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网络参与的素养

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网络参与的素养

时间:2022-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辽宁破获入侵韩国网站盗窃网民存款案,34名犯罪嫌疑人组成团伙,通过入侵韩国网站的形式,盗窃韩国网民银行账号、密码4000余组,盗窃资金折合人民币1000余万元。因缺乏网络素养而出现的网络犯罪、网络成瘾等各种新问题与日俱增,青年朋友要注重自己的网络修养训练。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增长率为6.2%。

互联网从业者和广大网民从自身做起,在以积极态度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同时,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始终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文明上网自律公约》

网络犯罪日益增多。辽宁破获入侵韩国网站盗窃网民存款案,34名犯罪嫌疑人组成团伙,通过入侵韩国网站的形式,盗窃韩国网民银行账号、密码4000余组,盗窃资金折合人民币1000余万元。徐州侦破“5·28”跨国网络赌博案,查获一个跨中国、越南、缅甸三国运营网络赌博网站的犯罪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19名,查扣涉案电脑423台,冻结涉案赌资人民币6400余万元。

网络成瘾祸害无穷。一名17岁少年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某知名大学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和游戏产生了过于强烈的渴求,与同学交流渐渐减少,性格变得内向,并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因缺乏网络素养而出现的网络犯罪、网络成瘾等各种新问题与日俱增,青年朋友要注重自己的网络修养训练。下面是网络素养自我测试。

网络素养自我测试

问卷共包含10道题目,主要了解你的网络素养。在每个问题后有多个选项,请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

1.我认为网络( )。

A.利大于弊 B.利弊各半 C.弊大于利

2.我认为一个人的网络素养( )。

A.很重要 B.不太重要 C.可有可无

3.我曾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在网上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

A.经常 B.有时候 C.没有

4.我曾在网上及时发布对他人有用的信息。( )

A.经常 B.有时候 C.没有

5.我曾在网上提醒他人避免被诈骗、被引诱,或者举报过网络不良信息。( )

A.经常 B.有时候 C.没有

6.我曾在网上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传播垃圾邮件。( )

A.没有 B.有时候 C.经常

7.我曾在网络论坛、聊天室侮辱、谩骂过他人。( )

A.没有 B.有时候 C.经常

8.我曾在网上传播他人隐私、盗用他人网络账号。( )

A.没有 B.有时候 C.经常

9.我参加过有关网络素养提升的培训、学习等。( )

A.经常 B.有时候 C.没有

10.我曾经辅导过他人,以帮助他们提升网络素养。( )

A.经常 B.有时候 C.没有

评分标准:

题目采用3级评分制,选择A的记3分,选择B的记2分,选择C的记1分,计算10道题的总分。

结果与分析:

最高分30分,最低分10分。分数越高,网络素养越高;分数越低,网络素养越低。

一、网络及其相关研究

1965年罗伯茨(L.Roberts)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成功地用电话线加上声音调制的方式,连接了林肯实验室和加利福尼亚州的两台计算机。这就是互联网的雏形,由于两台计算机的互联,产生了一个可以发生于网络与网络间的连接,互联网就这样诞生了。互联网的发展非常快速,应用也非常广泛,并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伴随着互联网所出现的电子信箱、网上社区、微博微信、各类门户网站、各种搜索引擎等网络功能,在青年的日常交流、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铺开。

1.概念界定

那么,网络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是一个信息虚拟平台,把各个点、面、体的相关信息联系到一起,以此用于信息的传输、接收、共享等。互联网有跨时空性(即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网上交换信息)、即时性(网络信息基本都是持续的、动态更新的)、自由性(网民可以随意使用整合信息资源)三个特点。

互联网正逐渐覆盖现代人的生活环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络。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增长率为6.2%。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与2015年底相比提高了2.9个百分点。[1]

2.理论基础

(1)社会学理论基础

①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源于美国的Mary Richmond和Jane Addams的“社会处遇”和“人在情境中”(1900),突出在环境中人与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后是杰曼的“社会生态模型”,强调把个人置于其生活的场域中去干预(1980)。再后是英国的埃文斯和科尼(Evans和Kearney)的系统理论观点,重视关系和互动的过程(1996)。最后是现代的查尔斯·扎斯特罗教授(Charles H.Zastrow)的三观系统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凸显社会生态系统的层次性(2004)。

