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国九负盛名的动画广告制作机构——阿卡工作室

英国九负盛名的动画广告制作机构——阿卡工作室

时间:2022-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位于伦敦SOHO区的阿卡工作室主要进行动画广告、宣传片、MV、网站互动设计创作。今天,阿卡工作室正在不断模糊着二维、三维、交互式媒体之间的界限。马里奥·卡瓦里在阿卡工作室的主要作品阿卡工作室主要导演阿卡工作室目前拥有30余位艺术家,包括导演、美术师及技术人员。

公司简介

到目前为止,本书似乎一直在谈论个人艺术短片、影院动画长片、电视系列动画片等饱含“艺术元素”的“艺术作品”,对于那些“沾满铜臭味道”的动画广告似乎避而不谈。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专门介绍一下英国久负盛名的动画广告制作机构——阿卡工作室。

打开阿卡工作室的官方网站,铺天盖地的作品案例让人应接不暇,我足足用了3天时间才把这个庞大的网站浏览完毕。看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头晕、耳鸣、手腕子疼。太多作品了!我根本记不住那些广告的名字,只记住了他们的广告客户是谁:

BBC电视台、UKTV电视台、MTV电视台、尼克洛迪思(Nickelodeon)儿童娱乐节目公司、Sky TV网络电视台、ITV网络电视台、维京网络电台(Virgin Radio)、英国Lloyds TSB银行、英国NatWest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Barclays)、美国Capital One银行、英国沃达丰(Vodafone)移动通讯公司、Orange移动通讯公司、欧洲最大的电信通讯运营商TELE2公司、宝马汽车(BMW)、沃尔沃汽车(Volvo)、庞蒂克汽车(Pontiac)、世界足球联盟(FIFA)、英国邮政、乐透彩票(National Lottery)、世嘉游戏公司、Guinness啤酒、英国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Bupa、H.Samuel珠宝、德国“易理妥”褪疤贴(Elastoplast)、欧洲之星快车(Eurostar)、Meltus止咳药水、“百龄坛”苏格兰威士忌(Ballantines)、《时代》周刊(Time)、康柏电脑、雀巢公司……

看完这些信息,我相信大多数读者会和我提出一样的问题:这公司一定很有钱?

答案是:这公司有钱很多年了。

位于伦敦SOHO区的阿卡工作室主要进行动画广告、宣传片、MV、网站互动设计创作。其作品以电脑动画为主,偶尔会使用手绘与定格技术,近年来他们又开始向交互式媒体领域进军。例如,工作室不仅为康柏电脑制作了动画广告片,还将两部广告片开发为简单的网络游戏,这款角色扮演类游戏使玩家体会到了拍摄广告的乐趣。另外,工作室的导演——罗博·拉提麦尔(Rob Latimer)与菲力普·亨特(Philip Hunt)在公司官方网站上推出了他们制作的圣诞电子贺卡短片《森林里的小熊》(Bear in the Woods)与《寂静的夜晚》(On a Still Night)并提供免费下载服务。

今天,阿卡工作室正在不断模糊着二维、三维、交互式媒体之间的界限。创意总监菲力普·亨特说:“虽然你能发现(我们也制作一些传统动画),但是传统的卡通风格不是公司的主要目标。强烈的设计感与新锐的创意远远胜过那些(墨守成规)的讽刺漫画。一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完善阿卡工作室的官方网站(从而证明自己在交互式媒体领域的拓展能力)。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一个稳定的导演、设计师团队。阿卡不仅仅是一个机构或传统意义上的动画公司,这里有宽松、优越、兼容并蓄而富有创造精神的工作环境。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动画已经与广告密不可分。广告无疑拓展了动画的应用领域,而网络更是开发了动画的潜能。尽管在广告领域动画还处于幼儿园水平,但是人们似乎越来越喜欢通过各种媒体形式改造动画的用途。”

随着动画与新媒体的不断相互渗透,艺术家的工作方式也随之改变。阿卡工作室的主力导演格兰特·奥查德(Grant Orchard)说:“我曾经是传统动画师,直到五六年前才开始学习电脑动画技术。今天透写台已经从我的桌子上消失了。很惭愧,我现在基本上只会用手写板画画了,那些传统动画设备已经搬进了地下室。”

