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质学基础研究:构筑协同育人模式

地质学基础研究:构筑协同育人模式

时间:2022-09-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建立教师创新“教”与学生自主“学”的互动机制建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师生双向互动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关键。教师应采用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始终把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观念上坚定“学生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挖掘其创新潜能。其次,国家应加大对地质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费投入。

面对全球愈演愈烈的资源、环境问题以及我国地质学后备人才整体创新能力不高的现状,提高地质学人才创新能力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影响地质学人才创新能力的因素,我们认为需从以下角度推进地质学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机制

一流师资队伍是贡献一流知识成果、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提供一流社会服务的基础和保障。少量教授、副教授不上讲台,将大量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通识课教学任务分配给年轻教员,有的还违反教学规范要求大量合班上课,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注重学生活动的组织形式、轻学风建设,学生到课率不高,课程不及格的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一些教师对本科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认识不足,教学投入不足,课堂上不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对学生迟到、不认真听课等行为不严肃管理,听之任之;课后不接触学生、不答疑,不认真批阅学生的作业,导致部分课程的教育质量明显下降。有些教师随意调课,严重干扰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生对少量教师的学术能力、教学水平产生质疑,为自己学习埋下了一些负面阴影。因此,高校要建立教学人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提升。

1.建立教师创新“教”与学生自主“学”的互动机制

建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师生双向互动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关键。教学双方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共同体。教师应采用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始终把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观念上坚定“学生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挖掘其创新潜能。教师不是简单的“传声筒”,而是一位带着理智、情感、智慧,与学生平等的师者,他们超越简单知识授受,参与到深层次的教学情景的创造性建构之中,引导学生自学和研究。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确定学习研究任务,传授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进行研究的方法。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精神。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平等、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双方能在相互启发的教学过程中共同培养“问题意识”并提高科研素质,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良性的教学生态系统,促进教学相长。讲授内容要反映学科前沿并展示最新的学术成果,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使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引导性与学生“学”的主体性的关系,依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智能水平,设立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使课堂各个环节衔接得当。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辅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勤于发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讨论、辩论、课堂演示、情景模拟等,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教导他们学会思考并形成自学的习惯。

2.建立科研与教学的互动机制

教师可以项目为载体,用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方法来指导教学,引进一些前沿知识和思路,把自己正在研究或已经结题的课题带到课堂,设置研讨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建立起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教师根据科研的创新精神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并不断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用严谨的科研作风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务实态度。学生在参与老师科研项目时,学习老师的创新理念,培养学生敢于挑战、不怕困难的品格。教师通过教学把科学的研究方法、夯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学习研究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为学生参与科研奠定了基础。另外,教师通过启发互动式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反馈激发自己的灵感,又反过来为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想。教师在课堂上以问题情景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引导学生思考和体验知识的发掘过程,并通过师生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敢想敢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建立教师与管理服务人员的互动机制

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是高校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基本元素。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合作,只有做到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优势力量的互补、协调与平衡,教师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前沿理念、科学方法,管理服务人员为学生做好制度和硬件设施上的保障,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的办学目标,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创造力的开发,这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教导,同时也需要营造个性化的发展环境,建立以激励为主的教学制度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的互动至关重要,教师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以创新的理论和科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是教学仅能教会学生一些理念和知识,学校的管理服务则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没有它,创新型人才培养也只是空中楼阁。

二、在国家和社会层面

1.加大国家和政府对高校地质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持力度

首先,国家应出台地质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并加强号召,引起各高校的重视,保证创新能力培养的观念逐步渗透到地质学大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其次,国家应加大对地质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费投入。只有资金得到保证,才能更好地推进地质学大学生课程建设、实验设备的更新与完善、实习基地的建设、学术活动的举办与拓展、导师队伍的培训与建设以及师生的激励等。国家政府和教育部门只有对地质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足够重视,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进一步推进地质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地学人才。

2.加强政府在产学研结合中的推动作用

地质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地质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实践创新能力,实行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是培养地质学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广泛深入合作,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宏观调控。建立支持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规定产学研结合中政府、高校、合作单位以及学生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充分保障合作双方的利益,以调动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增进长期合作,为地质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此外,政府也可通过成立产学研专门管理机构的方式加强企业或科研机构及高校的联合与协作。

