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社会的历史对比特性

农村社会的历史对比特性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这种现代型农村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中国大概从春秋战国时期到20世纪中期属于传统农村社会; 20世纪中期以来属于后传统农村社会形态,我国还处于后传统农村社会形态向现代农村社会形态的转型阶段。传统农村社会的政治特征。
农村社会历史对比特性_农村社会学新论

二、农村社会的历史对比特性

为了深刻地全面地介绍农村社会的历史特性,我们将采用“发展形态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农村社会的历史特性。采用这种方法分析农村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性质的主要有如下学者。

第一,J.米格代尔。他在《农民、政治与革命》一书中,根据农民对外交往受控程度,将传统农村社会分为地主限制的农村和控制松散的农村两种类型。认为控制松散的农村是“那种没有高高在上的地主限制农民与外界联系的农村”。“控制松散的农村可能完全由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小农构成,也可能是只有一部分人占有可耕地。但不论哪种情况,都没有一个或几个人拥有像地主那样能够限制农民对外交往的控制力量。”[56]由此我们可以根据他的思想推论:地主控制的农村就是地主限制着农民与外界联系的农村。而且他还根据农民对外交往的程度将农村社区分为外向型农村和内向型农村两类,“对外交往程度较高的农村社区(即外向型农村),是指那些农民通过各种方式与村外的人建立起联系的农村,这些方式不仅包括占首要地位的直接交往和相互影响,还包括各种间接的联系。”“对外交往程度低的农村社区(即内向型农村)是指那些村庄成员与外界的交往极其有限,交往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57]他的这种分类是为说明农民在“农民社会”发生变革中的作用服务的。

第二,李迎生。他将农村社会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原始型村落、古代型农村、近代型农村、现代型农村。他分析道: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原始社会的人们开始由游牧转向定居生活,出现了村落,产生了最早的农村社会。农村社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标志着传统文明时代的开端,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社会也在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态,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自原始型村落以后,农村社会又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古代型农村是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城乡分离而逐步形成的。在这种类型农村中,农业是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传统的礼俗、习惯是社会控制的基本手段,实行家长制统治。到了近代,由于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城市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而农村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科学文化上都成为城市的附庸,日益落后、贫穷和凋敝。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为农业和工业的结合创造了前提。在现代型农村中,农民交往范围扩大,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结构科层化,工农商一体化,等等,代表着农村发展的趋势。目前,这种现代型农村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58]

此外,程继隆在《社会学大词典》中将农村社会分为村落社会、封邑社会、井田制社会、租佃社会等几个阶段。[59]其他研究农村社会发展或变迁的学者都简单地将农村社会分为传统农村社会和现代农村社会两个历史形态,然后,再分析农村从传统社会阶段进入现代社会阶段的过程。[60]

本书根据S.艾森斯达德、卡尔·多伊奇、埃文·多伊奇、J.米格代尔等人主张人类在从传统社会形态转型为现代社会形态过程中,存在一个社会动员或后传统社会的过渡形态[61],以及贝尔主张在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之间存在一种后农业社会形式,[62]提出农村社会有传统农村社会、后传统农村社会、现代农村社会三个历史形态。从逻辑上说,一个极端社会形态到另一个极端社会形态必然要经过一个过渡社会形态。事实上,世界许多国家或民族进入现代农村社会(即工业社会后期的农村社会系统)之前都经历过后传统农村社会阶段,只是所花的时间不等而已。传统农业社会、后传统农业社会、现代农业社会都是很难用具体时间来界定的相对概念,我们只能用生产力标准来界定。使用工业创造出来的生产资料如使用化肥、化学农药、农用薄膜和农用机械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村社会属于后传统农业社会。在使用工业社会的农业生产资料进行生产之前的农村社会属于传统农村社会,此时期农村一般使用天然绿肥、草木灰、动物粪便等天然肥料;使用牛马等动力能源;使用手工耕地进行农业生产。工业社会后期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使用复杂的动力机械农具和天然肥料进行农业生产,这种农村社会属于现代农村社会。这三种农村社会形态,在英国,大概从园艺社会到16世纪中期之间属于传统农村社会形态;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属于后传统农村社会形态;18世纪中期以后进入现代农村社会形态。在美国,大概在园艺社会与19世纪之间属于传统农村社会形态;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属于后传统农村社会形态;20世纪中期以后属于现代农村社会形态。中国大概从春秋战国时期到20世纪中期属于传统农村社会; 20世纪中期以来属于后传统农村社会形态,我国还处于后传统农村社会形态向现代农村社会形态的转型阶段。