阿卡工作室的名字几经更换,最早叫皮扎兹电影公司(Pizazz Pictures Production),后又改名为阿卡皮扎兹电影公司(aka Pizazz),创建者是有着近30年商业广告与短片制作经验的马里奥·卡瓦里。此人早在1976年就作为动画师参与了电视系列动画片《杰米与神奇手电筒》(Jamie and the Magic Torch)的制作,1984年他又加入乔夫·邓巴导演的动画短片《鲁珀特与青蛙歌曲》的创作团队,该片获得当年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在2001年马里奥·卡瓦里离开阿卡工作室之前,他在这里制作了大量广告与短片,包括康柏电脑、英国邮政等大客户。其中马里奥·卡瓦里2000年、2001年为MTV电视台制作的动画片花获得该年度D&AD(1)黄铅笔奖。除了制作商业作品外,在此时期马里奥·卡瓦里还把马克·贝克招聘进自己的公司并资助他完成了那部横扫世界、获奖无数的《山丘农庄》。

马里奥·卡瓦里在阿卡工作室的主要作品

阿卡工作室主要导演

阿卡工作室目前拥有30余位艺术家,包括导演、美术师及技术人员。

创意总监菲力普·亨特

菲力普·亨特出生于英国南部的汉普郡,为了不遵循父命成为一名兽医,他选择了进入艺术院校学习,本科生活在圣马丁艺术学院度过。菲力普·亨特根据德国著名剧作家、戏剧导演、诗人布莱希特·贝托尔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作品改编而成的偶动画短片《乞丐与死狗》(The Beggar and the Dead Dog)获得一等奖学金。1991年,菲力普·亨特凭借动画短片《纯洁的多米诺》(Spotless Dominoes)获得皇家艺术学院动画专业硕士学位

毕业后(1992年)菲力普·亨特在德国游学一年,走访了许多知名艺术院校,在绘画与音乐方面受益匪浅。1994年他导演了偶动画《啊,普克来啦》(Ah Pook Is Here)。这部6分钟的短片灵感来源于美国“垮掉的一代”旗帜性人物、小说《裸体午餐》(Naked Lunch)作者威廉·S.巴洛斯(William S.Burroughs)的一段朗诵录音,菲力普·亨特为这段声音配上了画面。此人不仅是瘾君子,还是同性恋者,腰里总别着手枪,是个酒后误杀自己妻子的嬉皮。他的烟酒嗓儿与汤姆·威兹(Tom Waits)有一拼,绝对是地球上最令人难忘的声音之一。这样的人生阅历和声音条件与这部探讨宇宙、权力、生命、虚无的作品简直是天作之合。

与其他艺术家一起合作“配乐诗朗诵”这种事情,威廉·S.巴洛斯似乎特别喜欢。1993年他便与涅槃乐队(Nirvana)的主唱柯特·科本(Kurt Cobain)合作联名发表了一张仅有9分41秒的EP专辑《他们都叫他牧师》(The‘Priest’They Called Him)。柯特·科本演奏吉他,威廉·S.巴洛斯自言自语地朗诵着他写的故事。在柯特刺耳的吉他回授音中,我们清楚地听到威廉·S.巴洛斯沙哑的声音:“直到他学会自己救赎自己,否则永远没有人会告诉他这一切。”第二年,柯特·科本就自杀了。

其实菲力普·亨特被世人所熟悉的代表作品可能只有《啊,普克来啦》一部,但是我为什么还把这仅有一部作品的导演写进书里呢?原因很简单,这片子太刺激了!我只看了一次便终生难忘。

“扭曲的灵魂”系列玩具+奎伊兄弟的不知所云+史云梅耶的定格动画技术=《啊,普克来啦》。

影片讲述宇宙大爆炸后的废墟之中,毁灭者阿普克——这一地球上最后的、主宰人类恐慌的神灵和他的密友讨论起生与死之间的界限问题——“死亡降临之时,也埋下了生的种子”。主角造型已经不能用恐怖形容,“恶心”两字似乎更贴切。画外音那位垮掉派大师的喃喃自语使我昏昏欲睡。每次观看都需要极大的勇气与耐心,因为它在挑战观众生理与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1994年《啊,普克来啦》在伦敦电影节首映,不仅获得1994年渥太华国际动画节最佳实验动画技术奖,还被威廉·S.巴洛斯选入自己的回顾展并被歌德学院永久收藏。

