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素养创新实训报告

人文素养创新实训报告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这10年间,在研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934项,人均研究课题2.72项。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商学院连续举办“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月”,使学术活动常态化。
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十五”以来,甘肃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文基地建设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推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创新工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快发展。

一、总体情况

甘肃省有普通高校40所(本科院校14所,省属12所,高职高专院校21所,独立学院5所),其中博士学位授予单位6个,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1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9个。经过1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7172人,其中教授656人、副教授1992人,分别占活动人员总数的9.15%、27.77%;具有博士学位466人,硕士学位2486人,分别占活动人员总数的6.5%、34.66%;研究与发展经费3135万元,其中教育部经费1373.6万元,占总经费的43.82%;在研项目2669项,出版专著132部,发表论文6148篇。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4个省级重点学科。有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二、主要成绩

1.实施知识创新计划,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为提升创新能力学术竞争力,培养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各高校立足区域发展实际,根据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实施创新计划,加大扶持力度,推进社科研究深入发展。西北师范大学从2000年开始,先后从贷款资金中投入2000多万元,连续实施四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对“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及“西北开发可持续发展研究”、“西部开发过程中甘肃法制环境研究”等122个项目给予重点支持,项目重点依托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突出应用对策研究,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通过“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和十年的研究与积淀,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能力不断增强。

2.实施项目培育计划,科研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突出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和时代特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特色。西北师范大学实施的“创新基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兰州商学院实施的“教授(副教授)专项科研经费计划”等,加大了科研经费的投入和新项目的培育,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力稳步增强。

这10年间,在研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934项,人均研究课题2.72项。其中争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44项,占全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数(430项)的80%,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国家社科基金位居全省首位,分别立项16、18项,2010年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零的突破;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逐年增长。争取竞争性科研经费3.81亿元,人均研究经费6.5万元,并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增,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青年学术骨干成长较快

各高校都通过“人才引进工程”、“学历提升工程”等,提升青年教师学历层次;设立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加强对青年骨干的学术训练,为学校科研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力量。西北师范大学按照“重点培养,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了《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资助项目管理办法》,根据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拟定指南,每年投入150万元专项资助,在历年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中,80%以上的项目承担者是受资助的青年骨干。河西学院实施了“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学术梯队及特色研究方向资助计划”等,通过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具体的科研创新实践过程中对中青年学术骨干进行培养。

4.实施精品奖励计划,标志性成果显著增加

各校通过教师岗位考核、科研津贴计划和优秀成果奖励计划等措施,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出版社科专著、编著教材、工具书、古籍整理、译著等3528部;发表学术论文43780篇;应用成果1729项,其中被采纳256项;获准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1437项,其中省部级社科成果奖600项,占获奖总数的41.75%;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实现了我省省属高校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零的突破。

5.实施学术繁荣计划,学术视野不断开阔

为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学术争鸣,营造学术氛围,开阔学术视野,高校坚持“品牌化、届次化、高水平、广参与”的原则,积极开展人文社科学术活动。西北师范大学开办“师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社科管理专家作学术报告,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商学院连续举办“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月”,使学术活动常态化。这10年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9次,国内重大学术会议、论坛480次;邀请国内著名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4025场次,学术研讨会、竞赛、展览、演出等专题活动128场次,从多个层面增强了崇尚学术的理念、促进了学术交流与繁荣。同时与美国、芬兰等40多所境外著名大学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美国福特基金会、美国赵修平夫妇基金会、香港活知识立群社、香港田家炳基金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主要经验

1.注重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

“十五”以来,全省高校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按照“优化结构、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思路,积极走学科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创新之路,统筹规划,优化配置,重点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34个。同时,注重创新学科建设模式,以项目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构架”的重点学科建设创新体系,成为全省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平台。

2.着力人文基地建设,促进科研创新

在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下,甘肃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实施新一轮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启动新一轮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有关精神,2010年5月启动《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共建设资助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20个。这是甘肃省教育厅在加强全省高校创新平台建设,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的新举措。3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研究院和20个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紧密围绕国家和省的重大发展战略和决策,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导向,促进学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创新团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

