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合文化视阈下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

和合文化视阈下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针对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思考和初步尝试,希望能对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经验。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做好理论灌输和政策发布,要选定一些理论性强、对研究生具有深刻启迪价值的“经典”。

和合文化视阈下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

史振华 李平湘 周翠芳 湛少锋 刘秀英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社会中的延伸,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技术维度上看,网络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宽度,延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厚度;从社会化维度上考量,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多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网络成为时代的风向标和各种思想碰撞及产生的试验田与发源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维度上分析,网络中所倡导的草根文化、自由精神以及立体文化思维影响着研究生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改革就成为时代性的课题。本文针对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思考和初步尝试,希望能对高校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经验。

一、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溯源:和合文化

和合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当代学者对中华和合文化作了丰富的研究,以图揭示其内涵、本质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并探讨其影响和现代意义。

(一)和合文化的内涵

所谓和合的“和”,是指和谐、和平、祥和;“合”即合作、合好、融合。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不同文明间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的优质成分和合为新生命、新事物、新结构的总和。基于和合学“融突论”的和合观念,和合学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五大原则成为21世纪人类的最大原理和最高价值。和生即“天地之大德曰生”,指人和自然、社会、他人、他文明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如果一方的生命受到危害,另一方的生命亦会遭到威胁,因此只有建构共生意识,才能使各自的生命延续得到保障。和处即“和而不同”,指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心灵、文明都应以“和而不同”的精神共处,以温和、善良、宽容、同情、恭敬的态度互相共处。和立即“己欲立而立人”,认为世间任何事物,包括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都有自己独立的、特殊的存在形式、方式和模式,应该让各个事物自立、独立、自作主宰、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达即“己欲达而达人”,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心灵、他种文明都应在当前多元文化、多元发展、多元模式等错综复杂的情境中求得协调、平衡、和谐,以达到共同发达。和爱即“泛爱众”,认为人类要懂得爱、学会爱,对于他人、他家、他国都像爱自己的人、自己的家、自己的国那样去爱,对于自然、社会、文明也像爱自己一样去爱。

和合文化不是不讲矛盾、斗争和冲突,而是既承认矛盾、冲突和差异,又解决矛盾、冲突,使诸多异质要素、各个不同的事物在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求同存异,形成总体上的平衡、和谐、合作,把斗争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吸取各要素的优质成分,择优汰劣,促使新事物的产生,即同旧的和合体发展为新的和合体,由此而促进事物的不断发展。这种和合思维方式改变了非黑即白的二元观念和单纯斗争哲学思维,与新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实践相适应,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价值。[1]

(二)和合文化理论对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意义

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悠久文化土壤中的和合文化,以及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和合思维方式对于我们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指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和衷共济。研究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判断、生活方式、行为标准,在网络环境中,研究生个体也形成了一套自身的网络思维方式和网络生存方式。我们一方面要承认和认同研究生个体价值判断的差异性与行为导向的层次性,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易于接受的形式或手段,用主流的价值观对研究生进行影响和熏陶,在新的层次与境界中达到和谐、融合,即在新的生命基础上的和荣和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教育者与研究生之间和衷共济、携手前行、和合一心,国家便会坚不可摧。

和而不同。相异之物和合于一处,然后才有新事物的产生,如果同类物加上同类物,则不能产生新事物。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是双向互动的交往模式,允许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立场、多元价值理念的多样存在。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坚持原则立场而取舍有道,这实际上是一种求同存异的思想。北京大学校园内西南联大纪念碑上的一段话对此作了精确的阐释:“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中和且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是天地之所以为大。”即要求多元发展,百家争鸣,求天下大同而殊途。在网络环境中,各种观点理念的碰撞成为常态,更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宽容和接纳的心态来对待研究生的各种观念和想法。

和谐发展。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遵照网络行为法则和研究生发展规律,进行道德涵化和行为规导,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引导研究生培养“慎独”境界和科学精神,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圈的稳定和繁荣。

二、和合文化视阈下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模式的构建

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模式是指通过网络资源满足研究生思想政治生活的需求模式。主要是通过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网上研究生行为引导以及网上研究生成长指导等网络思想政治资源,系统地影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态度、思想政治心理和思想政治行为,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体系。

