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现状

我国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现状

时间:2022-09-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成为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研究经费重要来源。因此,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和资助情况,可以得到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状况的基本信息。本章节将在对近年来地质学申请和资助项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地质学基础研究队伍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特别是到2014年,青年科学基金申请数首次超过了面上项目的申请数,显示从事地质学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才仍处于增长期。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日益重视。邓小平同志1977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即提出,“也只有有了成批的杰出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的提高”。温家宝总理也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国际竞争最根本的就是人才竞争”。近年来,从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到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如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组部千人计划等),使我国科技人才的质和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2011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已明确提出“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战略目标。在地质学领域,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地质人才开发,造就一大批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地学新人。

科学基金是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地质学作为先导性和基础性的学科,其基础研究经费同步增长。从图7-1可见,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来源渠道多元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211工程、985工程、973计划和知识创新工程等。经费增加幅度很大且增长速度较快,2008年成为国家财政支持最多的基础研究资助渠道。资助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战略是其主要资助战略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成为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研究经费重要来源。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培养项目,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把“筑探索之渊,遂人才之愿”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逐步发展完善了人才项目资助链,总结了在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工作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经验。因此,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和资助情况,可以得到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状况的基本信息。本章节将在对近年来地质学申请和资助项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地质学基础研究队伍的现状和发展态势。

图7-1 1999—2009年资助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

一、地质学科申请数量的基本变化特征

本书所指的地质学,是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体系中地质学一级代码(D02地质学),其下包括了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含古人类学)、生物地质学、地层学、沉积与盆地动力学、矿物学(含矿物物理)、岩石学、矿床学、煤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火山学、第四纪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与地热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学,以及数学地质与遥感地质学等各分支学科。上述学科框架在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之初即基本设定,并在2008年根据科学发展状况进行了局部调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多数项目类别,特别是占资助经费2/3以上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5岁以下科研人员申请,女性科学家40岁以下)和面上项目,都属自由申请性质,面向从事基础研究的全体科研人员,由科学家自由选题、自主申报,因此,项目的申请数量能够较为可靠地反映相应领域的基础研究队伍情况。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SIS管理系统查询,可以得到几类代表性项目(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重点项目)2001年以来申请数据(表7-1)及其变化趋势(图7-2)。

表7-1 地质学科申请项目数(2001—2014年)

图7-2 地质学基金申请数变化趋势图(2001—2014年)

注:纵坐标为申请项目数;为便于比较,图中将杰出青年基金和重点项目数量分别放大10倍。

2001—2012年,各类项目申请数增长比较显著,表明地质学基础研究队伍持续增加,总体呈现良好态势。申请总数从661项增加到2 733项,增长了约3倍。而2013年到2014年,申请总数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面上项目申请数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政策调整的影响,即按规定上年度获得基金的申请人和连续两次申请未获批准的申请人不得提交申请。地质学科的这一趋势与其他兄弟学科基本类似。而青年科学基金不受此政策影响,表现出从2001年到2014年连续增长的态势,从92项增加到1 070项,增长了约10倍。特别是到2014年,青年科学基金申请数首次超过了面上项目的申请数,显示从事地质学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才仍处于增长期。

杰出青年基金申请数从2001年到2005年持续增长,但2006年以后即进入稳定期,并没有继续随其他类别项目申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改革开放初期培养的一大批青年人才,比较集中地在这一时期陆续超过了45岁的申请年龄限制而退出了申请队伍。同时,由于优秀人才的成长周期相对较长,新生力量未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后文中所述地质学研究队伍中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出生的年龄段人才流失,也明显地影响了申请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数量一直未变,使得评审过程竞争逐步激烈化,提高了隐形的申请“门槛”,不少优秀的青年人才对申请杰出青年持犹豫和观望态度,也一定程度地抑制了申请数量的增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与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项目指南中重点项目研究方向和拟资助项目数的设置密切相关。自2002年起,地球科学部开始实行按优先发展领域发布项目指南的方式后,申请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优先发展领域的限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自由申请,但总体上仍由科学家自由提出申请。2001年以来,地质学重点项目申请数大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反映了大量的年轻地质学家已走向成熟,开始参与重点项目的竞争。

二、申请队伍的学科格局

表7-2列出了地质学科2001—2014年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在各分支学科中的申请数量。数据显示近年来各分支学科的申请数量都有所增长,但增长明显不均衡(图7-3)。以矿床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和煤地质学为代表的地质资源相关学科,和以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和灾害地质学为代表的地质环境相关学科,申请数量增长更为显著;而以古生物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等学科为代表的基础地质学科,增长较为平缓,甚至没有明显增长。

