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化的主要理论

社会化的主要理论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较大的有精神分析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论、自我实现论等。库利社会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镜中自我”。所以,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弗洛伊德在关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强调生物因素在人格塑造过程中的影响。
社会化的主要理论_社会学教程新编

三、社会化的主要理论

有关人的社会化过程,很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论主张。影响较大的有精神分析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论、自我实现论等。不同的理论都试图阐明人是怎样实现社会化的。透过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人是如何通过社会化过程成长为社会人的。下面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理论作简要介绍。

1.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查尔斯·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是最早提出自我发展理论的社会学家之一。

库利社会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镜中自我”。“这种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象他人意识的态度。这种社会自我则可以被称作镜中之我: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我们在镜中看我们的脸、身材和衣服,因为我们的兴趣在于这些形象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根据这些形象是否符合我们的愿望而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的心情。同样,我们在想象中得知别人对我们的外表、风度、目的、行动、性格、朋友等等的想法,并且受这些想法的影响。”[12]人们正是通过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来了解自我,所以库利把它叫做“镜中自我”。库利认为,自我是通过与社会互动持续进行的意识过程,大体经历三个阶段:(1)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样子;(2)我们想象或理解他人对自己作出如何评价;(3)根据他人对自己做出的判断,我们对自己做出评价,并采取下一步的反应。这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人正是不断通过别人如何看待和评价自我,来确认我们对自己的判断和认识从而形成自我概念。

库利在分析个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同时,还提出了“初级群体”的概念,认为自我在初级群体中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其中家庭这个初级群体是最重要的。比如,在家庭成员的交往中,孩子会通过父母的表情和话语,感知到父母对他们的行为是如何评价的,并想象父母期望自己是什么样子,从而努力形成父母所期望的自我。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乔治·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米德注重的是人们如何通过使用象征符号与他人进行交往并进而学会参与社会生活的,尤其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主要基于对他人动作和语言的解释来评价自我。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宾我”两部分。“主我”是本能的、未经社会化的自我,代表个体“自然”的特性;“宾我”则是个体视自身为客体,从他人的角度来评价自身的行为,按照他人和社会的要求与期望社会化了的自我,代表“社会”的特性。“主我”和“宾我”作为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两部分,是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把社会行为的普遍性与个体行为的自发性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米德认为,人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采用双重视角:既是观察的主体也是观察的客体。个体通常借用他人的认识和评价,然后再想象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看待自己。所以,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而这个社会化过程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和“泛化他人”阶段。虽然每个阶段的“角色扮演”能力是不同的,但随着个体的成长,将与更多的人和群体发生联系,接触到越来越多更加复杂的象征符号,这样从起初只能扮演特定的、局限的角色到扮演“泛化他人”的角色,这时候,米德的“宾我”的形成过程也就完成了。

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临床医生,现代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也是19世纪最深刻、最有创见的思想家之一。

弗洛伊德在关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强调生物因素在人格塑造过程中的影响。他认为,人格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人“无意识”的驱动,提出了人格社会化的思想。他认为,人格或自我包括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指与生俱来的、原始的自己,是一种生物性的基本需求和冲动,“本我不知道价值、善恶或道德”,它按“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从非理性的“本我”发展来的,它按照“现实原则”,依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现实允许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并保护整个有机体不受伤害。“超我”是“自我”发展而来的,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与行为规范而形成,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其特点是追求完美。从社会化角度来看,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实质上,超我形成的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后者长期处于前者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自我”,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尽可能使得三者和谐一致,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口腔期(或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蕾期(3—6岁)、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两性期(或生殖期)(青春期之后)。他认为,一个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之后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弗洛伊德的理论由于过分强调性欲的作用而被称为“泛性论”,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本我”、“自我”、“超我”概念被一些心理学家们认为没有科学依据,受到广泛批评。但他对人的个性的看法不乏真知灼见。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强调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与他(她)的认识活动及其发展水平是同步的。他认为,儿童并非完全是按照他人要求而逐步成型的适应者,而更多的是他们自己如何根据对世界的认识,能动地安排和调整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这种能力有着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一岁半)。在这个阶段,孩子直接通过他对外界的感觉和与外界的实际接触来学习的。由于这一时期还不能“思考”,无法将自我与周围的环境区分开来。随着感觉和接触的范围和深度的扩展,逐渐地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周围的人和事物而存在的,也就是只有当感觉运动阶段结束之后,才学会把这个世界看做是一个稳定的而不是转换不定的世界,才进一步认识自我、他人以及接触到的其他事物。

第二阶段:前操作阶段(两岁左右到七岁)。这个阶段个体的主要成就在于通过学习符号和语言,基本具有了象征性思维。比如,儿童根据感觉和经验的积累,给无生命的物体赋予生命,称太阳为太阳公公,称月亮为月亮姥姥。但儿童在这一阶段还不能将符号和它们象征的客观事物区分开来,对于速度、重量、数、质量或因果关系这类概念还不能真正地理解,无法辨别真伪。比如同重量的棉花和金属,他们一般都会说,较大的一个必定是较重的。同时,由于儿童在这一阶段无法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和事物,所具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基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妨碍了这一阶段的社会化。

第三阶段:具体操作阶段(七岁到十一岁左右)。这一阶段儿童以多种方式来认识客观事物,区分符号及其象征性事物;开始形成关于事物之间联系的概念,进行与速度、重量、数或量有关的各种活动,对事物的因果关系有了一定认识;开始发展从他人角度来理解别人的能力。但思维活动仍然和具体的外部世界不能分开,依然关注那些具体、实在的事物,而不是抽象的或假设的人和物。比如,儿童对于身边小猫小狗的死亡或者某位亲人的去世,能直观地感觉到这意味着离开了自己,但对于这类现象或问题更为抽象的认识,他们是回答不上来的。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以后)。儿童从十一二岁以后,就能超越眼前具体的现实进行形式和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了。他们能够把思维的形式与内容分开,逐渐发展起了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一些与现实世界没有直接关联的抽象概念,如道德、政治等,他们都能理解并进行运用;他们有能力对他人的观点和思想进行内化或批判,使得对于自我认同及道德敏锐性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比如,他们可以对现实进行思考,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去思考人生,并为自己勾画未来发展的蓝图。

之后,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进一步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他认为儿童不仅通过上面所阐述的刺激性条件反射和观察来学习,而且还积极试图了解自己及周围的环境,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科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发展过程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13]

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艾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当代社会学习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20世纪60年代起,班杜拉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反对将人看成是只能被动地接受外在环境奖惩的工具性的人,从认知和行为联合起作用的观点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即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班杜拉既强调社会环境,又强调认知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他认为,人主要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而进行学习,并且自我调节在行为的改变中起着关键作用。观察学习有四个过程:第一,注意过程。某一行为方式引起人的注意时,人们会进行观察并去效仿。第二,保持过程。人们把观察到的行为信息会储存在记忆里。第三,行为再现过程。在一定的情景和阶段中,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组合把观察到的行为进行再现模仿。第四,动机确立过程。人们能够通过观察获得新知识和行为能力后,不一定对这些模式进行操作。究竟是否把行为公开表现出来,取决于行为发出的诱因。

班杜拉指出,对模仿的操作除了受到强化的影响外,还受到个体自我调整的控制,即人们为了达到目的,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自己设定标准并根据这种内在标准来评定和奖惩自己的行为。这种以个体内在的行为标准和期望结果来解释人们目的的行为被称为自我调整。所以,一个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个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