于是,“吃皇粮”、“端铁饭碗”的工作再度成为大学毕业生追捧的对象。报考国家公务员、获取事业单位编制成为绝大多数毕业生的职业选择预期,甚至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加入到这支考试大军中,参与角逐,致使公务员考试人数从2003年开始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是大幅度的递增,从录取比例来看,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已成为中国社会名副其实的“第一考”。

表 2003~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形势汇总[6]

img1

续表

img2

先就业再择业。在激烈而残酷的就业现实面前,大多数毕业生经过痛苦思考后,逐渐调整心态,放下“天之骄子”的身段,做出理性的抉择——先解决温饱,再谈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这时,职业经理人李开复给大学生的就业建议是:“机会远比安稳重要,事业远比金钱重要,未来远比今天重要。”这无疑切中了大学生就业观念中存在问题的要害,让大学生们听起来亲切而有道理。

通过创业谋生促发展。当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奔波于各种招聘会场为自己寻求生存的一席之地时,少部分学生却在为自己的创业之路忙碌着。创业,作为就业的另一种方式,正逐渐为一些大学生所认同。但创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对大学生们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不仅需要筹集相应的资金、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还需要有踏实肯干、不懈努力、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学生们知道,一切的抱怨和等待均无济于事,他们意识到“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就业和创业作为一块“试金石”,是他们人生中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和必须翻越的一座“山”,唯有用自己的智慧和拼搏作支点,才能在未来为自己赢得生存和发展的一席之地,也才能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

案例分享 大学生创业的酸甜苦辣

熊春月,女,200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07年带领北大、人大研究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荣获一等奖;2008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推荐免费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2009年以学习成绩、学术能力、综合素质三项第一免试推荐为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并获得国家特等奖学金。同年在北京国贸CBD光华路上创办了北京争上游餐饮有限公司,经营自己独有品牌的“争上游”新派重庆时尚火锅。半年之后,因为地理位置和商场运作原因,加之资金链短缺受到了考验,她决定撤离并成功打包售卖了整个公司。对这段经历,她总结道:“有时候不是坚持就能出成绩的,方向才是坚持的前提。”她选择承认失败,重新前行。

由于之前一直在西南地区各个学校做公益的励志、学法演讲,并一直以“点燃梦想、启迪未来”为人生坐标。经过半年的调研和摸索,2009年末,她发现西南地区高中学生志愿填报方面的指导是个空白,于是,她选择了回到四川,以志愿填报咨询为切入点,创办了“泸州市学道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为了满足季节性需求,公司相继开发了学习辅导、心理疏导、高考志愿指导、录取助行等服务,率先在业内推出“四通”服务,即通学法、通填报、通信息、通录取,帮助广大高中学生顺利通过高中学习以及高考。一边学习,一边创业,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学道教育”已经成功复制两个校区,上千名高中学子在学道教育的帮助下,顺利完成高考,进入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对于成功,她曾经是这样理解的: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取得一定的成绩,并能够把很多具有联系性的东西进行叠加即是成功。也曾经为此功利地去死记概念或单词,只是为了获得很高的GPA;穿梭于各大企业间实习,只是为了有更漂亮的简历;不断做一个称为比赛或者项目的东西,只是为了增加一些砝码,而不是把目标放在能力的塑造和提升上。后来她意识到了,这样做只能叫优秀,但不是卓越。她说:“因为别人出国,所以似乎自己也应该出国;因为别人去国企,自己也应该去;因为大家都考研,似乎我也应该考研。大家似乎总在追逐着人们心目中所谓的‘优秀之路’。但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和自己的个性价值观相符合的选择。而这恰恰才是想要成为卓越的人应该思考的问题。”虽然“卓越”不一定是创业,但她选择了创业。

但仅有执著是不够的,还需要理性。从餐饮到教育,似乎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不是“脑子发热”的举动,而是通过对几十个项目考察后确定的。在对项目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评估上,她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事业。“虽然不一定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一定有社会价值。这才是我能长期做下去的源动力。”她说道。

在成人眼里,这一代大学生还很稚嫩,但社会的开放性、信息的便捷性、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使他们对自身、对未来有独到的认知和理解,并且因为年轻,他们敢于尝试,即便失败,他们也有自己对失败“独到”的诠释。

用她的话来说:“10个人里面9个人都想创业,但是真正行动的又有几个?用我父亲的话说,年轻是一种资本,但也是一种成本, 呛不呛水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跳水的勇气。大多人之所以不敢行动,是因为慎重,慎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害怕贫穷和失败。就像J·K罗琳说的,当我们没有经历贫穷到身无分文的境地,没有经过那些挣扎到没有时间去想艰辛的时候,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失败’和‘贫穷’的含义。更可笑的是,我们还神话了他们。就像我因为一些创业的事情而连续一个月在哭泣、黑暗和失眠中度过漫长的黑夜。那个时候,资金和生活以及家庭的压力让我在我的员工面前流泪。我第一次明白Talent and intelligence never yet inoculated anyone against the caprice of the Fates(才能和天赋难以抵挡命运的无常)。虽然我依旧害怕失败,但是我不再那么害怕贫穷了,而且我更加坚定了创业的道路。”

熊春月只是众多大学生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位,但她身上所焕发出来的坚持与活力引发了我们对今天教育模式的思考,应该如何培养大学生,尤其如何培养在校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以便将来他们从容地走向社会、坦然地迎接挑战?如果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之外,还能够有如此对生活的理解、如此坚定与执著的职业信念,那么大学毕业生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的难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至少在大学生的意识里不再恐惧就业、不再害怕求职。如她说:“只要相信,就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令我们欣喜的是,由于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的实施,有无数个像“学道教育”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在继续、在前行。我们希望能够从中探索出一条既解决大学生生存的新路子,又开辟出一块培育“中国创造”的新苗圃、新园地!

中国在期待,期待这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近几年,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给予的政策优惠力度越来越大,技术指导工作越来越深入、细致、全面,各地方政府和高校提供的条件和平台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之间的匹配度越来越高,这些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较好的外来环境。沧海横流,大浪淘沙,谁主沉浮?史谏——唯有智者和勇者方能站在潮头!

【注释】

[1]杨宏雨著:《困顿与求索——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变迁的回顾与反思》,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2]丁振国、万清祥、傅安洲主编:《就业指导教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3]刘成彬:《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年就业观念的变迁》,《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4]刘成彬:《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年就业观念的变迁》,《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5]孙晔:《中国青年择业观20年回顾》,《北京观察》,2003年第20期。

[6]人民网,2012年10月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