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训练与语文教学

训练与语文教学

时间:2022-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训练与语文教学第十一讲 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四)训练与语文教学“贯穿通流水”、“煮缣而熟之”[1]。教练兵士与教练学生,只是对象、目标的不同,其训练的义理却是相通的。应该说,这样的一种训练为语文基本的读写能力的“过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一种“训练”,目前充斥着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也成为“训练”频遭诟病的原因之一。

训练与语文教学

第十一讲 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四)训练与语文教学

“贯穿通流水”、“煮缣而熟之”[1]。这两句话是从“训”、“练”小篆字体(甲文“训”、“练”两字皆阙),解两字的语义得来的。小篆训,从言川声,本义作“说教”解(见《说文》许著),乃以名言、嘉言教导人之意,故从言;又因川本作“贯穿通流水”解,为河渠之通称,有疏导水流使通意,说教乃导人通于义理,故训从川声。小篆练,从糸,柬声,本义作“煮缣而熟之”解(见《急就篇》颜注),乃煮丝使熟之义,故从糸;又以柬本作“分别择之”解,煮丝使熟,须分别择之,以防其过熟或不熟,故练从柬声。

“贯穿通流水”、“煮缣而熟之”实为训练之要义:使融会贯通,犹流水之贯穿,具穿透与通透之精神;并使臻于纯熟,熟则巩固,不熟则择之使熟,有因时区别训练之大要。

又,杜甫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奉寄章十侍御……》:“指麾能事廻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义指教练兵士。今泛指培训锻炼。教练兵士与教练学生,只是对象、目标的不同,其训练的义理却是相通的。

现代汉语词典》说,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使更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也揭示了训练的应有之义。

一、固本的“双基训练”

中国基础教育几十年之经验,“双基训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实为一大关节。就语文训练来说,我在2000年曾著文《语文永远是语文》[2],写道:

语文要不要改革,回答是肯定的。但改革必须立足于“继承和发扬传统”,立足于“中国特色”。

谈到怎样教、学语文时,我指出:重在基础,讲求实效,实活相济,读书第一。

至于如何落实,我则提出了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上的一则箴言:“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同时就其中“课文”一说,指出涵盖嫌窄,应加宽阅读面。而以此为基础,注入新理念:“学生本位”、“自主探究”、“发展为本”、“终身学习”,等等,就是本来意义上的“语文”了!

大纲所说的“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讲的就是语文训练。由五个叠音词所分别组成的短语,强调着语文的五大训练“动作”:写、说、读、做、完成。指令简单、明了、具体,而又尤具规范性、操作性、实效性。

写字、说话、读书、作文,即语文四大支柱的听、说、读、写贯穿其中。应该说,这样的一种训练为语文基本的读写能力的“过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训练检讨

当下,训练明显走向两极:边缘化与异化。

1.训练的边缘化

世易时移,耻谈、羞谈、免谈“训练”成为当今时尚。说“素质教育”、说“语文素养”,似乎不能言及“训练”。托言空疏的人文,取代了基本的语文训练。

近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表示,语文有素质教育功能,但不能简单认为语文教育就等于素质教育。他说:“现在我们讨论语文改革,比较多的声音是关于人文性的。讲素质教育,培养审美的能力,毫无疑问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不能忘了语文最基本的功能。如果学习语文多年,基本的读、写能力没有过关,学生日后找工作都会有困难。”真是切中肯綮之谈。

“学生日后找工作都会有困难”,尤其道出了对没有训练,“基本的读、写能力没有过关”,而空言人文的深切忧思。

由于忘了语文的最基本功能的培养需要训练,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普遍地存在如下倾向:

满堂“问答”;

一味夸赞;

“自主”成“自流”;

活动无体验;

合作无实质;

探究庸俗化;

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这些倾向,回到其原点探究,正是边缘化训练(读、写能力“过关”,重在训练),使语文的最基本功能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统统成为空话。温儒敏在与上面所说的同一次的谈话中称:“中学语文改革应该考虑大多数人,首先要解决他们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还有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能力。”温儒敏指出,语文课实践性很强,必须有反复的训练和积累,训练的过程不可能都是快乐的,甚至不可能都是个性化的。把语文功能无限扩大,到头来只能是“淘空”语文。他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是在语文教育基础上体现的人文性。

2.训练的异化

走向训练边缘化的另一极端是训练的异化——把训练低俗化为应对考试的唯一的解题手段。

我曾著文评说一堂评为省级“好课”的教学:“通过高考阅读题来完成对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理解。”

