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感的素养训练其相关研究

共感的素养训练其相关研究

时间:2022-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过这个故事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共感能力何其重要,它是开启和谐人际关系的一把钥匙。共感策略问卷本问卷共包含10个题目,主要测量自我在人际交往中的共感同理水平。共感是良好沟通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这种共感的能力。自然,共感在这一理论中起到根本性作用。

同理心,是要懂得认同别人,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沟通上没有对与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者翟鸿燊

周末,杨先生在家吃午饭。在餐桌上,他发现能干的太太端上了一道色泽亮丽的菜——烧鹅,但仔细一看,这只鹅只有一条腿。他惊奇地问太太:“为什么你做的烧鹅只有一条腿呢?”杨太太说:“我们家的鹅都只有一条腿呀!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你说笑的吧! 世界上的鹅都有两条腿,为什么只有我们家的鹅是例外呢?”杨先生好奇地继续问。杨太太认真地回答:“如果你不相信,可以亲自到花园的池塘去看一看啊。”杨先生放下碗,飞快地跑到池塘边去看太太养的鹅。由于鹅正好在午睡,所以都缩着一条腿,只用另一条腿站立。这样看过去就好像所有的鹅都只有一条腿。杨先生灵机一动,伸出双手,朝鹅儿栖息的方向用劲鼓掌。掌声把鹅都惊醒了,纷纷把原来缩着的那条腿放了下来。“你看你看,亲爱的,鹅们不是又恢复两条腿了吗?”杨先生很得意地告诉自己的太太。“对啊,如果你想吃有两条腿的烧鹅,也请来点掌声吧!”

读过这个故事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共感能力何其重要,它是开启和谐人际关系的一把钥匙。

在人际交往中,你准确认识和感知他人的能力如何? 亲爱的朋友,不妨来做个自我测试吧。

共感策略问卷

本问卷共包含10个题目,主要测量自我在人际交往中的共感同理水平。每个题目分为三个等级:从不、有时、总是,请按照您的实际情况和第一反应作答。

1.我了解同事或同学的脾气性格

A.从不 B.有时 C.总是

2.我会注意周围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A.从不 B.有时 C.总是

3.我因为在意别人的看法,导致在生活中觉得不自在。

A.从不 B.有时 C.总是

4.与人相处时,我知道如何去尊重、了解别人的情感。

A.从不 B.有时 C.总是

5.当别人向我提问时,我常常不知道什么样的答案会让对方满意。

A.从不 B.有时 C.总是

6.与人沟通时,我不擅长了解他人的想法。

A.从不 B.有时 C.总是

7.我常常不能觉察自己的言语已经伤及别人的感情。

A.从不 B.有时 C.总是

8.我能够说出亲朋好友的优点和长处。

A.从不 B.有时 C.总是

9.我认为参加社交活动不是浪费时间。

A.从不 B.有时 C.总是

10.我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太在意他人的感受。

A.从不 B.有时 C.总是

评分标准:

选择A记0分,选择B记1分,选择C记2分。但第3、5、6、7、10题的算分是反向的(即选择A记2分,选择C记0分,选择B记1分)。量表的得分范围:0~20分。

结果与分析:

16~20分:说明你有良好的共感能力,具有同理心,总是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感受和状态,处理问题、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状况均良好,并且具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人际交往能力。

8~15分:说明你的共感能力居中,在生活中还需要继续保持、发扬自己的优势面,并且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共感水平。

7分及以下:说明你的共感能力偏弱,缺乏观察、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交往、处理问题及社会适应能力欠缺。但你也不必紧张和担心,而是应该努力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和练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共感水平。

一、共感及其相关研究

也许,在人际交往中,你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忠告:“你最好站在他的立场上想想”“你要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确,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不一样的,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自然也就不同。因此,我们才常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换位思考”在理论上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在实际的人际互动中,尤其是对于青年朋友来说,要做到这一点还是很不容易。共感是良好沟通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这种共感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什么叫共感吗?

