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民族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分析了民族本科高校生源及其本科生培养目标的特点,提出了民族院校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总结了中南民族大学近年来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我国民族院校狭义的是指中央民族大学等6所国家民委所属的本科院校和云南民族大学等7所省属民族院校;广义的是指民族自治地区所有的高等院校,本文研究的是指狭义的民族院校。这一规定使民族院校的办学模式完全走上了正规化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一、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

民族院校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初探

李金林

(中南民族大学,武汉,430074)

[摘 要] 民族高校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只有不断调整办学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充分发挥民族高校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本科高校生源及其本科生培养目标的特点,提出了民族院校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总结了中南民族大学近年来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 民族院校 本科生 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

21世纪,民族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与民族高等教育之间突出的矛盾就是“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不解决这一问题,民族高等教育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难以充分发挥其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的出现,而民族院校如何接受国际国内竞争环境的挑战,成为民族高等院校一项迫切的任务。特别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各种文化,本土与外来的、传统的与现代的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撞击,价值取向呈多元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争夺更加激烈。这既从深层影响人们的观念和心灵,又从较高的程度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素质和水平。民族院校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民委根据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要求,适时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推动全国民族院校转变办学方向,探索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分制和主辅修制模式”、“2+2”的教学模式、“3+1”(3年国内1年国外)或“3.5 +0.5”、“2+2”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等一系列培养模式。1针对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建立健全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1 我国民族院校生源的特点

我国民族院校狭义的是指中央民族大学等6所国家民委所属的本科院校和云南民族大学等7所省属民族院校;广义的是指民族自治地区所有的高等院校,本文研究的是指狭义的民族院校。民族院校一直秉承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其生源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这是其民族性体现的主要方面之一。以地处武汉的中南民族大学为例,其生源长期以来65%左右的学生是少数民族,绝大部分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农业人口,他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贫困学生多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山区,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和政府的特殊政策的照顾下,不少地区或家庭已脱贫,但大多还只是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于是,一些来自穷乡僻壤的少数民族学生交不起学费、杂费,生活费无着落而成为贫困生。据统计,2008年中南民族大学的贫困生占在校生的29%,其中特困生大约占在校生的9%,2007年中央民族大学的贫困生占在校生的26%,另据统计,近几年,西北民族大学贫困生的比例为30.93%,西南民族大学为21.43%,湖北民族学院为32%,云南民族大学达到50%以上。[2]

1.2 低分学生多

由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适龄青少年生活、学习条件差,文化素质的发展长期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少数民族的考生有一部分都是按政策的规定加分录取的,在某些省属民族院校中甚至有一部分是降分录取的。这种先天不足,就决定了民族学院的学生进校时低分学生多。如广西民族学院2000年理工类招收了552人,广西当年录取分数线是573分,而广西民族学院录取的平均分为569分;2001年理工类招收了538人,当年录取分数线是574分,广西民族学院录取的平均分为572分;2002年政治类招收20人,当年录取分数线是565分,广西民族学院的平均分是515分。[2]国家民委所属的民族院校生源比较好,但与同一地区的同类学校相比,录取分数线还是要低很多,在许多省份录取的最低线是批次线。

1.3 创新实践基础薄弱,层次参差不齐

由于民族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边穷地区,其创新意识没有得到较早的启迪,缺乏竞争意识,创新实践能力整体而言起点低。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自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各个民族和地区,他们所受的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锻炼是不同的,甚至有很大的差别,从学生进入大学的高考分数可见一斑,如,中南民族大学2006年在广东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最低分是513分,平均分为545分,而汉族学生录取的最低分为599分,平均分为613分,平均分相差68分,最低分相差86分。[3]一般而言,来自汉族和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的少数民族学生基础扎实,进入大学后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显示出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2 民族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解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民族地区建党、建政和进行社会改革的需要,创办了民族学院,其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少数民族普通政治干部为主,以培养民族地区迫切需要的专业干部为辅。此后。随着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民族本科院校的任务从培养政治干部转向培养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1979年8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民族院校院长会议指出:“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各民族院校必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完成新时期党和国家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任务,大力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政治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明确了民族院校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的区别以及民族院校必须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它规定:民族学院是培养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并重的综合性高等学校。这一规定使民族院校的办学模式完全走上了正规化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4]

2.1 培养目标的民族性

为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是民族院校坚定不移的服务方向。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是否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客观标准,并以此来衡量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