②社会治理理论。该理论源自“引领导航”(steering)一词。20世纪后期,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群体在西方福利国家出现严重政府管理危机时开始发挥作用。社会治理理论逐步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该理论既重视发挥政府功能,又重视社会组织相互合作参与共同管理的理念。

(2)心理学理论基础

①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最早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它将人的需要按先后顺序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层需要中,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属于缺失性需要,会直接影响身心健康。

②行为主义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提出行为都是经过一定的学习而获得(习得),并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增加行为或减少行为甚至消除行为。因此,行为主义理论对人的行为塑造、改变等起到指导性作用。

(3)教育学理论基础

①模仿学习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它主要分析个体的个人认知、个体行为与周围环境这三者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包括直接经验模式(通过行为反应的结果)和间接经验模式(通过观察行为示范者的行为结果而习得行为的过程)。

②动机学习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它强调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有意义的学习需要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是指学习材料本身要具有逻辑意义,内部条件是指学习者需要有学习动力。另外,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也需要有一些适当的知识储备,这样可以与新的知识进行必要的知识联结。

3.相关研究

与人际互动相关的网络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利他、网络交友、网络欺凌、网络效应等方面。

(1)网络利他

网络利他是指个体或群体明显没有自私动机地在网络环境中帮助他人的行为,如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别人提供情感支持,花费虚拟网络货币帮助别人解决难题等。相关的研究有不少,如Wright等人曾经在研究18~25岁的年轻人时发现,现实利他行为能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Wright, Courtney N.,Holloway,Adrienne,Roloff,Michael E.,2007)。郑显亮对5所大学的本科生进行调查时发现,自尊不仅直接影响网络利他行为,还通过影响通情间接影响网络利他行为(郑显亮,2010)。赵欢欢等人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特质移情与网络利他行为呈正相关(赵欢欢,张和云,刘勤学等,2012)。网络利他也可以被认为是现实利他的延伸作用。

(2)网络交友

研究者普遍认为网络交友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的提升,如Jkchen Peter和Pattem Valkenburg(2005)等人研究了493名对象的性格、网络自我表露程度、网络友谊等情况,发现网络交友与相关的心理密切度甚高。也有研究者如Fioravanti G.、Dèttore D.和Casale S.(2012)研究了257名青少年,发现网络成瘾和网聊时间相关。David Smahel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喜欢在线交流、花更多时间在网上交友的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风险更高。

(3)网络欺凌

网络欺凌是个体在网络中故意对他人进行骚扰等伤害行为。很多国家的调查研究发现,网络欺凌普遍存在,如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立大学儿童犯罪研究中心在2005年的青年互联网安全调查中发现,2%的青少年经历过网络欺凌;英国的“全国儿童之家”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中20%表示曾利用电子设备欺凌过他人。而且,网络上的被欺负者更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被欺负者。2008年Litwiller B.等人的研究结果还提示,网络欺凌与物质滥用、暴力行为等相关。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Christopher P.Barlett和Douglas A.Gentile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网络欺凌有同伴效应。

(4)网络效应

早期较多的研究关注网络互动的消极心理效应,主要集中于网络互动会导致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等方面。如Turkle等人证实了青少年过度上网交友将导致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和社会焦虑(social anxiety)的观点。Kraut在1998年对73个家庭169名被试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追踪研究,发现网络交往导致交往主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李薇菡(2002)对广州4所大学共200名本科生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不上网会产生失眠、空虚、烦躁等心理反应。

当然,也有研究者支持网络互动的积极效应。如2000年有研究者对1501名经常上网的青少年进行访谈后发现,95%的青少年通过网络互动和他人建立了网络友谊。2013年在日本的一项针对29例门诊过度活跃症(俗称“多动症”)患者的研究发现,多动症患者因为网络交往能达到比面对面更好的交流效果而选择了网络互动。一项对132名网络游戏者的调查发现,网游者普遍提到网络游戏中的互动能让人快速体验到成功感。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Slava Kisilevich和英格兰肯特大学的Chee Siang Ang以及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Mark Last在研究网络自我表露时发现,社交网站的使用者通过网络互动时的自我表露很好地维系了人际关系(Kisilevich&Last, 2011)。

