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和标准统一的信息载体。市场经济呼唤普通话,科技发展呼唤推广普通话,精神文明建设呼唤推广普通话,所以,在我们这样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统一的国家里,推广和普及全民通用的共同语——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将对更好地发挥汉语的交际功能,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_新编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教程

有声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是社会成员之间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最有效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语言的应用能力,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基本能力之一,人们只有运用共同的语言来交流思想,才能更好地互相了解和组织生产。

《圣经》里说,很久以前,天下人说同一种语言。他们在一起从事生产劳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使他们感到无比自豪,于是他们决定修建一座塔,塔顶通天,用以传扬名声。上帝耶和华知道了这件事,他想:如果人类能造起这通天塔,以后就没有做不成功的事了,那不行!于是,上帝在一夜之间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人们的语言不通了,无法在一起劳动,也就不得不中止了建通天塔的壮举。所以在现代英语中,Bɑbel(通天塔)这个单词,除了表示地名和“通天塔”外,还具有“变乱”和“妄想”的引申义。这一传说,生动地说明了使用共同语对交流思想、组织社会生产的重要作用。

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多语言、多方言存在的国家,到目前为止,全国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种类在80种以上,其中,汉语是我国最重要的语言。但长期以来,由于山川的阻隔,人民的迁徙和民族的交融,汉语形成了许许多多地域性分支或变体,这就是汉语方言。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再加上长期封闭式的自然经济所形成的方言习惯根深蒂固,这就造成了汉语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很大差别。在我国七大方言区中,大方言区内还有次方言,在某些小范围的区域内也存在着“十里不同音”的现象。相比较而言,方言之间差异最大的是语音。如广州、香港人把“私有制”说成“西游记”,把“一”说成“呀”,把“二”说成“一”;湖南人把“图画”说成“头发”,把“男人”说成“兰人”;陕西人把“人民”说成“仍明”;南京人把“远近”说成“眼睛”,把“金银”说成“经营”;安徽人把“鸡蛋”说成“子弹”;云南人把“大雨”说成“大姨”;上海人把“洗”说成“汰”,北方人听成“打”,认为南方人“打”衣服,还要“打”脸,成为笑话。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巨大变革——走向现代化,而语言的现代化是一个必须同步完成的任务。语言现代化最主要、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民族共同语的普及。改革开放以来,神州大地上出现了和平时期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数以百万计的干部、工程师、企业家、推销员、文化人以至普通百姓,南下北上,参观、学习、开会、讲学、求职、旅游、登广告、做推销、跑生意;还有数以千万计的打工仔、打工妹迈出乡里,走向都市,开始了新的生活。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流动和迁徙带来的语言接触(实际上是方言碰撞)的结果,通常是各家都向民族共同语妥协——大家都说普通话。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方言分歧制造着人们之间的隔阂、误会甚至歧视,限制着人们之间的交际交流,拖着社会发展的后腿。

口语是沟通信息的桥梁,也是隔断信息的屏障,彼此听得懂就是桥梁,彼此听不懂就是屏障,去除屏障,架起桥梁,需要“共同语”。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和标准统一的信息载体。市场经济呼唤普通话,科技发展呼唤推广普通话,精神文明建设呼唤推广普通话,所以,在我们这样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统一的国家里,推广和普及全民通用的共同语——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将对更好地发挥汉语的交际功能,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