因此,我们从农村社会系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要素来对农村社会系统的历史特性分三个形态作定性描述。

1.传统农村社会的历史特性

(1)传统农村社会的经济特征。从经济维度来分析,传统农村社会,在园艺社会的采集、捕猎基础上新增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孕育了家庭手工业,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家庭经济模式。农户依靠祖辈传下来的种养经验和手艺、人畜力以及地面再生自然能源,以家庭或社区为经济活动空间,进行自产自销的家庭综合经营。这是典型的自然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里,土地和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是农村劳动力价值难以体现;大多数人都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是社会的根本产业,不仅是国民食物保障而且也是国家主要财源的支柱产业。

(2)传统农村社会的政治特征。从政治维度来分析,传统农村社会很长时期实行的是宗族自治乡村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是农耕经济和家族统治相结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是它在中西方传统农村社会中有不同表现,在古代欧洲是庄园领主制;在古代中国是乡里制度。它们两者都是以家庭(家族)为治理主体的。封建时代的欧洲庄园是家族性的,欧洲庄园不仅是一块地产,而且是一个政权单位,贵族领主在庄园上不仅有司法权,还有经营权、行政管辖权,因而庄园依然是一个独立王国。他们还在庄园内建立城堡,从10世纪起,城堡是欧洲北部乡村景色的一个特点,后来,在意大利,城堡仍然是领土组织中的基础经济结构。[63]封建和半封建时代的中国,各地农村居民都是以家庭、家族的方式稳固地生活在一起,家庭、家族不仅是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管理单位,甚至行使着相当大的国家权力。所以古代中国的乡里制度是以家庭和家族为基础的,是宗法性和行政性的高度整合。历代乡里制度都是以对全体乡村居民进行什伍相保、什伍连坐为管理原则。不管是欧洲的庄园制度或是中国的古代乡里制度,都是家族或宗族治理。欧洲庄园领主或中国的乡里的里甲长、族长都有权力处理治辖范围一切事务,国家很难对他们进行行政管理。但在这种治理模式里,农民个人对政治活动的影响很小,作为个体,每个人只能服从整个家族或乡里的安排。农民个人与宗族群体是依附与庇护的关系。所以,农民都是被动地接受统治,自主意识缺乏,宗族宗法观念根深蒂固,依附观念浓厚。在此时期,农民的政治意识较淡薄。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对政治体系和政府决策过程可以施加的影响,只关心非政治性事务,对自己与国家政治过程的关系很少认识,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冷漠感。他们是政治活动的“观众”和国家权力的俯首帖耳的受众。很少对国家提出利益诉求,最多向领主或保甲长提出解决个人私事的请求。

(3)传统农村社会的文化特征。从文化维度来看,传统农村社会是一个重视礼仪和道德的社会。礼仪是人们通过程式化言行交流某种信息,以求得生存环境的程序化、消除对环境的陌生感、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的行为类型。礼仪还可以看做社会交易中实施基本行为规则的技术性模式,看做行为文化的“外包装”。礼仪能过滤不确定性较强的信息,加强确定性较强的信息。由于传统农村社会是环境信息不充分的社会,农村居民希望通过礼仪交流信息,所以,传统农村社会是一个重视礼仪的社会,是一个礼仪纷繁复杂的社会。复杂的礼仪能维持传统农村社会的稳定。社会基础结构没有发生改变,传统农村社会的礼仪就不会瓦解。道德是依靠羞耻感来维持的人们的自律性行为规则。道德利用一致的价值观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价值观一致就会产生统一的羞耻心,从而约束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传统农村社会是由许多血亲共同体构成的社会,血亲关系能使农村居民形成一致的社会价值观,产生共同的羞耻心。所以,传统农村社会的道德自律压力很大,成为稳定社会的主要力量。[64]道德能降低农村居民交往中的不确定性,节约社会交易成本。农村居民乐于利用道德进行社会交往。传统农村社会是由不同地理环境的千差万别的家庭文化支撑的家族社会。家族是自然生长的,一祖之脉,绵延繁衍,子子孙孙,相聚一域,形成家族社会。家族在传统农村社会不仅是一个政治共同体,也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在传统农村社会家族替代着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具有社会互助、发展公益、辅弼国家等无法否定的作用。家族文化能调适个人行为,维持着家族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以及价值体系,支持着村庄的日常运行。传统农村社会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包括驯化了大量的农作物和动物,积累了大量的种养经验和技术以及工艺,发明了大量的手工农具、工艺工具,给人类留下了五花八门的食品加工制作技术和桥梁、房屋、庙宇、手工作坊等建筑。传统农村社会是一个重视常识、经验的社会,大多数农民具有因循守旧的心理。农民具有援循智慧,善于模仿、借用、传授经验和技术。这也是农户家庭获得生存保障的文化。传统农村社会以农为本,所以,农民都有重农轻商意识。由于农民交往的局限性和劳作的单一性等原因,传统农村社会文化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对外界文化具有天生的排斥本性。

