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体制和机制

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体制和机制

时间:2022-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和发展战略,克服计划体制的弊端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内在要求。这三个时间段,不仅展示了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而且表明了中国改革的逐步深入,不断突破。一批批民众自发自觉地大胆尝试,造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勃勃生机。

二、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体制和机制

农村悄悄发生变革的同时,中国的城市也发生着巨变。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为我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诸如计划制订与实施严重脱节,经济制度缺乏激励机制,劳动者劳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使得整体国民经济效率极低。(10)这些导致新中国成立初期所确立的工业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体发展目标未能实现,中国仍然处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表现为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和发展战略,克服计划体制的弊端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内在要求。

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以下几个事件可以作为标志: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商品经济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1993年,根据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宣布要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确定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三个时间段,不仅展示了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而且表明了中国改革的逐步深入,不断突破。如果说1978年冲破“两个凡是”是第一次思想解放,那么建立市场经济、冲破姓“资”姓“社”可以说是第二次思想解放,之后逐步深化,促成第三次思想解放,即在1997年提出所有制改革的问题。

每一次改革的深入,都像破冰之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就是经历了20多年的实践才最终得以实现。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感慨地提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所遭遇到的阻力:“(有些人)把计划和市场的问题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存废直接联系起来,提出这是一个姓‘社’姓‘资’的问题。他们运用类似八十年代初期批判‘商品经济论’时的论据和语言,断定‘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而把改革的目标定位在‘市场取向’上,把‘市场经济’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就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范畴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范畴混淆了。进而断言‘市场取向等于资本主义取向’,‘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这就是说,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于是,‘市场化’被说成是‘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一项主要内容。这种针对市场经济的理论有组织、有领导的大规模批判,不能不在干部和群众中引起极大的混乱,使他们无所适从。”(11)幸好在众多的争论面前,我们党因势利导,旗帜鲜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突破不仅是来源于自上而下的改革,也是基层民众不断自我开创的结果。一批批民众自发自觉地大胆尝试,造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勃勃生机。王玉清是一家纺织品公司的经理。回忆起当年的岁月,他不无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回想这20多年的经营,我几乎没遇到过大风大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社会上还没有‘下海’一说,我就已经提前‘试水’了。当年也是年轻气盛,‘摸着石头过河’嘛。我扔了国营企业的铁饭碗,到街道三产。当时我特别看好布的销售市场,并把第一步迈向了市场上不起眼,但特别缺少的儿童服装及中老年加肥服装。因为找好了市场空缺,很快引起市场共鸣,我也第一次尝到了顺应市场生产的甜头。不过,因为我闯市场闯得早了点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计划经济还唱主调的时候,我还差点出事。当时市民要凭票买布。购买一米的卡(的确良卡其)布,需要6元多现金和3寸布票。我看准了的卡布的市场潜力,就购买了白色的卡布,然后自己送到染印厂染印后拿到店里销售。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所以的卡布一米只卖3.6元,而且不需要布票。这样布的零售价格就降下来了,销售方式变灵活了,来买的卡布的顾客当时络绎不绝,一天就卖了好几万元钱。去农村卖的时候,农民都抢着往你手里塞钱。我们一共卖了好几车。但后来没有想到的是,当时这样的做法被认为是违反了国家统购统销政策,属于典型的投机倒把行为,按照当时的法律是要坐监狱的。有关方面正在收集我的‘罪证’时,国家取消了统购统销政策,市场彻底打开,布票取消了。我的‘投机倒把罪’也就不了了之。现在想起来,这多亏‘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要不然我很可能会蹲监狱呢!”(12)

除了上面这种“公然违背”旧有制度的做法外,还有一些人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即在表面上不违背既定制度,而通过某种方式从事制度其实不允许的事情。比如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正式实施,正式宣布自然人也可从事外贸经营之后,第一个以自然人的身份申请取得了第一号备案登记表的马龙,其实早就从事外贸生意了。马龙承认,由于他自己的企业注册资金只有3万元人民币,而一直以来,国家对外贸经营主体要求非常严格,最低注册资金标准为50万元人民币。所以虽然他早就开始从事外贸生意了,不过那是没有名分的,叫好听了是“外贸自由人”。原来做成一笔生意麻烦极了,先要挂靠在一家大公司下,然后还得按时间或成交单金额向挂靠公司交管理费或手续费。其实这些都是他自己的生意,可他没有合法身份,合同要盖外贸公司的章,还得在外贸公司走账,就得交代理费。而且在一些业务上也要看对方方便时才能办理,自然不如自己从事业务方便。直到《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实施之后,他才名正言顺地做起了外贸生意。(13)其实,不管是“公然违背”,还是“暗度陈仓”,都是对旧有制度的突破和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