二、素养培育

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网络上多元的社会思潮在不断影响着青年的思想。随着我国网络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上新媒体平台本身的开放性、虚拟性、随意性等特点,青年在网络参与和网络活动中因限制较少而显得相当自由。面对多元化、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和参差不齐的网络互动对象,大部分青年能理性对待,对网络信息和网络互动对象也有一定的甄别力,但还是有部分青年会缺乏必要的自制力和正确的辨识力,容易在网络的汪洋大海中跟错对象、迷失方向。因此,青年网络互动素养的塑造与提高是个持续而巨大的工程。

1.要素结构

青年网络参与的要素主要包括网络使用、网络共享、网络互动。

网络使用

网络使用主要指青年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网络、借助网络工具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青年是否能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工具、能否劳逸结合不过度沉溺于网络、能否正确对待网络资源等,都是青年网络素养高低的体现。青年要在网络使用中表现出较高素养,就需要具备合理使用网络工具、文明上网、远离网络成瘾等基本素养。

网络共享

网络共享主要指青年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与其他人资源共享,也允许他人共享自己的思想智慧和劳动果实。青年与他人共享哪些资源、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共享资源,都反映了青年网络参与素养的高低,因此青年有必要不断强化自己的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熟悉网络共享途径并掌握网络共享技术。

网络互动

网络互动主要指青年在网络上通过语言文字、语音视频等形式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行为,包括接受和传递信息、与他人交换观点等。青年以什么身份在网络上与他人互动、在哪些内容上开展互动、如何互动也同样反映了青年网络参与素养的高低。因此,青年需要加强自己的信息鉴别力、语言文字表达力等。

2.方法演练

众所周知,网络一直被喻为双刃剑,因为网络的价值作用其实取决于网络使用者对网络的态度和使用情况。如果青年因为网络的开放性而不敢使用网络、因为不懂得网络特性而错误使用网络、因为网络信息的吸引而沉迷网络,那么网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罪魁祸首;如果青年能从网络中吸取养料,并能将自己的智慧技术等有价值的东西与他人分享,那么网络就可以给他们带来无限价值。青年尤其要正确使用网络和文明上网。要能使自己正确上网,就必须强化正确的网络意识,掌握必要的网络使用技术,合理使用网络文明上网,构全网络道德法律知识体系,完善自我管理意志系统。

强化正确的网络意识

网络态度和价值意识就是一个人对网络中的人物、事件、环境、信息等的认识,这些认识反映了一个人对网络的评价倾向,也是一个人自身的价值观倾向。青年要拥有正确的网络价值态度和高尚的网络价值意识。

①认识到网络的价值。网络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途径,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可以跨时间、跨空间地进行,而且有很强的传播即时性。网络作为一个信息的存储罐,使人们能随时随地取用存于网络的各类资源,而且有很强的信息保质期。另外,也要认识到网络也有可能引发很多问题,若不合理使用网络就会误入网络成瘾的歧途,若无视网络规范而随意为之也会受到道德谴责甚至法律制裁。

②强化正确的网络意识。这可以从一贯重视、勤于学习、付诸实践开始。第一,把维护网络意识放在重要位置,把强化正确的网络意识提高到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的高度。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因此我们要像重视信息技术安全一样,重视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第二,把坚持学习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学习关于网络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让自己处于网络达人之列。第三,将自己的正向网络理念付诸实践,在使用网络时采取合理正确的方法,传播真消息和正能量。良好行为的不断强化和得以固化又可以进一步促进网络意识的强化与固化。

任务单:

对网络价值进行SWOT分析,尽可能多地列出网络的优势和劣势;

对网络劣势进行策略分析,尽可能多地列出针对性措施;

对照自己的网络行为,尽可能多地趋向优势行为。

掌握必要的网络使用技术

青年在工作中有很多信息传递、工作订餐、物品采购等需要,因此,青年要灵活应用网络搜索、熟练使用即时聊天工具、借助网络表达观点、通过网络共享资源、熟悉无线网络设置方法、学会使用网络购物等,以使自己在工作中更驾轻就熟。