地质环境和地质资源相关学科与基础地质学科申请数量增长速度的差别,经过数年的积累,已经明显改变了地质学的整体学科格局(图7-4)。基础地质学科的比例,由早期的60%左右,已降低到了50%以下。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即使作为基础学科考虑的沉积与盆地动力学,其中也包括了大量属于油气资源研究领域的申请项目;而矿物学中大量申请则侧重于环境矿物学或应用矿物学领域。因此,基础地质学科在申请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可能比数据所反映的还要低。

这种学科分布格局反映出,我国地质学基础研究中,人才队伍正在向偏重资源与环境的研究领域分配和流动;而更为基础的一些分支学科,人才队伍增长则不明显。这样的学科格局,显然受控于国家战略中对资源和环境的紧迫需求,但这将影响源头创新思想的产生和基础知识的储备,对学科的长远发展不利。

表7-2 地质学科中各主要分支学科申请项目数(2001—2014年)

注:数据仅包括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类别。“古生物地层学”含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地层学等;“构造地质学”含构造地质学、活动构造、构造物理与流变学、大地构造、火山学等;“水文地质学”含水文地质学及地热地质学;“生物地质学”因2008年新设立,故之前无申请。

图7-3 地质学科中各主要分支学科申请项目数增长趋势图(2001—2014年)

注:每一个分支学科的申请数按2001—2014年的年份次序显示为柱状图。

三、地质学基金项目申请者依托单位变化情况

2001年以来,申报地质学科基金项目的依托单位数见表7-3。为体现申请数量在各申请依托单位中的集中程度,将超过10项申请的单位数单独进行了统计,并计算了这些单位的申请数量及在全部申请中所占的比例。由表中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申请地质学基金项目的依托单位数量增加平稳,从2001年到2014年,增加了161%。

为便于比较年度依托单位与申请数量变化趋势,将各年度申请总数、依托单位数和申请数目超过10项的依托单位数表示在图7-5中。图中可见,三个统计指标增长比较同步。其中,2012年后,由于政策的限定,导致面上项目申请的迅速减少,也体现在申请单位数的增长趋势上。

从超过10项申请的依托单位提交的申请项目总数来看,它们占地质学申请总数的比例基本稳步增加,由2001年的49%增加到2010年的70%,之后就维持在70%左右的水平波动。平均每个依托单位的申请数量,从2001年的5.6项,到2014年的7.9项,增加了约41%;超过10项单位的平均申请数,从2001年的21.7项,到2014年的29.0项,增加了约34%。从这些统计数据看,2001年以来,地质学申请单位的增加,是控制申请数增加的重要因素;各依托单位的申请数增长格局,总体上比较均衡,并未明显集中到少数申请数量较大的单位。

图7-4 地质学科中各主要分支学科申请项目占申请总量比例变化图(2001—2014年)

注:图中将基础地质学科置于图下部;将地质资源和环境类的学科置于图上部。

表7-3 地质学基金申请项目依托单位数及申请项目数统计(2001—2014年)

图7-5 地质学基金申请项目依托单位变化趋势图(2001—2014年)

注:纵坐标为申请项目数或申请单位数。为便于比较,将申请项目总数除以10投影在图中。

四、申请队伍年龄特征及演化

在2000年之前,地质学基金项目申请人的年龄结构存在“双峰”分布,即“文革”前毕业的科研人员和恢复高考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成长起来的青年人才。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文革”前毕业的大批科研工作者陆续达到退休年龄,申请队伍过渡为“单峰”分布,集中在35~40岁这一年龄段,后续人才的情况令人担忧。

进入21世纪后,申请人的年龄分布出现了新的变化:以2001年、2006年和2011年的统计数据为代表,申请项目负责人年龄呈现出稳定存在的数个峰值和其间的低谷(图7-6)。详细分析可以看出,从2001年、2006年和2011年的项目申请者年龄主要峰值(相当于1963年左右出生,大致在1979—1982年进入大学学习),相应地从38岁左右到43岁左右,再增长到48岁左右,显示这批申请人已成为申请基金项目的主要力量。另一个次要的峰值(相当于1956年左右出生,大致对应于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2001年处于44岁左右,到2006年为50岁左右,2011年为55岁左右。2011年随着青年基金数量的迅速增加,新的年龄峰值正在形成,表现为一个比较宽的峰形,处于30岁至35岁,对应于1976—1980年出生,是我国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科研条件改善的新时期所培养出的青年一代,已成为申请青年基金的主要力量。2013年的数据显示,除上述特征继续呈现外,年轻科学家所占的比例已明显攀升,表现为31岁左右的一个显著峰值。但是,36~46岁年龄段,或者说1968—1978年出生的科研人员队伍的低谷,仍然非常显著。