(4)传统农村社会的社会特征。从社会维度来看,传统农村社会最突出的社会历史特征就是农民群体庞大。传统农村社会,因为社会分工不发达,所以绝大多数劳动者都是农民。而且都囿于自然村活动,向城市社区进行职业转移的人不多。另外,传统农村社会,在自给自足农业经济条件下,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自然增长率低。而且农村人口体质差。如据金陵大学调查,1929—1931年,我国农民的平均寿命男为34.9岁,女为34.6岁。20~40岁的成人平均体重104斤,身高161.5厘米。由于遗传等方面的原因,残愚痴呆人数占总人口的2%左右,个别乡村甚至高达4.3%。[65]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农户家庭对传统农村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决定作用。在传统农村社会,农村家庭承担着繁育后代、生产、教育、养老、对外交往、社会成员管理等功能。农村社会结构一般以复合家庭、扩大家庭、联合家庭等为主,即多为几代同堂、几房同堂、规模较大的家庭,以适应生产与保障的需要。在传统农村社会,家庭如此重要,所以家庭子女的婚姻全由家长做主安排。为了繁荣家族,一般以家族为单位举办私塾,培养人才。就社会交往而言,村民交往具有地缘性和亲缘性,一般家庭成员几乎不与外人交往。至于女人的交往圈子更小,更要受到限制。由于个人以家庭或家族成员身份而生存,加上大多数农村家庭无能力为个人发展提供必要资源,个人的社会资本支持能力比较弱小,所以,在传统农村社会,除极少数特别能干之人通过特殊途径向社会流动外,绝大多数终身没有发展机会。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传统农村社会缺乏社会公共产品。不仅农户家庭要承担家庭成员的一切福利,而且还要为村里供给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如出资或出劳力修建村内交通要道、桥梁、庙宇、祠堂等公共设施。可以说,在传统农村社会,国家几乎不为农村社区提供公共产品,农村社区的公共产品基本上由村庄社区自我提供。

2.后传统农村社会的历史特性

(1)后传统农村社会的经济特征。该农村社会形态介于传统农村社会与现代农村社会之间的过渡形态,它摆脱了传统农村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解构了传统农村社会结构,但各项社会指标尚未达到完全的现代农村社会标准。后传统农村社会具有如下经济特征:第一,在传统农村社会形态基础上新增了海洋养殖与捕捞、农产品加工与贸易、运输业、乡村工业等产业。农村社会真正进入社会大分工时代,农村人第一次改善了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第二,农民利用土地、人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电力、机械力、化石能源,进行农业生产。在经济活动中,采用了农业科技、捕捞技术、加工技术、市场经营技术、工业产品制造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熟练掌握和使用化学农业生产资料和生物技术,使农业走上了化学化生产道路。农业产量因大量和广泛地使用化肥、化学农药、化学农用薄膜;因采用生物技术改良农作物品种,得到迅速提高。[66]第三,农业生产开始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不仅要提高产量,满足日益迅速增长的人口对食物需求,还要为轻工业部门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如20世纪80年代的前苏联,有52%的农产品成为工业加工的原材料。还为整个工业部门发展提供劳动力,如我国从1949—1957年平均每年有523万农民进城市工厂就业;1957—1965年,平均每年有22万农民进城市工厂就业。1990年农业为工业输送3228.7万劳力;2000年达到4108.6万劳力。为工业品提供消费市场,如我国1998年农村消费工业品达3769.9亿元人民币; 1999年达4110.5亿元人民币。而且通过上缴税收或其他途径为国家城市建设、工业建设和国家机器运转提供财源。如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农业部门为国家提供了50%的财源;90年代为国家提供了45%的财源。[67]第四,其经济运行模式是商品经济,农村地区生产的工业产品都是商品;生产的农产品大多也是商品,生产单位的经济活动空间扩展到全国,农村人把全国各地看做商品生产要素和产品销售的目的地。此时,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商品,农村人背井离乡到城市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争取家庭消费所需要的货币。第五,农业的社会地位多有所下降。农业的社会地位从传统农村社会的根本地位降为基础地位。因为在工业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非农产业比农业在经济效益上占有绝对优势。非农产业在要素、资源和其他各种生产条件的分配过程中,比农业取得了优先权,能优先获得可满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会,从而使非农产业得到快速增长,进而使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要素占有率和产出份额迅速上升。相反,农业部门的要素占有率和产出份额则迅速下降,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很小的部门。[68]在世人眼里,农业只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再是国家的根本。第六,家庭式农业向经营式农业转变。在后传统农村社会,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小农社会和经济得到转化。主要表现为小农分化为农业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如英国、法国、美国逐步出现了大规模的家庭农场或农业企业。农业进入集约和规模经营时代,而且农业部门内部出现了社会分工,从传统农村社会的家庭综合经营转变为专业经营。不仅在地域上进行分工,而且在农业生产环节上进行了分工,出现了产业化经营格局。传统农村社会的家庭式农业被瓦解,被转变成经营式农业。

