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生活活动意义

学前儿童生活活动意义

时间:2022-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主要内容有:人体各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及相关的生理知识,学前儿童各器官的生理特点及保育要点,学前儿童各系统的保育要求。学前儿童的骨膜较厚,再生能力强;其血管丰富,血液供应丰富,新陈代谢旺盛,因此,当儿童骨受损伤时,愈合比成人快。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卫生与保育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内容有:人体各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及相关的生理知识,学前儿童各器官的生理特点及保育要点,学前儿童各系统的保育要求。

人体是由形态、功能各异的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许多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由多种组织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如脑、耳、心、胃、肠等。许多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按一定的顺序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某种特定功能称为系统,如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神经与体液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

第一节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构成。骨和骨连接组成骨骼,成为人体的支架,构成人体的基本轮廓,支撑体重,保护内脏器官。骨骼肌跨过关节,附着在关节两端的骨面上,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或舒张时,牵动骨骼产生各种运动。

一、骨

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连接而成,根据骨在体内的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大部分(图1-1)。头骨由脑颅骨和面颅骨组成,脑颅骨形成颅腔并保护着脑,面颅骨形成面部支架。躯干骨由脊柱骨、肋骨、胸骨组成,形成胸廓并保护内部器官。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各一对。骨的形态多样且大小、功能不一,大致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图1-1 人体全身骨骼

(一)骨的结构

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图1-2)。

1.骨膜

骨膜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对骨有营养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及骨折后的愈合和再生等起重要作用。学前儿童的骨膜较厚,再生能力强;其血管丰富,血液供应丰富,新陈代谢旺盛,因此,当儿童骨受损伤时,愈合比成人快。

图1-2 骨的结构

2.骨质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大部分集中于骨干,结构致密、坚硬,耐压性强;骨松质主要位于骨的两端,结构疏松。

3.骨髓

骨髓填充于骨髓腔内和骨松质的空隙内。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胎儿和婴幼儿的骨髓均为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5岁以后,骨髓腔中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所取代呈黄色,称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而在慢性失血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变成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但在人体的扁骨、短骨、不规则骨和长骨两端的骨松质内,终生保持着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二)骨的化学成分

骨组织内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主要为骨胶原,使骨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骨组织的化学成分是有区别的。儿童骨组织中有机物含量高,有机物与无机物比例约为1︰1,所以儿童的骨骼弹性大、硬度小,常因坐、立、行的姿势不正确或其他原因而导致骨骼变形;成年人骨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无机物含量的比例约为3︰7,骨骼坚硬且有弹性;老年人骨组织中无机物比例相对较大,骨骼脆性大、弹性小,易发生骨折。

(三)骨的生长

骨的生长发育有两种方式,即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以长骨为例来说明骨的生长过程,分为长长和长粗两种方式。幼年时期,骨干和骨骺之间有软骨层,软骨层不断增殖并且不断骨化,使骨不断长长,成年后,软骨层逐渐骨化成骨,骨不再长长。骨膜深层有成骨细胞,在骨干周围不断形成新的骨质,使骨不断长粗。在骨长长和长粗的同时,骨内有一种破骨组织,能破坏和吸收骨髓腔周围的骨组织,使骨髓腔不断变大。

(四)儿童几种主要骨的发育特征

1.颅骨要经过闭合的过程

新生儿刚出世时,颅骨骨化尚未完成,有些骨缝处仅以结缔组织相连,这些膜即囟门(图1-3)。前囟(额骨和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一般在1~1.5岁闭合,后囟(两块顶骨和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间隙)一般在6~8周闭合,最晚在出生后2~4个月闭合。囟门闭合过早可能是脑容量小,闭合过晚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等。

要注意婴儿囟门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头皮表面的积垢;注意保护囟门安全,远离尖锐、具有伤害性的物品。

图1-3 新生儿颅骨及囟门位置

2.腕骨的发育逐步进行

新生儿腕骨都是软骨,从6个月开始出现骨化点,到10岁左右,8块腕骨的骨化中心全部出齐,因此,在学前期常根据腕骨的多少来判断骨骼发育的年龄(即通常所说的骨龄),13岁时基本完成骨化。指骨在9~11岁时完成骨化。

给学前儿童提供玩具宜轻不宜重;运用手的精细动作时间不宜过长(如折纸、用剪刀、写字、绘画、弹钢琴);不要让学前儿童提拎太重的东西(如搬运幼儿园的桌椅、运动器械、学前儿童的被褥、全班的饭菜等);应适当锻炼学前儿童的掌骨、指骨(如撕纸、捏泥等)。

3.脊柱生理弯曲尚未定型

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是由脊椎骨叠加而成。成人脊柱有4个生理弯曲(图1-4),这些生理弯曲对保持身体平衡、缓冲对脑的震荡有利。

新生儿出生时脊柱几乎是平直的,只有骶曲。脊柱的生理性弯曲是随着动作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图1-5)。当3个月的婴儿会抬头时,可出现颈部的脊柱前凸而形成颈曲;6个月以后的婴儿能坐时,可出现胸部脊柱后凸而形成胸曲;到1岁左右开始行走时,可出现腰部脊柱前凸而形成腰曲;这些生理弯曲虽然已经出现,但尚不固定,当仰卧位时,弯曲可以消失。至6~7岁被韧带所固定,形成生理弯曲,到生理成熟时,生理弯曲才完全固定。生理弯曲对保持身体平衡、缓冲对脑的震荡有利。当学前儿童体位不正时,则容易出现脊柱侧弯、前突或后突。

要注意儿童不能睡软床,要睡硬床、木板床;不要让婴儿过早地坐、立、行;不让儿童长时间单侧负重,要背双肩带书包;为儿童提供的桌椅要适合儿童的身材;及时纠正儿童的坐姿和站姿。

图1-4 脊柱

图1-5 婴儿脊柱生理弯曲逐渐形成(1坐2抬头3直立)

4.胸骨尚未愈合

胸骨自上而下由胸骨柄、胸骨体、胸骨剑突三部分组成(图1-6)。这三部分要到20~25岁时才完全愈合。维生素D缺乏、患呼吸道疾病以及坐姿不正时,往往会影响学前儿童的胸骨发育,甚至影响心肺的发育。

图1-6 胸廓(前面观)

5.骨盆没有定型

骨盆(图1-7)由髋骨、骶骨、尾骨及韧带构成。学前儿童的骨盆没有定型,髋骨还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借软骨连接而成,很不牢固,易受外力作用而移位。一般在18~25岁时才愈合为一块髋骨。

儿童不要穿高跟鞋,以免骨盆前倾;教育儿童不要从高处往硬地上跳,应跳沙坑,以免发生骨盆错位、移动。

图1-7 女性骨盆

6.足骨

足骨是由跗骨、跖骨及趾骨所组成。足弓是由足部的跗骨和跖骨借韧带连接,形成的凸向上的弓(图1-8)。足弓具有弹性,可缓冲行走、运动时对脑和身体产生的震荡,足弓还可以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

图1-8 足弓

图1-9 扁平足

婴儿足部脂肪丰满、肌肉无力,常常看不出足弓。学前儿童足弓周围韧带较松,肌肉细弱,如果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过度负重,会导致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图1-9),肥胖儿童更易引起扁平足。扁平足弹性差,运动时会造成足底神经和血管受压,易疲劳和足底疼痛。

避免儿童长时间站立、行走、负重;避免儿童过度肥胖;儿童穿平底宽头鞋,不穿皮鞋;让儿童多利用足 尖、足跟活动,如舞蹈、跳皮筋等,通过锻炼,使足部肌肉和韧带坚韧有力,但不可过累。

二、骨连接

骨与骨之间连接的称为骨连接,有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方式。直接连接是指相邻的骨之间以致密结缔组织或软骨直接相连,不能活动或活动幅度很小,如颅骨之间的连接是不能活动的,椎骨之间的连接能稍微活动。间接连接是指由相邻的骨之间以结缔组织构成的囊相连,又称关节。关节的活动范围较大,如肩关节、肘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方式。

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图1-10)。关节面是指相邻两骨相接触的面,一般是一凸一凹,其中略凸或呈球形者叫关节头,略凹者称为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软骨,可以减少两骨间的摩擦。关节囊是指关节周围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封闭的囊,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能分泌滑液而润滑关节。关节腔是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空隙,内有少量滑液,可减少关节运动时的摩擦,使关节运动灵活。关节囊外面的韧带使关节更加牢固。关节具备了既灵活又牢固的特点。

图1-10 关节

学前儿童关节窝较浅,附近的韧带较松,伸展性强,活动性范围大,但牢固性差,当外力作用不当时,易发生脱臼,特别是肩关节、肘关节。要避免对幼儿猛烈地外力牵拉等冲击,避免提拎幼儿,以预防脱臼的发生。

三、肌肉

肌肉可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心肌。运动系统的肌肉一般都是骨骼肌,受神经系统的支配,收缩和舒张时可牵动所附着的骨产生运动。人体全身骨骼肌约有600块,成人的骨骼肌约占体重的40%,肌肉中75%是水分,25%是固体成分。肌肉一般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一般骨骼肌两端是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中间部分是肌腹,由肌纤维组成。

学前儿童肌纤维较细,肌腱短而宽,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无机盐等固体物质及能量储存少,故肌肉较嫩且柔软,收缩力较差,力量较小,容易疲劳和受损伤。

但因新陈代谢旺盛,供氧充足,肌肉疲劳后若注意休息,则恢复较快。年龄越小的学前儿童,这些特点越明显。因此,儿童外出活动时要适当休息;运动量不宜过大,不能提拎重物。

学前儿童各肌肉群发育不均衡,上、下肢的大肌肉肌群发育较早,小肌肉群发育较晚,所以走、跑、跳等大肌肉动作比精细动作相对出现得早。如新生儿出生不久,上、下肢都能随意乱动,1岁左右会走,3~4岁时,上、下肢活动已经比较协调;而手腕部的小肌肉群发育较晚,拿笔、使用筷子、穿珠子、拾豆子、系扣子等精细动作要到5~6岁才能初步完成,而且时间过长时容易疲劳。

四、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求

(一)培养学前儿童正确的姿势

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姿势,对学前儿童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肌肉的生长发育。不良姿态会导致骨骼变形(如脊柱弯曲等),既影响内脏的正常发育,也会给学前儿童心理带来压力,影响健全性格的形成。

(二)组织适宜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适宜的体育锻炼对人的生长发育是有好处的,可以使骨骼更坚固、肌肉更粗壮,同时能促使骨长长、长粗,使身体长高。但不适宜的体育锻炼则会导致骨骼和肌肉的畸形发育。户外活动时可接受阳光照射,使身体产生维生素D,促进对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三)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组织活动时要注意教育和保护。预防骨折、脱臼、肌肉损伤等伤害性事故的发生。

(四)提供充足的营养

蛋白质、钙、磷、维生素D等物质是骨骼和肌肉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在膳食中要加强营养物质的供应,保证学前儿童骨骼、肌肉的健康发育。

(五)衣物要宽松适度

若学前儿童经常穿过小、过紧的衣服和鞋袜,则不仅会影响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还会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心慌、胸闷等。衣服鞋袜过于宽大时会影响学前儿童运动,如鞋子过大时不利于走和跑,还容易跌跤。

思考练习

1.学前儿童的骨、关节、肌肉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组织学前儿童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2.为什么幼儿园教师组织跳跃的体育活动时要铺厚垫子?