3.营造崇尚科学、平等、自由以及宽容的社会环境

要使创新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文化是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反映。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是根本性的。要真正加强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就要推动创新精神成为社会文化,甚至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浓郁的创新文化环境下,创新型人才才有可能大量涌现。形成宽容失败的氛围,创新的过程带有巨大的风险,对失败创新的宽容则是对有关人员很大的激励。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关系有利于摆脱服从、依附心理和行为,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个性的发展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个体在创新过程中,其创新思想或行为由于受传统观念或权威的束缚可能会受到阻碍,如果整个社会处于宽容的环境中,对于创新活动给予的是包容、接纳与理解,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形成创新的良好风气与氛围。地质学硕士研究生需要这种社会环境的支撑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对“失败者”宽容的文化氛围也会催生更多的成功者,有创新就有风险,有风险就意味着有大量科技领域的“失败者”,对那些认真研究但长期没有结果的“失败者”要宽容。“满足科学家们的好奇心”,以催生更多的创新型成功者。科研部门的这种宽容文化可谓无处不在,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科学家们潜心学术,可谓毫无后顾之忧。

三、在学校层面

1.创新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要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创新大学生培养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更新教育观念,注重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在教学目标、学校精神中应渗透这种思想和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引起学生和社会各方的重视,指导个体行为以及政策实施。做到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知行合一。在影响地质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中,人格品质与知识结构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品德优良”强调的是人格品质的培养,“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则强调的是对合理知识结构构建的重视,只有具备合理知识结构才能激发创新思维、指导学术科研和创新实践。因此,培养地质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仅仅围绕以创新为培养目标的教育观念,在教育观念创新的指导下,学校领导创新人才管理与培养体制,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为地质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创新平台与创新氛围。全面深化综合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科研发展和大学生教育教学从讲总量到讲人均转变、从同质化到特色化转变、从单一学科到学科交叉的转变、从低标准到高标准的转变,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

2.改革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

在课程设置方面不能只注重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精湛的专业知识,更包括广博的学科交叉知识与跨学科知识。因此,课程设置上要丰富灵活,增设交叉学科课程或地质学大学生感兴趣、有价值的、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跨学科选修课程。课程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尽量避免内容的重复,尽量多突出学科前沿领域的知识以及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知识,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与研究领域。在课堂中增强教学的灵活性,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引导学生自觉获取新知识、发现问题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校必须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除导师项目要求出野外之外,在课程设置中有必要规定地质学大学生必须参与室内实验和野外实践的次数,将获取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培养模式上,应尽量保证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相结合,而不是阶段性的分离。特别是在地质学研究生的研一阶段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次之加入导师科研实践团队学习,研二、研三以科研实践为主,但也应有课程学习的部分。

3.更新实验仪器设备,有效利用实验资源

地球科学较其他学科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野外实践和室内实验来实现,所以要不断完善实验设施并加以有效利用。目前我国地学院校的实验设备有些过于陈旧,有些暂且还没购买,不能充分满足地质学大学生科研创新的需求。为此,学校应该拓宽渠道,筹措大学生培养资金,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更新与完善实验设备。另外,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合理使用实验设备的指导,降低开放标准,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4.创新教学实践,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高实战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课题以及实践活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是丰富地质学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地球科学的研究过程对野外和实验条件要求比较多,经费投入也比较大,高校与科研单位合作的形式为地质学大学生的科研实践提供了良好条件,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地质学向前发展的正确之路。

5.增强激励机制

激励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它能激发人的内在潜能,通过某种外部诱因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个体感觉到才有所用、力有所施、劳有所得、功有所赏、自觉地努力工作。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形式。地质学相关科研项目投入时间长,预期收益不高,许多导师及其学生所获得的物质奖励与取得的科研成果不成正比,降低了导师和学生学术研究的热情与积极性,减少了创造性科研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质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完善激励机制,在物质激励方面,国家、学校等相关部门对于获得一定创新成果的大学生应给予奖学金或科研经费奖励;在精神激励方面,可以在大学生参与科研的过程中经常进行鼓励和赞扬,支持创造性的想法和见解,增强自信心和迎难而上的勇气,大学生在取得一定的成果后能体会到成就感,国家或学校可对取得创新成果的学生给予某种荣誉称号并授予奖章。精神激励是对一个人劳动付出的最好肯定,与物质奖励能收获同样的激励效果,某种程度上效果要优于物质奖励。个体需求不同,不同的激励方式取得的效果也不同。