3.创新团队培养,促进科研持续发展

全省高校以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学科为依托,以学科基层组织为基础,紧紧围绕甘肃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通过用好现有人才、引进紧缺人才、稳定高层次人才、培养青年人才的新举措,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已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术团队,尤其是高层次专家学者的人数大幅度增加。目前该省高校拥有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1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3名;甘肃省领军人才339名,学科队伍中有博士生指导教师519名,有力地支撑了人文社科研究的发展。

4.突出优势特色,增强科研发展动力

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原则,结合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突出区位优势与特色,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智力、知识、技术的需要,围绕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的战略目标,增强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发展等服务的能力。西北师范大学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突出教师教育特色,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依托,积极承担民族教育研究课题和咨询服务工作,目前已发展成为少数民族教育研究领域和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信息咨询中心,并在国内外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着更加显著的作用。天水师范学院结合学校优势进行地方历史文化专题研究,诸如伏羲文化、女娲文化、轩辕文化、秦早期文化、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天水武术、天水民间音乐、天水民居、天水古树文化、陇右古代文学、杜甫陇右诗、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成果突出,特别是伏羲文化、秦早期文化和杜甫陇右诗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河西学院推出了着力做好“河西研究”的举措,成立了河西文化研究所、敦煌学与河西民族史研究所、河西经济发展研究所等。

5.创新管理机制,促进科研发展

各高校都研发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管理信息系统》,制作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指南》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手册》,制(修)订了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团队建设、项目培育、成果奖励、学术活动以及学风建设等规章制度。组织科研管理人员和青年教师科研培训,组织科研发展与对策咨询会,增强科研管理的民主性,树立大科研、大成果的理念,以合作求发展,打破闭关自守搞科研的局面,为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创新。

四、标志性成果

(1)兰州大学民族学省级重点学科编著出版的《西北少数民族通史》(13卷)等填补了国内空白,产生了重要影响。

(2)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编著出版的《先秦文学编年史》(共112万字),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填补了我国文学史研究领域中没有先秦文学编年史的空白;《先秦文学基础文本研究》中的《新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书3500万字)、《先秦文论全编要诠》(全书80万字)被列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入选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主编的《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丛书》(共6卷),部分成果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并先后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图书一等奖、北方十六省教育图书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获教育部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实现了甘肃省属高校该奖项一等奖零的突破。

(4)天水师范学院以《陇右历史文化与地理研究》、《伏羲文化概论》、《伏羲庙志》等论著为标志,对陇右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陇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陇右文化的基本特点、地域特征和历史地位,陇右区域开发和环境变迁,陇右城市地理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学术成果。以《陇右文学概论》、《天水古民居》、《甘肃鼓文化探考》、《壳子棍研究》、《秦安小曲研究》等论著为代表,对富有地域特色的陇右古代文学、建筑文化、石窟文化、鼓文化、民间武术与小曲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进行了拓荒性发掘。结合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先后开设了《陇右文化概论》、《伏羲文化概论》等13门校本课程,成为国内成果最多、力量最强的陇右文化学术阵地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五、“十二五”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发展将深刻把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全面实施“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拓宽研究领域,立足西部问题,瞄准学术前沿,凸显和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和应用学科在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成为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中心和智能团。具体包括“一个工程四个计划”:

1.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

按照“扶持培养,持续发展”的原则,实施“飞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计划”,突破高校高层次人才建设瓶颈,提高高校人才聚集效应;实施“创新团队计划”,推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实施“新世纪优秀人才扶持计划”,优化高校才人队伍结构;实施“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扶持计划”,培育青年教师的科研发展潜力;实施“高校管理人员国内外访问学者计划”,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2.重点学科建设计划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发挥已有学科优势和特色,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建设需求,实施“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和“重中之重优势学科建设计划”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培育国家重点学科。

3.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按照“整合、集成、提高”和“分类指导、分层建设”的原则,把3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研究院和16个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建成研究优势突出、研究特色鲜明的科研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和质量。

4.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计划

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管理机制,形成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为内容的管理体系。针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每年确定10项左右重大项目予以重点资助。针对学科重点基础理论问题,每年确定20项左右重点项目择优资助。针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中的一般性和典型性问题,每年确定40项左右作为一般项目进行资助。对40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每年确定40项左右青年项目进行资助。对属于基础理论研究而在研究阶段未受资助的课题,在形成最终成果后可申报后期资助。

5.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计划

修订《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评奖条例》,设立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基金,实施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计划,提高显著性、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