第二节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图1-11)。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不停地沿着一个方向流动的过程,该系统包括血管和心脏。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组成部分,是淋巴液通过淋巴管再进入血管而参加血液循环的过程,该系统包括淋巴管、淋巴结、脾、扁桃体等。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氧气和养料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又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不断地排出体外。

图1-11 循环系统概观

一、血液循环系统

(一)心

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通过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心位于胸腔中部略偏左,夹在两肺之间。心由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构成。与心各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肺静脉与左心房相通,上腔静脉、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相通,主动脉与左心室相通,肺动脉与右心室相通。

学前儿童心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于成人,随着年龄增长,心重量的增长速度不均等。心各腔的容积,在7岁前增速较快,其后逐渐减慢,青春期以后增速又逐渐加快(表1-1)。

表1-1 各年龄心重量与心容量

(二)血管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根据血流方向和管壁结构的不同,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时所经过的管道,动脉管壁较厚、弹性较大、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指将血液从身体各部送回心所经过的管道,静脉管壁较薄、弹性较小、易变形扩张、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管壁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径最细小,血流速度极慢,在体内分布最广。

学前儿童动脉的血管内径比成人的动脉血管内径相对较粗,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窄。毛细血管网非常丰富,尤其是在脑、肺、肾、肠、胃和皮肤等处,因此血液供应充足,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年龄越小,血管壁越薄、弹性越小。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不断增厚,血管壁的弹性不断增强。

(三)血液

血液是一种红色的黏稠液体,由血浆和各种血细胞组成。

1.血浆

血浆中水分约占90%,其他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激素、代谢产物等。血浆是血细胞生存的环境,其还有运输血细胞、养料和代谢产物的作用。

2.血细胞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数量较少,体积比红细胞大,白细胞有多种。其中,以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其次是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吞噬侵入人体的微生物病原体,淋巴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体积小,形状不规则,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凝固和止血。

学前儿童的血液量比成人相对多。年龄越小,血液量占体重的比例越大,如新生儿时为15%,1岁时为11%,14岁时为9%,成人时则为7%~8%;学前儿童血浆中水分含量较高,虽然血小板数量和成人接近,但凝血物质较少,出血时血液凝固速度较慢,如新生儿凝血时间为8~10min,幼儿凝血时间为4~6min,成人凝血时间只需3~4min;学前儿童血液中红细胞含血红蛋白的数量较多,具有强烈的吸氧性,有利于新陈代谢;白细胞总数和成人差不多,但中性粒细胞较少,而淋巴细胞数量较多,所以防御和保护功能较差,易患传染病。

(四)心率脉搏

心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和容积会发生周期性波动,从而引起动脉管壁发生搏动,这种有节奏的搏动称为脉搏。正常情况下心率和脉搏是一致的。心率随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而不同,女性心率快于男性,缺乏锻炼者快于经常锻炼者,在安静、睡眠时的心率比运动、激动紧张时的心率慢。

学前儿童心肌收缩力弱,每搏输出量小,但新陈代谢旺盛,需要更多的血液供给养料,因此,只有增加搏动次数,才能补偿不足,所以心率较快。且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表1-2)。由于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且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心的跳动节律性不强。年龄越小,心活动的节律性越不稳定,10岁以后基本稳定下来。

表1-2 各年龄儿童的正常心率 次/min

备注:引自顾荣芳著《学前儿童卫生学》

(五)血压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称为血压。正常成年人安静时收缩压在90~130mmHg(12~17kPa),舒张压在60~90mmHg(8~12kPa)。如果一个人的舒张压经常超过90mmHg(12kPa),就可以认为是高血压;舒张压低于50mmHg (6.5kPa),收缩压低于90mmHg(12kPa),则可认为是低血压。

儿童血压比成人低,年龄越小,则血压越低。这是由于儿童心搏动力小、血管内径较大、动脉壁较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受到的阻力较小,故血压较低,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会逐渐上升。目前,学前儿童的血压正常值尚无统一标准,高血压在学前儿童中并不多见,如果儿童的收缩压大于120mmHg(16kPa),舒张压大于80mmHg(11kPa),应进行病因检查。

二、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淋巴管、淋巴结、脾、扁桃体等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运输全身的淋巴液进入静脉,产生淋巴细胞,清除体内有害物质,产生抗体

学前儿童的淋巴系统发育较快,淋巴结的防御和保护功能比较显著,表现为幼儿常有淋巴结肿大的现象。托幼园所应经常检查幼儿的淋巴结和扁桃体,若发现感染,要及早治疗。

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求

(一)注意合理营养

要保证学前儿童充足的营养,尤其要多吃含铁和含蛋白较多的食物,防止发生营养性贫血。另外,应及时纠正学前儿童挑食的不良习惯。

(二)活动场所的空气要清新

学前儿童居住的房间和活动的场所应保持空气流通,确保他们得到充足的新鲜空气,避免因氧气缺乏而导致循环系统的负荷加重。

(三)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和活动

经常进行体格锻炼,能促进循环系统的发育,有利于心肌工作能力的提高。组织学前儿童锻炼和活动时,要注意动静交替,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对体质弱的学前儿童要降低强度,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停下来。

(四)着装要宽松适度

学前儿童的服装应宽松、舒适,保证血液循环通畅流动。

(五)预防传染病

学前儿童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细胞较成人少,对机体的保护功能较差,易受感染,所以要关心学前儿童的起居和活动,预防各种传染病。当学前儿童患病发烧时,要减少活动,以减轻心的负担。

思考练习

学前期为什么易患感染性疾病?

第三节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图1-12)。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通常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把气管和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而呼出二氧化碳。

图1-12 呼吸系统概观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呼吸道

1.鼻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也是嗅觉器官,由外鼻、鼻腔和鼻旁窦组成。鼻腔对空气起着清洁、湿润和加温作用;鼻腔表面的黏膜能分泌黏液,鼻黏膜对寒冷刺激很敏感,受凉感冒时,黏膜便充血肿胀,甚至堵塞鼻腔,引起呼吸困难。

学前儿童鼻腔较狭短,婴儿时期无鼻毛,鼻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受感染。鼻中隔前下方毛细血管丰富,儿童常常因外伤、鼻腔干燥等原因而出血。鼻泪管较短,开口于眼内眦,当鼻感染时常导致结膜炎和泪囊炎的发生。

2.咽

咽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分别与鼻腔、口腔、喉腔、咽鼓管、食管相通。

学前儿童咽部狭窄、方向垂直。1岁末咽扁桃体逐渐增大,咽鼓管短、宽、直,呈水平位,咽感染时容易侵染中耳,并发中耳炎。

3.喉

喉是呼吸气体的通道,同时又是发音器官。喉腔前上部有一块叶状的会厌软骨,吞咽时,喉上升,会厌软骨盖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在喉腔的两侧壁各有一条声带,声带之间的空隙称为声门裂,呼出气流冲击声带可振动声带发声。

学前儿童喉腔、声门裂相对狭窄,软骨柔软,黏膜柔嫩而血管及淋巴组织丰富,炎症时易引起喉部肿胀,导致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学前儿童的声带短而薄,声调较成人高而尖。声门肌肉较嫩,易疲劳,因此,学前儿童发音时间不宜过长,并且要注意发音的方法。

4.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是圆筒形的管道,上接喉,下入胸腔。支气管分为左、右支气管,气管和支气管的内壁附有一层带纤毛的黏膜,能分泌黏液,黏膜上的纤毛不停地向喉部方向摆动,把细菌和灰尘等随黏液运送至咽部并咳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痰”。

学前儿童的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狭窄,管壁软,弹性小,黏液腺分泌黏液不足,纤毛运动较差,不能很好地排出吸入的微生物及黏液,因而容易引起感染,导致呼吸道狭窄而发生阻塞现象。学前儿童左支气管细长,由气管侧方伸出;右支气管短粗,为气管直接延伸,异物易落入右支气管。

(二)肺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学前儿童肺的弹性组织发育较差,血管丰富,肺泡数量少、容积小,整个肺含血多、含气少,如有黏液阻塞,会发生肺不张、肺气肿、肺瘀血。

二、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呼吸肌(主要是肋间肌和膈肌)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促进肺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用力呼吸时,除了肋间肌和膈肌外,胸部肌肉和腹部肌肉也参与呼吸运动,吸气动作会加强,呼气也变为主动的。

(一)呼吸类型

学前儿童呼吸肌发育不完善,呼吸时,胸廓活动范围小而膈肌上下活动明显,呈腹式呼吸;2岁时开始行走后,膈肌和腹腔逐渐下降,肋骨由水平位逐渐倾斜,出现胸腹式呼吸。7岁以后以混合式呼吸为主。

(二)呼吸频率

学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需氧量大,但肺容量小,一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少,不能充分换气,所以要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补偿。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表1-3)。