“两个服务”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为我国的少数民族服务。民族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特殊的一种类型,其存在的依据之一便是服务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民族院校一贯重视对学生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教育,培养出来的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不仅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参与者,而且是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定维护者和中流砥柱。二是为我国的民族地区服务,体现在直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民族院校服务方向的相对稳定性,共同构成了民族院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民族院校的“两个服务”,首先体现到招生工作上,国家民委专门以文件规定了所属民族院校中,中央民族大学必须招收70%的少数民族学生,其他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要在65%以上。其次体现在学生就业工作上,民族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后仍然回到了民族地区,成为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振兴、文化发展和现代化事业建设中“留得住”、“用得上”的骨干力量。

2.2 培养目标的综合性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民族本科院校已从培养政治干部的单一性专门学校转变为培养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的综合性大学。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要发展和腾飞,就必须增强其在国内外的竞争能力,而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就是人才,传统民族教育培养的单一型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民族知识经济的需求,我国悠久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必须得到创新性的传丞和发展,这就要求民族院校培养既懂民族历史、文化和我国的民族政策,同时又有专业才能和懂管理的具有广博的知识内涵和多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人才。2.3 培养目标的多元性

民族高校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目标呈现了多元化的形式,主要有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三类人才的培养。技能型人才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的高校和省属民族高校具有地方色彩的某些专业,如云南民族大学设置6个应用本科专业和两年制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省属民族高校和民委所属高校的某些专业,如青海民族学院将立足青海、面向西部,坚持为少数民族和广大民族地区服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各民族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中南民族大学美术类专业也将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在民委所属的民族院校,如中南民族大学绝大部分专业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而中央民族大学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由于民族本科院校学生多为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入学的起点较低,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创新意识较为薄弱,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又需要民族院校为他们输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思想开放、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民族本科院校应根据其生源特点和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因材施教,整体提升学生的素质。

3.1 制定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应包括通识(修)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平台和实践平台,在每个平台既要有必修课程,也要有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成才选择空间,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特别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提升能力的平台。应加大实践平台的比重,实践、实习和实验的总课时量根据学科不同而有所不同,理工类应占总学时的40%~50%,经济管理类占30%~40%,文科类占20%~30%。

3.2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方法

加大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既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又保持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实验教学内容包括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应逐步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发挥其能动性,加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习包括教学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相关的专业野外实习、课程见习、专业考察、社会调研以及艺术考察活动等,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训练方面包括课程论文(设计、创作)、学年论文(设计、创作)、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等,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训练;综合训练方面包括军事训练、毕业实习(设计)等,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社会实践方面,包括各类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等,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自主选题等多种形式,尽早进入教学、科研实验室进行探索性工作。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提供平台,合理构建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管理,将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与科技学术活动、文体竞赛、各有关学生团体任职及其它教育实践活动统一纳入学分制,并统筹规划,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中南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以项目和学科竞赛吸引学生,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 近年来民族院校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近年来,民族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特点,科学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注重内容更新;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科学构建第二课堂,设立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创造条件使学生尽早、尽多的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制定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文件,从制度上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实验平台,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创造了条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该校本科生2005年以来,74人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获得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大奖378项。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获奖14项,其中银奖2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二等奖各3项;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全国3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在“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我校吴晨迪同学获得湖北省赛区第一名、全国第五名的好成绩;在湖北省第20届“一二·九”诗歌大赛中,共获得5项大奖,总成绩名列榜首。

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得到大大加强。在当今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校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就业竞争实力,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我校的许多学生能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凭的就是过硬的“四种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磊,何冬兰,冉春桃,等.民族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16.

[2]徐桂兰.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2):150-155.

[3]中南民族大学2008招生指南,P46.

[4]马麒麟.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6-46.

民族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陈心浩 张贤平 李金林

(中南民族大学,武汉,430074)

[摘 要] 民族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应对时代挑战的重要举措,是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民族人才的前瞻性对策,也是民族高等院校深化教育改革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阐述了民族高等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定位及其意义,对民族高等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民族高等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发展模式,以期对相应研究领域有所借鉴。