1.概念界定

共感(empathy),又译作“同感”,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理心”“共情”等。事实上,共感这个概念源远流长。1873年,德国哲学家Robert Vischer建议用“einfuhlung”(empathy的前身)这个德文单词来表示人们把自己真实的心灵感受主动地投射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上的一种现象。[1]1909年,铁钦纳(Edward Titchener)在“关于思维过程的实验心理学讲稿”中首次用英文“empathy”取代“einfuhlung”,把它重新定义为:“一个把客体人性化的过程,感觉我们自己进入别的东西内部的过程。”[2]从此以后,共感才第一次出现在心理学大辞典中。

自那以后,共感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它被当作理解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的咨访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当然,它也是我们理解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现如今,在心理实践工作中,共感通常是指咨询者能敏锐、准确地领会和理解来访者所表达的意思和内涵的情感,并将这种领会和理解向来访者传递。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伊根(Gerard Egan,1999)这样定义“共感”:作为沟通方式,它涉及对来访者的倾听,充分地理解来访者和他们所顾虑的事,并将此种理解反馈给来访者,使来访者能更充分地理解自己,并根据这些理解行事。我国学者钱铭怡(1994)则指出,“共感是指咨询师对来访者时时刻刻保持敏感,变换自己的体验,能够理解和分担来访者精神世界中的各种负荷的能力,而不是进行判断和支持来访者的能力。”

2.理论基础

尽管共感被讨论了几十年,但共感在心理学领域真正流行起来要追溯到罗杰斯和科胡特(Kohut)的工作。

卡尔·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的创始人,因此他的理论部分是基于现象派哲学的。该哲学认为,人的行动是由其对周围世界的知觉所决定的。因此,他认为理解来访者如何看待世界比理解现实世界重要。自然,共感在这一理论中起到根本性作用。[3]“要想理解来访者的行为,同时帮助来访者理解他们自己的行为,咨询师必须‘感受’来访者的私人世界,就好像那是你自己的世界一样,但又绝对未失去‘好像’这一品质,这就是共感。”这种能力和态度就是共情,或称之为共情性理解。罗杰斯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咨询师必备的特质或品格。

世人知晓科胡特主要源于他创立的自体心理学(self-psychology)。自体心理学的核心成分就是共感。在早期,科胡特就认识到,重要的是治疗师要以一种“贴近体验”的方式来努力理解来访者的内心。这意味着,治疗师要通过“内省”的方式把自己置于来访者的内心生活中。科胡特对共感的抽象定义就是“替代的内省”。他对共感的应用性的定义则是“思考和感受他人内心生活的能力”。科胡特提出,精神分析观察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内省及共感。换言之,研究复杂心理状态的精神分析的研究领域,是由共感来确定的。因此,共感的重要性随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的发展而显著提高。

3.相关研究

自共感概念出现一直到现在,它在西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对共感的大量研究来自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分支学科。当然,其中尤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更广泛、更深远。

自20世纪20年代始,心理学家们开始关注共感的认知成分;从20世纪70年代起,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共感的情感成分。但总体来说,共感的研究呈现多种取向并存的局面。

(1)认知取向。这种取向的共感更重视认知加工过程的作用。米德(1996)在“Empath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一文中特别强调个体对他人的角色采择能力——了解他人如何评论世界的方法。如果想在高度社会化的世界里学会有效地生活,个体必须具备从行为预测其他人的反应、用反应修正行为的能力。皮亚杰(1996)在“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empathy”一文中认为,最初的时候,儿童不能区分他人经验和自我经验。而“去中心化”的能力,可以促使儿童放弃自我中心的个人观点,从而构成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情感取向。这种取向认为,共感完全是情感过程,是对他人状态、困境的情感反应。Stotland及其同事是最早提出“共感只是情感之一”观点的学者。他把共感定义为“观察者察觉到他人正在或将要体验某种情感的一种情感反应”。尽管他也承认情绪性共感和准确性有关的认知过程互相关联,但他主要关注的还是情绪反应。Eisenberg(1987)则在“Crit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empathy”一文中认为,共感是源于对他人情感状态的理解、并与他人当时体验到的或预期会有的感受相似的情感反应。

(3)认知情感多维取向。也有研究者指出,需要认真研究共感的认知、情感两个侧面,才能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共感。Feshbach认为,共感包括两种认知成分和一种情感成分:认知成分是辨别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及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情感成分是指情感反应能力。共感是三种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有一些研究者明确表明应该从多维的角度定义和测量共感。Gladtein认为共感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认知性共感指角色采择能力,是对他人想法和情感的理解能力;情感性共感是对他人无意识的感受;而行为性共感则是言语或非言语的共情体验的沟通形式。[4]

(4)神经科学领域的共感。Singer根据脑成像研究结果对共感和心理理论进行了区分,认为共感是共享他人情绪和感觉的能力,心理理论是指理解他人意图、目标和信念之类心理状态的能力。两者依赖不同的脑区结构,从相关脑区的进化来看,共感的发展早于心理理论。[5]