表1-3 不同年龄呼吸频率

(三)呼吸节律

儿童年龄越小,呼吸的节律性越不强。这是由于支配婴幼儿呼吸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及延髓对呼吸的调节能力较差,所以表现为深、浅呼吸相交替或时快时慢、间歇、暂停等现象,这在新生儿尤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的节律性会逐渐加强。

(四)肺活量

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肺活量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因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不同而不同(表1-4)。体育锻炼可增加肺活量。

表1-4 不同年龄阶段肺活量

三、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保育要求

(一)多组织学前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呼吸肌的发育,促进胸廓的发育,促进肺泡的发育,增加肺活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儿童新陈代谢旺盛,需氧量大,新鲜的空气中氧气含量高,所以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

(三)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让儿童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教育儿童不蒙头睡觉,不张口睡觉;咳嗽、打喷嚏时要捂口、鼻;不随地吐痰;不挖鼻孔;教会儿童掌握擤鼻涕的正确方法:轻轻按压住一侧鼻孔擤鼻涕,擤完一侧,再擤另一侧,擤时不要太用力,不要同时按住两侧鼻孔擤。

(四)谨防异物进入呼吸道

不让儿童玩小豆子、扣子、小玻璃球等物品;不让儿童把较小的东西放在鼻孔处;教育儿童吃饭时不要玩、不要说笑,更不可抛起来接食。

(五)保护学前儿童的声带

为儿童选择歌曲时要适合学前儿童的音域,朗读材料应适合儿童的声音特点;说话、唱歌时要自然,避免高声喊叫,每次发声时间不宜过久;说话、唱歌的场所空气要清新;上呼吸道感染时要少说话、多喝水。

思考练习

1.根据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2.如何保护学前儿童的声带?

第四节 消化系统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以及身体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所需要的原料,都是食物供给的。而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必须经过人体的消化和吸收,才能供机体利用。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吸收是指经过消化的食物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图1-13)。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和胰腺等。

图1-13 消化系统概观

一、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一)口腔

口腔是消化道的开始部分,内有牙齿、舌及3对唾液腺的开口。学前儿童的口腔容积较小,黏膜薄嫩干燥,血管丰富,容易受损伤和感染。

1.牙齿

牙齿是人体内最坚硬的器官(图1-14)。从外形上可分为牙冠、牙颈、牙根三部分。从结构上看,牙冠的最外层是牙釉质,乳白色,极坚硬,损坏后不可再生;构成牙齿的主要成分是牙本质;在牙根部分,牙本质外面是牙骨质,内部是牙髓腔,充满牙髓,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根据牙齿的形状、位置和功能,可将牙齿分为切牙(门齿)、尖牙(犬齿)、前磨牙(双尖齿)和磨牙(臼齿)4种类型。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使食物容易消化;另外,还可以辅助发音。

图1-14 牙齿的形态结构

人一生中先后有乳牙和恒牙两组牙齿。先萌发的是牙体小、数目少、咀嚼功能低下的乳牙(图1-15),后替换为牙体大、数量多、咀嚼功能强大的恒牙(图1-16)。乳牙20颗,一般在半岁左右开始成对萌出(表1-5)。乳牙萌发一般无痛苦,但个别婴幼儿有短暂睡眠不安、烦躁、流涎、喜欢啃咬硬物等现象,此时可让小儿吃饼干或烤面包片等,以助乳牙萌出。恒牙一般从6岁开始萌出,首先萌发的是第一恒磨牙(又称为六龄齿),位于乳牙之后,对建立正常的咬合功能非常重要,应特别保护(表1-6)。

图1-15 乳牙

图1-16 恒牙

表1-5 乳牙萌出时间表

表1-6 恒牙萌出时间表

乳牙是学前儿童的咀嚼器官,但乳牙的牙釉质较薄,牙本质较松脆,牙髓腔较大,牙齿咬合面的窝沟又多,容易发生龋齿。发生龋齿时,可引起剧烈疼痛,同时影响咀嚼,加重胃肠负担,而引起消化不良;龋齿会引起牙髓炎和牙周组织炎,诱发颌骨骨髓炎等严重疾病;还会影响换牙的正常进行,造成恒牙的排列不齐等。因此,应保护好学前儿童的乳牙。

2.舌

肌肉质的舌位于口腔底,具有协助咀嚼、吞咽、辅助发音和感受味觉的作用。

学前儿童的舌短而宽,灵活性较差,对食物的搅拌、协助吞咽的能力不足,若食品的形状过大,则可能造成吞咽困难,甚至窒息。

3.唾液腺

人的口腔中有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大唾液腺和许多小唾液腺。唾液腺分泌唾液,能湿润口腔黏膜,清洁和保护口腔,混合食物形成食团,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对食物中的淀粉进行简单分解。

婴儿的唾液腺发育不成熟,唾液分泌较少,口腔比较干燥。随着年龄的增长,唾液分泌量增加,但这时婴儿还没有养成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唾液往往流到口腔外面。这种现象属于“生理性流涎”,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随着唾液分泌量和唾液淀粉酶含量的增加,婴儿消化淀粉类食物的能力逐渐增强。

食物在口腔里经过牙齿咀嚼、舌的搅拌、唾液混合形成食团,由咽进入食管,引起食管壁自上而下地收缩蠕动,进入胃内。

(二)咽和食管

咽和食管是食物进入胃的肌性管道。咽是呼吸和消化共用的器官,吞咽时会厌软骨上抬并覆盖喉口,使食物经由食管向下。食管是消化道最狭窄的部分,有3处生理性狭窄(图1-17),易受机械性刺激而引发黏膜损伤。

图1-17 食管结构

儿童的食管比成人的食管明显短且狭窄,黏膜薄嫩,管壁肌肉组织和弹性组织发育较差,易受损伤。

(三)胃

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与食管连接处的入口是贲门,与十二指肠连接处的出口是幽门(图1-18)。婴儿的胃近水平位,贲门部的肌肉松弛,食物容易从贲门反流而出,引起“溢乳”。

图1-18 胃的结构模式

食物进入胃后,胃能产生运动,使胃液和食物充分混合形成食糜。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儿童胃的容积较小,胃的排空时间短,而且儿童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故应注意及时加餐。

胃壁的黏膜上皮凹陷形成胃腺,胃腺分泌胃液,主要含有胃蛋白酶原、盐酸和黏液等。其可以营造酸性环境,抑菌和杀菌;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促进钙、铁等物质的吸收;可以润滑和保护胃黏膜;可以促进胰液、肠液和胆汁等的分泌。儿童胃黏膜柔软而富有血管,胃壁肌肉组织、弹性组织及神经组织发育较差,胃的蠕动能力较差;胃腺数目少,分泌的胃液在质和量上均不及成人,所以消化能力不强。

胃极易受神经因素的影响。一旦受到精神压力,副交感神经就开始兴奋,血管收缩,血流缓慢,黏液分泌减少,胃壁失去保护膜,可能导致胃溃疡。所以,胃对暴饮暴食、疲劳过度、费心劳神等情况极其敏感,应避免儿童发生这些情况。

胃的吸收功能很弱,只能吸收少量的水、乙醇、无机盐及药物等。

(四)小肠

小肠上接胃的幽门,下接盲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最主要的场所。小肠内的消化液有胰液、胆汁和肠液。小肠的蠕动使食糜充分与这些消化液混合,其中所含的各种消化酶能分别促进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营养物质,以利于小肠的充分吸收。

小肠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一些环状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更细小的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肠壁的吸收面积。小肠绒毛中还有血管、神经、毛细淋巴管和少量平滑肌,能够吸收水、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和某些脂肪酸。凡是可以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几乎都可以在小肠中被吸收。学前儿童肠管相对较长,肠管内径较宽,肠黏膜发育较好,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故吸收能力较强。但学前儿童肠壁肌肉组织和弹性组织尚未发育完善,蠕动能力较弱,肠内容物通过肠道的速度较慢,更容易发生便秘和粪中毒。

(五)大肠

大肠是消化道的最后一段。在盲肠部位连着阑尾,是个细小的盲管,如果食物残渣、肠寄生虫、细菌等侵入,则可能引起阑尾炎。大肠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可以暂时储存食物残渣,吸收少量的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食物残渣如果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过多,粪便就变得干燥,容易引起便秘。而且学前儿童肠的固定性差,故容易发生肠套叠和脱肛。

(六)肝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可以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可以储藏养分,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减少时,肝糖原可转变为葡萄糖而进入血液,提高血糖水平。肝还具有解毒的功能。

儿童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大,常常在肋骨下缘可以摸到。儿童的肝细胞分化不全,肝功能也不完善,分泌的胆汁较少,故对脂肪的消化能力较差。肝储存的肝糖原较少,在饥饿时易出现低血糖。肝的解毒能力也较差,若食入过量蛋白质,会加重肝的负担。肝的抗感染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缺氧、感染、药物中毒等均可使肝细胞发生异常,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但儿童新陈代谢旺盛,肝细胞再生能力强,患肝炎后,经及时治疗,肝的功能容易恢复。

(七)胰腺

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胰岛素并调节血糖的代谢。学前儿童虽然胰腺发育不完善,但已具有成人所有的各种消化酶,故能够发挥消化作用。

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保育要求

1.保持口腔卫生,保护好乳牙

儿童的乳牙可以帮助儿童咀嚼食物,协助消化;促进颌骨的发育,使面容和谐自然;有助于正常发音;诱导恒牙正常萌出,防止牙列不齐。乳牙出现问题时,会给幼儿带来巨大痛苦,因此,须要特别保护好乳牙,防止龋齿的发生。

(1)定期检查牙齿,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处理。每半年检查1次,注意观察幼儿牙齿,发现问题,应及时矫治。

(2)养成及时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教会幼儿掌握正确的漱口、刷牙方法,选购适合儿童使用的牙膏、牙刷、口杯等。尤其在晚上刷过牙后,不要再吃东西。

(3)保证均衡的营养。乳牙在胎儿期就开始钙化,恒牙在婴幼儿期进行钙化。孕妇和婴幼儿应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多到户外晒太阳,以促进牙齿的健康发育。