教学中,作者茨威格不见了,“18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中,深感最为美丽、最具魅力的中心意象——托尔斯泰墓不见了,其为什么成为“世间最美的坟墓”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阅读下面的文字,读后完成27~34题”(1991年高考语文试卷,第四题,即阅读、测试《世间最美的坟墓》,共八道子题,其中有数不清的小abcd的选择以及小adcdefgh、大ABCDEFGHI的组合等,纷纭繁复)。我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把用于阅读教学的经典文本演绎为高考阅读试题的“训练”,是对阅读的肢解及戕害。

我们说,阅读(阅读训练)不是循着几个abcd的判断,或者ABCDEFGHI的组合路径来展开的。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感受,要感悟,要不断地被感动。在高考阅读测试的背景下,何来感受与感动?高考,它只是为高校选拔新生并具有一定信度、效度与区分度的一种考试,它从来不是也根本不是“阅读”的状态!这里,没有读书,没有体验,没有感悟。

这样的一种“训练”,目前充斥着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也成为“训练”频遭诟病的原因之一。

三、训练的思考

1.训练的方法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就是训练(子曰:“学而时习之。”),此言大抵不为过。要言之:

(1)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教学生习字、教学生读书、教学生作文,是训练其习字、读书、作文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正是这个道理。

方法,主要是思想方法,台湾哲学家傅配荣先生强调了这一点。他在《哲学与人生》[3]中指出,四种思想方法:逻辑、语言分析、现象学、诠释学。逻辑,运思的规则;语言分析,表达的效应;现象学,辨物的策略;诠释学,阅读的途径。此四种方法,亦要在训练。

如,他讲阅读的四个步骤:①文本究竟说了什么?[4]文本想要说什么?③文本能够说什么?④文本应该说什么?这是一个哲学家眼中的阅读,可为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借鉴。其中“究竟”、“想要”、“能够”、“应该”,就是阅读训练中探根究底的根本方法,这种方法的习得从训练来。

(2)训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与课程是过程、教学是过程一样,训练也是伴随学习始终的一个过程。

如现在“时兴”的诵读,其倡导者却是朱自清先生(我在1986年《文言文诵读教学初探》一文中曾介绍过)。朱先生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的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自己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外却都可以看着书。”②“范读”、“跟读”、“自读”、“背诵”,诵读就是这样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朱先生还进一步阐释道:“诵读虽然该用说话的调子,可究竟不是说话。诵读赶不上说话的流畅,多少要比说话做作一些。诵读第一要口齿清楚,吐字分明。唱曲子讲究咬字,诵读也得字字清朗;尽管抑扬顿挫,清朗总得清朗的。”只是朱先生倡导的这种强调方法、强调过程的诵读法,如今却不时兴了。

(3)训练是互动教学的理念

训练是学习主体间的多元互动。由题解可知,训练更多的是主体间的输入与输出活动,所谓“独立”的训练也建立在此种基础之上。

首先,要训练“学会”;其次,要训练“会学”。而在“学会”、“会学”的基础上,更有对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灵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的高要求。更强调在使用中训练、在生活中训练、在交往中训练、在实践中训练。

而新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催生新的训练样式,“自主、合作、探究”正是训练样式的创新。在这里,训练主体是自主的: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这就是自主的训练。

训练主体是合作的: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必须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者必须: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训练者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训练主体是探究的: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训练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训练的目的性

前述已明确,训练是过程,也是结果。这里要强调的,训练是方法,也是目的。

(1)训练是一种积累——通过训练积累

积累,是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到(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的一个概念;是融语文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一体的一个概念;同时,它又是涉及诸如生活积累、文化积累、知识积累、人生积累、语文积累等在内的涵盖十分博大的概念;而单就语文积累而言,又有语言积累、阅读积累(包括古诗文和浅易文言文的积累)、写作积累(包括创作素材的积累),等等。方方面面交叉、层叠、枝蔓[5]。人教社刘贞福认为,要把握积累这一概念,恐怕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第一,积累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的概念,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能概括得了的,即使很费劲地概括了,恐怕也难以周全,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未曾对积累稍加定义。第二,积累应区分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的层面、层次。“语言积累”、“古诗文积累”、“语文积累”,尽管可大致包括积累的几个方面,但也过于简略,论述不够清晰,没有触及积累概念的底蕴。第三,积累的宏观层面、层次,应提升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高度。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都具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素,积累亦莫能外;也只有提升到这一高度,它才能获得深泓的理论源泉。第四,积累的过程和方法应被高度重视,强调有序和渐进、梳理和弥补,随时调整远、中、近期的目标,确定每个阶段的积累重点,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第五,积累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呈现有机联系的状态,它们彼此沟通、贯穿、交叉、包容,相互促进推动,以实现共同的丰富和深化。这是十分有见地的认识。