由此可见,共感研究大致有两条路径:实验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取向的学者对共感的操作性定义存在争论,其焦点主要集中在认知、情感成分究竟哪一种是共感的本质上。而临床心理学取向的学者基于现象派哲学来理解共感,争论相对较少。罗杰斯非常重视共感,将它看作是心理治疗过程中人格改变的必要充分条件之一。当然,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努力倡导对共感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正是源于他的实践和研究思路,之后的学者才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研究,并取得了大量实证性的结果。例如,美国心理健康协会组织了一项实验研究,将人际关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药物这三大方法用于抑郁症的治疗,结果发现没有任何显著性差异。但后来的跨组研究却发现,造成疗效上有差异竟然是治疗师的共感、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等一般性因素。[6]Leslie S.Greenberg(2001)等人在“Empathy Psychotherapy:Theory,Research,Practice,Training”一文中,通过对1961—2000年47个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发现有四个因素作为中间变量在共感与治疗效果之间起着调解作用:共感影响下的咨访关系、认知与情感过程、情感校正、来访者自我治疗的积极性。其中,与心理治疗的效果相关程度最高的是来访者感受到的“被理解程度”。

近年来,我国的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也做了很多工作,对共感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般性共感及其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种种关系方面。任朝霞(2002)发现,儿童共感水平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共感对儿童的攻击行为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魏晓娟和岳慧兰(2002)发现,共感训练是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儿童的道德判断与共感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道德判断与共感之间的联系是以角色采择作为中介因素的,等等。总之,我国学者对共感的研究还较多地局限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领域,对共感在心理治疗领域的作用的研究还不多。

二、素养培育

正如罗杰斯所言,共感是一种促进人格成长、增进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最有效的工具。因此,共感不仅能够促成青年与他人形成建设性的关系,而且能够帮助自己发展积极的自我导向。通过与他人共感式的联系,青年的感觉会变得敏锐,青年的视野会变得开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共感能力是判断个体心理成熟度的最好指标。

1.要素结构

共感,是一种能够深入对方的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并与之“感同身受”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青年对他人做出即时反应时,要准确理解对方的经历,敏感地抓住对方的情感。其目的是鼓励对方与自己沟通,促进深入的交流,帮助认识和解决存在的冲突与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共感技术的要素主要包括:放下预设,换位思考;专注倾听,细致观察;充分接纳,准确表达三个方面。

(1)放下预设,换位思考。在与人交往时,要做到共感,需要先放下自己的预设标准,也就是要排除自己的个人经历、价值观念、人格特征及社会文化等的影响,客观地接纳对方的心灵世界。此外,要达到最大程度的共感,还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了解他的思想和行为,去体验他的喜怒哀乐。

(2)专注倾听,细致观察。在与人交流时,要做到共感,一定要专注地倾听他人,也就是不仅要注意对方的语意表述、语音语调、语气语速等言语性线索,而且要注意面部表情、眼神寓意、肢体动作等非言语性线索所传递的情感信息。通常,人们焦虑不安时,会表现为坐立不安、来回踱步或绞扭双手;沮丧难过时,会表现为垂头丧气、唉声叹气或心灰意冷;愤怒生气时,会表现为面红耳赤、怒目圆睁或者暴跳如雷等。

(3)充分接纳,准确表达。在与人交谈时,要做到共感,一定要确保使对方感觉到自己是被接纳和理解的。在人际沟通中,充分的理解和接纳是指不仅能正确反映对方言语的内容,还能反映其言语中所隐含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说话者具有丰富的词汇和准确的表达能力。否则,即便我们对他人的问题能深刻理解和认同,也会因词不达意或表达不当而影响与对方的共鸣,令对方感到不被正确理解,进而影响人际交流的速度和深度。此外,共感的表达还需要自己注意表情、目光、动作等非言语行为的表达。

2.方法演练

共感技术和水平可以通过现实情景演练和角色互换的方法获得提高。

(1)现实情景演练

在演练之前,我们需要先找到一位伙伴参与到练习中来;你可以选择家人、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等。共感练习之前,会谈者可以利用本书中的倾听、询问等技巧与策略,引导会谈者充分表达自己生活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以便更好地感知对方。

练习准确感知

个体准确感知的能力是有效人际沟通技能的基础。因此,说话者必须准确感知对方表达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在这个阶段,说话者要有足够的自我觉察能力,不要让自己的信仰、价值观、期望甚至偏见影响自己对他人信息的准确感知。

这个阶段的共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话者观察、倾听和感受对方的能力。同时,说话者还需要具备从对方陈述的大量内容中发现关键信息的能力。在倾听对方的时候,为了给出共感性的应答,可以尝试问问自己:“在这段话里,重要信息是什么?”“他(她)的想法、行为以及潜藏于后的情感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在他(她)所说的话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确定了重要信息,你就可以向他(她)查验一下你的准确性。这时,你就可以运用“你感到……,因为……”这样的表达共感的句式为共感性应答提供一种有效的检验工具。例如,“你感到如此悲伤,是因为对你来说,转学意味着离开你喜欢的老师和朋友。”