(2)后传统农村社会的政治特征。在此农村社会形态里,传统乡村治理结构被解体,家族模式被解构,农民的流动空间扩大,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农民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农村家庭财富不断增加,出现富人群体。农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农民对社会生活全面参与;农民逐渐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农村社会的这种变化促使农村社会政治领域发生变革。村民在政治上要摆脱原来的“依附和庇护关系”,不再依靠非正式制度文化进行社会交往,不能被领主或保甲长控制在村庄内活动,要在更广阔的天地开展经济、社会活动。后传统农村社会的政治特性表现如下:第一,乡村治理被纳入政府管理范围。农业的基础地位,乡村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人口的大流动,引发了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渗透和掌控。于是国家对乡村组织和权力进行制度安排和规范建构。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掌控经历了直接的行政管理到间接的自治管理过程。第二,村庄权力不断扩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社会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尤其是拥有企业或公司、农场的经济实力雄厚的富有农民,要改变“政治侏儒”的人格,要求参与乡村政治活动,制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营造社区运行新秩序的社会制度。他们凭借经济力量进入乡村政治决策集团,使农村社会出现了能人政治势力。他们非常关心和积极参与社区决策,并进行合理的利益表达,对本村本乡的各种决策、规划表现出明显的政治敏感。他们不再是乡村政治活动的“观众”,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这样在国家赋予的体制性权力与村落内生性权力的结合下,农村社会出现了村庄权力。我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颁布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是国家权力对村庄权力的积极回应。第三,民间组织不断涌现,在农村社会政治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农村社会最先兴起的民间组织是农村经济组织。因为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在资金、技术、劳动力及市场信息等方面难以适应扩大再生产的要求,只有建立互助的经济合作组织才能壮大农民经济实力。这类组织主要有农工商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专业互助社等。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对农村社会变化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不仅在较广的范围内有效地支配农业资源,增强农民对科学技术的吸纳能力和转化能力,增强农户家庭抗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能力,培养农民对外部社会的适应能力;而且产生了政治效益,提高了农民的组织程度,使农村组织形式多样化,农村社会更开放,使农民更多地介入外部社会,推动农村社会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变。继经济组织后,农村社会逐渐出现了其他社会组织。如农民协会、农民联盟、老年协会、治保会、计划生育协会、调解会、能人会、妇代会等。这些农民组织在行政村甚至在乡镇公共事务中起着重要作用。第四,农民政治行为具有不成熟性。这是过渡性农村社会形态的必然表现。与传统农村社会比较,此时期的农民政治行为是伟大的进步,若与现代农村社会的农民政治行为比较,却显得很不成熟。主要表现在民本观念比民主观念浓厚、草根民主操作欠规范等特点。第五,家族制权威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家族中,决定家族权威的因素由先赋性因素变为自致性因素,传统的家族型权威、长辈型权威向个人魅力型权威过渡。在处理家族和家庭的生产生活、子女教育、人情交往等日常事务中,年轻人逐渐成为决策者,老人的权力逐渐被边缘化。

