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谈谈社会新闻的特性

谈谈社会新闻的特性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谈谈社会新闻的特性当我们把社会新闻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加以考察之后,我们对社会新闻的地位和作用就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社会新闻从它的发生地一传出,即传向四面八方,传向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掌握社会新闻的这一特性,对于我们采写和编发社会新闻是十分有益的。我们可以从社会新闻的民间性,从古代“行人”采风的活动,探索社会新闻采写中的某些规律。

谈谈社会新闻的特性

当我们把社会新闻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加以考察之后,我们对社会新闻的地位和作用就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但如果不能揭示社会新闻的内部规律,就不可能阐明其本质属性;对社会新闻的本质属性认识不清,实践中仍有困难,还会碰钉子。近年来,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中,有丰收的,也有贫乏的;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有达到了预期效果的,也有事与愿违,吃了苦头的。实践中的成败得失促使我们去研究社会新闻的内部规律,即探索并掌握社会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某些特性。只有在掌握了这些特性之后,才能真正认识社会新闻,才能使社会新闻在我们手中运用自如。

社会新闻有没有区别于其他门类新闻的某些特性呢?回答是肯定的。一切新闻,都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的报道(或传播),这是它们的共性。各类新闻各有其个性或特性,社会新闻也不例外。人们之所以要列出社会新闻这一门类,正是由于它除了具有一般新闻共性之外,还有其他各类新闻都不甚明显或根本不具备的某些特性。

社会新闻的特性,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传通性能强,民间色彩浓,人情味多,还带有边缘性。

传通性

一切新闻,都能传播。社会新闻更易于传播,用传播学的话讲,它的传通性能特别强。

社会新闻的传通性主要表现在:一、传得快。某条街上一辆汽车压死一个行人,某个村子一户人家盖房塌了梁,压死了几个人,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很短时间便传到成千上万人的耳朵里。二、传得广。社会新闻从它的发生地一传出,即传向四面八方,传向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社会各种职业的人们,凡有活动能力的,都会打听,又都会向别人传播。三、不胫而走。即使记者不报道,既不登报,也不广播,社会新闻自会被人们传播,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口头新闻。

掌握社会新闻的这一特性,对于我们采写和编发社会新闻是十分有益的。

因为社会新闻传得快,记者必须争分夺秒去采写,赶在人们刚刚传开时发稿。记者要有一点“抢”的劲头,抢时间,抢独家新闻。报纸、电台、电视台,谁家先报道,就成为它的独家新闻,就会在受众中赢得更多的声誉。因为这种新闻,只有当它刚刚传开的时候,最为公众所关注。

因为社会新闻传得广,就不能不考虑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都对社会新闻发生兴趣,而各行各业的人因其职业、年龄、经历、学识、情趣不同,他们的观念、思维、心理也不同,从新闻中索取的东西也往往不同。而许多社会新闻对人们的思想影响也很强。这就要求记者在采写中,编辑在编稿时,必须考虑到各方面的读者,避免顾此失彼。有一篇报道一个女青年“为什么要杀人”的社会新闻,作者仅仅考虑到了对政工干部以教育,而没有考虑到给青年人以什么教育。因为从报道的字里行间看不出这个女青年杀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只看到别人对她的造谣、诽谤,她杀人完全是逼出来的,似乎无论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绝望”、“拼命”。这对青年人就缺少教育意义了。如果作者把这个女青年杀人的主观因素也如实地写出来,告诉人们她“为什么会杀人”,那就对社会各方面的读者都有教育意义了。

因为社会新闻不胫而走,很快成为社会上的口头新闻,记者在报道时更要注意准确无误。大家知道,口头新闻有个很大的弊病,就是不准确,往往传错,甚至以讹传讹,面目全非。因此,人们对于听来的社会新闻总是将信将疑,希望记者能提供详尽而又确实的报道。记者也有责任向人们报道准确无误的事实。但从采访活动看,记者、通讯员在采写社会新闻时如果只凭道听途说,也是最容易出差错甚至严重失实。一定要到现场去,向当事人或目击者采访。如果确有其事,还要尽可能抓几个关键性的新闻细节,因为读者对有关细节极为关注,甚至专为打听。