[关键词] 民族高等院校 创业教育 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体系

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创业教育的新阶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创业教育逐步引起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包括民族高等教育)的关注,但是,从总体上看,与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以及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民族高等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有必要从民族高等院校本身的特征出发,加深对于创业教育本质的认识,形成系统的、具有特色的民族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和实施途径。因为创业教育虽然有其一般性,但由于各高校办学类型不同,承担的主要任务也不同,由此不同高校大学生创业的领域与层次、方式与方法也就不同,为此,大学的创业教育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在坚持创业教育一般模式的同时,结合各自的办学层次与特色,探索富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和创业品质的教育,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进行从事、创办企业或事业的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二是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创业心理品质的教育。其实,创业教育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设计、创办、经营和管理一个企业或公司无疑是创业和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之一,但远远不能涵盖创业教育的全部内容和深刻内涵。[1]民族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应当是符合民族高等教育的一种深层的根本性的教育体制,而不是枝节性的、表层的教育环节;它既包含通过技能培训而提高民族院校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他们在民族地区岗位创业的能力;也包括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特性、自身个性、创新才能、综合文化素质、创造性的普遍提升,从而提高民族院校学生开拓性的自主创业能力。

随着对创业教育认识的逐步深入,我们认识到民族院校的创业教育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并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体现出相应的特色和发展趋势。

1 立足民族院校的现实,把握民族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特征

民族院校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这是民族院校始终遵循的办学宗旨,其目的是满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创业教育同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创新教育是一体化的,创新能力是创业能力的内在本质和支撑,而创业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从这样的视觉来看,目前民族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还具有枝节性和表层性的创业教育特征,客观描述我国民族院校的创业教育的现状,概括起来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民族高等院校同其他普通高校的创业教育一样主要局限于创办创业园,以各种形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或公司,从事商业活动等,这毫无疑问是最典型的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但是它不是可以在普通高校尤其是民族院校普及的创业实践和创业教育模式。因为民族院校在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的同时,它还承担着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两个服务”的办学目的。同时,民族院校民族众多、文化多元、语言多样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其办学特色的多面性和多层次性,加上资金、条件、专业的局限,这种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往往把民族院校的大多数学生排斥在创业教育之外。[2]实际上,从民族院校培养不同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角度来看,除了前述的典型的创业教育与实践以外,不同专业、不同特长、不同少数民族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创业教育,开展创业实践。比如一个学生社团的组织与管理、一场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次民族地区的考察调研的构思与策划、一种新观点、新点子的构思与创意、抑或针对民族地区现实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当是民族院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重要内容。其二,各民族院校的创业教育仍停留在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从而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的脱节,往往是只是设置一门创业课作为公选课程,其着眼点依旧是创业的技能与技巧,结果创业教育成了与专业教育脱节的“摆设”。这种完全把创业教育局限于操作层面而忽视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做法,只能把民族高等教育引向歧途。这实际上是忽视创业能力与创新教育的深层基础,是把创业能力和创业教育平庸化的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把创业教育局限于操作层面实际上还隐含着一种倾向:似乎我们不需要从根本上改革现有的专业教育和课程体系,只是增加一点创业的知识和创业的技能,就可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无论从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还是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来认识,创业教育决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因为,人的创造性是不能像具体技能和技巧那样传授的,它必须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包含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一样,不但不排斥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且必须更深地依托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体制。[3]

本来,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催生敢于和善于把握时机自主创业人才的一种素质教育。造成前述的局面,虽然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有关,我们也不可否认,民族院校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必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存在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就学校层面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学科基础薄弱,体系尚未形成。我国目前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多还只是停留在试点阶段,停留在“口号”宣传上,或者是应急的“治标”手段上,明显缺乏系统研究,难以形成科学的、系统的体系。

(2)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想认识不足,意识淡薄,缺乏创业教育的浓厚氛围和有效环境,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创业教育机制。创业教育活动发展至今,表面上看似乎开展得很红火,但从本质上看,活动大多停留在学生自发状态,学校各级领导层的思想认识还很不一致和很不统一,更谈不上大的支持力度。这些认识误区的主要具体表现为:第一,对开展创业教育认识片面,缺乏紧迫性和自觉性;第二,认为开展创业教育是因为就业困难,才需要鼓励毕业生创业,民族院校的学生就业好,各专业的学生就业好,不需要开展创业教育。第三,从狭义理解的角度根本就不看好大学生生创业。大学生属于“三无”(无资金、无场地、无经验)人员,创业必然要失败。故不能够鼓励创业,认为不需要进行创业教育。第四,认为民族院校的学生需要创业教育的是极少数,开展创业教育的需求和意义不大,没有积极性。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包括民族院校的模式,对大学生而言基本上是接受型教育。而创业教育则是主动型的教育,因此,这对民族院校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3)大学生创业教育方法不多,途径单一,模式封闭,内容陈旧。就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而言,无论是创业意识、创业素质,还是创业技能,无一不是与实践能力有关,而目前的高等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导致同一类型的人才过剩,而民族地区社会所需的个性鲜明、创业能力强的人才不足,大多数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求职就业。加上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管理体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交往、学习和工作方式,也正改变着当今社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新技术专门人才,而创新、创业人才主要来源于创新、创业教育。在这种情形下,过去高校旧的教育模式、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管理体制已不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4]