(4)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吸吮手指、咬手指甲、咬嘴皮、啃笔头、经常托腮、玩弄舌头或剔牙以及偏侧咀嚼等习惯,都会影响颌骨的发育和牙齿的萌生。所以要帮助幼儿克服这些不良习惯。

(5)避免牙齿外伤。乳牙牙根浅,牙釉质薄脆,容易受损伤,一旦受损,更易发生龋齿。所以,要教育幼儿注意运动安全,不要嗑瓜子、咬过硬的东西等。

(6)慎用抗生素。孕妇服用四环素类药物后,药物进入胎儿体内,可使婴儿乳牙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等。幼儿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也会引起牙齿脱钙,导致龋齿。

2.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1)饭菜的烹制要符合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避免儿童食用形状过大、质地过硬、辛辣刺激、温度较高的食物,以免口腔和食管黏膜的损伤和感染。食物也不必过于精细,以免缺乏咀嚼的练习,而不利于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

(2)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3)针对幼儿活动量大、肝糖原储存少的特点,应在一日三餐外,添加1~2次点心。

(4)培养幼儿细嚼慢咽的好习惯。细嚼慢咽可以使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形成小颗粒的食团,减轻胃肠的负担,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5)不吃剩饭,不吃汤泡饭。不应让儿童吃剩饭,以避免营养不良,以避免可能吸收到有毒有害的物质。汤泡饭是饭和汤混在一起,食物没嚼烂就滑到胃里了,会加重胃的负担。同时由于缺少味觉刺激,胃液分泌减少,故易患胃病。提倡饭前喝两口汤,可以湿润口腔和食管,还能刺激口腔、胃分泌唾液和胃液,有利于消化。

(6)少吃零食,不挑食。乱吃零食,不按时进餐,会扰乱消化腺和胃肠的正常功能,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养料的吸收,对幼儿的生长和发育不利。人体需要均衡的营养,如果挑食,则会发生营养不良,影响健康。

(7)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让幼儿愉快进餐。在进餐前和进餐时不要处理幼儿行为上的问题;吃饭时不打闹、不说笑、不玩玩具,应专心进餐;吃饭时不比赛,以免引起幼儿紧张,使咀嚼食物不充分。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播放轻松、愉快、优美的音乐。

(8)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进行剧烈运动后,要休息30min左右才能进餐;刚吃完饭不能马上进行剧烈活动,要进行安静的活动或者轻微活动,1~2h后才能进行体育活动。

3.培养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

多吃蔬菜,多喝开水,多参加运动,预防便秘的发生。婴儿过了半岁,就可培养其定时排便,最好养成早饭后排便的习惯。

4.饮食卫生与食品安全

(1)搞好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2)注意食品安全,防止食物中毒。

思考练习

1.学前儿童的牙齿有什么特点,如何保护乳牙?

2.学前儿童肝有哪些特点?

3.如何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消化器官的健康?

第五节 泌尿系统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尿酸、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废物,绝大部分代谢废物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图1-19)。

图1-19 泌尿系统(侧面观)

一、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特点

(一)肾

肾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形似蚕豆,是生成尿液的器官。

足月儿出生时肾已能发挥一定功能,但毕竟发育得不够完善,大量水负荷时易出现水肿,经常处于负荷过重状态,一旦遇到疾病或应激情况,则又容易发生脱水。而且,学前儿童肾功能还容易受多种肾外因素的影响。

(二)输尿管

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学前儿童的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及弹性纤维发育较差,容易受压、扭转,引发尿路阻塞,造成尿潴留而诱发感染。

(三)膀胱

膀胱位于盆腔,是由平滑肌构成的囊状器官,可暂时储存尿液。膀胱和尿道交界处的尿道括约肌舒缩,能控制尿液的排出。

学前儿童膀胱较小,肌层及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储尿功能差,同时新陈代谢旺盛,产生的尿量多,故年龄越小者每日排尿次数越多。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排尿反射的控制力较差,易发生遗尿现象。

(四)尿道

尿道是从膀胱通往体外的管道,男性尿道细长(约20cm),女性尿道较粗短(约5cm)。学前儿童尿道短,黏膜柔嫩,易受损伤,弹性组织发育较差。女孩尿道仅1cm左右,尿道开口离阴道、肛门很近,故尿道口容易被粪便等污染,若细菌经尿道上行,则可引起上行性泌尿道感染等疾病。男孩尿道虽然较长,但包皮积垢时也可形成细菌上行性感染。

二、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保育要点

(一)培养学前儿童及时排尿的习惯

经排尿训练的学前儿童不易发生遗尿。从婴儿半岁左右,即可训练自觉排尿的能力,如“把尿”。如果膀胱积尿过多,则会影响膀胱的正常储尿和排尿功能,且易发生感染,应教育孩子不要憋尿。教师和家长要及时提醒幼儿排尿,在组织活动前要提醒幼儿排尿,睡觉之前让幼儿排尿。但不要频繁让小儿排尿,以免引起尿频。

(二)保持会阴部的卫生,预防尿路感染

每晚睡觉前用温开水清洗外阴部,儿童洗具应专用,并及时清洗消毒;让幼儿尽早穿整裆裤,且不随便坐地;教会幼儿便后擦屁股的方法,应从前往后擦,以保证会阴部的卫生;及时纠正一些幼儿玩弄生殖器官的坏习惯。

(三)预防肾炎的发生

要避免诱发肾炎的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皮肤化脓性感染等,积极预防和治疗,以免外因影响学前儿童肾功能。注意观察幼儿面部(尤其是眼睑)是否浮肿,观察幼儿排尿以及尿液的颜色、气味等,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就医。

(四)每天饮水要充足

保证学前儿童每天充足的饮水,最好是温开水,可使体内废物及时随尿排出;同时,形成的尿液对输尿管、膀胱、尿道起到冲刷作用,可减少泌尿道感染。

(五)注意药物和食品安全

肾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药物引起的肾损害日趋增多,应避免给幼儿服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避免肾损伤。同时,应注意食品安全,避免奶粉中三聚氰胺引发幼儿肾结石等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思考练习

1.学前儿童泌尿系统有哪些特点?

2.保证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卫生应采取哪些措施?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胸腺、胰岛等(图1-20),这些腺体分泌的物质叫激素。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共同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活动。

图1-20 内分泌腺概观

一、学前儿童重要的内分泌腺

(一)垂体

垂体位于脑的底部,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能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抗利尿激素、催产素等,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并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其中,垂体所分泌的生长激素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骨的生长,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垂体功能在4岁以前和青春期时比较活跃。如果儿童时期生长素分泌不足,则会出现生长发育减缓、身材矮小(身体各部分比例匀称),甚至患侏儒症,但智力发育正常。反之,儿童时期垂体功能亢进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出现生长发育超过常人,甚至导致巨人症。若成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会引起末端器官(如手指、脚趾以及耳、鼻、唇、下颌等处)过度生长,导致肢端肥大症。

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昼夜并不均衡,小儿入睡后,分泌量增多。

(二)甲状腺

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素主要能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出生时已经形成,之后逐渐生长,到14~15岁时腺体发育最快,其功能达到最高峰。

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泌激素过多,则会使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体内物质氧化分解过快,患者常感饥饿、乏力,虽然食量很大,但明显消瘦。由于激素过多,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患者会有心跳加快、情绪急躁、多汗等现象。有时还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等症状。反之,甲状腺功能不足,分泌激素过少,则会使新陈代谢减缓,导致黏液性水肿。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学前儿童时期,则会导致呆小症(克汀病),其症状是身体异常矮小、智力低下、先天聋哑、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等。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如果饮食中缺碘,则会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限,引起甲状腺组织代偿性增生、肿大,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也称为大脖子病;有时也会导致呆小症的发生。

(三)性腺

男孩的性腺是睾丸,女孩的性腺是卵巢,它们既是内分泌器官,也是生殖器官。学前儿童时性腺生长发育很缓慢,青春期开始后,性腺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迅速发育。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可以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促使第二性征的出现。如果在幼儿期使用了含有激素的成人护肤品、化妆品,食用了含有激素的营养品或反季的蔬菜、水果,或者受不良影视作品的刺激,都有可能导致性早熟,促使性器官提前发育,影响身高,甚至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等。

二、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保育要求

(一)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促进学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充足的睡眠能够保证垂体正常分泌生长激素,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保证学前儿童的睡眠时间,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培养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二)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防止碘缺乏

内分泌腺的生长发育及激素的合成都需要丰富的营养,尤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离不开碘,应多吃含碘食品,如海带、虾皮等。提倡食用加碘盐。

(三)注意饮食和健康生活,防止婴幼儿性早熟

不要给学前儿童滥服营养滋补品,如蜂王浆、花粉、冬虫夏草等;应妥善存放含激素类药物、护肤品、化妆品,避免孩子误服或接触;少吃反季节蔬菜、水果和油炸类食品;少让孩子遭受视觉刺激,如一些关于男女亲密的图片、影视片、宣传材料等;应避免开灯睡觉,应早睡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

思考练习

1.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2.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3.哪些做法能保证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正常?