(一)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包括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网络公民意识教育、信仰教育等德育内容。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做好理论灌输和政策发布,要选定一些理论性强、对研究生具有深刻启迪价值的“经典”。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理论著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改革开放的成就及其方针、政策,中华英烈与当代英模人物的生平事迹、革命文物和纪念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网络公民意识教育包括对研究生进行开放意识、诚信意识、沟通意识、公德意识四方面的培育和引导。信仰教育是要充分发挥信仰对人的导向功能,把青年人的精神活动从现实导向未来,使他们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追求生命的完善,追求人类的和谐。信仰教育应改变传统灌输教育模式,要让人感动、使人行动,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特殊载体的特性,让“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教育者以自己的感动唤醒学生的感动,促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将对科学理论、科学真理的热爱和忠诚切实落实到行动上。

(二)网上研究生行为引导体系

网上研究生行为引导体系包括信息素养教育、生活道德教育、科学精神养成教育三方面内容。信息素养教育注重提高研究生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研究生可以运用信息工具创造性地发现、探索、分析、交换、提供信息,学会如何使用信息工具迅速地从社会、文化中获得思想和经验。包括信息价值意识教育、信息获取与传播意识教育、信息道德意识教育、信息保密意识和信息法制意识教育、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信息经济意识教育、信息污染意识教育七方面内容。生活道德教育以生活为原点,紧密结合研究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走向师生间的双向性对话关系,以研究生的现实生活为实践内容,以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德性共进为实践途径,以现实的完整的人的生存为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成为有道德的、生活着的人。科学精神教育包括求实、求真、求索的执著探索精神,创新、改革、实践的理性发展精神,坚持真理、反对谬误的明辨是非精神。科学精神的养成教育有助于培养研究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风、学习方法,以及分清是非、辨别真伪的能力。

(三)网上研究生成长指导体系

网上研究生成长指导体系包括学术成长、人际关系成长、心理成长、职业成长四方面内容。

学术成长体系包括学术素养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两方面。学术素养的形成源于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科学的社会科学方法与方法论的运用、永不言败与追求完美的创新精神的合力作用。目前我们痛心地看到研究生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如夸大研究成果、一稿多投、虚署姓名,甚至抄袭剽窃、篡改事实、系统造假等,因此必须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养成诚信品格,规范研究生学术研究行为,促进研究生学术创新,树立良好学风。

人际关系成长体系以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作为宗旨,培养研究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诚信是研究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核心内涵,宽容是研究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尊重是研究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互利是研究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网络心理成长教育突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时间、空间和服务范围等方面的限制,使服务对象大大增加,服务内容及深度大大扩展,旨在舒解研究生所面临的内外压力及不良情绪,包括心理预防、心理干预和发展性心理教育等内容,具体要进行学业心理指导、人际关系指导、就业心理指导、人格辅导、网上心理导航服务、网上心理辅导、心理互动等多方面的教育工作,引导研究生积极向上、团结乐群、向学有为、自强不息。

职业成长教育旨在提高研究生就业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帮助研究生有效地进行自我认知、职业定位和职业素养培养,并提供及时的咨询和资讯服务。内容包括职业导航、职业测评、职业资讯等内容。职业导航涵盖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环境认知、求职过程胜出、工作能力拓展、激情自主创业、成功素养拓展、初涉职场转型七个方面。职业测评从职业兴趣、职业人格、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四个模块进行测试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自己。

研究生网络思想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一要建好网上教育基地。其基地建构主要加强两个方面:内容上要体现自身特色,针对不同领域建设一批专题网站,定位要准确。在形式上,版面设计和栏目都应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开发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超文本结构的电子教材,使人们的视觉、听觉均产生立体感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要大力进行网络思想政治专题教育。网络具有内容丰富、背景远大、生动形象等特点,便于思政工作者突破传统思想教育空间的局限,便于从事思想调查、分析,进行系统整合、研究,开展系统而深刻的思想政治专题教育工作。三要积极开展网上“热点”、“难点”问题讨论。针对研究生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经常组织专家学者制作一批批思想性、教育性、生动性强的信息资源上网,或直接邀请专家网上在线交流,吸引研究生主动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受到启迪、获得提高。