就创业教育的对象学生层面分析,造成民族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较低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当代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人与外界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频繁,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大学生创业活动也是一个复杂、多样的活动,需要创业者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包括独立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而这些品质正是当前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大学生所欠缺的。

具体分析,他们也往往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和欲望,许多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给自己将来的奋斗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往往仅满足于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或是考取研究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欲望的激发。在大学阶段,多数学生几乎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完全成了“为了考试而学习”,忽略了自己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这部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相当淡薄,更谈不上创新创业欲望了。同时,缺乏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思维方式,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地区,由于不同的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他们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知识面较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致使他们在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有些人也想创新创业,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他们在联想(横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还比较薄弱。他们对创新创业有一定的认识,也希望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作为,但他们对科学的崇尚意识与参与行为之间却存在着很大反差。一方面他们在认识上追求创新创业,体现出了比较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而另一方面,他们在行动上却迟迟不能落实,主动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特别是多数学生太急功近利,过于追求“立竿见影”,抱有学用一致的心态。其实,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想创业和真正实施创业之间是有距离的。严格说,大学时代并不一定是最适宜创业的时候,创业教育也不仅仅是技能培训或者让学生去开办企业,主要还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领袖意识。

民族院校的创业教育要从民族院校的实际出发,根据社会发展变化,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解决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教育是一种主动性的教育,要求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运用和创新,让大学生在学术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具备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创业素质,把知识技能转化为“知本形态”和物质财富的能力。它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养成性教育,民族院校创业教育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创新精神。民族院校的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创业精神,而创业精神的本质在于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始于创新的创业教育就是逐步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将他们的创业意识,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通过他们在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市场实践中有效地体现出来。

第二,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民族院校的创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个人的主动实践能力,使创业成功成为可能。我们要通过课内外的教育,使学生事先对在未来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所了解,并运用有关知识,再通过模拟训练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会做”,提升学生在未来的创业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教育要使教学与民族地区的社会、教学与民族地区的经济、教学与民族地区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最佳效果。

第三,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性。民族院校要使大学生毕业后不仅成为适应现代民族地区社会的高素质的公民,而且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的创业者,就必须强调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等方面的融合与综合。要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性教学,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掌握专业知识:既提高理论水平,又提高基础技能;既培养知识的应用能力,又培养社会适应与应变能力。

民族院校的创业教育只有结合民族院校的实际,切实把握这些特点,才能使民族院校的创业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才能使民族院校的创业教育更具有广泛性,才能使民族院校的创业教育更具有实效性。

2 构建民族高等院校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1)民族高等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建设新型国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人类社会已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作为培养未来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高等学府,就必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注重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党的十七大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迫切需要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市场经济要求未来的劳动者具有从业和创业的双重能力,具备多方位的职业转换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今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需要视野开阔、知识广博、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雄才大略的创业者,民族院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进一步确立他们的创业教育新理念,提高他们的创业素质,将为我国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开辟新的途径;也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必须通过民族地区普遍教育和民族高等院校教育来培养。这种能力对个人在各种工作领域激发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这表明,实施创业教育,开展创业指导已被社会各界所重视,我们在民族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正是顺应了这种潮流。

(2)民族高等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是各民族大团结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人才的必然要求。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收入不高。为使我国民族地区尽快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就要求民族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知识,还要有适应民族地区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能力。

从现代社会竞争方面来看,各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综合实力,就必须提高民族素质。特别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体和群体,从而构建整个民族的开创型性格。我国目前很多少数民族企业亏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人员素质低,创新意识差。民族院校教育是直接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输送合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民族院校的毕业生质量将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素质,民族院校的教育尤其是创业教育与民族地区市场经济是紧密相连的。

