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社会学主要理论述评及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老年社会学主要理论述评及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时间:2022-09-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年社会学,也有称社会老年学,是世界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老年社会学正式出现于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丹麦老年社会学家符瑞斯认为“老年社会学主要研究老年人生活条件和行为,以及人类衰老与某些生物因素和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可以说老年社会学属于应用社会学的范畴。而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注重老年社会学的理论性研究。梯比茨因此被称为“老年社会学之父”。

老年社会学,也有称社会老年学,是世界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老年社会学正式出现于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当时,美国开始了对老年社会学的研究。1943年,美国学者E.J.蒂格利茨首先提出了老年社会学(sociology of aging)的概念。目前,学者对这一学科还有不同的看法。丹麦老年社会学家符瑞斯认为“老年社会学主要研究老年人生活条件和行为,以及人类衰老与某些生物因素和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我国人口学家邬沧萍教授没有使用“老年社会学”,但用了“社会老年学”概念,指出这门学科突出的特点是研究个体也要研究群体的老龄化规律及其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既要研究老年人问题,也要从宏观方面研究。“社会老年学的研究应以经济为基础,但又不能把经济因素看成惟一的因素,还应注意社会和文化因素的作用。”可以说老年社会学属于应用社会学的范畴。

老年社会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还在不断发展中。自斯蒂格利茨提出后,各国特别是欧美等国的学者逐步展开了研究。1945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学学会。1948年,美国学者奥托·波拉克出版了《老年的社会调整》,这是第一本研究老龄问题的社会学著作。而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注重老年社会学的理论性研究。当年,法国成立了老年学研究教育中心。1960年代,美国出版了包括梯比茨的《社会学老年医学》在内的研究老年问题三卷本丛书。梯比茨提出要建立一门专门从事老年人社会问题研究的老年社会学,研究人的衰老如何受社会条件的影响,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众和社会的相互作用等。这些观点在国际社会得到了响应。梯比茨因此被称为“老年社会学之父”。1982年,法国社会学家格勒马德以及德国社会学家利尔分别发表了《老年社会学家的主题变化与老年人福利计划关系》和《老龄化的形式——个人经历决定因素》等论文,探讨了老年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变化对个体变化生命过程中的影响。同年,美国学者把老年社会学研究范围扩展至老年学史、老年人口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老年就业问题、老年保健、老年社会保健与养老制度、老年人的社会工作、老年立法、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退休和娱乐、培训、居住条件与环境、老年人的政治与老年政策等诸多方面,内容极为广泛。

新中国的老年学研究20世纪50年代开始。195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设立了老年学研究会,探讨人类长寿问题。1982年6月,中国社会学会成立了老年人问题研究会,开始了老年社会学的研究。袁缉辉教授是我国较早开展老年学研究的著名学者。他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发表研究成果,呼吁社会各方重视老年问题,加强老年问题研究。1982年,他在《社会》杂志上发表了《开展老年社会学研究的一件大事》,提出了当前老年社会学研究的五大问题:一是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二是对孤老的照顾问题;三是退休职工的管理教育问题;四是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工作问题;五是提倡养老、敬老的社会风气问题。这篇文章反响较大。此后,不少学者开始了对老年学的关注和研究。

应该说,老年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老年人社会关系、社会行为与相应社会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我国学者曲江川等认为,这一学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研究对象是老年群体,但不排除对老年不同部分和个体的必要注意。二是老年人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前者指的是老年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婚姻家庭等关系,后者的是指老年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三是老年人社会关系、社会行为与相应的社会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条件是指的形成这些关系和行为的外部条件,如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主要阐明这些外部条件对老年人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的影响。四是揭示发展的规律。通过以上几方面研究对象的分析,探索发展规律和趋势。(曲江川主编《老年社会学》第3—4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由于老年社会学还处于不断发展中。其研究较多地借用了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述评如以下。

一、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历史范畴,内涵丰富,不同时期、不同学科对此都作过描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来讲,主要指近代以来,以西欧、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社会发展新的出路的过程,接近于西方化的内涵。广义的现代化,主要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现象。马格纳雷拉指出,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对发展中国家来讲,现代化是指不发达社会成为发达社会的过程和目标。这个社会变革过程是由国际之间或社会之间的交流所促使的。从过程看,首要的标志是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和消费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及意识形态随之发生变化,表现为政治民主、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社会流动和现代化人格等。从目标看,一般以当代发达社会为参照系,表现出来的先进生产力、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等。

因此,现代化的本质是以生产力发展为中轴,多层面、多角度、总体性的社会发展过程,是整体性的社会变迁过程,涉及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及人类本身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其根本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总体进步。一般认为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革命性。现代化带来的变革的规模和深度超出以往人类社会,为人类发展史所未见。二是世界性。现代化发生在世界范围内,波及各个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拒绝,从西欧开始,影响到各大洲,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先后完成了现代化进程。三是广泛性。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尽管也带来了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等,但总体上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四是加速性。现代化对各国的影响逐步推进,越到后来,发展越快,呈加快发展趋势。英、法现代化过程大约用了150年,俄国和日本用了100年左右,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只用40年的时间。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有先发国家的经验借鉴,先发国家的技术有溢出效应,因而具有后发优势。五是时代性。现代化有其基本的内涵,但又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注入新的内容。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中国学者何启传等提出了二次现代化的概念。18—21世纪期间,当时的现代化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次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第二次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特别是当今世界的信息化进程,为过去现代化所没有。