极其“艺术”的《啊,普克来啦》为这位艺术家带来了知名度与商机。完成了德国的游学工作,菲力普·亨特便来到美国与巴瑞·普维斯一起为蒂姆·伯顿执导的《火星人玩转地球》制作定格动画,遗憾的是,导演迫于压力,最后将所有外星人由偶动画角色换成了电脑动画人物。完成这一工作后,菲力普·亨特便回到伦敦加入阿卡工作室,成为该公司旗下的一名自由职业者,签约动画导演。作为阿卡工作室的创意总监,他为MTV电视台、沃尔沃汽车、宝马汽车、庞蒂克汽车、FIFA(2002年与2006年)、《时代》周刊等知名企业制作了大量动画广告片,其中为Orange移动通讯公司制作的系列动画广告片知名度最高并获奖无数。

菲力普·亨特的名字还经常出现在各种书籍、杂志的装帧与美术设计名单中,特别是儿童图书。他说:“其实我非常喜欢为孩子写书和做插画,当然与此同时还要制作比《啊,普克来啦》更加阴暗、惊悚的短片。”2007年他为畅销书《卡通角色设计2》(Pictoplasma:Characters in Motion 2,2007)设计了一些造型。今天他定居伦敦,与意大利制片人、导演克里斯蒂娜·贝托(Cristina Betto)生有一女。

马克·克雷斯特(Marc Craste)

凭借为Orange移动通讯公司、英国NatWest银行、H.Samuel珠宝、康柏电脑、Guinness啤酒、乐透彩票、“百龄坛”苏格兰威士忌、MTV电视台、Lloyds TSB银行等知名企业制作的广告,马克·克雷斯特成为阿卡工作室当之无愧的金牌导演。他不仅为冰岛乐队——MúM 2004年的专辑《夏天来了,我们的罪恶感会减轻吗?》(Will the Summer Make Good for All of Our Sins)制作了宣传片,还为尼克洛迪思儿童娱乐节目公司制作了2007年圣诞节特别视频贺卡。

澳大利亚人马克·克雷斯特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高中毕业后便直接参加了工作。20世纪80年代早期,马克·克雷斯特进入悉尼动画圈,为几部仅在电视上播放的低成本电影制作动画片段。之后他有机会成为一名广告导演。因为这个机会,他去了伦敦,并定居下来。起初马克·克雷斯特从事二维动画创作,直到一个朋友教他学会了LightWave这个三维动画软件,他才开始慢慢将创作中心转为三维动画。马克·克雷斯特在阿卡工作室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三维动画,他的艺术短片处女作《星外飞仙》(Jojo in the Stars)也不例外。

2003年,马克·克雷斯特编剧、导演的《星外飞仙》获得2003年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动画短片奖、2005年的欧洲卡通论坛大奖。这部12分钟的电脑动画短片完全由阿卡工作室投资制作,谈到影片的创作灵感,马克·克雷斯特说:“有一次我听到了一段美丽而伤感的音乐,就是现在贯穿整个影片的那段主旋律音乐。听着这首有些哀伤、凄美的乐曲,我的心绪开始游走,似乎故事的所有画面都浮现在我眼前……另外,我一直对马戏团和一些比较怪诞的元素感兴趣,加之我在《恐怖城堡》(Pica Towers)中创作过的角色,故事围绕这些元素就慢慢形成了。《恐怖城堡》是我在《星外飞仙》之前创作的短片三部曲(编者按:黑白电脑动画片,1—2分钟1部,比较成人),推出后反响很不错,我们受到激励才决定继续做这个题材的。你们可以看到,《星外飞仙》的场景和角色设计与《恐怖城堡》非常相似。”

无论是《恐怖城堡》《星外飞仙》还是商业作品,马克·克雷斯特似乎对黑白影调情有独钟:“用黑白影像表达故事是我的最爱,因为这样感觉很大气。而且用黑白表现方式更能凸显我在场景设置和灯光设计上的创意。”

2008年,马克·克雷斯特完成了一部24分钟的动画片《淘气鬼》(Varmints),影片根据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海伦·沃德(Helen Ward)的同名作品改编而成,同时马克·克雷斯特还为该书绘制了插画。

2010年,他为加拿大冬季奥运会制作了宣传片。

马克·克雷斯特的代表作品

格兰特·奥查德(Grant Orchard)