(3)后传统农村社会的文化特征。从文化维度看,后传统农村社会是一个不太重视道德的社会。道德所能发挥的稳定农村社会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在后传统农村社会,随着血亲共同体的解体,村民开始进入异质性利益群体和陌生人社会,许多事务无法依靠道德解决,必须依靠法规、契约、典章等正式制度文化才能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才能保障个人合理利益。所以,后传统农村社会成为重视正式文化制度的社会,法律遂得以成为后传统农村社会的行为约束力量。后传统农村社会推动了工业文明在农村地区的传播。农民利用工厂生产的材料如化肥、化学农药、塑料、建材、机械工作进行农业生产;借用工厂管理方法管理农场,甚至发展设施农业。[69]后传统农村社会也是一个重视模仿、实验,讲究特定环境的社会,农民具有探索智慧,善于探索未知领域。这也是农民获得发展机会的文化。在这个社会形态,因农民比较迷信工业文明、农业比较生产效率低下、农家子弟喜欢城市生活,纷纷离井背乡进城谋生,转化为市民,导致传统农耕文化尤其传统手工艺无人继承,所以,农村非物质文化遗失比较快。村民对家族地位的价值判断发生了变化。村民不再崇拜家族制权威,认为品格、能力、职业、收入是决定个人在家族中地位的依据,经济权威和能力权威应该在年长之上,智力型和经济型人才应该掌握家族话语权。

(4)后传统农村社会的社会特征。从社会维度看,后传统农村社会最突出的社会特征就是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这是因为人类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国民收入不断增加,但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很小,在恩格尔规律作用下,在总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比例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不断下降,拉动农业增长的需求力量逐渐削弱,而与此同时,来自工业部门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转而从事非农产业。而非农产业基本上设在城市。还有一个重要机制在促使农民向城市的非农产业流动,那就是城市非农产业的工资水平较高而传统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较低,拉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流向城市。这种人口流动,在农业中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或负值时,不会对农业产出带来消极影响,反而使留在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不断提高,有利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在英国,主要发生在1776—1871年;在法国,主要发生在1846—1960年,期间近40%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在美国,主要发生在1820—1960年,期间约56%的农村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在韩国,发生在1960—1985年,期间约37%的农村人口转变成城市人口。[70]在后传统农村社会,农村家庭功能开始专能化,教育、养老等功能被分离出来,开始由社会承担。农村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结构一般以核心家庭等为主。农村社会的公共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不仅有初级国民教育,而且出现了各种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不断增加,不仅有与城市一样的宽阔马路和公共交通系统,还建立了医院、文化娱乐设施、供排水设施等。在后传统农村社会,农民在社会交往上,更多的考虑交往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打破了传统家族的秩序空间和社会边界,放弃了家族网络,抛弃了差序格局的交往原则,不用“圈子意识”打交道,而是用霍曼斯的社会交互原则建立所需要的社会关系。农民纷纷走出村庄,在更广阔范围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和交往,积累社会资本。农民通过各种途径得到较好的发展机会,发生了向上的垂直社会流动。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民社会福利改善的程度依然较低,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增长的机制尚未形成,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依然较差,农民就业、养老、医疗、居住等社会保障水平依然较低。如当前我国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覆盖比例为22∶1,人均社会保障比例为24∶1。[71]后传统农村社会,农村地区许多地方发展乡村工业,而且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造成了环境问题,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现代农村社会的历史特性

(1)现代农村社会的经济特征。现代农村社会是农村经济结构大变革的时代,在后传统农村社会基础上,现代农村社会新增了服务业、物流业和新型农业,如旅游农业、文化农业、能源农业、创意农业等,也兴起了新型农产品销售方式和新型职业,如出现了农产品销售中间商和农产品经纪人;出现了农产品期货销售方式和农产品期货商。美国芝加哥谷物商就在19世纪中期发明了谷物期货销售方法,为大农场主解除了大宗粮食产品销售困难。从此,农产品期货交易便发展起来。就农产品经济职业来说,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农村经纪人已达60余万人,业务量超过2000亿元,几乎覆盖了所有农副产品。农村经纪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极大地改变了农民传统的自种、自销方式,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2]不仅如此,农业生产在如下四个方面发生了质变:首先是农业生产要素增多,在现代农村社会,不仅是土地、人力、资金、生产技术是重要资本,而且农产品信息、农业知识也变成了重要生产要素,推动着农业生产进入信息化、技术化时代。其次,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丰富。在现代农村社会,搞好农业生产,需要生态技术、农业设施工程技术、农机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生物能源生产技术、创意技术、市场经营技术等。再次,农业经营方式得到改善,农业生产开始从有限功能经营模式转变到综合功能轨道上来,出现农业有机化生产、生态化生产、能源化生产、旅游化、创意化、都市化等多功能经营方式。最后是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扩增,农业生产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变为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人文等综合效益,开始采用农业方法消除工业化、城市化负外部性问题。另外,现代农村社会在所有产业经营中开始利用人类智能、核能、生物能等人造再生能源进行生产,为改善生态环境服务。而且,因为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农村得到大发展,农业劳动力比例大为下降,如美国目前农业人口只有总人口的2%;农业从原来的基础地位变为小部门化地位;所有产业经营都采用市场经济模式经营,而且逐步进入国际市场组织生产活动;农业生产已经走上专业化经营轨道;农村劳力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农业经营者的收入接近其他产业收入。现代农村社会,农村人口向城市社会转移速度放慢,当人类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时,随着城市中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工资水平开始下降,城市非农产业的工资水平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相等,农村劳动力就不再向城市流动。所以,现代农村社会是一个农业劳动力比较稳定的社会。