练习共感表达

在准确感知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练习共感的表达。在这个阶段,在倾听和交谈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信息主要是想法、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

第一,情感。在共感的表达句式中“你感到……”后面紧跟着的是准确的情感类型和程度。

例如,“你感觉心情舒畅”“你觉得自豪”“你觉得遭受了极大的侮辱”,这样的表述明确区分了不同的情感。而“你感觉烦恼”“你觉得气愤”“你感到火冒三丈”“你觉得怒气冲天”则具体区分同类情感的不同强度。

第二,经验和行为。在共感表达句式中“因为……”后面紧跟着的是潜藏在对方情感背后的经验和行为的表述。

例如,“你感到气愤,因为他在你面前殴打了老师,而你却眼睁睁看着他离开。”这句话具体表达了引起对方考虑情感的经验(老师挨打)和行为(看着他离开)。

通常,我们在人际沟通时,情感、经验和行为的共感表达是同时进行的。当然,初学者在练习共感的时候,如果觉得存在困难,也可以将情感、经验和行为的共感分开来进行练习。

例如:

“你觉得自己没希望了,因为尽管你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但是你的体重始终还是减不下来。”

“你觉得很委屈,因为你认为所有的责任都被推到你身上,都需要由你来承担。”

“你感到焦虑不安,因为异常心理学课程的考试结果让你心里没底。”

事实上,在我们进行共感练习的时候,句式本身并不重要,它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传达对他人理解的架构。具有较高共感水平和能力的个体喜欢使用能最好地表达自己理解的语言,避免使用条条框框的措辞。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在接受训练时,利用这一句式却能帮助自己更准确地表达对重要信息的理解。

练习一:传达对他人情感的理解

当情感、情绪构成双方交流的重要信息的一部分时,说话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对这些情感、情绪的理解传达给对方。

①词语运用:我感觉愉悦;我很开心;我感到压抑;我特别生气;我觉得被抛弃了;我心满意足;我心灰意冷。

②短语运用:我感觉危急关头被男朋友甩了;我陷入了绝境;我感觉自己像当了富翁一样;我兴奋得说不出话来。

③通过行为表示含义:面对他,我真想呕吐(隐含:厌恶);我真想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隐含:非常快活);我真想揍扁他的脸(隐含:极为愤怒);我真想撒手不管了(隐含:绝望)。

④通过陈述想法/体验表达含义:我觉得再不抓紧时间,上班要迟到了(隐含:不安);我觉得自己在爱人心中是独一无二的(隐含:满意);我觉得自己被耍了(隐含:气愤);我觉得自己被看扁了(隐含:气愤)。

尝试用两种方式表达对对方情感的理解。

例1 朋友告诉你,他刚刚努力获得了直升研究生的名额。

词汇:你看起来很快活。

短语:你看起来快活得像天使一样。

想法的陈述:你觉得自己获得了理应得到的。

行为的陈述:你真想奔跑出去,庆贺一番呐。

例2 一位母亲在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时说:“我从来没想到我女儿能闯过那么多难关,我在她的教育上花费了不少钱,更重要的是,二十多年来我还花了不少心思,现在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二:运用句式表达共感

共感聚焦于对方的重要信息,包括重要的想法、行为以及随之产生的情感、情绪。

尝试用句式“你感到……,因为……”表达共感。

例1 一位中年女性抱怨老公:“他隔三岔五地辱骂我、诅咒我、折磨我,而我只能坐在那里,默默地忍受,我只能默默地忍受吗?”

共感:“你对自己感到非常气恼,因为虽然你对自己所遭受的一切都了然于心,但你对他却无能为力,什么也做不了。”

例2 一个老先生正同他的朋友交谈:去年我爱人去世了。今年我小儿子也上大学了,其他的孩子也结婚生子了。现在我也退休了,我花了很多时间在这房子里瞎转悠,这房子……对我来说实在太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三:运用自己的话表达共感

首先,尝试使用句式“你感到……,因为……”表达共感,然后,用自己的话重新陈述。需要与对方的情感和产生情感的想法、行为保持一致,但要切忌掺杂自己的意见。

例1 一位年轻的已婚女性和闺蜜谈论自己的婚姻:“真让人难以相信,上周他和我订了一个协议,说他以后每天晚上准时回家吃晚饭。噢,过去一周他每天准时回家,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居然能完全遵守协议中的要求。”共感句式:“你感到非常满意,因为他说话算数。”

无句式:“他做得那么好,确实让你惊奇!”