有关现代化的内容,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在70年代初提出的社会现代化指标参数体系,共10个指标:(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3000美元以上;(2)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2%~15%以下;(3)服务业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45%以上;(4)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70%以上;(5)识字人口的比重80%以上;(6)适龄年龄组中大学生的比重10%~15%以上;(7)每名医生服务的人数1000人以下;(8)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9)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0%以上;(10)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这一指标体系将现代化发展从经济领域进一步延伸到了政治、文化和精神领域,强调现代化发展最终是对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和要求。另外,也有学者从现象角度给出现代化的特征,认为有12个具体内容:(1)民主化;(2)工业化;(3)都市化;(4)法治化;(5)福利化;(6)均富化;(7)宗教世俗化;(8)社会阶层流动化;(9)教育普及化;(10)知识科学化;(11)信息传播化;(12)人口控制化等。或被概括为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现代化对老龄化的影响,极为深刻。最重要的是,现代化提高了人的生命质量,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营养,延长了人类寿命。这是老龄化发生的直接诱因,也是基本的因素。可以说,现代化开启了人类社会整体性的老龄化进程。具体到养老服务,现代化至少在以下方面对此造成直接影响,或提出具体要求。一是现代职业制度。固定工时制、科层制等,使得社会成员必须在固定时间在固定的场所工作,难以分身照顾年迈父母或长辈。也就是养老服务的可及性较差。二是流动性。以人口集聚为特征的都市化,强力取代农村,使得农民不断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扎根,以至于年迈父母或长辈的照护缺乏人力资源,致使养老服务的可得性较差。三是民主化或个性化。社会成员的这一特点,使得父母和子女喜欢有各自的生活空间,以至照护服务需要通过社会化的交换获得,子女对年迈父母或长辈的照护可变得不经济。四是建筑结构的变化。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四合院”、“天井院”的结构、功能,现有单元板式住房,使两代人之间难以就近获得帮助,特别是以照护为核心的养老服务的可得性大为降低。但是,另一方面,现代化又为养老服务的展开提供了方便。最主要的是,现代化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使得养老服务有了较好的经济基础;现代化促成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社会服务,使得以交换为基础的陌生人之间的服务成为可能;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等,使得养老服务的人力成本不断降低,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是发展现代养老服务事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

二、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进行系统性阐述,因此被公认为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

帕森斯继承了A.孔德、H.斯宾塞、迪尔凯姆、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K.马林诺夫斯基等学者有关功能主义的思想,指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以有序方式相互关联,并对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因此,这是一个行动系统。整体的存在处于平衡状态,任何部分发生变化,都会通过新的关联,形成新的结构,最终趋于新的平衡,以至于稳定。

帕森斯认为,行动系统有四个子系统:一是行为有机体系统;二是人格系统;三是文化系统;四是社会系统。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成为角色系统的集体,是社会的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维持自身运作和存在,必须实现功能,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环境适应。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二是目标达成。系统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这些目标。三是整合,使系统各部协调成为一个发挥作用的整体。四是越轨行为的控制。维持以社会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基本模式,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上述4种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并分别由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执行。系统之间的联系形成社会互动,表现为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其交换媒介是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通过这样的交换,使得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满足上述4种必要功能条件,社会系统就会保持稳定,并趋于均衡。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另一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结构功能方法,强调要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默顿认为,功能有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之分,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后者是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裁定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分清界限。他承认功能有正负之分,前者是指对群体的整合与内聚有贡献,后者则是推助群体破裂的功能。要根据功能后果的正负,考察社会系统。默顿同时提出了功能选择的概念,即某个功能项目被另外的功能项目所替代或置换后,仍可满足社会的需要。大多数时候,社会存在着可供选择的替代物。他还认为,社会价值观确定了社会追求的目标,而社会规范界定了为达到目标可采用的手段。如果文化结构之间、社会结构之间发生脱节,就会出现社会失范状态,导致越轨行为。

结构功能主义在50年代的美国曾风靡一时。其研究涉及社会理论探讨、经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其学术观点涉及人类学与政治学等社会科学诸多领域,并影响着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观点对分析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老年问题有一定意义。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看,老年人和年轻人相互联系,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各自的行动以及对彼此造成的影响,是由各自掌握的财富、权力以及社会价值观,也包括文化传统决定的。一般来说,老年人应当得到尊重和照护,这是基本的价值观。而老人将把毕生创造的财富传给下一代。这样,社会结构将稳定和均衡的。同时,每个个体社会成员都有从年轻走向衰老的过程。这也意味着反躬自身,对自己不同阶段角色的定位和行动的选择。从另一角度看,老年人问题源于其社会地位的下降,即老年人社会功能的降低。当老年人退出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后,他们和其他群体的交流、沟通减少,其功能的发挥就会受到阻碍,负功能大于正功能,从而影响社会整体系统的稳定。这是他们的外显功能。但老年人的潜在功能应该得到重视,他们丰富的人生经验可以帮助年轻人,可以照料孩子,也可以帮助照料比他们年纪大的老人。这对于促进代际和谐和稳定社会结构是很有意义的。在整个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设计中,我们既要注重社会对老年人的照护,通过养老机构、居家服务照料机构等,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也要发挥老人的作用,老年配偶的相互照护,老人之间的互相照护即“银龄互助”行动,是整个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

三、冲突理论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西方社会学界开始反思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其中部分学者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由此形成冲突理论。