三、和合文化视阈下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的构建

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交往更多地是以代码符号为媒介,人们之间的实体在场接触变得更少。网络的交互性、便捷性传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广大学生群体的良好沟通互动提供了契机。网络对于每个上网者而言都是平等的、开放性的,因此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内容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随着网络传播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网络空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逐渐由静态走向动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现实时空变为超时空。由此,应积极主动地将高科技手段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中,使其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和教育客体的思想实际,并对传统单一的教育方法进行创新,代之以丰富、多元、双向、平等、直接的交流方式,以及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开放互动的教育手段和工作模式,从而增强网络德育的及时性、全面性、生动性和互动性,更加容易和轻松地被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所接受。这方面的主要途径包括:

1.进行议程设置。所谓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介的这样的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2]网络给予每个人同等的使用权限,你可以随意在网上发表言论,任意转换“频道”。表面看来使公民意见的交流传播平衡对等,但实际上,很多因素的制约导致网络仍旧存在议程设置。正如传播学者彭兰教授所言,“网络的以下特点决定了它会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第一,议程设置假设认为,人们对某些议题的关注程度主要来源于这些议题被报道的频率与强度。网络信息能快速传播与繁殖,这个特点使网络可以轻易提高对某些事件的报道频率与强度。第二,在网络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是相互交织的,而在议程设置方面,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是一个有力的补充。第三,利用互动技术,报道对象与受众可以建立直接联系,因此,当事人的影响会更直接传递给受众,这对于提高一个事件的受瞩目程度非常有利。”[3]在网络传播中,最常见的议程设置形式就是网络专题。网络专题是网络媒体的一大强效武器,它能极大地发挥网络传播的超文本、多媒体、及时性等优势,给予新闻全方位、连续、深入的报道。一个网络专题涵盖了多条相关事件的短新闻,对事件分别从纵向、横向进行串联播报,更显生动、形象、有逻辑。网络信息浩如烟海,网站对新闻的排版也会影响该议题在受众心目中的关注度。此外,研究生自我设置议程特性突出。研究生网民借助BBS、论坛、社区、QQ、博客、播客等传播工具在网络上自主传播、交流意见。这些话题部分源于网民自己在私生活中的挖掘、制造。由于诞生于受众之中,更贴近生活百态,富于趣味性,较能吸引网民的关注,从而容易形成网上舆论,形成议题。

2.充分利用网络论坛(BBS),开展平等互动的在线教育。在这里,研究生可以毫无拘束地针对某些问题开展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BBS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舆论强力场,成为关于社会焦点问题的集中发散地。加强对BBS的舆论引导,确保正面舆论的主导地位成为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围绕研究生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和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问题,开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主题论坛,让研究生积极参与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针对一些错误的言论,适时发布帖子阐明科学立场和观点进行引导,最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3.开办网上服务专栏,解决研究生思想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目前许多高校都成立了自己的网络中心,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利用局域网络开办网络服务专栏,把网络建成为学生服务的平台,将思想引导、搞好服务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通过网上服务所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研究生本人当前的思想政治状况,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难得的信息资源。

4.网上网下相结合,规范网络舆论行为。高校应当加强师生之间网上与网下的沟通、教育和互动,引导研究生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一些不良信息和低俗之风,培养他们形成有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研究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网络言论。在引导的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做好网下的服务工作,及时解决研究生提出的问题。研究生在BBS论坛上发牢骚甚至挑起事端,很多的根源都是其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各职能部门越来越重视BBS论坛的作用,通过BBS论坛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针对研究生在网上反映出的需求主动地提供帮助。