①灵活应用网络搜索。对于国内普遍使用的搜索工具,如百度、360、搜狗腾讯等,国外普遍使用的搜索工具,如谷歌雅虎等,青年不仅要熟悉,还要能够灵活应用。

②熟练使用即时聊天工具。面对不同的工作对象和交流对象,根据他们的特点以及需求,能应用多种聊天工具进行交流。熟练地利用QQ、飞信、微信、钉钉等聊天工具传递信息和沟通。

③借助网络表达观点。青年常常使用博客、微博、论坛等发布信息和传递正能量。博客适合发布较为系统的长文等,微博适合发布较为即时的信息等,朋友圈适合分享个人的经历和照片、观点和评论等,论坛适合发帖、回帖、讨论等。

④通过网络共享资源。现代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资源共享,青年要学会通过网盘、文件共享、网站维护等共享资源。

⑤熟悉无线网络设置方法。对于上网设备有一定的了解,如了解3G/4G无线网络、设置无线路由器、使用手机WIFI或3G/4G无线功能等。

⑥学会使用网络购物。熟悉网络购物平台,经典的网购平台如淘宝、京东、1号店等,旅游网络平台如携程、去哪儿、艺龙、阿里旅行等,订餐网络平台如百度外卖、美团、大众点评、饿了么等,出行网络平台如滴滴、优步、易到、摩拜、ofo等。用青年的方式去做青年工作,工作效率必事半功倍。

任务单:

列出百度、360、搜狗、腾讯、谷歌、雅虎等网络搜索工具,选择其中一两个工具,每天都要使用它;

选择一两种即时聊天工具,在每日的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这些聊天工具;

至少常用一种网络共享工具;

每到一个新环境都能独立设置手机WIFI或3G/4G无线功能;

熟悉网络购物平台,尽量选择青年喜欢的购物方式。

合理使用网络,文明上网

青年要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它是一个人对于网络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对于网络应用的掌握程度。网络知识包括什么是网络、网络是如何发展的、网络是怎样组成的、网络具有哪些功能等。青年还要了解一些网络、软件方面的知识,如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动漫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美工等,硬件方面如数据存储、服务器架设、处理和传输信息等。在普遍了解以上这些网络知识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交往需要,有针对性地熟悉部分网络知识,在此基础上掌握常用的网络使用方法。

有了以上的网络基本知识技术就可以顺利上网了。但青年还要文明上网,文明上网是一个人基本素养的体现。要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在网络中诚实守信,不参与无用甚至有害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不欺诈诽谤,与他人聊天时讲文明讲礼仪。遇到不文明现象时也要敢于出面制止,遇到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要坚决抵制。这代表着青年文明的立场、正义的声音,也折射出青年的网络文明程度。

文明上网的高级层次是网络利他行为。青年朋友在上网时,除了信息搜索、查询外,还应多解答别人提出的疑问,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帮助其他人解决一些困惑或难题。青年的网络利他行为可以有以下一些:通过网络提供帮助,包括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在线资源共享、社会救助、技术或方法指导等;通过网络提供社会支持,即通过网络和他人建立友情,使他人获得归属感和情感支持(祝春兰,刘伟,陈超等,2015)。

任务单:

第一周,列出一周以来自己的文明上网行为和不文明上网行为清单;

在清单中标注下周要增加的一个文明上网行为和减少的一个不文明上网行为;

第二周,对照上网行为清单,检查自己的实际上网行为。

构全网络道德法律知识体系

道德法律知识体系是指一个人道德上的自我修炼水平以及认识法律的程度和遵守法律的程度。

①认识到网络道德和法律的必要性。网络会带来一些负面消极的内容,也会有人在网上传播一些不道德信息或有道德失范行为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这就要求青年充分认识到网络道德和网络的要求与规范。最基本的了解法律的途径是通过阅读法律书籍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任务单:

法律知识教材;

各级政府部门颁布的规定;

司法领域的一些解释或材料。

比较直接的熟悉法律的途径是通过各类专题研修班或专题活动来获取相关法律知识,如社区的法律宣讲活动、单位组织的法律知识学习、网络上的法律知识讲座与法律庭审类节目等。

②内化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并付诸实践。青年朋友要将网络道德法律规范转变为内在的意识,真正内化到自己的价值标准体系中,并把这些规范和要求转化为上网时自身的行为准则,自觉遵守相关规范,杜绝网络攻击或欺凌,更不能做出盗取他人隐私、成为黑客袭击他人电脑非法获利等行为。行为主义流派曾提出采用强化等手段可增加良好行为的发生率。在网络行为规范方面,可借助行为主义塑造方法,强化在网上严格遵守道德法律规范的做法,并持续保持这样的良好行为。