第七节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主要完成人体的免疫功能,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一、免疫的概述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如病毒、细菌),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这种功能有赖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三部分构成。

免疫器官主要有脾、淋巴结、扁桃体、胸腺、骨髓等,能产生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主要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两种。淋巴细胞主要由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组成。T淋巴细胞可以直接消灭侵入人体的致病微生物,并监视和清除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免疫分子是具有免疫效应的物质,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抗体,又称为免疫球蛋白,对病原体有很强的针对性;另一类是补体,其免疫作用没有针对性。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稳定和监视等功能。

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可以使机体抵抗和清除侵入人体的细菌、病毒和异物等,防止疾病的发生。免疫系统的稳定功能可使机体及时清除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免疫监视能使机体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如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免疫功能正常时对机体有利,若发生异常,则可影响机体健康。例如,免疫监视功能缺乏或低下,是肿瘤发病的原因之一;防御功能过强时,可能对药物或花粉等发生强烈反应。

(三)免疫的类型

人体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具有的免疫功能,是人类在种系进化过程中,长期同病原微生物斗争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对多种病原微生物都有防御作用。例如,皮肤和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起着阻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作用;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对侵入血液的病原微生物有清除作用;体液(血液、淋巴液、唾液、乳汁等)中含有的多种非特异性的抑菌、杀菌物质,能杀灭细菌;中枢神经系统的毛细血管能限制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脑内,起到血脑屏障的作用。

特异性免疫是指抗原(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后,激发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生抗体的过程。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由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所激发,也只对这种病原体起作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学前儿童免疫系统的特点

(一)免疫功能不完善

学前儿童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完善,如皮肤和黏膜薄嫩,屏障作用差,体液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防御力弱,血脑屏障功能随年龄增长才日益完善等。学前儿童的特异性免疫又较为缺乏,使儿童的免疫力不如成人,故易患感染性疾病。

(二)易患传染病

学前儿童的免疫功能不完善,尤其是针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没有建立,所以,儿童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因此,必须对学前儿童采取有效的卫生保育措施,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学前儿童免疫系统的保育要求

(一)合理营养,适当锻炼

合理的营养、适当的锻炼能够增强幼儿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讲究环境、个人卫生

要保证学前儿童生活环境的卫生,减少污染源。讲究个人卫生,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等。避免幼儿到封闭、污浊的空间,或人多的地方,避免学前儿童与传染病患者的接触。

(三)按程序进行接种

对儿童进行科学、有计划地预防接种,是通过人工的方法,使儿童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思考练习

1.免疫对人体有什么重要意义?

2.学前儿童的免疫功能有什么特点?

3.日常生活中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学前儿童免疫力?

第八节 神经系统

人体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神经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神经系统的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1.基本结构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图1-21)。

图1-21 神经元形态结构概观

神经元的突起又称为神经纤维(图1-22),可分为有髓鞘神经纤维和无髓鞘神经纤维,一般有髓鞘的神经纤维比无髓鞘的神经纤维传导的速度快且准确。神经纤维外层髓鞘的形成,表明神经传导通路和神经纤维形态发育的成熟程度。人体神经纤维髓鞘化从胎儿4个月的时候就开始,直到6~7岁时才基本完成。在婴幼儿时期神经纤维短、少,细胞之间联系少,神经髓鞘不成熟,兴奋易于扩散,刺激在髓鞘神经纤维中传导的速度较慢,表现为容易兴奋激动、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慢,而且易于泛化。

图1-22 神经元在出生后的发育

2.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由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小脑、间脑和大脑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系统的总称,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周围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分联系,调节全身各部分的活动。

二、脊髓和脊神经

脊髓呈圆柱形,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延髓相连,下端到达腰椎。其结构可分为中央的灰质(神经细胞体聚集的地方)和周围的白质(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图1-23)。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主要有传导和反射的功能。

脊髓白质中有上行和下行的神经纤维,来自全身各器官的大部分神经冲动,通过脊髓上传到脑;由脑发出的神经冲动也要通过脊髓下传到相应的器官。当脊髓受损伤横断时,上下神经兴奋的传导就会中断,出现损伤面以下感觉和运动障碍,导致截瘫。

图1-23 脊髓结构

脊髓灰质中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简单、低级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等。这些反射活动通常情况下是在大脑的控制下进行的。例如,排尿与排便等活动都受大脑意识控制,如果出现异常,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新生儿期脊髓形态结构比较完善,脊髓的固有反射尚未受到大脑高级中枢的控制而出现一些特有的反射,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踏步反射等。婴幼儿经常尿溺、便溺,也主要是这一原因造成的。随着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发育,这些现象会逐渐消失。

脊髓发出的神经是脊神经,它是由前根运动神经纤维和后根感觉神经纤维所组成,属于混合神经。它们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调节躯干和四肢的活动,如坐骨神经等。

三、脑和脑神经

脑位于颅腔内,由脑干、小脑、间脑和大脑组成(图1-24)。

图1-24 脑的纵剖面

(一)脑干

脑干上端与间脑相连,下端与脊髓相连。脑干自下而上又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延髓中有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中枢,如呼吸、心跳、血管运动中枢等,延髓受损时会立即发生心跳、呼吸、血压的严重障碍而危及生命,故称为“生命中枢”。延髓和脑桥中还有呕吐、吞咽等中枢。中脑与维持觉醒和睡眠、保持肌肉紧张有关,且与维持身体平衡和姿势有关。

脑干中有重要的上、下神经传导通路,是大脑、小脑和脊髓互相联系的重要通路。这些传导通路受到损伤就会出现头颈、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新生儿的脑干已具备生理功能,保证了呼吸、血液循环等基本的生命活动。在学前儿童游戏、活动时,应避免摔伤后脑,以防伤害到延髓而危及生命。

(二)间脑

间脑位于中脑的上方,大部分被大脑覆盖,主要分为丘脑与下丘脑。

丘脑能对传入的冲动进行较简单地分析,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与内脏调节、基本情绪活动、维持机体警觉等有关。来自全身的传入神经纤维,在到达丘脑以前已经交叉到对侧,所以一侧丘脑损伤时,对侧肢体感觉将发生障碍。

下丘脑皮层是调节植物性神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与内脏活动紧密相关,也可调节人体对环境刺激发生的情绪性反应,还能对体温、物质代谢起调节作用。下丘脑前部的脑垂体,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内分泌腺。

(三)小脑

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脑干背侧。小脑可以协调大脑皮层引发的随意运动,调节肌肉的紧张度,维持身体平衡等。小脑发生病变时,会出现平衡障碍,如动作不准确、不协调,不能完成精巧的动作,站立不稳等。小儿小脑发育相对较晚,从1岁前开始迅速发育,3~6岁逐渐成熟。所以,1岁左右蹒跚学步,3岁时可以较稳地走和跑,5~6岁时动作更加准确协调,能很好地维持身体平衡。

(四)大脑

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包括左、右两半球。人脑是个统一的整体,但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同,各具特点。左半球具有显意识的功能,主要通过语言和逻辑来表达内心世界,负责理解文学语言及数学计算。右半球具有潜意识功能,主要通过情感和形象来表达内心世界,负责鉴赏、绘画、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把握整体等。用科学方法对学前儿童进行训练,刺激大脑有关部位,将有力地促进其智慧潜能的发挥。

大脑表面2~3mm厚的部分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地方,为灰质,称为大脑皮质。大脑皮质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或裂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质的表面积(图1-25)。成人大脑皮质的表面积约1/4m2,神经细胞数量约140亿,其中1/3露在外面,2/3藏在沟里。大脑表面主要有3条大的沟裂:大脑外侧裂、中央沟和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等区域。主要的回有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等。

图1-25 大脑半球外侧面

大脑皮质以内是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一部分神经纤维连接大脑两半球,另一部分神经纤维把大脑皮层跟小脑、间脑、脑干、脊髓联系起来。

根据大脑皮质的各部位所控制的功能不同,可将大脑皮质划分为许多功能区(图1-26),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表1-7)。

图1-26 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图

表1-7 大脑功能区的特点表

大脑皮质各中枢的功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各功能区可以互相影响和代偿,当皮质某中枢功能区受损时,也会影响其他功能区功能的正常发挥。但当某一中枢受到损伤时,经过适当地治疗与锻炼,常常由其他区域发挥代偿作用。

妊娠3个月时,胎儿的神经系统已基本成形。出生前半年至出生后一年是脑细胞数目增长的重要阶段。1岁以后虽然脑细胞的数目不再增加,但细胞的突起却由短变长、由少到多,这为儿童智力的发育提供了生理基础。脑的迅速生长可从脑重量的变化上得到反映(表1-8)。新生儿的脑重量只相当于成人的1/3,随着年龄的增长,3岁时脑重量增长到相当于成年人的70%~80%,7岁左右已基本接近成人。

表1-8 不同年龄大脑重量的变化

新生儿时大脑在结构上已接近成人,但大脑皮层的沟和回较成人浅。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皮层迅速发育,5岁左右能比较容易地形成阅读和写字的条件反射。到6岁时已经能形成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而且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想象力,注意力的稳定性也增强了。

学前儿童大脑神经细胞发育不完善,容易疲劳。如果给予学前儿童足够的营养和睡眠,疲劳也容易消除。例如,新生儿期大脑皮层兴奋性低,外界的刺激容易使其疲劳,兴奋性更低下,从而进入睡眠状态,故新生儿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睡眠中(每昼夜睡眠为18~20h)。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皮层的逐渐发育,睡眠时间将逐渐缩短。

脑是否发育完善,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遗传基础,即发展的潜力;二是环境刺激,即发展的条件。遗传也许无法改变,但后天良好环境刺激是可以营造的。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促进脑的发育,适宜的早期教育可以促进脑的发育和完善;持续的早期经验剥夺将会减慢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甚至造成永久伤害。由此可见,优生给脑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潜力,优育给脑的良好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五)脑神经

与脑相连的神经称为脑神经,共12对。除迷走神经分布到胸腹腔内脏器官外,其他脑神经主要分布到头、面部各器官。

四、植物性神经

植物性神经是从脑和脊髓发出的运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调节机体的呼吸、循环、分泌、排泄、生长和生殖等功能活动。

植物性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类。它们分布于同一器官,作用相反,互相制约,保持内脏器官的活动协调、准确(表1-9)。学前儿童交感神经兴奋性强,所以心律常表现为不稳定,呼吸频率快,心跳快,消化器官易受情绪影响等。随着年龄增长,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逐渐增强。

表1-9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表

例如:当人的情绪处于平静的时候,通常是副交感神经作用加强,心血管活动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而消化系统的功能(如胃肠道的运动和消化腺分泌)比较活跃,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储存。但当处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的时候,交感神经作用加强,表现为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支气管扩张、肝糖原分解加快,而胃肠道等内脏器官活动相对减慢、减弱。

学前儿童植物性神经发育不好,主要表现在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不稳定,如学前儿童的心跳和呼吸频率较快,节律性不强,胃肠消化功能容易受情绪影响等。因此,学前儿童进餐前后不应处理学前儿童行为上的问题,应在进餐后择机进行教育,以免影响学前儿童对营养的消化吸收。