冲突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社会学界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取向对于整合社会、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认为冲突是健康社会的“病态”,应该努力寻求消除冲突的机制。这一理论成为解释处理冲突现象的主导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短暂的稳定后,冲突现象进一步普遍,以美国的L.A.科瑟尔、L.柯林斯,德国的R.达伦多夫,英国的J.赖克斯等为代表的一批社会学家,吸取K.马克思、M.韦伯、G.齐美尔等人有关冲突的思想,批评和修正结构功能主义,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具有重大影响了社会学流派——冲突理论。

最早使用“冲突理论”术语的是美国的科瑟尔。他在《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一书中,明确反对帕森斯有关冲突只具有破坏作用观点,认为这是片面的。科瑟尔从齐美尔“冲突是一种社会结合形式”的命题出发,广泛探讨了社会冲突所具有的重要功能,强调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两种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整合等作用。总的看,科瑟尔是在修正和补充帕森斯理论,希望通过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和社会冲突分析模式的结合,进一步完善帕森斯理论。继科瑟尔后,德国的达伦多夫发表了《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1957)一书,进一步阐述了冲突的正功能,认为社会现实有两张面孔,一张是稳定、和谐与共识,另一张是变迁、冲突和强制。社会学必须走出帕森斯建构的均衡与和谐的“乌托邦”,建立起一般性冲突理论,并建构两种社会模型:和谐的社会模型、冲突的社会模型。达伦多夫以韦伯关于权威和权力的理论为基础,分析社会结构,指出社会组织不是寻求均衡的社会系统,而是一种强制性协调联合体;社会组织内部的各种不同位置都具有不同量的权威和权力。由于分布着这种不平等的权威,社会分化为统治和被统治两大彼此对立的准群体。准群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明显的利益群体,形成集体行动,投入公开的群体冲突,进而导致社会组织内部权威和权力的再分配。当这种再分配确定后,社会暂时趋于和谐稳定。尔后,在新的条件下,基于不同的利益又会产生新的不同的准群体,开始冲突,进入新一轮的争夺。这就是所谓的“权力和抵制的辩证法乃是历史的推动力”。可以说,权威的再分配同时也是新的统治和被统治角色的制度化过程。

英国的赖克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反对帕森斯以价值规范为重心的秩序理论,指出,物质生活手段的分配应该在建构社会模型时占据优先地位。他的观点集中反映在《社会学理论中的关键问题》(1961)一书中。赖克斯认为,统治集团支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运用强制性权力迫使社会整合。其中,经济分配体系向不同群体分发一定量的物质生活资源;政治权力体系通过分配权力,“防范任何破坏经济分配体系的行为发生”,确保经济分配体系的运行;终极价值体系确立“这种政治权力体系的合法性”;宗教仪式从人心、人的本性等方面宣扬上述体系,因而具有“促使人们遵从终极价值体系的功效”。这就是“统治阶段的情境”。赖克斯指出,由货币→权力→价值→仪式形成的一体化社会结构,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生活手段分配上的极端不平等,必然激发被统治阶级的不满情绪,最终促使其将个人利益置于群体利益之下,联合结成集体行动者,社会由此由“统治阶段的情境”向“革命情境”运动,并可能导致统治阶级的倒台。至于“休战情境”,即冲突的双方各自作出让步,赖克斯认为是不稳定的,因为一旦一方认为利益不够,平衡即被打破,冲突就会发生。美国的柯林斯《冲突社会学:迈向一门说明性科学》(1975)一书的出版,被认为冲突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把社会冲突视为社会生活的中心过程,强调必须建立一门以冲突为主题的社会学。这就从根本上修正了早期冲突论者只是对结构功能主义进行完善的观点。柯林斯吸取了现象学、民俗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力图为宏观社会学奠定微观基础。他认为,社会结构是行动者的互动模式,是在行动者不断地创造和再创造中产生并得以持续的,理解宏观社会结构不能脱离建构这些结构的行动者。

冲突理论的这些观点,在解释老龄社会的各种现象时有一定的说服力。老年人和青年人由于所处时代、环境、地位、学识能力的不同,必然会造成各种冲突。其形成均衡,可能靠的就是经济分配体系、政治权力体系、终极价值体系和宗教仪式这些强制性权。这种冲突不能被视为有害的,它是有益的,它使双方寻求各自都能接受的方案,从而形成代际和谐。养老保障制度的建构说到底是一种利益的再分配机制。一个人年轻的时候,缴纳保险金,年老时获得养老所需的物质保障,是个人一生之间的平衡,也同时是两代人之间的平衡。就养老服务来说,服务是两代人之间冲突的协商。传统社会的家庭,子女为父母服务;在现代社会,除了部分家庭仍由家庭成员服务外,更多的是陌生的年轻者作为一种职业,服务年老者。无论哪种情况,都会造成社会冲突,并在冲突的解决中形成共识。这是正常的现象。通过工资、服务标准、设施等的提供解决这种冲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也由于这种冲突,使决策者认识到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调适,从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

四、社会分层理论

层是社会按垂直方向分化出来的社会集团,大多存在于阶层内部,也有处于阶层或阶级之间。社会分层是以一定的标准区分出来的社会集团及其成员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层次结构、社会等级秩序现象。西方社会学研究中,社会分层与阶级、阶层经常混用。实际上,按马克思主义观点,经济是划分阶级的主要依据,而社会学中划分阶层不光是经济,还包括职业、权力、受教育程度、社会声望等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分层的标准。分层理论的研究范围虽然很广,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分层的标准,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社会地位成员的特征;二是如何测量社会分层。社会分层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有两种主要解释,一种是把它看作客观过程的界定,指的是在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机会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现象和过程。据此,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定义社会分层为:从社会角度的某些重要方面,把组成一定的社会体系的人类个体及他们之间在待遇上的相对优劣分成等级。第二种是把它看作出于主观的界定,是指根据个人不同的职业、财富、威望、权力等,对其社会地位进行的划分和排列。或者是指根据不同的社会标准,把人们划分为若干等级层次。其中,职业是社会地位的代表性指标。