完善自我管理意志系统

青年上网时也有不少因为缺乏自制力而出现沉迷网络甚至网络成瘾的现象,不少青年沉迷网络以致耽误了工作、影响了生活,因此,青年不可忽视完善自我管理意志系统。青年要有很强的决断力,在长时间沉迷网络时要坚定地、尽快地将自己隔离于网络。

要完善自我管理意志系统,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计划力。计划是决定目标并确定如何高效达成目标的一个程序。那些能在网络中很好地管理自己的青年,往往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对自己上网的目的很明确,对自己上网过程中要做什么也很明确。

任务单:

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建议从每日计划开始;

如果一周内每天都能很好地按照计划执行,从第二周开始可以做每周计划;

如果连续一个月都能很好地按照周计划完成目标,从第二个月开始就可以制订月计划了;

以此类推,可以从每日计划(频率高要求低)到每月、每季度的计划(频率低要求高)。

制订好计划,就要严格按照计划去做,把精力集中在完成计划上,并坚持执行这个计划。建议计划至少要有两三个月的持续期,否则无以训练意志力。

其次要提升自己的执行力。有了一个较好的计划,还需要有很强的计划执行力。一个计划一旦启动,就要坚持下去,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专注于这个计划的每一个步骤,尽量不要将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情上。杜绝执行计划中出现拖延的情况,想到了就要赶紧去做,就算遇到阻力或困难,也要想办法解决。另外,要使计划能够高效完成,还需要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流程,选择更快、更好实现目标的执行方法。有时候也可以借用外力来监督自己的执行力,如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博客、微博等平台公开自己的计划或承诺,借助外力来督促自己。

最后,还要提升自制力。思想境界的净化是提升自制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思想素质提高了,诱惑就不堪一击了。因此,建议青年朋友多读名著,多看圣贤书,多了解圣人言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广交良师益友也是提升自制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意志力强的人,可以使你的意志力也坚强起来,经常和意志力薄弱的人在一起,可以使你的意志力变弱。因此,建议青年朋友多与自制力强的人交朋友,多察言观色,多模仿优秀言行,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同时,青年朋友还需要清晰了解“低头”对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及其严重程度,摆正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自己生活中的位置,遏制“低头”行为,远离网络沉迷。

3.评价

提升青年网络参与素养的方法很多,以上方法主要从强化正确的网络意识、掌握必要的网络使用技术、合理使用网络文明上网、构全网络道德法律知识体系、完善自我管理意志系统等方面展开。强化正确的网络意识主要是青年网络参与素养的态度价值类导向方法,掌握必要的网络使用技术、合理使用网络文明上网主要是青年网络参与素养的技能途径类方法,构全网络道德法律知识体系、完善自我管理意志系统主要是青年网络参与素养的保障类方法。

三、应用及注意事项

青年的网络使用、网络共享、网络互动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代青年的社会主流价值导向和技术水平。在有着海量信息和强大检索功能的网络上,青年如何借助网络搜索工具下载、收藏、存储所需资料,如何借助网络沟通工具表达观点或与他人互动,如何借助网络共享工具分享自己的智慧或成果,都反映了青年网络参与的基本素养。更值得指出的是,网络具有特殊性,尤其是具有跨时空的特点,网络中形成的各种互动交流都是实时的、随时被保存的,在训练自己的网络素养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种特性。青年要特别注重网络交流时的语言模式、言行举止以及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等,时时刻刻注意塑造一个良好的青年形象。

网络参与不仅是青年个人的事情,也是青年群体内部、青年与其他人共同参与网络的过程,这表明青年更要注重网络中与他人的互动效应。无论是个体单独活动还是与他人互动活动,都需要青年讲道义守诚信,合理使用网络文明上网,并自觉保持高度的自制力。同时,青年还肩负着改善网络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网络氛围的重任,除了自觉文明上网外,还要积极参与文明网络建设,优化网络环境、严肃网络管理、提升网络服务水平,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