五、神经系统活动的方式和特点

(一)反射与反射弧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表现出规律性的反应。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任何环节出现问题时反射都无法正常进行。

(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人体的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例如,人一生下来就有吮吸、排尿、排便、抓握等反射,这种反射是由大脑皮质下的各个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是比较低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条件反射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与训练,在大脑皮质的参与下形成的。人们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锻炼、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建立条件反射,建立的条件反射越多,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使机体具有某种预见性和适应性。条件反射是较为高级的神经调节方式。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大脑皮质上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当条件刺激不断地多次强化,就会产生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建立后要不断地强化条件刺激,才可以使条件反射逐渐稳固。如果不再强化条件刺激物的刺激,那么,原来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或完全停止。早期给婴儿以各种刺激和训练,并经常巩固练习,可以帮助婴儿建立条件反射,有助于大脑皮质功能的发展。

(三)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

人类对具体的刺激物发生反应的皮层功能系统是第一信号系统;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皮层功能系统是第二信号系统。人类具有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使人具有了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思维的能力。例如,人们吃过梅子后,再看到梅子,就会分泌唾液,这是第一信号系统在起作用。人们吃过梅子后,知道梅子的滋味,把梅子的味道和“梅子”的语音结合了起来,以后再谈到梅子或听到别人说到“梅子”时,就会分泌唾液,这就是第二信号系统在起作用。可见,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前儿童生活经验不丰富,形成的条件反射少,第一信号系统还没有完全成熟,在此基础上第二信号系统更没有完全建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增加,第一信号系统逐渐完善,第二信号系统才能逐渐建立。所以,学前儿童不宜过早地学习语言文字,超前的教育会对幼儿的成长造成负担。而我们在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时,要多采用直观教学法,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从而保证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

在高级神经活动中,幼儿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是不平衡的,兴奋过程占优势。具体来说,学前儿童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例如,让他干什么,他乐于接受;让他别干什么,就比较难。兴奋过程持续时间短,易于扩散,大脑皮质往往形成较大的兴奋区,导致婴幼儿经常出现不协调的粗大动作及全身反应。例如,碰婴儿身体某处,他可能全身都在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皮质功能日趋完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在不断加强。兴奋过程的加强表现在幼儿睡眠的时间逐渐减少;抑制过程的加强,使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并能从事一些较精细的动作。一般幼儿在7~8岁时就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了。

(四)大脑皮质活动规律

人类大脑皮质的活动是有规律的,包括优势法则、始动调节、动力定型、镶嵌式活动和保护性抑制等。

1.优势法则

人们学习、工作的效率与相关的大脑皮质区域是否处于“优势兴奋”状态有关。优势兴奋灶可以将大脑皮层其他区域的兴奋吸引过来而加强自己的兴奋程度,同时使其他部分呈抑制状态。处于兴奋状态的区域反应能力最好,条件反射最易形成,学习效率高。兴趣能促使“优势兴奋”状态的形成,人们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在能使人感兴趣的事情上,对其他没有关系的刺激则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因此,组织学前儿童活动时应尽量采用有趣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和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2.始动调节

活动开始时,大脑皮质的功能活动性较低,然后逐步提高。这是因为神经组织具有“惰性”,需要时间去克服。而且神经系统对其他器官、系统的调节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始动调节现象在每日、每周、每学期开始时都有所反映。在教学中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增加学习的难度和强度。还应该将难度较大的任务安排在幼儿大脑皮质高度兴奋时完成。

3.动力定型

当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刺激按固定不变的顺序重复多次后,大脑皮质上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关系就固定下来并形成了规律,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知道”某种活动该干了,干起来很自然;每当前一个刺激出现,大脑就“知道”下面该干什么,提前做好准备。随着多次的重复,条件反射的出现也越来越恒定和精确,我们就将大脑皮质活动的这种特性称为动力定型,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习惯”。大脑皮质的动力定型一旦形成,神经细胞就能以最经济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果。

在形成定型的初期,兴奋点的扩散会导致一些多余无效的动作,如幼儿初学画画、写字、运动时,会出现与这些技能无关的动作。反复练习后,由于兴奋点逐渐集中,就可抑制无关部位的活动,逐渐使动作自动化,形成熟练的技巧,这就是动力定型的结果。由于这个原因,幼儿园定时作息即可形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起床、睡眠、学习、进餐等生活有规律地进行。该吃饭时食欲正盛,该睡时睡意来临,该醒时自动醒来,学习时注意力集中,这样既节省时间又符合卫生要求,可以在神经细胞能量最少的消耗下完成大量的工作。所以,要注意从小培养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由于动力定型的建立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所以不要轻易改变生活作息制度,或改变儿童已经形成的习惯、学习规律等。幼儿良好的动力定型的形成需要家庭与幼儿园同步,如指导家长在幼儿入园前或节假日里按幼儿园作息制度照顾幼儿起居,提高幼儿的适应性和避免“假日综合征”的发生。

4.镶嵌式活动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执行着不同的任务,分工很精细,因此,在进行某种工作时只有相应的部分处于兴奋状态,而其他部分则处于抑制状态。随着工作性质的转换,工作区、休息区不断轮换。如同镶嵌在一块板上的许多小灯泡,忽亮忽灭,闪闪发光。这就是大脑皮质之所以能够比较长时间工作的缘故。大脑皮质的这一特性成为合理组织幼儿活动的理论基础。这种“镶嵌式活动”方式,使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能有劳有逸,以逸待劳,维持高效率。因此,不同课程的轮换,脑力和体力活动的交替,可以使大脑皮质较长时间地保持工作能力,是预防疲劳的有效措施之一。

幼儿期由于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抑制过程较弱,兴奋容易扩散,注意力不够集中,也不易持久。因此,安排幼儿活动时要注意脑力和体力的轮换,活动和休息的交替,强智力活动和弱智力活动的变换。安排同一性质的活动时间要短些,各种活动要互相轮换,并要动静交替进行。

5.保护性抑制

人在长时间的紧张活动中,如果消耗过程超过恢复过程,其机体活动性就会逐渐降低,大脑皮质就产生保护性抑制。在抑制过程中,细胞、组织或全身的功能活动暂时降低,大脑皮质处于休息状态以防进一步的功能损耗,并加强恢复过程,使大脑皮质的工作能力得以恢复。

幼儿年龄越小,大脑皮质越容易进入抑制状态,越容易产生疲劳。而幼儿的兴奋占优势,常常忽略了疲倦的感觉,容易导致大脑过度疲劳。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幼儿疲劳的早期表现,及时组织和安排休息,使大脑皮质的工作能力得以恢复。

六、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保育要求

(一)保证充足的睡眠

由于学前儿童年龄小,神经系统较脆弱、易疲劳,故要通过充足的睡眠来保护。充足的睡眠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休息,如消除神经细胞的疲劳,减少脑细胞的能量消耗,促进磷脂类物质的合成,促进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还可以使感觉器官和肌肉等得到充分休息。因此,托幼园所和家庭要培养幼儿在午间和夜晚按时睡觉的习惯,必须保证学前儿童有足够的睡眠,年龄越小、身体越弱,睡眠时间越长(表1-10);并且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睡眠质量,让幼儿睡得熟、睡得安稳。

表1-10 不同年龄所需睡眠时间

(二)注意合理的营养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十分迅速,尤其是脑细胞发育很快,需要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磷脂、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尤其在1岁之内,更应该保证学前儿童对蛋白质等营养的需求。另外,大脑消耗的能量较多,而学前儿童脑细胞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靠葡萄糖供应,其体内肝糖原储备量少,在饥饿时可使血糖过低,从而造成脑的功能活动紊乱,直接影响脑的正常功能。如果不注意合理的营养(如不能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糖类),则大脑细胞易受损害,而且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三)确保空气清新

在基础代谢状态下,成人脑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的1/4,学前儿童脑耗氧量几乎达到全身耗氧量的1/2。如果缺氧,婴幼儿则会出现烦躁不安、哭泣等现象,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学前儿童生活的环境要注意多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以保证其对氧气的需求。还要注意,婴幼儿睡觉时不要蒙头睡,以免造成大脑缺氧,无法得到良好的休息。

(四)制定并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许多条件反射尚在建立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为幼儿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以利于神经系统功能的发挥。根据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应为不同年龄班安排好一天的活动时间和内容,让全体学前儿童按时活动、休息、就餐和睡眠等。长期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能够在幼儿大脑皮层中建立起相应的条件反射,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五)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

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学前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如果情绪不愉快,则将加重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负担,抑制脑垂体的分泌,进而影响内分泌腺的活动,不仅影响心理发展,而且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应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宽松友好的师生、同学关系,关爱备至的家庭环境等。保教人员应关爱每位学前儿童,帮助幼儿间友好相处,坚持正面教育,不伤害幼儿自尊,不歧视有缺陷的学前儿童,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前儿童。

(六)合理安排学前儿童的教育活动

根据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应合理安排学前儿童生活学习的时间、内容和方法等。例如,一天中应该游戏时间较多,上课时间较少;各项活动时间较短,内容与方式多变;进餐间隔时间短,睡眠时间长;生活自理时间较多等。应为学前儿童安排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可以加强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使大脑皮质的活动更迅速、准确和灵活。

根据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规律,幼儿园教学不应小学化,避免造成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负担。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内容要浅显易懂,积极结合教具,运用直观教学法,同时还要反复强化,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教学活动时间不应过长,不同年龄班应有区别。教师应从各方面培养学前儿童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促进和增强神经系统的发育。

(七)进行全脑开发训练

学前儿童在6岁以前是生活在动作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世界里,几乎全部是以右脑为中心,这正是开发右脑的关键时期。开发右脑能扩大孩子的信息容量,发展孩子的形象思维,发挥学前儿童的创造潜力,使孩子记忆得更广、更深、更长、更牢固。

经过全脑开发的训练,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模仿力、感知力、理解力、判断力、创造力等得到大大增强,不仅如此,通过训练,可使儿童培养起毅力、意志等优良品质,而且儿童的个性、身心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大脑两半球的均衡发展,应在日常活动中注意让学前儿童多动手,如两手同时做手指操、攀爬、动物模仿等;给学前儿童提供丰富的形象刺激,以形象化的方式学习语言;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对活动积极的态度;多听音乐,多进行韵律活动等。

实训练习

分析案例2012年10月初,广东某所幼托中心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一名幼儿不听从老师的话,被该老师抓住胳膊摔在地上,后脑着地,顿时昏迷。送往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头外水肿,无明显外伤。

请回答:该幼儿的什么部位受到了损伤,为什么该幼儿会出现昏迷的症状?