马克斯·韦伯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他用财富、权力和声望等3项指标划分社会层次结构。可以说,这是经济、政治和社会三方面标准的综合。韦伯认为,财富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即个人用其经济收入交换商品与劳务的能力,这是经济标准。社会标准指个人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与尊敬,以此划分成不同的社会身份群体。所谓社会身份群体,是指那些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生活方式,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等量的身份尊敬的人所组成的群体。权力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即使在遇到反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的意志的可能性。权力不仅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也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在科层制度中的地位,这是政治标准。三条标准既互相联系,又独立成具体标准。其后,沃特等人提出六个阶层的划分方法,有8项具体指标:职业、收入数量、收入来源、文化程度、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政治态度和价值观念。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W.L.沃纳等人依据多重标准,提出了6个层次的划分方法,也就是把上、中、下三个阶级各分了两层:(1)上层。这些人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有上流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2)下上层。虽然在财产上并不逊色于上上层,但他们还没有具备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3)上中层。主要是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居住地环境优美,有较好的住宅。(4)下中层。主要包括一些小店员、神职人员等。(5)上下层。收入并不比上中层和下中层的人少,但主要从事体力劳动。(6)下下层。指无固定收入者、失业者以及只能从事一些非熟练劳动的人。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T.帕森斯主张以职业作为分层的标准。在美国社会中,最重要的分层标准是职业,财富与声望都依赖于职业。职业的等级是代表个人成就的,是社会对个人成就的一种认定与酬赏。酬赏分配制度就是社会分层的原因。结构功能主义的分层理论在美国长期占统治地位,采取这一分层方法的社会学家通过社会调查,把美国100多种职业按社会声望的高低排出名次来。具有代表性的是1964年美国进行的职业评分,这次评定的职业上至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医生,下到清道夫、擦鞋童,共87种,所得的分数最高为94分,最低只有34分,共列出40多个层次。

根据社会分层理论,形成了不少具体的测量工具。

一是不平等指数。用最高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的比例之和表示社会不平等程度。即将最高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与最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加,两者之和代表不平等程度。实践中,若难以确定最高和最低收入者的界限,则一般把贫困线以下的社会成员视为最低收入者,把收入超过平均水平2倍以上的社会成员视为最高收入者。这一指数反映社会贫富两极人口的分布状况。如果指数高,意味着贫富分化程度高;反之,则表明社会中间阶层占大多数,社会分化程度低。

二是五等分法。这种方法最早由F.W.佩什提出。是指把总人口分为五等份,考察每一部分在社会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三是基尼系数。意大利经济学家C.基尼最先提出。他根据洛伦茨曲线设置测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公式为:g=a/(a+b)。其中,g代表基尼系数;a:实际由入分配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b:实际收入分配线与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基尼系数较准确反映了财产、收入等分配不平等的程度,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分层的研究中。

四是恩格尔系数。最早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指食物支出额与全部生活消费支出额的比率。目的是测量社会成员的总体生活水平状况。一般把恩格尔系数在58%以上视为赤贫;51%-58%的视为温饱水平;41%-50%的视为小康水平;31%-40%的视为富裕;30%以下的视为极富裕。

五是社会经济地位量表。这一量表用来测量社会地位的综合状况。它以经济收入地位、社会教育地位和职业地位的综合值为指标,反映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高低。每个地位分五个等级,把各个地位的所得值加起来,总分即为指标值。这样,可根据社会成员的总分值划分不同的社会地位等级。

社会分层理论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制度建设时,也运用了这些原理。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年限缴费,收入高的多缴,多享受;国家保障基本,有基本的养老金。整个老年收入保障制度,设计为三大部分:老年社会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形成三大支柱。社会福利的制度设计也有这一理论的基础。社会救助是最基本的福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的温饱。然后按普惠的要求,一直到对人的社会服务。对于养老服务来说,分层的理论很有意义。老年人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也有收入的不同,形成相应的社会层;由于身体条件不同,有不同的护理等级。要根据这些不同,在统一的服务补贴制度下,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失能老人,要给予服务补贴,让他们能够得到相应的服务。然后,根据分层分类补贴的办法,逐步向低保中的半失能老人、低收入的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延伸。贫困状况或者收入状况,有关服务补贴的标准,也包括服务的价格,也都可以用相应的指数进行衡量和测评。因此,社会分层理论也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工具。

五、老年亚文化理论

文化内涵丰富,有几百种不同的定义,但基本上可以用“人们共同的社会生活方式”进行概括。亚文化就是指社会上一部分社会成员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老年亚文化理论认为,老年人具有共同的行为文化特征。由于社会对老年人的这些共性特征多采取否定和排斥的态度,或者视老年人为不同于他人的群体,因此老年人就会在与自己条件相同的人群中寻找友谊和关系。这样,他们在社会中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集体——亚文化群组。在这一群组中,老年人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共同语言、共同的爱好,歧视相对较少,认同感和社会沟通会得到加强。同时,由于他们经常在一起,当形成共同的利益诉求时,就会形成共同的力量,保障他们自身的合法权益。