但无论如何,一个由少而多、逐渐聚集的“积累”,其整个增多的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

(2)训练是一种感悟——通过训练感悟

“感悟”,是一种新的阅读观念。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即引导学生不断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它是一个从文本的细节、局部导向对文本整体意义的“整体感知”的阅读心理过程。

这里要强调的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感悟”,都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感悟”,都有自己“感悟”的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这种“感悟”有文本的情境再现,有学生个人经验的注入,有相互间鉴赏点评的影响,这就形成了一个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互动沟通的生动的“对话”。而语文教学是需要“悟”性的,对教师、对学生都是如此。“悟”性靠培养、靠引导、靠训练。

比如,王维的《使出塞上》,就是在诵读、析议、鉴赏等学习训练的过程中,感悟其价值的。我曾经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留给我们无穷无尽的悬想,在真幻之间、在情理之间、在动静之间、在画面之间、在情感之间,留下永远的遐思。其中:数学的感悟——图形,科学的感悟——问天,艺术的感悟——画面,人文的感悟——情感、价值与美……

(3)训练是情感培养——通过训练培养情感

我曾经谈我对什么是语文的认识,我个人认为,语文是引导学生读书的课程,通过引导,我们的学生喜欢读书了,他们把读书当做生活的第一需要、把读书当做生命的毕生追求,则语文教育达到了目的。反之,是为语文的悲哀。

而学生这样一种对于读书的喜欢,是透过训练渐进地、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的。比如,

通过训练,学生会诵读,抑扬顿挫、清新朗润……

通过训练,学生会精读、泛览,手不释卷、孜孜以求,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通过训练,学生能认识、会思维、善表达,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通过训练,学生会观察、会调查、会访谈、会阅读、会思考、会作文,表情达意、文从字顺……

通过训练,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个性、创新、发展……

四、“训练”也需要训练

“训练”也是一种技能,“训练”本身也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才能养成规范、形成意识、成为自觉。作为方法、作为认识、作为工具、作为目的,训练既具智力因素的品质,又具非智力因素的品质。通过训练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训练就是自主、自发、自为的了。

日本桑原隆教授说:最近“素养”的概念已经超越了“读、写能力”(在日本,“素养”往往是被译为“读、写能力”的)的意义范畴,可以视为重新思考学校教育的理想状态和学校课程改革,特别是语文教育、文学教育模式的概念了[6]。很显然,对素养观的拷问,也成为知性活动本身的拷问了。很明显,这里谈“素养”从能力到模式的构建,非训练是不能达到的。

一般来说,从“工具性”的一面,强调的是通过训练,习得知识,包括训练的知识。比如,

诵读的训练,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

默读的训练,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培养;

精读的训练,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重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切入;

……

从“人文性”的一面,则是多做非智力因素的关照,紧扣语文与学生自我生命的发展,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语文训练过程中的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与自我超越。

可以说,训练存在于整个教学(学习)过程中。那种以为训练就是作业、训练就是练习的看法,是狭隘的认识。“学而时习之”,在孔夫子那里被认为是很愉快、很温馨的事,多少年来一直温暖着我们这个民族的读书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更是道出了训练的无时无处不在,强调着训练的韧性与执著。在语文来说,小到识字写字,大到读书为文,无不是由训练一步步做起,如流水之贯穿,如煮缣之使熟,训练是学习的法门。

【案例】

《秋水》教学[7]评点

文本解读

《秋水》节选自《庄子·秋水》,它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庄子的散文从来不干巴巴地说教,而是通过生动形象、机智幽默的寓言故事引人入胜地把哲理和诗情艺术地交融在一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设想及其依据

庄子的散文意象开阔,想象神奇,文风汪洋恣肆,充满了诗意美和哲理美,因此本课把“诗意美”和“哲理美”分别作为重点和难点来落实及突破。

1.通过反复诵读来疏通文意、理清思路,进而了解庄子通篇设喻、雄放奇幻的“诗意美”。

2.学生对本文寓意的理解一般会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教师应通过一些材料的拓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本文体现的“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及作品风格;

2.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和寓意;