(2)现代农业社会的政治特征。现代农村社会最大的政治特点就是农民群体成为国家重要的政治力量。在此阶段,农村地区普遍实行民主自治乡村治理模式,村民自己决定村内事务。每个农民不仅积极参与社区决策,在社区内形成平民事务,参与社区的自我运行,而且在生活和人生中非常关心政治性事务,对自己与国家政治过程的关系有清醒认识,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他们要成为政治活动的参与者和国家权力的监督者,表现出浓郁的集体意识和政治意识。由于所有农民的政治素质得到提高,都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农民群体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治势力,在政治市场上获得了优势地位,对政府决策开始产生实际的影响力。如,1965年,因戴高乐拒绝英国加入欧洲市场,使盼望着扩大自己出口量的法国农民深感失望,于是法国农民在首轮选举不支持他,使他在首轮选举中未获得半数选票(44.6%),并且在共同市场的马拉松式谈判过程中,掀起了暴力示威活动。另外,各种非营利民间组织在农村社区不断涌现,而且积极参与农村社会的各种事务,促使农村社会形成公民社会。各种农民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决定农业政策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农民组织给政府决策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在华盛顿、伦敦、巴黎、东京,情况莫不如此。比如,美国的三大农民团体:农民协会、农民联盟、农场局所代表的农民政治势力,对政府的决策显示了强大的影响力。再如,日本的农民团体具有较强的利益表达能力,在政治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目前日本农业人口不足全国总人口的5%,但控制着全国25%的选票,且有自己的得力团体——农协,迫使政府决策顾及农民的要求。[73]另外,重视民主权利,要求建立公正、平等的社会环境,法制观念深入民心,每个村民都是法律的卫道士。

(3)现代农村社会的文化特征。与政治特色相适应,现代农村社会开始高举人本主义大旗,开始重视人的价值、尊严、利益,把人的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标举人性、人权,遵循人道主义原则,肯定人的生存快乐。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关系。既要求社会给个人提供生存和发展条件,也要求个人为国家、社区、团体做奉献,更提倡实现自我价值。[74]要求创造,反对“神力”,主张依靠人类自身力量改造世界,肯定人的现实成就。整个农村社会系统奉行法治文化。农民自觉学习科技、知识、理论,使自己行为和观念具有现代性,具有创新智慧。积极引进先进文化,给予多元文化在社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尤其吸收先进的信息社会文化,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农村经济,进行农村社会管理。十分重视农村非物质文化传承工作,采用开发方法保护农耕文化,尤其是将农耕文化转化为农村经济资源,积极发展文化农业,使农村非物质文化产业化。

(4)现代农村社会的社会特征。现代农村社会的最突出的社会特征是农村社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克服那种为了追求农业产量而过度垦荒、放牧、乱砍滥伐、围湖造田的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做法,采取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的多功能农业经营模式,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都市农业。通过这些经营方式提高自然资源的缓冲能力、承载能力、稳定能力和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就是城乡社会一体化,农村社会拥有城市社会的一切文明,农民能享受到现代化的各种成果。再次,农民对生活的追求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农民更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休闲、娱乐、保健成为农民的日常生活内容。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农民逐渐获得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最后,农村社会的公共产品供给充足,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需要、权利、民主、自由、平等和公平等指标构成农村社会福利政策的价值基础和社会资源分配原则。

从本节分析来看,可以说,农村社会系统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主要构成要素上与城市社会存在明显不同,因而,治理农村社会,应该采取不同于城市的行之有效的特殊方法。而且,农村社会系统是不断发展的,每个社会形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上都有特殊的属性,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建设农村社会,在不同社会形态上采取不同的建设措施。

阅读文献

1.吕德文:《村庄传统: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一个视角》,《人文杂志》,2008年第1期。

2.彭大鹏、吴毅:《单向度的农村——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一项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许平:《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农村社会的定义?

2.研究农村社会特征有哪些方法?

3.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比较有什么不同?