运用老年亚文化理论,可以比较好的理解一些老龄问题,并及时有针对性进行解决。建立老年保障制度,确保他们老有所养,就是基于老年这一特殊群体共同性的看法。再比如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个体老人的保障可能会被忽视,但群体老人就会形成强大的力量。这种现象在农村的老年协会中经常发生。老年亚文化理论要求我们正确对待老年人,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方式等,既加强对他们的生活保障、服务保障,也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精神保障。在管理养老机构时,要实行民主管理,让老人组成院务管理委员会,介入养老院重大决策和具体事务,以提高管理的民主化程度。

六、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是社会学中主要流派之一,它充分吸收了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观点。20世纪40年代以后,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社会学界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然而,社会结构和功能的完美性忽视了社会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丰富性特征,因而往往表现为一种抽象的理论,显然不符合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社会现实,这种理想主义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所构造的“理想类型”引起了社会科学家们的严重不满。其情如吉登斯所言:“现在回过头来看。帕森斯的思想享有的声望未免太高,因为他那种抽象、含混的风格引起许多人的麻烦。所以,反思社会学功能主义研究理路、寻求社会学方法论突破、构建真正能够反映和把握社会现实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就成了帕森斯以后社会学家的共同心声。

霍曼斯是交换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发展了斯密和马克思的思想,认为交换不仅仅产生经济关系,也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交换产生整个社会关系,由此形成社会结构。社会交换与宗教仪式、文化习俗息息相关。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研究使得霍曼斯坚信交换是所有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人类不仅能够进行简单的经济上的物物交换,也能进行非物质方面的社会交换。交换是社会整合以及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霍曼斯认为,按照进化论学说,人从低等动物进化而来,因此,低等动物的行为必然是人类行为的主要来源。人的行为首先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刺激反应,人也会寻求酬赏而避免或减少惩罚,“刺激反应”行动方式和理念应当是人类行动的基础方式。

霍曼斯提出了以下命题:一是成功命题。这是就个人的全部行动而言的。人的行动与动物有着相似的地方,要遵循报酬原则。也就是说,如果个体的某个行动越是经常受到报酬和奖励,那么他就越有可能有经常类似的行动。因此,个人行动的频率取决于得到报酬和奖励的频率,以及获得报酬与奖励的方式。二是刺激命题。某一特定的刺激或者一组刺激的出现会给某人的行动带来某种报酬或奖励。那么越有刺激,就越有可能进行类似的行动。三是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对一个人来说越有价值,他就越有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反之亦然。四是剥夺——满足命题。获得的报酬和奖励遵循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个人在最近越是经常地得到某种报酬,那么随着报酬的增加,此人所获得此报酬的满足感和价值感就会减少。五是攻击——赞同命题。包括两层含义:当某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者他得到了料想不及的惩罚时,他将被激怒并有可能采取攻击性行为,而这种行为可以发泄他的不满情绪,因而对他来说有价值;其二,当某人的行动获得了他所期望的报酬,特别是报酬比预期的还要大,或者他的错误行动没有受到预想中的惩罚,他都会非常高兴,继续做得到报酬的行动或者避免错误行为的再度发生。六是理性命题。一个人在选择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仅会考虑到价值的大小,还要考虑行动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选择时总会选择那些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其总价值也能够增大的行为。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一改帕森斯、默顿等人宏观分析社会结构的传统,借用经济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成果试图进行微观分析,也就是从个体需要、心理动机即人的理性出发得出社会交换的实质其实就是个人或者为获得报酬或者为减少惩罚而采取的理性行动。这对于重新恢复人的主体性,克服功能理论忽视人的因素具有积极的作用,他的理论因此被公认为是一个精致的、“完整的具有强解释力的现代社会学理论”。且霍曼斯理论非常重视人的需要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与社会交换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理性人的选择性,指明了理性与非理性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出发点试图探讨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机制。这种将微观互动与宏观整合相结合的尝试也为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事实上,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不仅为后来的布劳所继承,而且也为理性选择理论的集大成者科尔曼所吸收。其问题在于,霍曼斯过分夸大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交换中个人的目的与动机,忽视了社会因素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再一个,霍曼斯混淆了动物为了生存而形成的本能行为与人类的社会行为之间的界限,忽视了人类生活、人类文化以及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他把整个社会的关系简单地还原为动物为了生存、纯粹的本能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加以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问的相互帮助、支援、无私贡献的行为,这显然具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另外,霍曼斯没有深入揭示建立在个体交换基础上宏观水平上的社会交换。

交换理论比较多的运用在老龄问题的研究中。在交换理论看来,老年一代和年轻一代存在交换关系,年轻一代把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安排好,一是回馈他们对自己成长过程中抚育和帮助;二是让下一代看到,安排好长辈生活是基本的职责。反之理解也是。老年一代对孙辈的抚养、照看,是为了换取子女对自己的赡养。这也是一种交换。但批评者认为,交换理论撕碎了人类社会的温情,赤裸裸地表现出了利益关系,这是片面的。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并不能完全用交换解决,代际之间的帮助和爱护是一种渗透血脉中文化,即如孟子的“恻隐之心”。具体到养老服务,社会确存在这样的现象,媳妇不好好侍候婆婆,儿女大了,也不孝顺。因此,社会上经常说,要给子女做样子,要孝敬长辈。为老人提供较好的养老服务,也就是为了自己的将来。

