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会新课改_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心得_耕耘教育收获成

体会新课改_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心得_耕耘教育收获成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会新课改_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心得_耕耘教育 收获成走进新课程 体会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心得锦州市第四高中 曹 莹新课程的实施,是基础教育的一件大事。反过来说,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尽早尽快地完成职能转变。而这就是指第二种“由学生走向知识”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称之为“探究性学习”。

体会新课改_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心得_耕耘教育 收获成

走进新课程 体会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心得

锦州市第四高中 曹 莹

新课程的实施,是基础教育的一件大事。身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和体验者,我想谈谈自己的感受,没有教师的变化,不会有课堂的变化,不会有学生的变化,也不会有师生关系的变化,更不会有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反过来说,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尽早尽快地完成职能转变。教师转变得越早,转变得越快,教学之路也就拓得越宽。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发生怎样的转变呢?

一、在备课中实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在教学过程中,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不仅反映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教教材”的情况下,教师重视的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学把关注点放在“完成了”哪些既定的教学内容上,为达到这种目的,课堂教学不可避免地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所能做的只是想办法如何把教材上规定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对教学内容几乎没有选择权。(www.guayunfan.com)

“用教材教”则是把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种教学重视的是知识获得的过程,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获得知识的结论。在某种意义上,新教材可以视为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案例或范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并明确教材内容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当地的社会实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增加,或替换,或重组,从而保证真正落实课程目标。

例如,在讲《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了解这篇演说的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然后请学生准备一篇同名演说词,在课堂上进行演讲。这样,不仅对教材的安排进行了有效的调整,扩充了课堂容量,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从而保证了课程目标的真正落实。

二、在上课中完成的三个方面的转变

1.变“个人表演”为“交往互动”

以往,我们总是把教学看作教师“个人表演”的活动,学生只是观众。所谓的课堂行为成了教师的讲台独白,根本没有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往。新课程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体,把课堂看成学习的共同体,强调教学不是一种单向付出,而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一种对话的民主关系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对知识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将知识转化为与学生进行交往、对话的素材,转化为学生待探究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分享智慧、彼此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在课堂中广泛采用以人为本位、积极互动、多向交往、创造生成、民主平等的对话教学。

例如,我在讲文言课文时,改变了以往的老师串讲和归纳、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方式,首先指出课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然后分组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找到这些文言现象并归纳整理出来,把结果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其他同学进行“鉴定”和增减。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2.变“灌输式传教”为“探究性学习”

在教师面前,如今有两种教学选择:第一种是让知识走向学生,第二种是由学生走向知识。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第一种教学是“灌输式传教”,它一直支配着教师。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学生越来越厌倦课堂,认为课堂教学没有听、领悟和探究的必要,只需死记硬背就行了。而真正的教学过程本应是一个促进学生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对策、生成智慧的过程,是经验的不断总结与完善的过程。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动口,亲身体验获取的知识,才是体会最深、记忆最牢、应用空间和价值最大的知识,也就是内化了的一种智慧。而这就是指第二种“由学生走向知识”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称之为“探究性学习”。它是一种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从学科走向学生的教育方式。它提倡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活动,自主、积极地探究知识,感受成功,培养出创新的自信,体验知识的美,领悟学即有得、得之有用、用之有效的学习魅力。它在给提供学生自主创新的空间的同时,也打开了学生自由创造的思维的大门。

例如,教学《项链》一课,我先要求学生自己课下阅读文章,画出玛蒂尔德的命运曲线,并说明为什么这么画。上课后,学生争先恐后到黑板上来画,相互修改,积极发言,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画出的曲线不仅符合教学要求,而且有许多同学的讲解让人惊喜。通过这种课堂互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而且也充分让学生参与课堂,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愉悦感。

3.变“泼冷水”为“点把火”

有的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突发性的“异端”发问往往采用“泼冷水”浇熄的办法。这类教师习惯于沿着既定的思路演示设定好的教案,喜欢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指挥棒去思考固定了答案的问题,不能接受学生的异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课堂教学中超出教案规划之外的学生问题一律视为“杂念”,当成不循规蹈矩的“坏苗头”猛泼冷水,力求将那些智慧的火花浇灭于萌芽状态。这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当他们在浇灭这些火花的同时,也就浇灭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方向既定、内容固化、步调一致、扼杀新气息的、沉寂如一潭死水的课堂里,“多嘴”的学生被打哑了,活跃的思维被镇压了,学生对外在事物的敏感性渐渐淡化,捕捉新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差,创造性也就与课堂教学逐步分隔开了。新课程提倡创新教育,强调教师不仅要接受学生的课堂异调,而且要尊重和支持学生的另类思路。也就是说,教师在处理学生的课堂行为时,应当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尊重学生兴趣所致的所有尝试,尊重学生所做的一切努力和经过努力得出的一切结论,让学生意识到努力不会白费,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从而迸发出进一步学习与创造的强烈兴趣。事实上,许多科学上的猜想都是被采用这种处理偶发事件方法的教师所培育出的学生们证实的。因此,教师不能再继续泼浇智慧火花的冷水了,一定要积极地去点燃学生积极思维的火把,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创造性的氛围:表明自己的态度,认可他们的求知好奇心和探究性学习行为,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去开展自己备感兴趣的活动,支持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后,可以这样设计:如果祥林嫂的阿毛没有被狼吃掉,或者贺老六没有病死,祥林嫂的命运会怎样?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否有原来那么深刻?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可以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和发散性的特点,改变学生习惯的思维定势,这样一来就培养了学生独立、灵活的思维模式。这种做法,不仅维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当然,在新课改的道路上,教师的转变以及承担的责任还不仅限于此,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师只有“吾将上下而求索”,才能促进新课改的有效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