四、和合文化视阈下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生模式的构建

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师生身份主要涵盖了身份地位、权利义务和参与行动三种理论意蕴,三者缺一不可。由于网络传播的虚拟化、去权威化、非中心、匿名性、即时性等特征,老师和学生在网络中均获得了不同于传统社会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不仅具有社会身份,而且具有电子身份;不仅具有政治身份,而且具有文化身份。在网络环境中,师生身份的行为主体变成一个个“数字化生存”的“电子人”。随着研究生网民人群扩大、网站增加和研究生上网经验日益丰富,“电子学生”的人数也显著增加,研究生网民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新闻网站、校园网站、论坛、BBS、博客、网上即时聊天系统、社群网站、微客等成为他们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而教育者除具有“电子导师”身份外,有时也可以平等的“电子学生”身份的角色进入网络,与网络中的研究生实现互动,达到形成公共话题、引导舆论之目的。这将有利于我们认识研究生的当下存在状态,平等对话,和谐沟通,从而形成稳定而活跃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一)网络师生身份的特点

电子师生不同于传统师生的特性在于它是通过网络的手段来履行老师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依此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的。由于网民是网络的行为主体,电子公民首先必须是网民,然后才能通过网络身份来表现其师生身份,因此,对电子师生的行为分析也就离不开对网民上网行为特征的考察。

身份虚拟。互联网一出现,它的参与者隐身功能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用键盘随便敲上几个字母,就是自己的网名,用这样一个虚拟的身份在网上进行社会交流,不用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老师可以扮成学生,学生可以扮成老师,或者两者都不是,于是乎,大家开始纷纷选择和扮演自己的虚拟角色,网民多数习惯以虚拟身份穿梭于博客、留言板等网络空间,在网上纵情冲浪、自由翱翔,享受到了很多在现实社会中无法享受到的乐趣。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选择以真实身份上网,现在网民已经越来越多地把他们的日常生活、把他们的关系搬到互联网上,网民们认为这些网上的关系是真实的,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部分真实、主动真实,抑或叫做“虚拟的真实”。

身份的多样性和模糊性。与现实社会中个人与姓名一一对应不同,在网络世界里,个人身份具有多样性和模糊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个人可能拥有数个网名(nickname),或叫“用户名”、“昵称”,可以是他的真名,更多情况下是“假名”。这些网名五花八门,它们虽然只是一个代号,但大多代表了主体的某种喜好。由于一个人有多个身份(名称)存在,使得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人格。但是,由于缺乏信任以及社会规范的约束,匿名机制很难保证每个人网上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甚至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保护伞。“在社会对公开性和透明度的需要,以及个人对匿名发言的权利和能力的追求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冲突。”[4]

身份人格化。电子师生作为网民,具有个性化人格特征。所谓人格,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网民人格的个性化表现在:网络作为一种大众化的生产和交流工具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互动式的多媒体使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网络平台上,每个人都有机会、有条件、有能力创造并获取各类信息,进行各种法律许可范围内的活动,从而使自己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电子师生的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网民的价值观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而言,诸如开放、自由、民主、共享等价值是普遍认可的。但具体到不同的网络阶层,价值观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传统的价值冲突和不同思潮在网络的开放性平台上得到聚集和放大。例如社会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生态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多元共存,并行不悖。

电子师生发布的网络信息,其影响范围具有全球性和超限性。网络的全球化普及使得除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外,性别、种族、出身、教育程度等不再成为上网的障碍,从而使网民的数量与日俱增。由于网络交往工具的方便性和快捷性,使得从理论上全球的任何信息、所有主体的行为都有可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每一个体的行为不但“接受”全球性的信息和个体行为的影响,而且也“发送”全球性的影响。超限性是指网络主体的行为打破了日常生活和传统行为的许多界限和限制。

电子师生的情感交流具有泛化和强化的趋势。由于网络平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进行广泛情感交流的机会,加上目前网络规范普遍缺乏,人们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很容易泛化和强化。即相对于“网下”生活而言,人们在网上更倾向于无所顾忌地宣泄自己的情感,这有可能为广泛而深入的交往提供情感支持,但也有可能激化矛盾,导致各种冲突频繁发生。大多数人有这样的感觉,比起网下时,在网上很多人更容易激动,一件小事乃至一个字就可能使人勃然大怒,同样也可能使人热泪盈眶。