思考练习

1.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2.学前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有哪些?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为什么学前儿童乐于接受“让他干什么”,而难以接受“别干什么”的指令?

4.制定合理生活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5.很多幼儿园教幼儿大量识字或做数学练习,这样做是否合适,为什么?

6.全脑开发的好处是什么,如何进行全脑开发?

第九节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是机体内的特殊感受器,其结构包括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人体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主要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一、视觉器官

(一)视觉器官的构造

视觉器官即眼睛,是由眼球和一些附属结构所组成(图1-27)。

图1-27 人眼结构模式

1.眼球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所组成。

(1)眼球壁

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三层。

外膜的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角膜透明、无血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感觉敏锐且有折光作用。巩膜不透明、白色、坚韧,有保护眼球的功能。儿童的巩膜柔软,容易发生眼轴伸长。

中膜从前向后可以分成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前面的虹膜呈环形,中央的瞳孔是光线进入眼球的通路,根据光线强弱的变化,虹膜内的肌肉可调节瞳孔的大小,控制进入眼中的光量;睫状体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并能产生房水;脉络膜主要起营养和防止光线散射的作用。儿童的睫状肌柔嫩,如果常视物过近或疲劳用眼,则会使其过度紧张疲劳,导致晶状体变凸而形成近视。

内膜又称为视网膜,含有许多感光细胞。感光细胞分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视锥细胞能接受强光和色光的刺激,主要在白天看东西时起作用,并有很强的辨色能力,可以分辨颜色的细微差别;视杆细胞在视网膜的边缘,对弱光敏感,但不能分辨颜色。视杆细胞中有一种感光的色素称为视紫红质,其合成与维生素A有关,所以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视紫红质合成不足,在傍晚看不清东西,甚至导致夜盲病。3岁时幼儿已能分辨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但对相近颜色分辨不清。

正常情况下,这三层紧贴在一起。但在特殊情况下,它们可能彼此分离,其中视网膜和脉络膜之间最易分离而引起严重的视力减退,称为视网膜剥离症。

(2)内容物

眼球的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房水存在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空腔内,有供给角膜、晶状体营养和保持眼内压力的作用。当眼内房水生成过多或回流障碍而引起眼内压过高时,会引起青光眼。

晶状体位于虹膜后方、玻璃体前方,呈双凸透镜状,有弹性。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使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上。晶状体会因疾病、老年化等原因变得混浊,引发视力障碍,称为白内障。学前儿童眼球的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能力极强,很近的物体也能看清楚。但如果长期看很近的物体,则会使晶状体变凸而导致近视。

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是无色透明的胶状液体,既有折光作用,还能支撑视网膜,使眼球呈球体。儿童的玻璃体透明度较大,视力较成人更敏锐。

2.附属结构

眼的附属结构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眶、眉毛和睫毛等。

眼睑、眉毛和睫毛有保护眼球的作用;泪器的泪腺可分泌泪液,泪液中含有溶菌酶,不仅能湿润眼球,还有杀菌作用;结膜在眼睑内面,紧贴巩膜,容易发炎(如结膜炎、沙眼等);6条眼外肌负责眼球灵活的运动。

(二)视觉的形成和异常

1.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角膜、房水、瞳孔进入眼里,由晶状体、玻璃体等折光系统,投射到视网膜上形成物象,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兴奋并传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产生立体视觉。任何一个结构或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视觉的异常(图1-28)。

图1-28 人的视觉

2.视觉异常

很多原因可导致视觉的障碍,如前面提到的青光眼、白内障等。儿童常见的视觉异常有近视、远视、斜视、弱视等。

晶状体曲度大或眼球前后径太长,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称为近视眼。儿童的睫状肌较柔嫩、容易疲劳,晶状体弹性大、易变形,如果过度用眼,就会导致晶状体过凸,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而导致近视的发生。发生近视时,可戴合适的凹透镜来矫正。

晶状体弹性小或眼球前后径太短,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称为远视眼。儿童的眼球较小,前后径较短,晶状体比成人扁,物体往往成像于视网膜后面,称为生理性远视。随着眼球的发育,前后径距离变长,一般在5~6岁时,由远视恢复正常。发生远视时,可戴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

当两眼向前平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对称,称为斜视。斜视不能形成正常的立体视觉,容易导致弱视,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心理的发展。斜视要早发现、早矫治,恢复效果较好。

弱视是指视力低下,但又检查不出眼睛有器质性病变的眼病。治疗弱视的最好时机是6岁以前,经过治疗,视力可以提高,并恢复立体视觉。

(三)学前儿童用眼卫生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感知世界的最主要途径。成人要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条件,培养其正确的用眼习惯,保护幼儿的视力。

1.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条件

生活、学习环境应有充足的光线,并且采光照明要科学。例如,光源应在左上角,以免造成阴影;应使用稳定光源,减少光源频闪;使用适合灯具,避免光源过于刺眼或昏暗等。儿童使用的桌椅高矮应适合其身高,并定期调换座位。儿童用书字体要大、图案清晰、色彩和谐。使用的教具大小应适中、颜色鲜艳。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预防夜盲症。

2.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指导儿童看书、写字要有正确的姿势,并保持适宜的距离;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画画;不躺着看书,不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用眼时间不应过长;指导儿童集中用眼一段时间后望远,或去户外活动;看电视、玩电脑游戏要有节制;养成做眼保健操的良好习惯等。

3.定期检查视力,及时矫治视觉异常

学前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应定期检查视力,积极预防视力问题。发现问题后,应及时矫治,以减少视觉异常的发生,或减轻对视觉造成的损害。

4.加强安全教育,预防眼外伤

儿童活泼好动,对各种东西都好奇,容易对自己或别人造成伤害。要指导儿童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玩弹弓、刀、剪、笔等危险物品,不要拿着刀、剪、笔等尖利的东西走、跑。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眼病

儿童毛巾等洁具要专用,并注意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结膜炎等传染病。教育幼儿在迷眼后以泪水冲出灰尘,或让老师帮忙解决,不要用手揉眼睛。眼睛不舒服时,应及时检查和治疗。

6.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和发展辨色能力

一般认为,儿童早期(特别是3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适宜的视觉刺激有利于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应创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色彩丰富和谐的环境,开展相关的游戏或教学活动,如区角活动、美术活动或绘本教学等,以提高学前儿童的辨色能力,发展视觉。

二、听觉器官

听觉器官即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图1-29)。

图1-29 耳的结构模式

(一)耳的结构

1.外耳

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及鼓膜三部分。耳郭由皮肤和软骨组成,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是一个弯曲的管道,主要是传递声波的通道,其皮肤耵聍腺分泌物具有保护作用。鼓膜在外耳道的底部,是一个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把声波传入中耳。

学前儿童耳郭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容易生冻疮。外耳道比较狭窄、皮肤薄嫩,容易受损感染。而且外耳道壁还未完全骨化和愈合,感染容易扩散到附近的组织和器官,会引起剧烈疼痛。

2.中耳

中耳包括鼓室及咽鼓管。鼓室是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的一个小空腔,内有3块相互相连接的听小骨,它们外接鼓膜,内连内耳,将外来声波传至内耳。鼓室内有一条小管与咽部相通,称为咽鼓管。当吞咽、打哈欠时管口开放,保证鼓膜内外两侧的空气压力平衡,鼓膜就可正常振动,使听觉正常。

学前儿童的咽鼓管较成人短、粗,位置水平,鼻咽部的细菌容易由此侵入鼓室,引发中耳炎。婴幼儿鼓膜血管与硬脑膜血管相连,中耳的炎症可引发脑膜炎等脑病。

3.内耳

内耳由半规管、前庭、耳蜗三部分组成。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听觉的产生有关。半规管和前庭内有位觉感受器,与维持机体平衡、产生位置感觉等功能有关。幼儿时期,耳蜗的基膜纤维的感受能力比成人强,所以幼儿的听觉比成人敏锐。

(二)听觉的形成和异常

外界的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牵动3块听小骨,再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使之发生兴奋,兴奋沿听神经传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若中耳的鼓膜、听小骨受损伤或发生障碍,则能引起听力下降,产生传导性耳聋。耳蜗或听神经及相关中枢损伤时,也会引起听力下降或丧失,产生神经性耳聋。

(三)用耳卫生

1.预防外耳和中耳的损伤

禁止用锐利的工具为学前儿童挖耳,因为他们的外耳道壁很薄嫩,易受损和感染,而且容易损伤鼓膜。冬天时应注意头部保暖,预防耳郭出现冻疮。

2.注意鼻咽部的卫生,预防中耳炎

要积极预防学前儿童感冒,若发生感冒,应及时治疗。洗头、洗澡、游泳时要防止污水进入耳内。耳内若有水,可采用偏侧头部、单脚跳等方式将水控出。教会幼儿正确擤鼻涕的方法。

3.谨慎用药,避免听力损害

某些药物(如链霉素)会损伤儿童的听神经,听神经一旦受损,则听力不可恢复。所以儿童用药时要谨慎,严格限制使用耳毒性药物,避免药物对耳神经的损害。

4.预防噪声污染

学前儿童对噪声很敏感,应指导儿童听到过强的噪声时要张口捂耳,防止震破鼓膜而影响听力。成人与学前儿童说话时声音应轻,不要大声叫嚷。教育学前儿童学会轻声说话,不唱成人歌曲,不要边歌边舞。幼儿的生活环境不宜过于喧闹、嘈杂。

5.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儿童听觉

教师可组织学前儿童唱歌、听音乐、辨别或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等,来提高学前儿童的节奏感,丰富其想象力。教会学前儿童辨别各种细微和复杂的声音,促进学前儿童听觉的分化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三、嗅觉器官

嗅觉器官即鼻。在鼻腔上部的黏膜里,有嗅觉感受器,可感受气味的刺激,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入脑,形成嗅觉。

学前儿童的嗅觉比成人敏锐,但对各种气味的辨别能力差。教师应科学组织幼儿做一些气味游戏活动,来提高幼儿对各种气味的辨别能力。但要注意方法,每次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不可让幼儿直接去闻较刺激的气味。

四、味觉器官

味觉主要是舌的功能。舌面上有味觉感受器(即味蕾),它们接受了一些溶于水的物质的刺激后,产生的兴奋通过神经传入大脑,产生味觉。

婴儿一出世,就能辨别酸、甜、苦、咸等四种基本味道,味觉比较敏感,如吃惯母乳的婴儿不喜欢喝牛奶。所以,不要给婴儿食用味道浓烈、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婴儿味觉的形成和发育。

婴儿对各种味道尚未形成固定的爱好。在组织婴儿膳食时,应当注意供给多种味道的食物,让幼儿尝试各种味道,不仅能帮助幼儿识别各种食品的味道,而且也能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思考练习

1.学前儿童视觉器官的特点有哪些?