例2 一位公司职员向家人抱怨他的老板:“我真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他到底怎么看我。他一会儿说我干得很棒,一会儿又莫名其妙地对我大发雷霆。我只能不停地问自己,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现在我开始怀疑这份工作是否真的适合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常,在人际交流时,我们为了让他人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表达,在表达时我们应了解他(她)是否真的明白你的意思。如果对方能够准确地接受你表达的共感,他(她)就会感到被理解、被关心。这种感受会极大地促进说话双方之间的关系,促使对方进行更深入的自我探索,促进双方改变和个人成长。

(2)角色互换

说话者和对方进行角色互换,将自己当成对方来感受其内心体验;对方将自己当成说话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体验。

说话者与对方的角色互换,继续进行前面提到的现实情景演练。随后可以比较你和你的学习伙伴的应答,看看你们两人是否能够改进彼此的联合应答。

3.评价

共感是一种人类相互接触的方式。从哲学上说,实际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并与他们同样地体验这个世界也许是不现实的,但近似地做到这一点仍然是可能的。这种充分的相似性是共感的基础,而要做到这种相似性,一方面依赖于准确的感知,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共感的表达,这是共感技术的难点所在。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表达理解的时候,应该竭力保持准确性。也许,在一开始,我们表现出不准确,但是只要我们愿意总结经验,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相信一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共感水平和能力。如果你的应答是准确的,对方往往会用以下两种方式给以确认:①言语或非言语表示。对方可能会以点头、使用“说对了”或“正是这样”等表示赞同的词语或措辞做出反应时,说明你的共感是正确的。②谈话向前推进。当你感觉到双方的对话正不断推进,也证明对方承认了你应答的准确性。例如:

说话者:听起来你觉得妈妈对你的关心越来越少,这让你非常伤心。

对方:确实如此。我很难过,常常想起小时候她对我多好。每次放学回家她都询问我在学校里的情况,晚上做完功课她都会为我准备夜宵。但是现在她对我很冷淡,每次我主动和她聊天,她也总是表现出无话可说的样子。

在上面的例子中,对方不仅承认了共感者语言的准确性——“确实如此”,而且更重要的是,她更加详细地描述了过去和现在的母女关系的状况。如果共感者能再度以共感来应答,就形成一个新的良性循环。

当共感不准确时,对方也会以不同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他(她)可能停下来不吱声;话语不连贯;话题偏向另一个主题;或者告诉你“不完全是这样”;甚至试图反过来提供共感,以便使自己回到正轨上来。因此,我们对这些线索保持警觉是非常重要的。

三、应用及注意事项

共感同理技巧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治疗等专业助人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学校、社区、医院、政府、司法、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机构等教育和公共服务领域,还可以应用于个体社会交往、亲子交流等领域。

在共感同理技巧的运用过程中,要注意:①共感的表达要恰当,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尤其要注重来访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否则有时候可能会令双方陷入尴尬的境地。②在对话中,共感者的应答必须简明扼要。尝试不断提醒自己:“这一番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帮助你,使你的应答简短、具体而且准确。③共感应答后,仔细观察对方对共感的准确性是给予确认还是否定的反应。如果说话者不确定自己刚刚的理解是否正确,是否达到共感时,也可使用探索性的语句来表达,便于对方确认或做出修正。同时,要密切注意对方紧张或抵触的迹象,努力了解这些迹象是否源自你的不准确或过于准确。④共感是亲密性的表达方式,过多过频的共感会妨碍而不是促成交流。因此,会谈者要在人际交谈的过程中,学会适度共感,把握其中的分寸。当然,这需要一个练习和进步的过程,要给自己犯错误的机会。⑤会谈者要始终牢记:共感作为一种沟通技能的确很重要,但它仍然只是一种工具,用来帮助对方更清晰地看清自己和自己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处理它们。

[1] 郑日昌、李占宏:“共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第4期。

[2] Duan CM,Hill CE.The Current State of Empathy Research.JCouns Psycho,1996,43(3):261274。

[3] Wispe L.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empathy.In Eisenberg Nand Strayer J.Empathy and its development.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737。

[4] Hogan R.Development of an empathy scale.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69,33:307 316。

[5] 席春华、汪凯、朱春燕、靳胜春:“心理理论的神经基础”,载《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4期。

[6] Howard K,April J.The current status of Carl Rogers and the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Psychotherapy:Theory,Research,Practice,Training.2005,42(1):37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