(二)网络师生关系的特点

从当前网络技术发展水平看,师生网络交往主要是通过邮件服务、网上电子公告板、网上聊天、由个人或单位主页构成的虚拟社区以及通过局域网进行的其他网上传输等多种形式进行。这种交往方式一改传统师生主要以教—学单向传授,实现了一种对话式交往,而且这里的“对话”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狭隘的语言的谈话,而是指师生通过虚拟世界中的“电子人”进行“电子导师”与“电子学生”的对话。同时,这种“对话”是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对方”的倾听,是双方在虚拟网络世界共同在场、相互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条件下,实现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这种网络师生交往方式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人与人的言语对话”,这就打通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壁垒,使教育不再局限于以书本为中心的知识教学,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学校,而是走向日常生活世界,进而关注学校教育中的生活层面。

在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他们不再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或者注意焦点,不再是大众化过程的统计数字,而是突出每一个人的“角色”或“人物”特征。此时,交往的“伙伴”或“教师”对彼此而言只是一个符号或代码,研究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随时加入或退出某个群体而无需考虑太多的因素,师生或学生之间心灵的联系也不再需要物质的表现形式,而是突破了物质表象的障碍,变得自由而富有创造性。这无疑将研究生从作为知识“容器”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从而恢复他们作为完整的人本应具有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如此一来,学生和教师之间在网络世界中更容易使心灵得到沟通,他们在网络所提供的场所和条件下互相交流,达到个体的自我满足、自我认识、自我完善。

网络交往是人类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它拓宽了师生交往空间的时度和维度,丰富发展了交往的内容,既体现了数字时代的鲜明特点,又无形中契合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在平等、自由、开放基础上的网络交往最终将获得完整的精神世界生成,从而造就有创造力、充满鲜活个性色彩的完整的人。

(三)师生互动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是上课时教师为活跃课堂气氛常用的一种方式,由教师发起,组织学生与自己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进行某个议题的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全体互动,教师再抓住问题的要害,进行分析和点评,收到教与学的高效。但是在网络环境中,师生身份与师生关系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的方式方法也会与以往有所差异,呈现出独有的模式特征:

基于问题导向,但研究生内心的需求是原动力。问题导向交往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的思维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师生互动关系。整个过程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辅助的角色,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探究中深入掌握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师生关系的确立是以研究生为主导的,研究生从内心的需求或问题出发,自发地在网上寻求解决方案,上网的路径及方式的选择也来自于研究生的内驱力及对网络技术的熟练程度,教师只能是在研究生所选择上网路径及方式里出现,才能实现双方之间的有效沟通,交往关系才能成立。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导,决定着师生关系何时开始、在何地开始。如果师生交往不顺畅,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学生可以随时终止网上师生关系,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形成网络意见领袖。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在虚拟网络中,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尊师重道的核心不是因为你是“教师”这个社会称谓,而是因为你能提供给我所需的“道”。“重道”优先于“尊师”,对教师的尊重是基于其所获得的“道”的程度。因此,在网络中,教师的影响程度更多地取决于与研究生的思想契合度及研究生的满意度。教师在网络中影响力的发挥过程只有遵循“发帖引起回应——被加精——被置顶/推荐到主页——被转载”四部曲,逐渐由网上辐射到网下这种模式,才能达到在网络中教育目的的最大化实现。这种影响力模式即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模式。这种影响力不但表现为设定他人的议程(即讨论什么话题),而且表现为设定他人讨论的框架(即如何讨论这个话题),意见领袖成为他们价值判断、意见看法、态度行动的最大影响因素。

人格互动。网络空间是心理导向的交往空间,在这个信息更多、选择更广的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往和相处更加追求思维方式的默契,更注重轻松、自然、舒适、高效的心理感受。从潜意识心理学角度来讲,人们之间的合作、交往和相处的质量取决于各自的人格状态和双方人格互动的契合度。因此,在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格状态,了解自身与研究生进行人格互动、沟通的有效方式,并持续地释放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改变研究生对事物的观点、看法及态度,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注释】

[1]张立文.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60-461.

[2][美]沃特·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46.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41.

[4]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13-3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