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活实践素养

生活实践素养

时间:2022-05-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章的内容及其表达,和写作主体的生活实践储备有着密切的关系。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对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个问题有过精辟的论述:“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产物。”所以说,内化意识和内化能力是写作主体提高自己阅历价值的内在因素,是生活实践素养水平的标志。

一、生活实践素养

1.生活实践素养含义

生活实践素养包括两方面:一是写作主体所具有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二是写作主体所具有的将外在的社会生活内化为自己的心理体验,从自己的阅历和别人的生活中汲取和获得独特的体味、有益的滋养和借鉴的意识及能力。

2.丰富的生活实践是写作的源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生活是文章写作的源泉。文章的内容及其表达,和写作主体的生活实践储备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阅历浅,很难写出好文章。丰富的生活经验,不仅给写作主体提供了大量的写作信息,而且可以激发写作主体的写作欲望,充分调动写作主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文章写得更充实、更准确、更生动、更优美。巴金说:“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中国的社会生活,我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任何文章都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在写作主体头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离开了生活这一源头活水,写作主体的思路就会枯竭、干涸。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又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对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个问题有过精辟的论述:“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产物。”并对文艺工作者提出要求:“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因此,写作主体要主动走进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采访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复杂多变的,学习写作,要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只有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跟踪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脉搏的跳动,捕捉生活的热点,才能保持新鲜的、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才能使自己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自己写作的材料库。

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是写作主体进行创作的宝贵财富和重要基础,缺乏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不是不能写作,而是写不出名篇佳作。《刘三姐》中罗秀才等三人之所以与刘三姐对歌处于下风,除去其外在的因素,更主要的在于罗秀才等人所拥有的是书本知识,而刘三姐则具备极为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否则,罗秀才也不会唱出“耕田耙地我知道,牛走后来我走先”的荒唐歌句。写作主体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深入特有的生活领地,培养一种“穿透”生活、“钻探”生活的本领,去发现生活的真谛、生活的美。正如老舍所指出的:“深入生活好比挖井,虽然直径不大,可是能穿透许多土壤。”别林斯基也说:“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实里。”如此,写作主体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为提高写作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

例如,司马迁出生于史官之家,自幼在古文、史书堆里长大,有丰富的书本知识,这对他后来写《史记》固然十分有利,但如果他20岁后不游历大江南北、西南边陲,听轶闻、访旧事、看遗迹、察民情,广泛接触社会实际,积累大量活的史料,即使他因“李陵之祸”而遭屈辱发奋著书,也不会达到如此高超的思想艺术水平。

3.要具备内化生活实践经验的能力

人们获取的生活经验要转化为内化意识和内化能力。对写作主体来说,内化意识和内化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意义上讲,它甚至比写作主体的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还重要,还宝贵。在同样的生活实践中,有的人颇多发现,颇多体会,颇多收获;而有的人则甚少发现,甚少体会,甚少收获,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的内化意识和内化能力不同。例如,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在井冈山点燃了革命火种,不仅写出了《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具有文献价值的政论文章,而且还写出了光辉诗篇《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所以说,内化意识和内化能力是写作主体提高自己阅历价值的内在因素,是生活实践素养水平的标志。任何人直接的生活范围都是比较狭小的,都不可能事事亲历,要较多地获得人生体会和生活经验,除了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直接生活的范围外,重要的是努力增强自己的内化意识和内化能力,善于把听到、看到和别人的、书本上的生活和实践经验,在自己心灵的舞台上演,将它们化为自己的心理体验,从中发掘出一些独特的东西来。特别是善于从那些在别人看来是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生活现象中,发掘、提炼出独特、新颖和有价值的东西来,即所谓“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这就是内化意识和内化能力所起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