七、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或者说需要层次理论,至今被公认为是最完整、最有系统、最有影响的动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先提出,人类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组成的,这些需要有先后与高低之分,即有一个需要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求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是指个人潜力的实现,是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生存、安全、归属以及自尊需求等四个低层次需要为缺失性需要,求知需要、美学欣赏以及自我实现是高层次需要,属成长需要。必须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后,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一旦缺失性需要得到满足,成就这些需要的动机就会降低。高层次需要则不同,不会完全被满足。成长需要越多,人为寻求进一步成就的动机就越强。需要层次理论不仅可以解释行为动机,也可以解释人格发展。这就为如何看待整体的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的方式。

图3-1 马斯洛需要层次图

有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国内外有不同的说法。但肯定者居多。一是阐明了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一般来讲,都是按照这一需要层次发展的。二是指出在每一个时期每个人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对于管理工作尤其具有启发意义。三是认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当然,马斯洛这一理论,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过分强调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的价值是一种先天的潜能,自我实现就是这种先天潜能的自然成熟过程,而社会的影响束缚了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同时,这一理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马斯洛一定程度上把这种需要层次看成是固定的程序,看成是一种机械的上升运动,从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后,被广泛运用和引用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需要和其他年龄段的人群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即具有特质性。养老服务就是针对老年人的特质性需要而给予的满足,也就是养老服务是各类供给主体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提供的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有偿或无偿的活动。围绕这一过程形成的复合系统即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概括起来讲,老年人服务需要中工具性需要、缺乏型需要突出,在专业性、人文性上更注重。因此,要加强他们的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使他们有基本的生活尊严。要提高照护技术,加强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要加大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动力度,确保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中享有比较好的服务。

八、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是针对疏远理论提出的。活动理论认为,老年人年老之后要交出自己的权力是不可避免的,但交出权力不等于关系疏远和活动减少。实际上,绝大多数老年人在权力交接时,并不只有一个角色,他们从主要角色退出后,会寻求另一个以前为辅助的角色,并使之成为主要的角色。因此,老年人应该调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那些做出调适,并与社会环境保持积极互动关系的老年人成为了成功的老年人。这里根本的改变在于,活动的目的是不同的,承担主要社会角色,处于社会财富创造者时,一切关系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好的生活努力工作,获得报酬;退出主要社会角色后,参加各类活动是为了取得生活的满足,提高生活质量。前者是强制性角色,后者为非强制性角色。因此,活动理论强调老年人要找寻适合自己的活动,获得社会认同;主张老年人应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和各类活动,以补偿因疏远造成的关系剥夺的空白;帮助老年人认识自我,保持生命力。而这种非强制性角色,使老人乐于参与,体会到更多的人生乐趣和价值。活动理论的问题在于,只强调了积极的一项,而忽视了老年人退出主流社会、退出社会生活,不取决于其心态,当其体身体机能下降后,老年人将无力参加社会活动。活动理论也使我们认识到,老年人是能够继续发挥作用的。所谓“老有所为”,就是对老年人重新寻找社会角色的肯定。而于养老服务,正在做的“银龄互助”行动,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农村老年人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这一行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那些年老体弱的空巢老人,得到了他人的帮助;二是年轻的老人为老老人服务,既是志愿者,弘扬了社会志愿服务精神,又体现出老年人的社会价值。

九、疏远理论

疏远理论也称解脱理论、退却理论、撤退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是延续的、发展的,但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有限的。社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求老年人退出历史舞台,移交权力,实现新老更替、新陈代谢。这样,老年人在一生中建立、积累的社会关系就会逐步萎缩,老年人就会逐步脱离主流社会,并与社会的关系慢慢疏远。应该说,这种疏远是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对老年人来说,却会带来一些问题,特别是心理上的失落,以及基于社会关系形成的各种便利服务。但疏远理论本身还有缺憾,不能完全解释老年人的行为特点。比如老年人的社会关系,不可能突然中断,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部分老年人在退休后,还继续参加各种活动。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社会关系的疏远,最有可能的是,精力与体力不可逆转地衰退,无力再参加各种活动;一生结交的朋友、同辈亲属逐步离去,交往的圈子越来越少。