格兰特·奥查德毕业于英国萨里艺术与设计学院,1997年加入阿卡工作室,他为阿卡工作室带来了两个D&AD大奖。

在这里,格兰特·奥查德不仅为康柏电脑、BBC电视台、沃尔沃汽车、MTV电视台、ITV网络电视台、Meltus止咳药水、Orange移动电话公司、维京网络电台、英国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Bupa、英国巴克莱银行、雀巢聪明豆(Smarties)等公司制作广告,还为爱尔兰的Dundrum购物中心制作企业宣传片。在为歌手苏贾·史蒂文斯(Sufjan Stevens)制作的MV中导演使用了动画与真实背景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格兰特·奥查德也许是阿卡工作室创作非广告类短片最多的导演,他的第一部短片是为第四频道制作的《欢迎到明处来》(Welcome to Glaringly,2003),在这部3分钟的短片里格兰特·奥查德对电子游戏的狂热尽显无遗。2005年的《公园足球》(Park Football)是一部两分钟的短片,“《公园足球》当初只是我学习AE软件的练习作业而已,之所以角色都是小方块是因为我没时间去细致地设计造型。总之,整个作品就像一个实验”。这个看上去像16位电子游戏一样粗糙的小短片只有一个镜头,导演完全依靠声音元素营造踢球时的种种喜剧气氛。网络电视台QOOBTV竟然从这个像素画般的作品中看到了商机,于是要求格兰特·奥查德以它为原型制作10集(每集1分钟)系列动画片《我爱运动》(Love Sport,2007)。“与QOOBTV的合作极其愉快与完美。他们给了我们一笔钱,然后就啥也不管了。他们说做完之前不会对我们进行任何干预,因为对我们有信心。这使我们目瞪口呆。”

《我爱乒乓》(Love Ping-Pong)、《我爱相扑》(Love Sumo)、《我爱篮球》(Love Basketball)、《我爱登山》(Love Mountaineering)……这些“我爱”系列产品有点暴力、有点成人、有点搞笑,整体感觉与意大利动画大师布鲁诺·波兹托晚年制作的Flash系列作品如出一辙。只不过大师的作品形式简单,但含义深刻,而格兰特·奥查德的作品只是为了搞笑而已(当然他无时无刻不在向电子游戏致敬的状态也被大家一览无余)。有趣的是,QOOBTV是MTV电视台在意大利分公司的下属单位,怪不得他们对格兰特·奥查德的作品如此欣赏。

格兰特·奥查德今天的梦想是在两年内制作一部自己喜欢的30分钟以内的动画片。

格兰特·奥查德的代表作品

米克·格雷夫斯(Mic Graves)

插画家出身的米克·格雷夫斯除了为康柏电脑、欧洲之星快车、Sky TV网络电视台、美国Capital One银行、英国沃达丰移动通讯公司、德国“易理妥”褪疤贴、英国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Bupa、欧洲最大的电信通讯运营商TELE2和BBC2电视台制作了大量广告外,还在很多知名动画片中担任美术指导的工作,例如马克·贝克与纳维尔·阿斯特里执导的电视系列动画片《大骑士》。作为导演,他还参与了SC4电视台出品的电视系列动画片《新坎特伯利传说》(Canterbury Tales,1998)的创作,导演了《骑士传说》一集。该系列片获得1999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史蒂夫·斯茂(Steve Small)

作为美术设计师,史蒂夫·斯茂曾经参与迪士尼公司的影院动画片《大力神海格力斯》(Hercules,1997)与《幻想曲2000》(Fantasia2000)的创作,电视动画版“憨豆先生”(Mr.Bean)的形象就出自他之手。史蒂夫·斯茂在阿卡工作室为世嘉游戏公司、尼克洛迪思儿童娱乐公司、UKTV电视台等客户制作了广告。

阿曼黛·派察曼(Amandine Pecharman)

阿曼黛·派察曼毕业于世界一流动画院校——法国哥布林视觉传媒学校(Gobelins L’ecole De L’image)。毕业后,她作为一位插画家、动画师、概念设计师及导演就职于阿卡工作室。

她的短片作品包括2005年的《线头》(Au bout du fil)和2006年的《小鸡时刻》(Cocotte Minute)。后者是她与五位哥布林视觉传媒学校的同学联合制作的三维动画片。这部耗时半年的短片是该校动画系为2006年昂西国际动画节的开幕式定做的众多宣传片之一。