认识社会新闻的这个特性,解决了人们历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即社会新闻可不可以公开报道?许多同志长期来认为社会新闻“不宜公开报道”,直到近几年有的人还坚持这种观点。有趣的是,往往在报与不报两种意见相持不下的情况下,主张报的同志说出一个简单而又明白的事理:“这事早已传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了,为什么不宜公开报道?!”于是,“不宜报道”论者心悦诚服了,大家都统一到一个认识上:社会新闻是谁也封锁不住的,与其让人们口头误传,不如向公众报道确凿的事实。当然,也不能从“有闻不报”走向“有闻必报”。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并练出在报道中掌握分寸、把握时机的基本功。不过,这是题外的话了。

民间性

社会新闻所报道的题材都不带专业性,大多反映人们在劳动、工作、学习以外,与他人发生交往的那部分日常生活。因此,社会新闻都出自民间,具有民间性,也可以叫做民间新闻。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这种民间新闻,人愈多,民间新闻也愈多。

人们的日常交往活动,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例如,商品交换是人们的物质交往活动,助人为乐则是人们精神交往活动。社会新闻所记载的,是“人们的精神交往”。正是这种精神交往,反映形形色色的社会意识,形成各种社会风气。社会风气也就是民风。因此,社会新闻是社会风气的写照,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民风的记载。

远在先秦,我们的祖先就从事过民风的采集和记载。那时所谓“采风”,就是采集反映民间风俗、社会风气的歌谣,亦即采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1]我们从“徇”、“采”、“闻”这些字眼中可以想见,当时的“采风”有点类似现代人的新闻采访活动。如果说,“采风”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活动的话,那么,“行人”便是最早的记者,“太师”就是最早的编辑了。他们采编之“风”,同现今社会新闻的题材很相似,如《关睢》、《氓》所写的就是青年人的恋爱、婚姻。当然,古代生产力水平低,没有社会科学,文学和新闻尚未分家,更没有人研究新闻学,新闻报道的准确性、时效性都远不及现代,这是不可苛求于古人的。

我们可以从社会新闻的民间性,从古代“行人”采风的活动,探索社会新闻采写中的某些规律。有的同志不无感叹地说:“社会新闻可遇而不可求。”在政府机关,社会新闻几乎是既不可遇,也不可求。因为政府机关不出社会新闻,也不发布社会新闻。但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记者可以到政府机关觅取社会新闻的线索,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公证处、民政部门等,都会向记者提供这方面的线索。但这仅仅是线索而已,要真正获得社会新闻,必须顺藤摸瓜,到民间去,到群众中去,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去。

记者如果到民间去,或者长期生活在民间,那么,社会新闻是“可遇”而又“可求”的。这里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有些社会新闻,是记者在采访途中不期而遇的;但有不少社会新闻是记者有意识地去觅取的。高明的记者,对何时何地会出现社会新闻有“预测”的能力。例如,车站、码头、大街、影剧院等公众聚集的场所,以及居民大院、医院急诊室、婚姻介绍所,都是多出社会新闻的地方。暴雨天,大雪天,可以去捕捉助人为乐的好新闻。有一天北京下暴雨,第二天《北京日报》就登出一组街头助人为乐的新闻照片,这显然是记者有所“预测”,赶去现场抓拍的。

我们现在有专跑行业(工业、农业、财贸、文教、卫生等等)的记者,却几乎没有专跑民间的记者。可不可让一部分记者专跑民间,提倡走街串巷、走村串户呢?我以为是可以的,或者不妨一试。不到民间去,何来社会新闻?我国第一个名记者黄远生,经常在茶馆与人们聊天,听他们谈论各地新闻,边听边写。还有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家安在里弄,至今不搬,为什么?就是要生活在民间,每天进出茶馆,来往于里弄,街谈巷语不绝于耳。这些街谈巷语自然不会都见之于报端,但却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养分。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民间文学吸收营养成分,为什么新闻工作者不去从民间的口头新闻中吸取养分呢?