6.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是科学信息、思想和观点得到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它能开阔参与者的知识面,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术交流不仅包括国际间的交流,也包括学校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国际交流方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国外学术界的合作,经常邀请国外专家、学者进校开展学术讲座,鼓励和支持地质学大学生尽量多地参加重要的国际高层次学术会议,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把握学科前沿的发展方向。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多和导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学习、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能丰富地质学大学生的知识,拓宽思维和想象力,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学术活动的开展为校园创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

7.重视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导师对学生的指导

导师负责制决定了导师的充分指导、品德素质、创新能力与学生的创新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在引进教师的标准中应将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支持和鼓励各种教学与科研的新思路、新方法。导师应高度重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深入学习,潜心科研,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尊重个性发展,激发地质学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发表不同观点与看法,以此来启发创新思维。此外,导师应加强对地质学大学生的指导,由于导师工作繁忙以及学生过多等原因,很多地质学研究生缺乏导师的指导,更多的是跟着博士或高年级师兄师姐进行学习,致使导师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导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亲自指导,在指导中培养学生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进行独创。

提高教育质量,基础在于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教师的执教能力,是教师科学设计教学、娴熟驾驭课堂、创新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快乐地获取知识、信息并且有所感悟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一是要坚定教师的学术信念。青年教师要传承老一辈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坚守大学精神、保持学术节操,着力营造学术民主、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要正确面对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功利主义的思想,克服浮躁情绪,把教学作为一种学术,营造敬畏真理、尊重学术的良好风尚,给从教者以新的尊严、责任和信心。二是要不断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师的事业在于教书育人,教师的神圣职责要求我们把教书育人作为最大的追求和乐趣,把奋斗的目标依附在教书育人上,把事业的眼光聚焦在教书育人上,把工作的心思凝结在教书育人上,把最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上。高校一方面要通过优化制度设计,逐步加大教学投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一名好的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热爱;一名好的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对教学充满激情。三是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过程的创造性特点和价值属性,客观决定了教师肩负着创新学术和传播知识的双重任务,这要求教师既要勤于科学研究和探索,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又要勤于教学研究探索,推进教学创新,不断提高讲授知识、传播新知识的能力。为此,我们要特别注重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定期对青年教师开展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并积极尝试通过“精彩一课”等方式促进教师研讨教育教学,不断提高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能力。力求使每堂课都成为“精彩一课”,是高质量完成课堂和实践教学的基石。而要讲好“精彩一课”,教师必须充分备课,透彻了解授课内容;必须充满激情,在举手投足间传递自己对专业的热爱、对所讲解内容的深刻了解;必须教学方法独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身处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获取知识的渠道十分多样、空前便捷,学习方式也早已不再局限于课堂听课,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学能否“传道、授业、解惑”,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试金石。青年教师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青年教师是培养地质青年人才教育事业的未来,要以超常规的热情关心、帮助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促进他们成长、成才,整体提升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执教能力,切实让他们肩负起建设地球科学强国的历史重任。

四、个人层面

1.提高创新意识

教育是提高人们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每个人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培养,特别是本科教育阶段。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一个人的创新行为习惯的形成要靠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的教育,要靠制度的约束和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之前加强创新教育,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地质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除了需要外界力量的推动,关键在于个体本身。地质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学生自身充分认识到创新的价值和意义,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利用周围资源充分发挥自身创新潜质、提高创新能力。在学习与科研中学会打破固定思维模式的束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尝试用独特、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多发表自己新奇的见解,这样就会给创新带来无限的可能。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能指导个体行为,创新意识的树立会引导个体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丰富专业知识、交叉学科知识以及跨学科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因此,树立创新意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2.广泛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

对专业的热爱能使个体在学习与科研中倾注更多时间,充分调动个体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巩固专业基础和科研创新能力。创造性产物的产生不仅需要个体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具备创造性思维、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广阔的视野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因此,地质学大学生除了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也需要培养对其他学科以及文娱活动的广泛爱好,以拓宽视野,锻炼思维与想象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定期主动与导师交流

导师的学术水平与人格魅力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力需要在与导师的接触及交流中才能显现出来。多数导师因忙于学术活动或社会活动,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较少,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创造机会,加强与导师的讨论和沟通,接受导师的指导与建议,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情感需求方面的满足能提高地质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