疏远理论有利于理解老年人的个性和生活习惯。不少老年人在退休后,特别在生命后期,性格变得比较孤僻,不愿和人交流。严重时,智力逐步退化,成为痴呆症患者。因此在发展老龄事业时,要特别重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使他们保持生命活动。在他们的生命后期,要加强服务的提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同时,要发展社会工作者,通过他们的专业服务,延缓老年人智力退化过程,做好治疗工作。要加强专门为痴呆症患者提供服务的养老机构建设,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十、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也称连续理论。和疏远理论、活动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来阐明老年行为的共性不同,发展理论更多地强调老年人行为的个性。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衰老实质上是人的行为发展的一个连续过程。中年期的生活方式将会延续到老年。老年期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年时期生活方式的影响。人进入老年之后,有一种保持过去的行为模型的倾向,表现很强的行为惯性。因此,老年期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人生的一个不能割裂的过程。连续理论基于个性的分析,认为除关注老年人的体力活动和社会活动外,也要考虑到老年人个性的不同。个性是不断发展的个体状态,它不因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进一步牢固、成熟。年老时退出工作,离开谋生的职业,不是彻底退出社会生活,而是主动选择再一次生活的机会,终止原来不那么满意的生活方式。当然,连续理论也存在缺陷。比如,过于强调个性,可能忽略了社会环境有变化,对老年人整体生活的影响。我们在推进社会养老服务时,应该看到每个老年人是不同的,他们有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而这方面,我们一直来重视是不够的。不同的老年人需要提供不同的服务,政府只负责保障基本人群众,并向基本的服务方向延伸和拓展,要想方想设法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创办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以满足老年人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十一、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的中心概念是角色。人的社会角色是人在一定社会背景中所处的地位或所起的作用。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原指规定演员行为的脚本。社会心理学家看到这个概念有助于理解人的社会行为和个性,便引入社会心理学中。这由G.H.米德首先完成,但他没有给角色下明确定义,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比喻,以说明不同的人在类似情境中表现出类似行为现象。1936年,R.林顿指出,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1959年,H.H.凯利和J.W.蒂博在其著作中认为,角色是他人对相互作用中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的行为的期望系统,也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期望系统。其后,J.L.弗里德曼强调,社会角色是关于人们在特定类型的关系中应当如何行动的一套规则。前苏联学者Л.布耶娃认为,角色行为是有主观因素的,要认清这些主观因素,不应当把它们抽象化,而要把主、客观密切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她指出,社会角色是社会职能,是在特定社会中形成的一定类型活动和相应行为方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而社会角色归根到底决定于个体在社会关系系统中所处的地位。社会给某一社会角色的执行者提出一般的行为方式或标准,每个人具体扮演这个角色时就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角色理论的研究者说法尽管有所不同,但基本可以上确定,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规定了人的社会行为,类似于脚本规定了演员的行为。在角色理论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

一是角色采择,即关于自己和他人角色的设想。米德认为,人的社会自我的发展是通过角色采择完成的。由于有了来自外界的经验,人们才学会把自己设想为一个客体,产生了对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形成自我意识。人的自我发展程度决定于人能在多大程度上采纳别人的意见,像他人对待自己那样对待自己。他认为,设想处于他人角色,从他人角色的观点观察自己,是顺利实现人际相互作用的必要条件。按此解释,小孩子是通过角色采择这种心理活动学习适宜行为的,成人则依据角色采择去提高其交往效率。

二是角色扮演,即按常规的期望显示出来的行为,也就是个人按照他人期望采取的实际行动。W.库图把角色扮演分为两类:角色扮演和扮演角色。前者指个人在生活中实际扮演的角色,后者指暂时扮演某个特定的角色,如演戏。一个演员既扮演着一个演员的专业角色,又在某时扮演某个戏剧角色。在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扮演还有另外的用法,即用作模拟研究方法。在采用这种方法时,事先把实验的目的告诉被试者,取得其同意,而后要求被试者在模拟情境中扮演某个角色,像在真实情境中那样在模拟情境中行动,从而取得类似真实情境中的心理效果。角色扮演说明,人们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会受到角色规则的训练和教育,偏离了这一规则,就会受到社会的排斥和制裁。人在一生中,就是不断学会扮演各种角色的过程,如孩子的角色、学生的角色、男人的角色、女人的角色、职工角色和领导的角色,等等。这些角色使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以适当的行为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儿童的角色游戏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角色扮演中,自我和角色存在统一和分离现象。当人们真正相信他们的角色时,他就完善地扮演,其行为就是真实的、统一的。只有当人们不相信和不认为应当扮演某个角色时,或者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人期望而扮演某个角色时,就会产生不真实的感觉,以至于造成自我和角色的分裂。S.朱拉德对此分析后认为,这种人虽然是出于获得他人承认的需要,但实际上往往既得不到他人的承认,也得不到自己的承认。

三是角色冲突,即指一个人同时扮演多个角色,不能保持各角色间的和谐一致。一个职业妇女的职业角色和她作为妈妈的角色有时会发生冲突;一个刚进大学的学生,当父母来访时,他作为一个独立大学生的角色和作为父母的孩子的角色也会发生冲突。角色冲突分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两类。角色间冲突往往与对不同角色提出不同的甚至矛盾的要求有关,个人不能同时满足所有这些角色要求。角色内冲突通常与不同群体对同一角色的体现者提出不同的要求有关。如双亲对女大学生的期望与男大学生对女大学生的期望不一致,造成女大学生的角色内冲突。

四是角色期望,即社会、自己对自己应当成为某一角色的要求。角色期望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对男女角色的期望,现在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朱拉德认为,顺从于刻板的角色是身心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常考虑个人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方式,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角色理论有利于社会成员认真履职,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应用广泛。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一定的角色,这些角色都有一定的规则,遵守这些规则,做好这些规则规定的义务,社会就会有秩序。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撇开其不健康的封建意识,也有角色扮演的成分。每个人都要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职责。对于老年人、年轻人来说,社会角色不同,履行的权利和义务也不同。当年纪大时,需要退出社会的主要职务时,老人的主要任务就是颐养天年。但年轻人要照护好老年人,为他们颐养天年创造条件。否则,就会产生角色冲突,以至于社会混乱。

十二、平衡协调理论

平衡协调理论,也称平衡理论、功能区分理论、责任分担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Litwak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发展起来,用于解释和指导非正规组织或者说是“初级群体”(在养老领域里主要指家庭)和正规组织(政府、正规的养老组织)在老人照护上,互动交换过程的一个理论。平衡协调理论认为,正规组织的发展并不能够取代非正规组织的功能或降低其重要性;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功能互补、互相支持的关系,二者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Litwak还强调家庭等初级群体要与正规组织保持协调关系,促进共同目标的完成。

