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我国旅游业人才队伍现状与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旅游业人才队伍现状与问题分析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的旅游业从无到有,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便进入了一个市场主导、科技创新、持续发展和竞争激烈的旅游发展的新阶段。据预测,到2020年,每年到中国旅游的人数将达两亿人次,而中国旅游业所需从业人员将达3000万人。旅游本科教育在中国已经开展20多年,全国旅游本科院系约有400多个,申报并被批准的旅游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数量也快速增长。激烈的竞争严重影响了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

二、当前我国旅游业人才队伍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特点

1.需求旺盛,供应不足。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旅游教育的规模急速膨胀。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字,截至目前,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300所,旅游院校在校生总人数达到60余万,旅游专业教师人数达到两万多人。旅游院校的地域分布同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吻合,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的旅游院校均超过了50所。

我国旅游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目前,市场最需要的是有国际知识视野、有涉外旅游文化底蕴、有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具备国际水准的经营管理人才。此外,随着境内、境外游的空前活跃,涉外导游、外语翻译、公关销售人才也供不应求;受过专业培训,具有熟练职业技能的餐饮服务人才及旅游景观开发设计人才、旅游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电子商务和旅游保险人才等各类旅游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均成为时下的需求热点。国内旅行社要想赢得与境外旅行社的竞争,对高素质导游的培养和挖掘也将成为关键。因此,规范化、专业化的高层次旅游人才将是未来旅游职场的宠儿。

2.质量较低,适应性不强。由于旅游专业定位较模糊,水平层次不分明,结构内容欠合理。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既缺乏专业素养,又缺乏实际动手能力。他们所学的知识往往不是旅游企业所需要的技能,而是来自于学校利用自身师资设立的教学课程重复性内容多,且落后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更新和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在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些基本概念在多门课程中多次出现,不必要的内容重复不仅影响了本学科新内容的增加,降低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而且浪费了教育资源。

由于缺乏一线工作经验,许多旅游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感到十分不适应。一方面,简单的事情不愿意做;另一方面,困难的事情,怕脏怕累不敢做。由于缺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许多人才情商缺乏,虽然拥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因此,也很难适应旅游业多工种共同协作的工作模式。

3.流动性大,流失严重。旅游业是人才高流动性行业,其人才流动模式分为正常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季节性流动三种。由于旅游业涉及的部门多、内容杂,要求员工信息广、技能强,因此,员工常常进行岗位互换。竞争性流动源于旅游业与其他行业对优秀人才的竞争,优胜劣汰是旅游企业生存的自然法则,旅游行业利润率的不断下滑,旅游从业人员的待遇每况愈下,造成许多优秀人才外流。季节性流动由旅游业销售的周期性决定,随着国家节假日政策的波动以及旅游企业经营策略的转变,季节性人才流动特征可能会随之变化。从总体上看,旅游业人才流动频繁,大量的优秀人才正在从旅游行业流出,该行业对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二)原因分析

1.旅游业发展过快,造成人才供不应求,出现短缺。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人才供应暂时性的短缺。新中国的旅游业从无到有,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便进入了一个市场主导、科技创新、持续发展和竞争激烈的旅游发展的新阶段。旅游业向综合性、自主性、可持续性和生态性方向发展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管理创新、旅游消费模式变迁等一系列因素,正在给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旅游业带来新的挑战。据预测,到2020年,每年到中国旅游的人数将达两亿人次,而中国旅游业所需从业人员将达3000万人。在上海,到2010年星级酒店预计将增加200家,达600家之多,仅陆家嘴地区三年内就将新增10家左右。按一家酒店开业需有500人计算,五年内上海至少需要10万酒店类人才。

