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潘凤湘从长期的教学实验中探索语文规律的思想

潘凤湘从长期的教学实验中探索语文规律的思想

时间:2022-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代表们对潘凤湘老师长期执着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精神给予赞扬,被誉为“了不起的改革者”“师之楷模”。潘凤湘在语文教育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反思,以理论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发表了许多论文论著。但潘凤湘探索的路子更加艰辛,采取了有目的、有计划、有理论支撑的长期教学实验的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潘凤湘(1924— ),中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语文教读法的开拓者,语文特级教师。1924年3月24日出生在江西兴国县长岭潘屋,后迁居南昌市。家境清贫。读到小学五年级时,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失学。1940年通过自学考上南昌私立豫章中学。1946年高中毕业后,分配到豫章中学附小任教,担任过高小语文、数学、美术、音乐课程的教学。他没有进过师范院校,没有经过教师职业的理论和技能训练,注意从中学教师的教学中吸取好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1953年5月,南昌市教育局选送他到江西师范学院中语科学习两年。毕业后,1955年8月分配到南昌市第二中学任教初中语文课,一直到1989年退休。在南昌市二中工作了34年,进行了五轮“教读法”的实验,建立了“教读法”体系。1984年5月10日至13日,江西省教研室、南昌市教研室联合举办了“教读法”汇报鉴定会。有20个省市的170位代表参加,其中有教授、研究员、特级教师、中学校长;《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文科教学参考》《语文教学》《江西教育》等杂志代表等。汇报鉴定会安排了总结报告、汇报展览、观摩实验班、代表出题检查实验班、开座谈会、答辩会等。代表们对潘凤湘老师长期执着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精神给予赞扬,被誉为“了不起的改革者”“师之楷模”。他以思维训练为基础,以培养自学能力为核心的“教读法”科学训练体系获得代表们的充分肯定。

潘凤湘在语文教育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反思,以理论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发表了许多论文论著。如《我的读书法》(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面向未来、勇往直前》[《语文学习》,1984(8)]、《砥砺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学通讯》,1983(10)]、《太宗十思疏精讲导读》[《语文教学通讯》1986(3)]、《语文教读法初探》[《江西教育》1980(1)]、《把读书方法交给》[《江西教育》1984(9)]、《初中语文教学之主要任务及其方法——兼谈教读法》[《江西教育科研》1980(5)]等。

一、从长期的教学实验中探索语文规律的思想

探索语文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师的追求。一般的实践反思和吸收他人总结的理论成果,对提高教学质量都是有益的。但潘凤湘探索的路子更加艰辛,采取了有目的、有计划、有理论支撑的长期教学实验的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他的《我的教读法》一书总结了五轮实验的成果,探索出“六步法”的教学模式和语文“教读法”体系。支持潘凤湘实验的理论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思想,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终身受益的思想。五轮的实验中每一轮的实验不断丰富新的内容,最后形成体系。

(1)第一轮的“教读法”实验是从1963年秋季在南昌二中领导的支持下开始的。初一(6)班有44个学生,作为实验班。这次实验有三大特点:

第一,重视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学生自己查字典,认字解词。尝试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文,学生体会深,记得牢。让学生动笔写课文浅析。让学生练习钢笔正楷字。各项读书任务都在课内完成,课外只练字一张。这就抓住了语文课的特点和本质,抓得实在。

第二,开展“小小组活动”。每班分4个小组,一个小组10多个学生。这实际是一个“学生学习共同体”,学生在个人分析课文、个人作业的基础上,拿到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最后交老师批阅。

第三,重视扩大语文的阅读量。教科书中的课文的数量少,起引路作用,要进一步提高语文能力还得扩大阅读量。每个小组都订了报纸和杂志,如《中国青年报》。课内有时举办文学作品欣赏会。课外,还办小小组简报,开民主生活会、出文艺节目。实验班每两周出一份板报,叫《向日葵》,学以致用。语文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潘凤湘老师还重视档案立卷工作,把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指导工作、学生好中差课文浅析选、考卷选、工作总结收编成册,一学期一大本,称之为《脚印集》。

