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高等学校老年人养老服务模式初探

关于高等学校老年人养老服务模式初探

时间:2022-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我校离退休工作处于 2012年 5月,对 332位离退休老同志开展了“养老方式”问卷调查,目的是想通过问卷调查这一形式,客观了解和分析我校离退休助老服务工作,了解老同志困难和需求,建立我校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信息平台,探索健全养老服务机制,切实为离退休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老有所养和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基本养老服务新模式。

周惠生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3.26%,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8.87%;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2012年 6月,我校离退休工作部门会同居委会对体院社区常住人口作了统计,全社区现有常住人口2487人,共计877户,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517人,包括学校离退休职工366人,社区其他老年人151人。60岁以上人口占体院社区总人口的20.8%。武汉体育学院成立于1953年,至今已有59年的建校历史,照此推算,建校历史越早的高等院校,人口老龄化状况会更显得日趋严重,养老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如果处理的不好,将影响社会稳定、学校发展和家庭和谐。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养老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老干部工作者探寻的课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校退休人员逐年增多,离退休人员年龄的增大,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特困老人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在实践中创新养老服务新模式、积累新经验,建立适合校情,又能满足老年人实际需要的养老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拓宽养老服务渠道、解决养老服务问题,是摆在离退休工作机构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我校离退休工作处于 2012年 5月,对 332位离退休老同志开展了“养老方式”问卷调查,目的是想通过问卷调查这一形式,客观了解和分析我校离退休助老服务工作,了解老同志困难和需求,建立我校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信息平台,探索健全养老服务机制,切实为离退休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老有所养和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基本养老服务新模式。

二、“养老方式”问卷调查

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离退休老同志,涉及教学、管理、工勤岗位退下来的不同层次人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除部分因身体原因、住在外地或因故不在校内的老同志外,大部分离退休职工参加了问卷调查活动,共发出问卷表 360份,收回 332份,参加问卷调查的人数占全部离退休总人数的 70%。问卷共分三个大题十八个小题,调查汇总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续表

(三)老同志提出的建议和要求

1.养老场所要多开展文体活动。

2.对护理人员要进行培训,要精干、热情、耐心,素质好。

3.养老场所最好设有诊所并有医生值班。

4.对老年人要进行心理疏导。

5.建议老年公寓和幼儿园建在一起,老人和小孩有互补作用。

6.建议高校系统自办老年公寓。

7.对居住老年公寓的老人,分自理和不自理来分别管理。

8.建议将学校康复中心和老年公寓一体化,既健身,又解决内部职工生活上的问题,对外也可营业。

9.完善老年活动的场地建设。

10.建立75岁以上独居老人联系点和联系人。

11.改善医疗费报销制度,每次看病后拿药时立即打折交费。

12.学校老年公寓可以与校医院联合承办,向社会招聘适合的专职人员,并要争取学校的大力支持,作为该工程的坚强后盾,为之提供良好环境和政策,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13.为有困难的老同志聘请护理人员。

14.医院为行动不便的老同志送医、送药上门服务。

15.老年公寓的装修,应充分体现无障碍。

三、分析与对策

此次“养老方式”问卷调查,得到了我校离退休老同志大力支持。他们积极参与、认真答卷。可见老同志对此问题的重视,是他们关心的一件大事。

根据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汇总,大家对养老的主要要求是:以家庭为核心,以学校、社区为依托,以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其帮扶形式有三:

第一,由学校或社区建立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包括医疗站、培训专业的服务人员,以日托护理服务和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

第二,在学校或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提供入户服务、日间照料、紧急援助、康复医疗、精神慰藉、法律咨询等方面服务;

第三,学校创办老年公寓,解决部分家庭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同志生活照料问题等。

(一)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

结合我校实践,养老服务工作概括起来有十四项内容,即:日常事务、“孤独”个务、“高龄”护务、重病急务、家庭走访、节日慰问、生日问候、远程问疑、协会事宜、集体活动、往来事务、特殊公务、临终关怀、丧事办理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生活和医疗待遇问题,这是做好养老服务工作的关键。养老服务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总而言之,凡是老年人的需求,都属于其服务范围。

(二)养老服务重在“养”和“送”

1.基本生活服务(即所谓“养”)。老同志基本生活需求主要有物质供养、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情感交流等。高校要充分发挥离退休处、组织部、人事处、后勤处、医院、学工处、居委会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起服务制度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方式灵活的服务网络,最大限度地整合学校各方面优势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和工作机制,解决老同志基本生活需求的有关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提高退休金水平;学校应该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落实成果共享政策,提高老同志生活补贴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对服务设施的投入,建立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图书报刊阅览室、文化娱乐室、书法绘画室、聊天室、健身场所、影视中心、老年网站、电子呼叫系统等。有条件的高校还可办老年大学,开办适合老年人的一些课程;后勤部门涉及的服务面更广、更具体,应积极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做好老同志日常服务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上门服务,做到服务到屋,送货到家;离退休处、校医院、居委会和学工处可联合组建义工队、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提供有偿或无偿服务,解决就医、家庭维修、雇用保姆、小时工等照料服务方面的需要。经常组织老同志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游览、参观、考察、调研等方面活动;还可结合老年人实际,开展养生保健、时事政策、文化娱乐科普知识、预防诈骗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小家无法获得的精神需求,在学校及社会大家庭中得到满足。