3.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思辨能力。

3.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庄子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并称为“老庄”。作为先秦诸子中最伟大的哲学家,他博大、深邃,文笔汪洋恣肆,仪态万千。现在,我们就通过《秋水》这篇文章,走近庄子,解读庄子。

(一)读一读

1.赏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互相质疑。

2.自读课文

(1)如此充满诗意美、哲理美的短文,大家肯定也想自己读一读,那么请大家自由朗读,读时注意圈点勾画。

(2)学贵有疑,大家可以就刚才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的问题提问,可以有疑而问,解决问题;也可以明知故问,引起大家的注意。

泾(jīng)涘(sì)渚(zhǔ)少(shǎo)殆(dài)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令、季节灌,注入

涘,水边  旋,掉转  殆,危险

闻道百         定语后置

以为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3)小结:可能有些同学还有问题,这很正常,下去以后可采用这样的方法解决:①问同学。②查工具书。③问老师。

3.析读课文

(1)消除了语言障碍,我们来齐读课文。

(2)提问:

①你最喜欢本文的哪几句或你对哪几句最感兴趣?(学生读,教师指导)

②这几句写的是什么,有何特点,应该怎样读?(教师指导语气、重音、停顿、断句,等等)

③河伯见到海神前后态度有何变化?为什么?这里运用的是什么写作手法?

教师指导:

开头部分(两句),语速缓慢而有气魄,读出“百川灌河”后黄河浩浩荡荡、畅通无阻、无比壮观的景象,高而舒缓。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语速稍快。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为”字前要短暂停顿,重读“欣然”、“尽”两词。读出河伯踌躇满志、飘飘然之情及舍我其谁的霸气。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句叙述语气,语速适中,尾句应慢,比“不辨牛马”语速更慢,更显广阔,读出大海一望无际的壮阔气势。

后半部分:“焉”,“且夫”后稍作停顿,语速应稍慢,读出河伯见到海神后的由衷慨叹之情和发自肺腑的自我批评之意。

④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景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⑤河伯见了北海为何“使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他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兴叹。

⑥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河伯深深地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就永远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4.美读课文(指名朗读)

(1)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美读一遍课文?

刚才有位同学读得非常好,我想请他为我们把全文美读一遍,请大家欣赏。

(2)提问:庄子善以寓言故事说理,那么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多找几个人回答,要求归纳完整、全面)

寓意: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人的知识是有限的,通过开阔视野加以比较,才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被贻笑大方,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3)小结:刚才大家概括的都很好。可是,博大精深的庄子写本文用意仅在于此吗?本文是否包含更深刻的哲理呢?(不要求回答)

(二)说一说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庄子的思想,我们也要进一步思考,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节选部分只有河伯说的话,如果你是海神,你将会对河伯说些什么?

学生1: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孺子可教……

学生2:我也只是比你大,与其他大的东西相比,我也是小的。

2.肯定学生2的回答,进一步启发:刚才我们明确了庄子善于用寓言比喻形象说理的特点,我们能否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句来表达这层意思呢?

补充阅读:北海若曰:“吾在天地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正)存(在)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lěi)空(蚁穴)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tì)米(小米粒)之在大仓乎?”

3.用比喻、寓言来说理是庄子散文的一大特点,也正因如此,庄子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动听的寓言故事,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一个?

故事:钓于濮水,涸辙之鲋,鼓盆而歌,越人文身……

(三)看一看

1.同学们的故事都很有趣,我今天也带来了一个故事,不过我这个故事不是说的,而是给大家看的。(屏显:“五石瓠”寓言故事的卡通画)

(1)提问:如果你是庄子,你会用大葫芦干什么?(顺其自然,顺其本性)

(2)提问:该故事体现了庄子什么样的哲学思想?

2.明确:一件事物的“有用”与“无用”是相对的,惠施认为大葫芦无用,因其不能盛水;而庄子则认为大葫芦有用,因其可绝江河。体现了庄子的相对主义的哲学思想。

3.提问:同学们前面所讲故事中哪些体现了这一思想?