(2)第二轮实验从1977年秋季开始,选了初一(2)班即体育班作为实验班。由于“文革”的影响,学生的小学语文基础很薄弱。这轮实验保留了第一轮实验的经验,又有新的举措,并初步形成了“八步法”的模式。

第一,重视对学生的激励。针对体育班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采用了“竞赛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学拼音竞赛、查字典选义竞赛等。

第二,做“分节分句”练习,补小学语文效果的不足,又重视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第三,改革评价方式。以平时练习的最高分作为期末考试的主要成绩,重平时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平时成绩逐步提高,不以期末考试一卷定成绩。

第四,以读带写,读写结合。潘凤湘认为过去以为课文里学了什么写作方法,在作文里就用什么写作方法,就是读写结合。但这只是读写的外部结合,不是本质结合。他说:“我的学生学会了读书,学会了分析课文所写的事件,从而会分析自己所写的事件,这才是读和写的本质结合。”

第五,正式命名“八步读书法”。

(3)第三轮教学实验,从1978年开始,选择初一(4)班为实验班。这时,潘凤湘的实验遇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挑战,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八步读书法”改为“教读法”。这一轮实验有以下特点:

第一,重视思维训练,要求学生编写二级、三级提纲,分析层次,写浅析,将读写结合起来。

第二,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课文,不以教师的评析代替学生的评析。如分析《和氏璧》一文,老师认为中心思想是赞扬和氏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但有的学生说,和氏可以把璞凿成璧,就不会失掉两条腿,无谓牺牲。潘老师说:“我马上意识到,应该肯定他的意见,通过这件事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不迷信老师的结论或参考书上的结论,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4)第四轮实验,从1981年秋季开始,以初一(3)班为实验班。实验有改进和新的举措。

第一,将查字典练习改为查工具书练习,范围扩大了。教室里放了《辞源》《辞海》。学生每人买了一本《中外简明文学史》。

第二,把课内精读与课外涉猎、浏览结合起来。将分散在初中六册中的语法知识集中起来,让学生自学,鼓励学生读《阅读与欣赏》丛书,广泛阅读中外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的精品,学习阅读与欣赏的方法,积累词汇,学习写欣赏作业。

第三,注意“迁移训练”,将语文中听说读写训练“迁移”到各学科,包括自然学科和现实生活。

第四,将“八步读书法”调整为“六步”。同时,吸取别地实验班的经验,将教读法的训练与统考复习结合起来,学生升学考试成绩就提升了。

这一轮实验,因潘凤湘老师视力病变严重,依靠学生帮助,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困难。

(5)第五轮实验,从1984年开始,选择初一(1)班作为实验班。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对教读法有疑虑,有的家长将小孩调离实验班,但也有别班学生要求转入实验班。教读法实验在艰难中进行,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学生由读一篇课文的读书练习到尝试读一本专著的练习。读一篇课文以结构入手分析到找出问题,进行专题分析。

第二,要求学生整理三年来的读书练习、读书札记,分成单元,列出目录,并写前言和后记,作编书练习。再将书写练习、课外活动登记表,分类入档案柜。

第三,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总结教读法,初步形成体系。《教读法体系》分为特定功能、练习程序、配套措施、教学原则、内部规律、整体功能等部分。潘凤湘老师准备编写一套教读法的课本,已写出了课本《编写纲要》。

潘凤湘老师的语文“教读法”实验时间较长,达15年之久,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教学模式具有科学性、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从教读书入手,带动听说写,重视语文与思维、生活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其隐性效果是长远的,其显性效果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肯定。他本人因视力低下,高度近视,加上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实验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对语文教学的艰苦探索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鼓舞广大教师不断成长。

二、“把读书方法教给学生”的教学思想

潘凤湘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把读书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自能读书,为毕业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思想的提出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