近来,阿曼黛·派察曼参与了菲力普·亨特最新短片的创作,担任美术设计工作。

卢卡斯·威格鲁克斯(Lucas Vigroux)

卢卡斯·威格鲁克斯毕业于法国著名动画院校——计算机图形图像高等学校(Supinfocom Arles),他与另外两名同学合作的毕业作业《莫名的进军》(The March of the Nameless,2006)是一部5分钟的三维动画片。

虽然工作室有很多艺术家,大家风格各异,但是猛一看,阿卡工作室的作品还是有其共同点的。

其一,作品美术风格非常时尚、简洁、夸张,很少出现写实风格的作品。用一句最时髦的话评价就是“极其英伦”——尽管它本来就是英国公司。近年来,英国以其突出的创意产业闻名于世,于是“英伦”二字便成了“潮人”挂在嘴边的时尚用语。至于“英伦”二字如何定义,看看MTV电视台那些五彩斑斓的片花,听听“酷玩”(Coldplay)乐队的音乐就能略知一二了。其实阿卡工作室的作品在故事情节上并没什么惊天动地之举,并非我们常见的那种靠讲故事取胜的广告,只是形式上非常抢眼、前卫。

按我们通常的思维习惯肯定会认为如此时尚的导演必然会时刻关注动画的最新趋势,但这一点上,马克·克雷斯特却显得相当“保守”:“除了和我的孩子一起看迪士尼的动画外,我似乎没有看过别的动画(虽然现在好动画非常多)!我猜想自己是有意不去了解动画最新的发展趋势,这样才会安心地将精力集中到自己的项目上,而不会被目前所谓的潮流所束缚。”这话也对,人家本来就是创造“英伦”潮流的,又何必去模仿潮流呢。

其二,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创作理念使公司不断壮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英国艺术家欢聚一堂,各取所长。除了公司内部的国际合作,阿卡工作室还与德国Studio Soi工作室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代理其在英国的所有业务。

Studio Soi工作室的主要成员都是德国著名的影视艺术学院——巴登符腾堡州电影学院(Filmakademie Baden Wuttemberg)动画专业的毕业生。公司坐落在德国路德维希堡(Ludwigsburg),目前有12位核心成员,主要以三维动画创作为主。他们与阿卡工作室合作完成了大量广告与短片,例如:

《残缺的天使》(Engel zu Fuss)讲述了一个小天使因翅膀太小而从天而降的故事,这部由萨斯卡·安塞德(Saschka Unseld)与扎卡布·斯卡贺(Jakob Schuh)联合导演的6分钟短片获得2008年昂西国际动画节最佳电视动画特别节目奖。他们联合导演的《兔子》(Bunnies)是为德国斯图加特动画节制作的宣传片。

萨斯卡·安塞德与约翰尼斯·威蓝德(Johannes Weiland)联合导演的《铁道挽歌》(Olis Chance,又名《好运的欧利》)是一部提醒儿童在火车轨道周围玩耍时注意安全的公益宣传片。

阿卡工作室的联系方式:

Studio aka

30Berwick Street

London

W1F8RH

UK

电话:+44(0)20 74343581

传真:+44(0)20 74372309

E-mail:info@studioaka.co.uk

备注:

(1)英国设计与艺术协会奖(British Design and Art Direction,简称D&AD)由几位伦敦的设计师创建于1962年。D&AD是代表创造性艺术、设计及广告业界的全球性教育慈善机构。从1962年起,D&AD就开始致力于制订行业标准、培养和激发新人,近几年来,D&AD更充分展示了创造力对于推动商业表现的重要作用。过去40年中,D&AD一直是唯一涵盖了各种传媒模式,同时又充分认同综合性媒体方式日益增长重要性的机构。

鼓舞和奖励出色的表现一直是D&AD的核心任务,其中包括:已经举办了46年的D&AD奖项;年鉴,这是一个对一年之中最优秀的设计和广告作品的永久视觉纪录;以及通过D&AD内部会员制度对创造力的积极认可。D&AD奖项——黑铅笔(金奖)、黄铅笔(银奖)一直是全世界创造性艺术界最负盛名的盛典。

D&AD官方网站:www.dandad.or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