(四)谈一谈

1.“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了本文,你认为……

思考探究:你认为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请做简要分析。

提示:可从“有用”与“无用”、“大”与“小”、“对”与“错”、“好”与“坏”等角度展开。

教师归纳,总结。

2.让我们再次走进庄子,走进《秋水》。齐读《秋水》。

【评点】

语文课,读书应该是第一位的,尤其是文言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8]

这样的要求,是对读书方法的引领、对读书框架的建构,而引领与建构,就是训练读书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词,是“理解”、“读懂”、“了解”、“梳理”乃至“诵读”、“背诵”。一连串的读书“动作”,构成一个完整的读书流程。

“理解”、“读懂”《秋水》,要花一定的工夫,而这也正是语文教学要特别关注的。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对文本的理解,是语文教学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把教学定位在对文本“诗意美”与“哲理美”的突破上,是值得肯定的。在这一点上,教师也做了很好的引导。庄子,先秦诸子中最伟大的哲学家。他博大、深邃、汪洋恣肆。冯友兰说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如果只能让一人进入天地境界,则庄子是当之无愧的天地境界中人!

庄子是最不功利、最具超功利情怀的“超人”!

庄子因心灵博大而悲悯,他是胸次悠然的人生大悲悯者。鲍鹏山在《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说得好,人人都会经受灾患、苦难和磨砺,但当面临种种坎坷、“功利”已然无计、陷于无路可走的时候,唯庄子,才能给你帮助、给你心灵的栖息之地!诚然,庄子是孤独的,“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鲍鹏山语),然而,庄子的孤独是最伟大的孤独,他因孤独而悲悯,因悲悯而博大,因博大而襟怀天地与宇宙。

教师是把疏通文意、了解并梳理词句、理解和读懂内容糅合在一起,又穿插进行的,同时做到了彼此间的照应。

特别突出的是引导诵读。

诵读的环节,思路十分清晰。每读一次,都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是一种“层进式”的训练过程,形成一个诵读的“阶级”。

我们说,《秋水》是反映庄子博大胸襟的优美华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意境如诗、文采如诗,足可咏之、歌之!

学习《秋水》一文,就是要让学生进入文本,认真诵读。在这一点上,教师有设计得很好的初读、再读、三读、四读。谓:初读,读准字音、断准句读;再读,注意语速、重音、停顿、语气;三读,理清文章思路脉络;四读,理解文章主旨、寓意……而且还安排了“听”(听一听)、“读”(读一读)、“说”(说一说)、“看”(看一看)、“想”(想一想)、“谈”(谈一谈)几个环节。环环相扣,螺旋上升。不难看出,整个诵读的过程,就是我在上文所说的“煮缣而熟之”的过程。

当然,在如何诗意地解读庄子的层面上,还是稍嫌隔膜。而这样一个目标的完成,还须得有待时日。

诵读《秋水》,你必须一咏三击节,有如歌剧中之咏叹调……我给教师建议,在范读的时候,一定要背诵着读,以给学生示范,在一堂课的时间里,努力地背诵下来。《秋水》是不可不诵、不可不咏、不可不背的。

其实教师引导理清思路的环节,就已经做了有价值的工作。有几个很好的问题: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河伯见了北海,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兴叹?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常见笑于大方之家?如果你是海神,想对河伯说些什么?如果在每一个问题上,扣住文本,环绕回环,一咏三叹,而不是急匆匆地为走过场而安排这样的“过程”,就善莫大焉了。

庄子一书,“寓言十九”(《庄子·寓言》)。《史记》说,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是借寓言的力量来宣传自己的哲学主张的高手,其任自然、齐生死、绝圣弃智、避世养生的主张,无不通过寓言表现出来。《秋水》就含蓄地说明了不要囿于一孔之见、闭目塞听、目空一切、盲目骄傲的道理。教师在“看一看”中,用了《逍遥游》中“五石瓠”(惠施的大葫芦)的寓言故事做比较,以强调两则寓言都用了对比的手法、都反映了相对主义的思想,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教学环节:惠施只知道葫芦能装水,却不知道水也可以“装”在葫芦外边做涉水之舟,“有用”、“无用”是相对的,情同一理。在“谈一谈”里,让学生表明自己的观点:对庄子的相对主义是支持还是反对,提示从有用和无用、大和小、对和错、好和坏等角度,做简要分析,大有道理。一学生从“美”的相对性出发,谈及标准是大多数人的观点,规则是掌权人的意识(脱口而出的“一联”),就多数与少数、管辖与被管,说了自己的认识,极富哲理。

【注释】

[1]史绍典.说“训练”.中学语文教学,2008(1).

[2]史绍典.语文永远是语文.中学语文教学,2000(11).

[3]傅配荣.哲学与人生.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4]朱自清.朱自清选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5]史绍典.说积累.课程·教材·教法,2005(8).

[6]钟启泉.素养观的演进与意义创造.全球教育展望,2005(3).

[7]执教:郭威,江汉油田广华中学。

[8]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