2.旅游教育扩张过快,导致质量不符合市场需求。日益看涨的旅游业发展势头刺激了旅游教育快速扩张。目前,全国共有旅游院校1300多所,其中,高校近600所,中等职业学校700多所;在校生60余万人,其中,高校2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3万人。旅游本科教育在中国已经开展20多年,全国旅游本科院系约有400多个,申报并被批准的旅游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数量也快速增长。一些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积累不多的院校,从管理学、地理学、建筑学、林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博士点开始增设旅游专业培养方向。由于教育的迅速扩张,学科建设仓促,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学设施都不够完善。广大求学者对高校学历、学位的强烈需求直接刺激了一些学校忽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合理性。一些学校片面地以增开学科、扩大生源、增加收入为指导思想,利用求学者对新兴学科的向往,在不具备充足的师资队伍的情况下,仓促组建旅游学科,按照现有师资情况随意设定培养计划,忽视了旅游教学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旅游业竞争加剧,企业效益不高,旅游人才待遇偏低,造成人才流失。旅游业的季节性波动造成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巨幅波动。以导游人员为例,旅行社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在旅游高峰期大量雇用兼职导游,在旅游淡季只保留极少数的全职导游,这就加剧了旅游从业者执业机会的竞争,造成从业人员的大量流动。由于旅游行业对从业者没有特定的技能需求,所以旅游业从业门槛较低。以酒店业为例,我国酒店业年平均人才流失率超过50%,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员工招聘的门槛较低。普通大专毕业生,只要能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几乎都能够胜任前台接待的工作。激烈的竞争严重影响了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由于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旅游——曾经的暴利行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旅游从业人员的收入与他们的付出极不对称,因此,每年都有许多优秀的人才流向了其他回报更高的行业。仍以酒店为例,一个优秀的前台接待人员,三年时间能够练就流利的英语口语,凭此他能够在外贸行业获得一个稳定的职位,收入至少是在酒店行业的两倍。

(三)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才需求的趋势

1.总量上供、需基本平衡。吴必虎、黎筱筱(2006年)根据各高校招生信息统计了我国旅游专业本、硕、博招生规模情况。(1)根据他们的统计数据粗略估计,当前我国本科以上院校每年培养旅游专业本科生50000人、硕士生2500人、博士生200人,按照2004年旅游在校生的统计,每年还有大约100000大专以下旅游专业人才进入这个行业。如果按照前面估计的2010年旅游人才需求缺口400000人推算,我国现有旅游教育及培训规模,已经能够满足旅游业人才需求总量的基本平衡。

2.结构上高、中、低各层次配置合理。前面所引用的数据清楚地显示了当前我国旅游专业学历教育的规模与格局(见图13.1)。从数量上看,旅游教育的发展规模应当得到适当的控制,应加强对学校旅游教学资质的审查,以保证各层次人才的合理配置。从质量上考虑,首先,应大幅度削减旅游专业本科教育规模。就当前的旅游教育形式而言,旅游本科教育已经成为“鸡肋”,既缺乏旅游行业工作的实用性,又缺乏旅游学术研究的专业性,只是培养旅游研究型人才的过渡教育形式。其次,专心致力于旅游技能人才和旅游研究人才的培养,设法吸引具有旅游从业背景的实操型人才加入学术研究队伍,以加强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最后,强制推行旅游职业资格认证。仿照注册会计师考试、司法考试的方式,完善并全面推进旅游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将过去单纯的导游证考试、旅游经理人员考试等整合并升级为全国性的权威资格认证。

img121

图13.1 当前我国旅游学历教育规模

3.在质量上,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化水平。加强旅游教学自身的研究,面对新的人才市场需求,对不同层次的旅游教学设计合理、适用、差异化、特色化的教学内容。信息化、全球化、专业化是旅游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用新兴的信息化技术开创全球化理念,打造专业化教学团队是旅游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而年轻的旅游教育机构必将因此而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政府应当为旅游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鼓励高校改进和丰富教学内容,注重信息技术、管理科学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政府应充分认识旅游教育在城市全球化竞争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投资旅游人才培养对于地区营销的长远意义,从而放弃将旅游教育视为普通劳动服务技能培训的肤浅认识,真正将旅游教育发展提升至关系到地区竞争力升级的高度,以旅游人才塑造为基础,树立国际品牌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