潘凤湘从自身读书的经历悟出学会读书的好处。他小学只读了五年级,因抗日战争影响而停学,后在兴国的饭店当了三年学徒,培养了勤劳和忍让的品格。后来考上南昌私立豫章中学是自己借了小学六年级的语文和数学书,“没有事时在开水间读这两本书”[1],通过自读考上的。在中学读书时,由于眼睛高度近视,坐在第一排都看不清老师黑板上的字,干脆坐到最后一排自读,逐渐养成自己钻研的习惯。他从中领悟到“读书不但要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要归纳读书法,才能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从他自己读书时教师的教学中吸取经验和教法。他发现有的语文教师喜欢多讲,学生只听,这种方法只适合用于传授知识,不适合培养读书能力。学生自己分析出来的课文就体会深,体会深才能记得住。他在江西师范学院学习时,学习了许多语文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有名师指点,发现名师都有一套严谨的治学方法,领悟到由注意教学方法,进而注意自己的学术修养。能力和方法需要一定知识的辅助。

理论支撑使潘凤湘语文教学改革试验走向科学化。潘凤湘说:“幸好我喜欢学习哲学。当时我认真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矛盾论》,认识到要搞好语文教学,应该遵循下列原则,一、根据‘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规律,应让学生从事读书实践。二、根据‘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规律,要为学生提供学会读书的有利条件,就是教给读书方法。三、根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方法,整理语文教学工作,建立教学新体系。”再根据系统论来整理“教读法”的经验。潘凤湘在江西师范学院学习期间吸取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他特别欣赏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思想,以支持培养自学能力的试验。

1.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必要知识为条件的读书法训练

潘凤湘认为,读书方法就是按照逻辑思维形式,运用各种有关知识去钻研文章的方法。这种改革,不追求短期效果,以长远效果为主,要为学生毕业后的自学、工作着想,给他们一些终身受用的东西。他分析了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认为学生还处于由部分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发展阶段,教读法正适应了学生这种特点。读书法训练有五项基本项目:

(1)查找工具书认字解词,弄清背景的练习。这是读书的基础,不了解字的形音义,就无法读书。教会学生拼音、查字典养成利用工具书的习惯,扫除文字障碍,是培养自能读书能力的重要一步。解词就要根据课文句子的语境选择判断。词义有多个义项,在句子中只能选择一个恰当的义项,就要逻辑思维。弄清背景,需要知识。

(2)编写段节提纲,掌握文章内容的练习。这是文章的结构训练,着重从局部到整体,理解段与段、节与节之间内容的逻辑关系,内容安排的次序,了解作者是如何构思文章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结构是有不同特点的。这一步骤训练好,有利于学生自己作文时编写提纲。

(3)分析课文练习。主要训练思维能力。要运用到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语文的特殊方法,进行概念、判断、推理的训练。还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普通常识。

(4)归纳中心思想。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这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对抽象思维较弱的初中生有些难度。

(5)提出问题进行论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课文的本义、作者的原意,还要发表读者的个性化解读意义。

(6)书写练习。可以作为识字的辅助手段,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要求练正楷字,每天一张,先练毛笔字,再练钢笔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从造字法猜读字词义。

针对这几项练习的内容,潘凤湘对初中六个学期作了一个训练系列。语文的科学训练系列与数理化课程的训练还是有区别的,一般是遵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繁复,由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一般训练到各种文体训练的螺旋式上升的原则。每个学期又有一重点,必要的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相配套。自编教材,作为内容载体,供教学使用。他的五轮实验按这几项内容进行。

2.教读法的“六步法”模式

“六步法”是潘凤湘上一篇课文的课堂模式。他要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课外不留作业,由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活动,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六步读书法的模式:

(1)默读课文、查找工具书。

(2)分小组诵读课文,听写字词。

(3)按阶段计划,做读书练习。

(4)分小组互查互评读书练习。

(5)教师进行评读书练习。

(6)读书小结、背诵课文。

这六步,多为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老师只作布置、提示、指点、评说。这六步养成习惯,老师可以不到课堂,由学生主持。学生不但能自己读书,还能自己上课。这六步中既有每个学生自主读书,又有小组合作读书。潘凤湘认为,教师有集体备课活动,学生也可以搞小小组合作读书活动。小小组由前后两张课桌的4位同学组成,前桌的同学向后转活动。学生推选一人做组长,也可轮流做组长。小小组是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读书的交流,相互补充、相互讨论,共同提高,合作成长。小小组还订阅了报纸和杂志,可以进行阅读、交流。