【注释】

[1][美]摩尔根:《古代社会》,马巨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11页。

[2]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页。

[3]谷中原:《社会学理论基础》,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4页。

[4]转引自王松磊:《农村社区是什么——社区建设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http://www.jihe.org.cn/show.asp?Article ID=3516,2007-07-19。

[5]周沛:《农村社会发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6]两派论战的代表作均收入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编的,并于1936年出版的《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一书。

[7]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新知书店1936年版,第100~101页。

[8]《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9]程继隆:《社会学大词典》,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版,第256页。

[10]本内容根据周沛的《农村社会发展论》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概括。

[11]陆学艺:《中国农村现代化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0页。

[12]刘豪兴:《农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53页。

[13]吕德文:《村庄传统: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一个视角》,《人文杂志》,2008年第1期。

[14][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等:《乡村社会变迁》,王晓毅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6]刘豪兴:《农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17]唐启国:《农村发展经济学》,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18]周沛:《农村社会发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19]陈兆庆:《中国农村教育概论》,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9页。

[20]转引自周沛:《农村社会发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21]柴福洪:《“三农问题”研究》,《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22]转引自李守经:《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23]赵莉红、罗学刚:《农村社会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3页。

[24]转自李守经:《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25]程继隆:《社会学大词典》,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版,第598页。

[26]彭大鹏:《衰落与重建——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若干思考》,http://www.jihe.org.cn/show.asp?Article ID=127,2003-07-14。

[27]夏默:“百度百科”,“编辑词条”,baike.baidu.com,2009年8月27日。

[28]转引自蔡杨、冯志峰:《农村社区建设:构想与实践》,http://www.chinaelections.com/News Info.asp?News ID=126739,2008-04-29。

[29]徐云池:《农村社区组织行为研究》,《中国统计》,1999年第7期。

[30]转引自蔡杨、冯志峰:《农村社区建设:构想与实践》,http://www.chinaelections.com/News Info.asp?News ID=126739,2008-04-29。

[31]转引自蔡杨、冯志峰:《农村社区建设:构想与实践》,http://www.chinaelections.com/News Info.asp?News ID=126739,2008-04-29。

[32]转引自蔡杨、冯志峰:《农村社区建设:构想与实践》,http://www.chinaelections.com/News Info.asp?News ID=126739,2008-04-29。

[33]徐强:《现代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格重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34]张志增:《试析农业社会中职业教育与主要相关要素的关系》,《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14期。

[35]王希尧:《教育关系是教育本质的一个维度》,《内江示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36]参见李守经:《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37]其判断逻辑是:相比工业品而言,农产品需要较长生产周期,农业经营者往往根据过去的市场信息进行生产,生产一旦投入,就不能改变,所以农产品供给缺乏弹性,产出水平往往不是太多就是太少。产出太少时,面对市场机会无能为力,错失赚钱的机会;产出太多时,因农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易腐、不耐储存的特点,只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38]高帆:《新农村建设: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析》,《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第1期。

[39]数据来源:据虎林丽丽传统经济中心在《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7%》中提供的数据计算。该文章说,初步核算,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9407.00亿元(www.dfpx.cn/archives/107/,2009-06-11);又据《人民日报》提供的数据,“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64292亿元增加到132272亿元,增长1.1倍,年增长率为20.4%;占全国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53.4%上升到2006年的63.2%,提高了9.8个百分点”。(《创造新成绩迎接十七大——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人民日报》,2007年10月4日。)

[40]许传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学习月刊》,2008年第2期。

[4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7%》,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7-03-07/content_5814106.htm,2007-03-07。

[42]许传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学习月刊》,2008年第2期。

[43]该数据笔者根据虎林丽丽传统经济中心在《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7%》中提供的数据计算。该文说,初步核算,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9400.7亿元;2006年我国农村地区的GDP第一产业收入占农村GDP的20.69%,第二产业收入占农村GDP的10.05%;第三产业收入占农村GDP的69.2%。(www.dfpx.cn/archives/107/,2009-06-11);又据《人民日报》提供的数据,2006年我国地级及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132272亿元。(《创造新成绩迎接十七大——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人民日报》,2007年10月4日。)。

[44]朱剑红:《迎接十七大: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人民日报》,2007年10月4日。

[45]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在农场总数中独资经营的家庭农场占97%,公司农场仅占2%,其他特种农场(指实验农场、劳改农场等)约占1%。参见朱道华主编:《外国农业经济》,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46]转引查莫名:《从托克维尔谈结社看美国格兰其运动》,http://blog.sina.com.cn/zamoming,2009-04-25。