图7-6 地质学基金申请项目负责人年龄分布

上述各年龄峰值之间的低谷,可能是我国不同时期国家政策和科技体制调整时留下的印迹。例如,“文化大革命”造就了近十年的人才短缺;而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出生的科研人员数量的缺少,则很可能反映了90年代初科研经费的短缺造成就业岗位减少,以及大学生毕业分配政策的变化(高等院校由计划分配转至双向选择,导致地质等艰苦专业毕业人才的流失);而相关高校招生计划的修改,使得地质专业招生人数大量压缩乃至部分地质专业的撤销,导致了其影响周期进一步延长。

与此相关,地质学人才结构长期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青年人才的总体比例与其他学科相比持续偏低(图7-7)。虽然近年来地质学科青年科学基金与面上项目的申请数比例持续升高,显示青年人才不断进入地质学基础研究领域,使得研究队伍得到补充,然而,地质学科的青年科学基金的比例显著低于地球科学部平均水平,也长期低于基金委员会的平均水平。原因可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质类高校更名或并入其他高校,对地质类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和压缩,大量减少了招生人数,同时,地质学应用基础类分支学科调整为应用类学科,影响至今,并造成了地质学基础研究队伍的培养滞后于其他学科。而近十年国家对地矿行业的重视,使得青年科学家的培养数量相对于其他学科(基金委平均)有了显著的提升。

图7-7 地质学申请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面上项目申请数比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2012年起设立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类别,作为青年科学基金与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衔接资助类别,资助38岁以下(女性科学家40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从而使基金项目人才系列更加完善,进一步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但对地质学科来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申请数量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差别。以2014年的申请数据为例,全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人数为2 03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人数为3 314人,两者比例为1∶1.63;而地质学科杰出青年基金申请人数(56人)与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申请人数(52人)比例为1∶0.93,也就是说两者的申请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倒挂”的。这充分说明了对地质学来说,加速培养30~40岁年龄段青年科学家成长的急迫性。

五、结论与建议

基金项目的申请数量可以反映基础研究队伍状况。进入21世纪以来,地质学基金项目申请数量,特别是青年科学基金申请数量的不断增加,显示基础研究队伍得到新生力量的补充,从事地质学基础研究的单位也在不断增加,研究队伍的结构不断完善。然而,进一步的分析则揭示,目前地质学基础研究队伍结构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引起关注,甚至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1)与地球科学领域其他兄弟学科的普遍情况相比,地质学科基础研究队伍中青年人才比例总体偏低,青年人才的补充尚显滞后。除国家政策宏观调控原因外,对地质行业工作性质艰苦、难以就业的传统偏见也是原因之一。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高校在设置、调整学科结构和制订招生计划时应予以关注;各研究机构在制订研究人员招聘计划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规划。而地质学会等相关机构在塑造地质行业形象时也应注意,除了要保持地质工作者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外,也不宜一味强调地质工作的艰苦性,应进一步强调地质工作与自然和谐的优秀文化。

(2)地质学人才队伍年龄结构连续性不好,具有明显分段特征。这很可能导致一定时期集中在同一年龄段的大批科研人员相互竞争加剧,在职称评聘、科研资源分配等方面出现相应的“瓶颈效应”的困境;而在某一时期又严重缺少1968—1978年出生的年龄段的研究力量。例如,高校和研究所一度出现的高级职称人员多于中初级职称人员的人才倒置结构。出现这一人才结构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地质行业的特点、科技政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方式转变等综合因素。虽然这一特点使用人为的手段难以改变,但相关地质学依托单位在制订人才和岗位政策时应将这一特点纳入考虑因素。

(3)2001年以来,地质学申请项目增长在专业上不均衡,导致目前地质学科格局显现向偏重于地质资源和地质环境方面演变的趋势,而基础地质的研究方向所占比例持续下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自我国在资源和环境领域的迫切需求以及相关投入增加的引导作用,导致地质学科研队伍向科研工作中偏下游的领域分配和转移。从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国家科技长远发展战略来看,这种学科结构不利于基础科学的源头创新和地质学知识的积累。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对从事基础地质研究的科研人员在各类政策上予以支持和鼓励。

(4)地质学申请项目依托单位的不断增加,有利于更好地吸纳地质学研究人员,完善地质学科研队伍,使基础研究队伍的多样化得到保障。对于以自由探索为主的基础研究工作来说,研究队伍的多样化有利于创新的产出。今后的科技资助政策中,应对新增设地质学研究方向的科研机构包容和鼓励,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总而言之,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激励作用下,以院士领军的基础研究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的科学技术思想库”,一批为科学事业稳定奉献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脱颖而出,众多基础研究人才活跃在科研第一线,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加强了国际学术联系,带动了一批重点学科的发展。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对中青年科技人才是一种强有力的政策激励,增加了他们献身地质学基础研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