我们看报纸上发表的社会新闻,多数是通讯员采写的。这是因为,通讯员比较接近群众,或者生活于群众之中。在这一点上,通讯员同记者相比,是得天独厚了。对于任何一个新闻单位来说,记者的人数总是极为有限的,能专跑民间的,更寥寥无几。因此,社会新闻的多少,取决于遍布各地的通讯员。在这一点上,我们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机构相比,也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了。当然,我们最大的优越性在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上我们提倡记者到民间去,重视培养生活在民间的广大通讯员,我们的社会新闻,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不能相比的。

人情味

人们的精神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意识、观念的相互交流或相互影响。这种意识、观念,就是人们的理想、信念、道德、习俗、情操、爱好、追求等。这种交流或影响,在人们的情感上表现为喜、怒、哀、乐等,这就是人情味。

过去讲到“人情”问题,往往被斥为资产阶级人性论,似乎只有资产阶级才讲人情,才有人情味,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不能讲人情,不能有人情味,这显然是荒谬的。《辞海》中,“人情”的第一个释义是“人的情感”,还列出《礼记》中一句话:“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这个“能”字很有说服力。世间所有的人,都能喜、能怒、能哀、能惧、能爱、能恶、能欲,除非白痴,或清教徒;其实清教徒也是“能”的,只是常常秘而不露罢了。当然,喜什么、怒什么、哀什么、惧什么、爱什么、恶什么、欲什么,即什么样的情,在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里不可能一致,这才可以讲阶级性。但无论哪个社会,无论哪个时代,任何人都能动情,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也是人们的常识。

读者(或受众)能动感情,社会新闻所报道的人和事都包含感情,因而以情动情,社会新闻往往激起人们感情上的波澜。如果新闻人物(也包括新闻记者本身在内)的意识、观念同读者的意识、观念一致,就发生共鸣,读者被感动;如果双方的意识、观念不一,或相反,就产生抵触,引起读者反感:这都属于以情动情。正是这个缘故,社会新闻一传就通,传通性能特别强。车祸、火灾会伤害人命,人人都惧怕,所以传得特别快。敬老爱幼,人人赞美,难中得救,无不庆幸,这类社会新闻就很吸引人,而且传为美谈。

我们采写社会新闻,要把握人情味这一特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者之情,二是报道对象之情,三是读者之情。不能要求每篇社会新闻报道出来三者之情完全一致(批评报道就有两种截然相反之情)。但作者之情是起关键性作用的,因此要求作者之情———作者的意识、观念应高尚、纯洁。作者感情丰富,而且心灵美,这是写好社会新闻的思想基础。此外,还要有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要有敏锐地观察各种社会行为、识别各种社会意识的能力。这就要学点社会学、伦理学、道德学、心理学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增强对于社会新闻的特殊敏感,才能使社会新闻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写好社会新闻,一定要充分了解和全面掌握新闻人物的思想感情。写先进人物,就是写他们的心灵之美,写人情味,而且要写得真切感人。有一篇新闻稿,写一位城市姑娘护送一位进城找不到亲人的老人返回农村家中的动人事迹,初稿中写她护送这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回家是要“回击那些不良风气”;重新采访后,改成:“我考虑到如不送老人回家,老人就会像一只船一样不知漂流到哪里去,如果再托给别人,又怕中途发生意外,实在放心不下。”这一改,就写出了人情味。只有写出这种真切之情,才能激起读者之情,拨动读者的心弦。写思想落后的人物,也要注意人情味。对错误的思想行为要进行恰当的实事求是的批评,同时注意笔下留情,如不指名道姓,避免言词过激等等。记者通情达理,被批评者才会心悦诚服。