[47]转引查莫名:《从托克维尔谈结社看美国格兰其运动》,http://blog.sina.com.cn/zamoming,2009-04-25。

[48]施峰:《世界各国的乡镇管理模式》,《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37期。

[49]周虎城:《基层民主在实践中需法律递进》,《南方日报》,2005年9月15日。

[50]谷中原:《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85~86页。

[51]其数据根据《学生地图册》(成都地图出版社,2009)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

[52]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7~268页。

[53]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159~162页。

[54]夏峰:《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缓解城乡差距》,http://www.hnskl.net/Info/News-View.asp?classid=63&news_id=301,2008-03-05。

[55]夏峰:《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缓解城乡差距》,http://www.hnskl.net/Info/News-View.asp?classid=63&news_id=301,2008-03-05。

[56]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李玉琪、袁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57]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李玉琪、袁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58]李迎生:《论农村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3期。

[59]程继隆:《社会学大词典》,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版,第256页。

[60]可参阅许平:《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周沛:《农村社会发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1]参阅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李玉琪、袁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8~21页。在书中,米格代尔将“社会动员”解释为:旧的社会的、经济的和心理上的忠诚感的崩溃,或者社会成员抛弃传统模式的过程。

[62]参阅程继隆:《社会学大词典》,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版,第256页的“后工业社会”的词条。其解释为:美国社会学家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是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已经有效地打破该国农业社会的传统结构及社会与经济平衡,而又未达到完全现代化社会阶段的一种社会形式。埃贝尔认为这种社会是“两头空”,既失去了传统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又享受不到现代工业社会的物质成果。

[63][法]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蔡鸿滨等译,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215页。

[64]党国英:《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冲突》,《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2期。

[65]周沛:《农村社会发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66]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南方武陵山区还是使用有机化肥种植常规水稻,那时亩产只有500~700斤,大概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使用化肥和杂交水稻品种,亩产逐步得到提高,到20世纪末能达到1200多斤。到现在亩产可以达到1600多斤。

[67]谷中原:《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110页。

[68]农业小部门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农业产值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比重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原来的占主导地位,逐渐让位于第二、三产业。如美国,1910年农业约占16.1%;1950年降为7%;20世纪90年代降至2%以下。又如日本,1955年农业约占19.8%;1965年降为9%;1994年已降至2%。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高达70%左右,而现在也下降到28%左右。第二,农业从业人员逐渐减少,大量的农业人口从农业中转移出去。如美国,1910年,农业人口为3208万,占总人口的34.9%;1950年农业人口2305万,占总人口的15.3%;到1990年农业人口480万,占总人口1.9%。又如日本,1950年农业人口为3767万,1993年已降至652.9万。第三,农业用地不断减少。由于要发展工业和扩大城市面积,许多国家在耕地上建立一座座工厂,其城市不断地向四周扩容,大量占用四周土地。根据国土资源部调查,我国从1996年到2004年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年均减少1000多亩。近两年国家采取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年耕地减少量也还维持在400万亩左右。在高度工业化的德国,由于建设高速公路、兴办工厂及其他非农事业的发展,农田减少速度也很快,农业用地每天以100公顷的速度在减少。见谷中原:《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134页。

[69]所谓设施农业就是利用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农业,在可控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实现集成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与管理体系。设施农业因使用了人工设施,可以完全或部分地摆脱传统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等条件的制约,使动植物获得最适宜的生长条件,获得最佳产出。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

[70]其数据根据Cplanning的《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与国际经验》一文提供的相关数据估算出来(都市世界网,2008年7月10日)。

[71]高帆:《新农村建设: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析》,《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第1期。

[72]富子梅:《农村经纪人大有可为》,《人民日报》第六版,2006年10月18日。

[73]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5期。

[74]从社会学角度看,价值就是在一定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客体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肯定关系。人的价值就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满足他人或自我需要的社会关系。笔者根据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位置,把人生价值分为三种。第一,当人处于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时,他人和社会应给他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满足他的正当合理要求。由此形成的社会和他人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关系叫人生的个人价值。第二,当人处于价值关系中的主客体重叠的位置时,每个人就自己满足个人的需求,由此形成的自己满足自己需求的价值关系叫人生的自我价值。第三,当人处于价值关系的客体地位时,个人应该给社会和他人提供生存和发展条件。由此形成个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求关系叫人生的社会价值。一个国家到底提倡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念取决于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和采取的经济运行制度,在经济落后时代和产品经济体制里,国家提倡社会价值;在经济发达时代和市场经济体制里,国家承认个人价值和自我价值,提倡民本主义价值观。有关详细内容可参阅谷中原:《人生价值观的社会学解释》,《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