从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看,正规组织和非正规组织存在着相互依赖、功能互补、互相支持的关系。政府和家庭虽然在结构上存在差别,政府的公权力远大于家庭,但两者在不同时间、不同的环境里需要相互配合,实现养老保障及服务的不同责任分担,做到功能互补,共同完成社会养老保障任务。历史地看,养老保障和服务先由家庭完成,在现代化进程中,才逐步外移到社会,最后政府介入。但家庭并没有退出保障领域,他们之间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时期的重点互相配合地完成保障职能。在结构、功能方面,政府和家庭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决定着他们在养老保障过程中各有所为、各有所重,既独立完成,又互相补充。政府更多地通过立法,通过政策、资金等手段,推动养老保障和服务;家庭更多地依靠血缘、道德、文化等手段,完成自己的职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要创造条件,支持家庭履行职责,实施家庭服务政策。因此,平衡协调理论对于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有现实意义的,它要求我们不能仅靠一个责任主体完成服务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调动家庭和社区的力量。

十三、女性主义

西方社会学的一个流派。在欧洲大陆,女性运动的源头一般被认为源于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思潮。较为公认的第一位女性主义者是法国的彼森(1364—1430)。最激进、最系统的女性主义者是17世纪英国的艾斯泰尔。艾斯泰尔认为,女人虽然要服从丈夫,但并不一定要承认他高于自己;对男权的服从不可以延伸到单身女人身上;男女有同等的理性能力,应当受到同等的教育;受过教育的女人应当避免家庭奴役,即避免结婚;女人的生活目标不应当只是一味追求美貌,以此吸引男人同自己结婚,而应当注重改进自己的灵魂;应当建立女性自己的社区,以摆脱男人的生活。此后著名女性活动家法国的玛丽·戈兹在巴黎组建了女性俱乐部,发表了第一个“女权宣言”,主张女性要有自由平等的公平权利。由此逐步形成了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1840—1925),旨在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当时最著名的领导人是英国的沃斯通克拉夫特,她的《为女权辩护》是女性运动的经典著作。在书中,她强调男女两性在智力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两性应充分平等,包括两性平等的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她主张,女人应当不再受制于她们的身体以及由身体所带来的情感。泰勒是另一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女性的选举权》。最著名的女性主义男性学者穆勒于1869年出版了《女性的屈从地位》一书,提出女性没有理由被排除在领导职位之外,只有在女性有了选择自由之后,才能知道她们的“自然”能力是什么样的。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并没有经过比较和实验,而是被当做一种“自然”的秩序被人们普遍接受下来的,没有证据表明这样的男尊女卑的秩序和等级的实行是人类两性关系能够选择的最佳方案。穆勒期待的现代社会理想的两性关系,是“人不再是生而即有其生活地位,并不可改变地被钉在那个位置上,而是可以自由地运用其才能和有利的机会去获取他们最期望的命运。”在这些思想的宣扬下,各国的女性运动不断深入。1848年7月19日,被称为“女权运动之母”的莫特、斯坦顿和安东尼在纽约州塞尼卡·福尔斯村的韦斯利安卫理公会教堂组织召开了美国第一届女性权利大会。会议通过了《权利和意见宣言》,标志着美国女权运动的正式开始。1859年,英国第一个女权组织“朗汉姆女士”成立了“促进女性就业协会”。1915年,英国成立女性协会。其后,各国纷纷成立女性协会,女性运动进入高峰期。

女性主义有关男女平等的思考,对于推动整个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有促进意义的。在女性主义不断影响下,各国开始建立了诸如遗属补助、独立参加社会保险缴费等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在制订时更多地考虑到女性的尊严,给予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支持。对于养老服务领域,需要研究思考并认真对待的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事养老服务的主要人员是女性,如何在男女平等的理念下,有效保障女性从业者的基本权益,保持她们基于人格平等的尊严;二是由于女性寿命普遍高于男性,养老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是女性,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使被照护者享有人格尊严。当然,在护理操作中,还有因女性而需要的不同的护理技术等。这是推动当前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命题。

十四、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是护理学的组成部分,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学科。其基础是护理理论和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健康政策等学科理论。最早于1987年由美国护士协会提出,并以此取代“老年病护理”概念。老年护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评估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状态,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有效护理和其他卫生保健服务,并评价照护效果;强调保持、恢复和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发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实现老年肌体的最佳功能,保持人生的尊严和舒适生活直至死亡。

随着老年护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老年护理的实践不断发展。在应用领域,欧洲发达国家和日本采取措施,探索研究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并分为社会保险制和商业保险制两大类。前者由政府强制实施,以德国、日本等国为典型代表,后者由商业保险公司自愿开办,以美国为典型代表。1986年,以色列成为最先引入保险技术,推出法定护理保险的国家。德国推行的护理保险制度,分为在宅护理和住院护理,同时,按照每日需护理的时间长短划分护理等级,不同等级的服务现金给付标准也不同。日本的护理保险制度实施后,也取得了成功。

护理学的引入对于老年社会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提高了技术含量,也使这项工作更具操作性。我国目前的老年护理,主要存在于医院中。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没有生病是不需要护理的。这是造成养老服务水平难以提高的一大因素。对于老年人来说,得到服务,得到何种服务,是由其身体机能不断衰退决定的。因此,养老服务是包括身心两方面在内的服务,既需要社会学的知识,也需要护理学的知识。于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机构而言,除了不断加强社会学方面的学习外,还要通过护理学的学习,提高护理技能。唯有惟有这样,才能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