潘凤湘将学生的训练成果编成《脚印集》,有好中差的课文及浅析卷、考卷选、工作总结,每学期一大本,作为学生学习的历史脚印。到毕业的时候,拿出来前后对照,看出自己的进步。

他说:“小小组是一个新生事物,一出现就显示出生命力。开始小小组只是讨论课文分析,后来办小小组简报,开民主生活会,出文艺节目。”这符合自主、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

三、培养迁移能力的教学思想

潘凤湘的教读法以读书为核心,而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就有必要将阅读能力培养迁移到写作中去,提出“以读带写,读写结合”。又将读书能力向课外迁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

1.以读带写、读写结合

潘凤湘认为,以读为主兼听说写。读书能力是听说写能力的基础,通过读书练习,学生具备了理解能力,读一篇文章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引导这种能力向听说写迁移。以读带写的主要途径是将读书编段落提纲的能力迁移到编写自己的作文提纲中去。这种训练是思维训练,了解文章与作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他认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提高读书能力,也就是提高分析所写事件的能力。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再写作文,这种读写结合只是外部的结合,不是本质的结合。读写的根本结合是将读书时培养的分析、概括能力用到课文读本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数理化的课文的能力,理解课外的科普读物的能力。初三年级以议论文练习为主,迁移读各类议论文,写议论文。他还开展课外的语文专题活动,如读书报告会。学生谈自己读过的历史人物故事、科学家的故事,这实际上是口头作文、口语听说训练。又如诗歌朗诵会,出《向日葵》墙报,都能将读书能力迁移到听说和作文中去。

指导读写结合,教师采用示范的方法,从易到难开展。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改写课文,示范编提纲,逐步引导学生自编提纲,指导作文的组织安排、各段关系顺序、线索、过渡、照应、立意、用词、造句等。

他还要求学生写读书札记、文摘卡片,将平时的练习与整篇作文结合起来,要求学生观察、积累,有事才写,有问题才写,不是胡编乱造,强调学用结合。

2.读书能力向课外迁移

潘凤湘认为,逐步引导学生把读书能力向语文课外迁移,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样把语文课封闭型变为开放型。

初一年级以记叙文练习为主,迁移读文学作品,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写记叙文。

初二年级以说明文练习为主,读理科的课本,读科普读物,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引向学校的各门学科。因为各门学科的课文都是说明文。

他针对初中学生有争强好胜、积极进取的特点,有时把语文练习指导课变成智力竞赛课。这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发言踊跃、争当标兵。

四、共同成长的师生观

潘凤湘在语文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成功与他的共同成长的师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教读法”实验存在许多困难,他高度近视,看书写字都很吃力,有时需要学生朗读课文,他靠听广播学习知识。他与学生的关系很融洽,把房门的钥匙都交给学生。学生亲其师而爱其课,为他的关爱学生、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所感动。他的教学改革立足长远,不能在短期时间显效,面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时代需要,顶住了社会的压力

他对学生宽严结合,以表扬为主,抓住典型,及时推广。小小组活动时,男生与女生有隔阂,议论不起来,流于形式,就发现和培养典型,加以推广。对个别学生不愿到教师面前背诵,下课后就去找他,他溜走,潘凤湘就晚上拄着手杖(因视力差)到学生家中去,等到学生肯背完为止。这样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的态度,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他将学生做的练习保存起来,过一段时间拿出来让学生自己对比,使学生看到进步,从成功中获得喜悦和动力。新生入学时,把上一轮老生的作业给学生看,使学生看到教读法的美好前景,引起学生做好各种练习的愿望。他请上一轮的学生给新生讲课,介绍自己训练的苦与乐,传授自读、迁移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