(3)创业教育有利于发掘人的潜能,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良好的创业意识能引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具有了主观能动性,则能更好地发掘自身的创造潜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业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一种有利于创业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综合性知识,如有关政策、法规等知识,以及更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动力。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民族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和能力。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具备了创业能力和生存能力、合作意识、诚信意识和承担风险的勇气:具备了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相关的市场知识、管理知识: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领导能力,而且有风险投资常识和运作资金能力。因此,开展创业教育是提高民族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4)民族高等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是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民族教育自身问题的现实选择。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极大地影响着民族院校的发展。从就业形势和发展趋势看,教给学生创业的本领,使其摆脱就业分配的依赖比什么都重。创业教育也是帮助民族大学生创业致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全社会稳定。对民族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仅可以为广大民族院校学生自主就业、创业致富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在教育目标上摒弃只重视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伦理道德素质,轻视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为传统教育不仅使少数民族院校毕业后处于待业状态的大学生缺少自我谋职的心理准备和独自谋生的本领,而且也使获得了稳定职业岗位的青少年显得墨守成规,很难表现出事业上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创业教育是民族院校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加强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使大学生能力素质远远不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可以进一步明确民族院校的培养目标,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使传统教育中不被重视的具有创造性潜能的学生去进行大胆的尝试与突破。

(5)民族高等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是民族学生终身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演变。一个职业生涯的成功者,必定是一位终身追求知识的自觉者。民族院校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高等院校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创业教育,正是“在于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让毕业生登上少数民族地区四通八达的“立交桥”,成为职业生涯的成功者。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的民族高等院校,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民族院校的创业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动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民族高等教育面临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是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知识和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训练的有机统一,是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有机整合。因此,推进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创业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对于中华民族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从培养目标上看。民族高等教育和创业教育都具有共同的目标价值取向。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使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可以说民族高等教育和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根本一致的。从创业教育运行载体上看,创业教育在目前没有形成独立的学校制度和体系,高等教育包括民族高等教育恰好为创业教育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也就是说,民族高等教育和创业教育无论在性质、任务、培养目标,还是在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和相通之处。民族院校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有较好的实习、实验条件,具有广泛而稳定的社会实践、实训基地,从而可以保证实施创业教育必需的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从他们的特点来看,民族院校的学生一般说来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别是民族院校的学生危机感尤其强烈,有着良好的归零心态,具有潜在的创业意向。这也是对他们进行创业教育的良好契机。

3 民族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开放性原则。即要求创业教育必须打破传统教育中将学生禁锢于校园、禁锢于课堂、禁锢于书本、禁锢于成规和权威的倾向,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活动范围。因此,实施创业教育应该组织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了解社会,更多地学习社会性知识,对传统进行扬弃,对权威进行质疑,并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要允许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与学校合作,共同实施创业教育。

(2)实践性原则。即要求民族院校必须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性的创业,把实践作为提高学生创业素质的基本途径。创业实践是实质性的创业活动,实践性的创业是模拟性的、练习性的创业活动。前者难度大、风险大,后者则易于组织开展而不承担太大的风险。青年学生创业素质的各种因素都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培养,尤其是创业技能、创业阅历等素养的提高更是绝难脱离实践,一定要经历一个响应的过程。

(3)主体性原则。创业的过程是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创业者自身的因素决定着这一过程的成败和成效。主体性原则要求创业教育必须鼓励并教会学生对自己创业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自决、自控,即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自我决断、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矫正,进而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4)个性化原则。所谓个性化,一是指特定学校的创业教育要有个性,二是指学生创业素质的发展要有个性。个性化原则要求民族院校必须发挥本校的环境优势、就业优势、人文优势以及学校在设备、师资等方面的优势,形成本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特色,必须发挥学生的特长,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和愿望,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独特的创业能力,使学生以特长求生存、求发展。

(5)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求创业教育必须致力于服务学生创业素质的提高,着重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此,应该以适用创业和创业实用为标准,把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等因素纳入创业教育的体系中,避免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一味“求全”“求深”的片面的理想化倾向。[5]

4 构建民族院校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目标

民族院校创业教育以“四创”为总体目标:“一创”是创新精神,“二创”是创业热情,“三创”是创业意识,“四创”是创业能力。也就是说,民族院校的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应该包括强化民族学生创业意识,塑造民族学生创业精神,提高民族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民族学生创业道德,健全民族学生创业心理,指导民族学生创业途径。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包括创业理论、创业实务和创业实践。创业教育的过程体系应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案例研究、混合讨论、模拟创业等。因此,民族院校的创业教育目标不仅应作为一种能力培养,更应当作为一种文化来塑造,而不是仅仅以开办企业和培养老板作为创业教育的惟一目的,否则创业教育在民族院校就很难普及并取得成功。归根到底,这一总体目标就是要培养民族学生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具有独立、灵活的创新思维,具有坚忍不拔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与他人合作,对科学和真理执着追求的胸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