2.送医保健服务(即所谓“送”)。当前高校离退休老同志迫切希望解决好送医保健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老同志,特别是失能、半失能或退休比较早,退休金又很低且长期患病的老人。由于就医费用高,报销手续烦琐,许多老人采取小病拖、大病扛的态度。对于这部分老同志,学校应从实际出发,为他们制定特殊政策,用于报销看大病的部分费用,提供报销方便;许多老同志由于身体原因,他们不仅需要得到护理,更需要家庭医生和设置家庭病床,以解决医疗问题。学校医院和社区应建立方便应急的医疗服务机构,建立老年人健康状况监测制度和健康档案,有针对性的对行动不便的空巢和高龄老人定时或定期到家巡诊和探访,对患有疾病的老人设置家庭病床,提供上门送医服务。学校对高龄或患有重病的老同志应尽可能为他们安装“助老一键通”(也称“平安铃”)救助设备,创造条件为老年人发生意外事件设立紧急呼叫系统,积极为他们就医排忧解难。

(三)不断完善和健全养老服务机制

1.制定养老服务的规划及措施。老龄化问题已成为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这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牵动全体教职员工且极易被忽视的一桩实事。办好这件事,仅靠离退休工作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举全校之力,部门配合,上下齐心,共同推进。因此,学院应有顶层设计,制定总体规划、系统部署、协调指导;职能部门具体实施,相关单位机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长期坚持。要加强工作机构建设,对离退休工作部门建设应有长远安排,以保证离退休工作机构的完善、活力、持续。关心离退休工作人员的晋升、评优、奖励,保持离退休工作人员相对稳定,使其安心本职工作。要建设服务基地,完善服务设施,健全服务功能。

2.建立和健全养老服务网络。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老年人行动不便,加上疾病缠身,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因此,老年人更需要学校和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支持。为此,养老服务工作应纳入学校—社区—各级政府综合性服务、指导和管理的服务网络。服务网络的建立要有领导重视、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还要有专业运作的养老服务机构延伸进来;设立日间照料、文化活动、助老配餐、心理咨询、上门护理等平台,建立老年人健康信息档案,为学校居家老人送去医疗保健、老年餐饮,心理慰藉、生活照料等多项专业化服务。这种新模式服务网络,在学校及学校所辖社区内建立起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突出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形式灵活化的特点,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最好的补充,是改变养老理念、拓宽养老渠道、解决养老难题的有效办法。

3.完善服务设施建设。服务设施建设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到养老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是养老服务上档次、上水平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高校离退休老同志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学校,他们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学校是他们的大家,在大家庭里有朋友、同事、还有自己的小家,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他们的辛勤汗水和功绩,他们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见证人,更是开拓者,他们热爱学校这片热土,习惯了校内的生活,大多数老同志都不愿离开学校养老。因此,学校要把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同部署、同建设。服务设施建设从衣食住行医做起,逐步根据需要扩大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内容。学校在重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同时,应注重养老设施的建设,建立体现高校特点的专门服务设施,包括老年公寓、医疗、就餐、文化体育娱乐场地等,使校内老人就近享受到最佳的养老服务设施条件。

4.创新服务形式。只要能方便老年人,无论哪种服务方式方法、服务途径都可以利用。

(1)学校可根据本校老同志的家庭不同情况,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形式,如学校和社区共建服务形式,由学校组织集中养老等形式,以满足各类老同志的服务需求。

(2)组织实施特困离退休职工(独居、孤寡、80岁以上高龄、重病、经济特困五类老同志)的帮扶工作,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重现环节,也是长期坚持针对性服务的重要内容。根据学校老同志的实际,制定帮扶方案,确定帮扶对象,建立信息档案,落实专人负责的帮扶制度。

(3)养老服务既是有偿服务,又属于公共服务,带有福利性。因此,一方面家庭要支付服务费用;另一方面对确有困难、子女的赡养费不足以支付其服务费用时,学校或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学校、政府补贴应制定明确的办法和标准。

(4)“请出来”服务。即学校、社区网点对走出家门的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进行服务,使其在参加学校、社区各种活动中接受服务。

(5)“送上门”服务。即对身体不能自理,走不出来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由经过培训,有专业技能的护理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服务;或组织志愿者队伍,利用节假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6)与学校对口医院建立应急就诊可靠联系,遇到紧急情况时,为老同志提供“快速就医”的绿色通道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尊重和关怀老年人。198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下发后,各高等院校都相继成立了老干部工作部门,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助老工作历经三十年辛勤的探索,各兄弟院校都积累了许多丰富的老年工作经验,摸索出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的解决好养老服务问题,关键在领导,政策要扶持,理念要更新,敬老爱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扎实工作,无私奉献,热情服务,用真情为离退休老同志提供满意服务、周到服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在不远的将来,必将能探索出具有中国高校特色的老年人养老服务新模式。

(作者单位 武汉体育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