社会新闻的成败得失,最终看其激起读者什么感情,对读者的心灵发生什么影响。绝大多数社会新闻滋润读者的心田,在意识、观念上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但有的社会新闻在读者的心灵上留下斑痕甚至创伤。如有一则社会新闻报道两家打架,一个被打昏致死,竟“陈尸三月”,无人处理,臭气熏人。群众纷纷议论:“这里的领导哪里去了?”如果事实确凿,并非不可报道。遗憾的是,此后再无下文,未闻领导如何出面处理,仅仅引起读者激愤、厌恶之情就完了。而《羊城晚报》在揭露这类丑闻时往往作连续报道,始则令人激愤,继则督促有关方面处理解决,最后读者心花怒放。这才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

边缘性

社会新闻虽然不带专业性,但它所报道的都是各行各业的人,所以它同各行各业都有联系。社会新闻反映人们的精神交往活动,但精神是“人们的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所以社会新闻又同经济部门,同人们的物质交往发生联系。这些联系,在有些社会新闻中并不明显,内容不涉及新闻人物的工作、业务,事情都是业余时间发生的,例如:《陈燕飞怀孕五月下水救人》(《解放日报》)、《啊,男妈妈》(《辽宁日报》)、《谁是林森?》(新华社)、《她和素不相识的老人》(《浙江日报》)等。还有相当多的社会新闻,同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比较接近,带有边缘性。《农民王久林夫妇旅游3市12省》(《青海日报》),报道这户农民家庭经济生活富裕后引起了精神生活的变化。《售票员冷静擦去一口痰,微笑震动一颗心》(《解放日报》),报道公共汽车上一个逃票青年的恶作剧和售票员得理让人的新风尚,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位售票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的责任心。《美国妇女玛萨在穗心脏停止跳动经南方医院急救50小时后复活》(《南方日报》),写到旅行团成员临上飞机时请宾馆和医院协助美领事馆处理玛萨的后事,并带走她的假牙(作为遗物),而医师仍不遗余力地抢救,终于使玛萨死后复活;她的女儿带着她的遗物急忙从美国飞来,流着热泪感谢中国医生救活了她的母亲。这里有感人肺腑的人情味,又可以看出我国的医疗水平,还可以看到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这些社会新闻的边缘性是比较明显的。

有的同志把带边缘性的社会新闻称为“两栖新闻”,即既是社会新闻,又是别的门类的新闻,这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边缘性的社会新闻同别的新闻仍然是有界限的。《装卸工野蛮卸热水瓶胆》只报道工人的劳动态度,不是社会新闻。《售票员冷静擦去一口痰,微笑震动一颗心》则是社会新闻,因为她的工作同公众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她同那个恶作剧的青年之间又有明显的“精神交往”。《玛萨复活》充满了人情味,因而也是社会新闻。

认识到社会新闻的边缘性,也有利于新闻工作实践。干新闻工作,一开始最好跑社会新闻。因为这可以使记者不囿于某一行业,可以接触各行各业、各界人士,开阔眼界。跑过社会新闻再去跑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的新闻,同一开始就跑那方面新闻是不一样的:记者的视野有宽窄之别,作品的读者有众寡之分。因为写惯社会新闻的记者心目中有各行各业的读者,不是专为某一个行业写报道;而且在作品中注意写人的活动,带点人情味。所以他的报道易引起普遍的兴趣。

临末,试对社会新闻的本质属性即其内涵作如下表述:

社会新闻是报道社会各界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交往活动,具有人情味,并影响读者心灵的新闻。

这个定义是从上述社会新闻的特性中概括出来的。这些特性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揭示出社会新闻的内部规律,以及这个定义是否恰切,都尚待继续研究,也有待大家共同探讨。

1982年12月

(刊于《新闻业务学习》1983年第1期)

【注释】

[1]《汉书·食货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