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生物地理信息在恢复古气候中的作用

古生物地理信息在恢复古气候中的作用

时间:2023-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4.2 古生物地理信息在恢复古气候中的作用Yin Hongfu应用当代世界气候带分布的原则和从古生物地理反映的干、湿、冷气候条件,恢复了中国大陆中、新生代的古气候。下以晚三叠世至古近纪的古生物地理信息为例,来恢复古气候。古生物地理区系的划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条件。反之,可用古生物地理的信息来恢复古气候,恢复气候在地史时期的演变,为当代气候变化提供有益的资料。
古生物地理信息在恢复古气候中的作用_生物地质学

5.4.2 古生物地理信息在恢复古气候中的作用

Yin Hongfu(1994)应用当代世界气候带分布的原则和从古生物地理反映的干、湿、冷气候条件,恢复了中国大陆中、新生代的古气候。下以晚三叠世至古近纪的古生物地理信息为例,来恢复古气候。

晚三叠世至古近纪,中蒙海、秦岭海及青藏海域相继封闭,中国与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根据植物和孢粉资料,同时也适当考虑动物群情况,此时中国可以分出下列四个气候带(表5.9)。

img202

1.潮湿热带 标志是热带海生动物群与热带植物群,即造礁珊瑚、固着蛤、货币虫、古近纪的常绿阔叶森林等。其位置在干旱亚热带之南,相当于今之热带雨林或更高的温度区。

3.湿润亚热带 标志是各时期的南型动物群。晚三叠世Dictyophyllum—Clathropteris植物群与早、中侏罗世的Ptilophyllum—Coniopteris植物群被认为是湿润热(亚热)带植物群,属印欧植物群体系(殷鸿福、凌秋贤,1988;吴顺宝、童金南,1988)。晚白垩世以Glyptostrobus,Metasequoia为代表的植物组合和古近纪的中国北方地区植物组合,均属湿润亚热带型(童林芬,1988)。与晚侏罗世热河动物群相当的植物群中,分布于黄河、秦岭一线以南的南型Ruffordia—Onychiopsis组合和浙江建德植物群均为南型植物群,但孢粉中Classopolis含量常高达50%,被认为是干旱植物群(黎文本,1983;曹正尧等,1982),这可视为本气候带植物群的一个特例。

4.湿润温带 标志是各时期的北型植物群。晚三叠世的Danaeopsis—Bernoullia(Symopteris)植物群与早、中侏罗世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代表湿度与温度较低的环境,属于西伯利亚植物群体系,可以认为是暖温带型。东北完达山、鸡西、松辽及大兴安岭一带中、晚侏罗世煤系地层中的植物组合(紧邻含Arctocephalites北方菊石群)为温带北型植物。在晚侏罗世相当热河动物群时期,存在着北型Ruffordia—Onychiopsis组合(曹正尧,1982),属西伯利亚植物群体系,其分布范围与黎文本(1983)的北型及过渡型孢粉带大致相近,紧邻含Buchia的完达山海湾,反映温带湿润环境。晚侏罗世南、北二型Ruffordia—Onychiopsis组合分布的西南界大致从准噶尔南缘向东南延伸至珠江口。

古生物地理区系的划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条件。反之,可用古生物地理的信息来恢复古气候,恢复气候在地史时期的演变,为当代气候变化提供有益的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