围绕这一总体目标,民族院校在创业教育中要高举一个理念,夯实两个保障,构建三个系统,采取四条措施,创建五个载体。

“高举一个理念”就是要在创业教育中始终坚持“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理念。创业教育就是为学生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文化氛围,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必然成为当前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是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关键是为学生的选择创造条件,创业教育的重点是指导和教会学生做出适合他们成才的合理选择。

“夯实两个保障”就是要在管理上和机制上为创业教育提供相应的平台,为创业教育提供管理上的保障和制度上的保障。首先要结合各个学校的实际出台相应的政策,如为创业教育开设创业学分,为创业教育完善质量评估体系,为创业成果鉴定并设立奖励,围绕创业教育强化专业教育的实践性鼓励措施等。其次是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专门设立主管副校长领导下的机构,如“创新创业中心”或“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这一机构既行使职能部门的功能,又承担二级学院的任务;既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发机构,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沟通、协调和组织服务机构。还应建立院系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致力于组建具有合作精神、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和梯队,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尤其要着力于建立一支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客座教师组成的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条件成熟的院校也要建立与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相结合的产学研联盟机制。

“构建三个系统”就是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就是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形成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既开设以创业学及经济与管理、人文与社科、科学与艺术等基本知识为主体的选修课,使之与专业课程设置相配套;又围绕创业教育长期开展创业社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心理与技能、个人与团队管理、公关与沟通、法律和税收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讲座;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致分为四类:创业意识类(创意激发、创业知识类、信息收索、商业机会判断力、机会评估等);创业知识类(创新战略、组织设计、市场营销、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合同与交易、国际贸易);创业能力素质类(将创意发展成创业流程、新公司的建立开办、信息收索与整理、团队组织、应变能力、管理沟通、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创业实务操作类(商业机会选择、制定商业计划书、创业竞赛、组织创业团队、模拟创业团队等)。大学一年级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品质培养,二年级侧重于创业知识教育,三年级侧重于创业能力的培养。[6]

“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即借助类似于创新创业中心这样的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的咨询与服务,紧紧围绕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生创业的需求,定期开设创业培训,如KAB培训、邀请业界创业成功人士讲奋斗史、让校友报告创业成功感受,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创业教育的服务,始终将创业教育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同时为学生创业教育长期提供咨询服务、实验设备服务和对外联络服务。“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一方面通过创业竞赛活动构建实践体系,如组织“挑战杯”商业计划书大赛、组织人生职业规划大赛及其他各种竞赛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创业实践活动构建实践体系,如将学生到民族地区的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与创业教育关联起来,并使之规范化、常态化;同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模拟活动或实战活动。

“采取四条措施”即通过专业基础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创业课程教育、创业能力拓展四条措施,来达到创业教育的目标。

“创建五个载体”就是以社会实践活动、科技竞赛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创业论坛等活动作为载体,创建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构建民族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基本模式和保障体系,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这种以能力培养为重心而构建的民族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见下图),既符合民族院校的现实,而且也有可操作性。[7]

知识经济正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但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造成了我国民族院校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普遍较低的现象。作为民族地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民族高等院校,必须尽快采取一系列措施,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营造高校校园创新创业环境与创新创业氛围等,来激发大学生创新成才的内在动力,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民族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建设

总之,创业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民族高等教育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只有加强对民族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全面素质的民族人才,才能使民族院校创业教育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才能实现民族院校“两个服务”的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魏青.关于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考[J].北京:教育与职业,2006,(5):113-114.

[2]杨胜才.中国民族院校特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6-19.

[3]衣俊卿.对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C].北京: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论文集,2008:1-3.

[4]胡明山,钟建华,陶知翔.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北京:教育与职业,2006:17-18.

[5]魏青.关于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考[J].北京:教育与职业,2006:114-115.

[6]范登锋,陈加林.高校创业教育如何在低年级学生中实施的研究[C].北京: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论文集,2008:115-119.

[7]费国强.关于构建我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C].北京: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论文集,2008:175-1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