2.学前儿童常见的视力异常有哪些?

3.如何保证学前儿童用眼卫生?

4.学前儿童听觉器官的特点有哪些?

5.如何保证学前儿童用耳卫生?

6.学前儿童的味觉发育有何特点,如何发展味觉?

第十节 生殖系统

一、生殖系统的概述

人类的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分为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两部分(图1-30)。外生殖器有阴囊和阴茎,内生殖器有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和前列腺等。其中睾丸具有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功能。

图1-30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也分为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两部分(图1-31)。外生殖器主要有阴唇、阴蒂等,内生殖器有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其中卵巢具有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功能。女性的阴道口前邻尿道口,后邻肛门,应特别注意会阴部的卫生。

图1-31 女性生殖系统

二、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特点和卫生

童年期生殖系统发育是比较缓慢的,几乎处于静止状态,青春期之后才迅速发育。

幼儿期是形成性角色、发展性心理的关键期。3岁后,学前儿童常会问“我为什么是女的?他为什么是男的?”“我是怎么来的?”之类的话题,五六岁时可出现恋父、恋母的情感。除此以外,学前儿童性侵害事件屡有发生,性侵害使学前儿童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教师应注意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的、随机的性教育,使之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案例1

2012年11月20日,央视进行街头采访调查活动,这次采访的话题是“我是从哪里来”。央视记者在街头采访了多位市民,年龄涵盖了1940年到1990年出生的人,得到的答案是“捡来的”“胳肢窝里生出来”“洪水冲来的”等。据一项300多位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47.37%的网友称小时候被告知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32.57%的网友被告知是“垃圾箱里捡来的”,3.95%的网友被告知是“洪水冲来的”,还有16.12%的网友晒出了其他千奇百怪的答案。有些人直到成年还对父母的回答信以为真,甚至一直惧怕“洪水再把自己冲走”。

案例2

3岁多的小欣兴趣广泛,能背《弟子规》《三字经》,爱跳舞、唱歌,更爱喜羊羊和卡通片里单纯的世界。她活泼懂事,周围的人都对她赞不绝口……可谁能想象,才3岁半的她,却被多次性侵犯。因为“害怕”和“不知道该怎么办”,她从未对家人说。经医生检查发现,她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疾病,医院发出“病重通知书”。由于病毒感染引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果在半年内没有治好,就可能引发内脏大出血,并危及生命。小欣从此沉默不语,经常梦魇,不与人交往,惧怕陌生人……

案例3

5岁的俏俏发现强强在她的床上熟睡,就大哭着说强强让她怀孕了。原来俏俏曾好奇地问爸爸自己是从哪儿来的,爸爸却简单地回答说是妈妈和爸爸睡在一张床上的缘故。俏俏心里便认定男女睡在一张床上就会怀孕生孩子。后来经过老师和妈妈再三解释,俏俏才似懂非懂地不哭了。

以上案例的发生,都源于对学前儿童不科学、不正确的性教育,甚至缺乏性教育。如果我们能用幼儿能接受的语言和方式,适度介绍人的由来、男女的差异,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等知识,孩子就能够正视自己,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有效保护自己少受侵害。如果一味敷衍、躲避孩子的好奇,就会使孩子迷惑、混乱;或者试图通过其他途径,甚至是不良途径解决自己的疑问,以至于影响身心健康;或因为认知的缺乏而不懂得保护自己,被不良分子钻空子以致受到侵害。

三、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保育要求

(一)保持会阴部的卫生

帮助学前儿童养成每天清洗外阴部的卫生习惯;内裤应选择棉制品,且不宜过紧。

(二)保护外生殖器

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如避免翻越或跨坐在硬物上,避免外生殖器受到伤害;及时纠正学前儿童玩弄生殖器的不良习惯。

(三)及时诊治生殖器官疾病

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能会造成成年时的严重问题。所以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给予诊断、治疗,减轻学前儿童的痛苦,减少对成长的影响。

(四)科学、适度地性教育

早期性教育关系到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不能认为性教育是无师自通或水到渠成。

对低幼儿童的性教育不宜过早,宜“虚”而不宜“实”,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发育的成熟逐渐推进。应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性别,了解男孩子和女孩子是不一样的,教会幼儿树立保护自己身体不轻易受他人侵犯的意识。

在幼儿逐渐形成性别意识的时候,可以让男女孩分厕或分时如厕;并采用恰当的教养方式,以避免学前儿童出现性别认同混乱。

思考练习

1.学前儿童的性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

2.如何保证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卫生?

第十一节 皮肤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直接和外界环境接触。

一、皮肤的结构

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对于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皮肤主要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真皮下面是皮下脂肪组织,还有一些附属物,如毛发、指(趾)甲、汗腺和皮脂腺等(图1-32)。

图1-32 皮肤结构模式

表皮是皮肤的最表层。表皮最外层是角质层,对深层组织起保护作用。表皮最内层是生发层,该层细胞有很强的分裂增殖能力,可形成表皮的各层细胞。生发层中有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的多少决定皮肤颜色的深浅。学前儿童皮肤的表皮薄,许多部位尚未形成角质层。

表皮之下为真皮。真皮较厚,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真皮里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当损伤至真皮时,就会疼痛并伴有出血症状。学前儿童皮肤中毛细血管丰富,血管腔比较大,流经皮肤的血液比成人相对多,皮肤表面积比成人相对大,散热相对较快。

真皮下为皮下组织,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大量脂肪细胞。皮下脂肪组织的厚度随年龄、性别及身体部位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学前儿童皮下脂肪比较少。

皮肤的附属物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指(趾)甲等。

二、皮肤的功能

皮肤身兼数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一)感觉功能

真皮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和感受器,可产生痛觉、压觉、冷觉、热觉等感觉。这些感受器在皮肤里呈点状分布,且分布不均。密度越大,感觉越灵。触觉最敏感的是指腹,最不敏感的是脖颈和背部。学前儿童表皮和真皮的发育不完善,对刺激的反应不够灵敏,尤其触觉和痛觉关系密切,较小的幼儿容易因为触觉不发达而对痛觉不能准确定位,而造成皮肤的损伤等。

(二)保护功能

皮肤是人体与外界之间的天然屏障,可阻止微生物进入人体;皮肤的构造特点可以缓冲外力对人体器官的损伤;皮肤中的黑色素可避免紫外线损伤内部组织等。学前儿童的皮肤薄嫩,保护功能差,对外界冲击、紫外线辐射、细菌侵蚀等的抵抗力远不及成人,容易损伤和感染。

(三)分泌与排泄功能

皮脂腺分泌皮脂,能滋润皮肤和毛发,婴幼儿头部皮脂腺分泌旺盛。汗腺可分泌汗液,将少量的无机盐、尿素等排出体外。婴幼儿汗腺发育较好,出汗较多,要注意预防感冒。

(四)调节体温

当体温过高时,汗液分泌增加,散发热量而使体温下降;当外界较冷时,汗液分泌减少,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学前儿童真皮和皮下脂肪的特点决定了学前儿童皮肤的保温能力差,而且神经系统对血管运动的调节不灵敏,所以学前儿童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力较差,气温骤变时容易患病。

(五)吸收功能

皮肤可以直接吸收一些物质,如脂溶性物质和乙醇等。学前儿童的皮肤薄嫩、通透性较强,有些物质如化妆品、农药等,可以完全通过皮肤吸收,容易对幼儿造成伤害。

(六)代谢功能

皮肤中的7-胆固醇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转化成维生素D,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有利于学前儿童牙齿和骨骼的生长。

三、学前儿童皮肤的保育要求

(一)培养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

教育幼儿每天要将身体裸露的部分进行清冼;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或进行完其他游戏后要洗手;还要为学前儿童勤洗澡、勤洗头、勤换内衣、勤剪指甲等。

(二)注意衣着卫生

学前儿童的衣料应选择质软、轻便、天然的材质,而且透气性、保温性和吸湿性要好,贴身衣服应选用棉布料。新衣要洗过再穿,并选择无毒无刺激的、婴幼儿专用的洗涤用品。在气候变化、季节更替以及学前儿童变换活动方式时,要及时为学前儿童增减衣服。平时着装不宜太厚,以提高机体自身的适应能力。衣物不穿的时候,注意保存方法。

(三)注重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活动,增强皮肤调节体温的能力,增强抵抗力。所以,要组织学前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利用空气、阳光、水等自然条件,进行“三浴”,提高皮肤调节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冬季防冻疮,夏季防中暑。

(四)避免学前儿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不要给学前儿童使用成人护肤品,不要常给幼儿化妆;盛过有毒物品的容器要妥善处理,绝不能让小孩接触、拿着玩;皮肤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剂量,不可过量。

(五)加强安全教育和护理

学前儿童缺乏生活经验,没有安全意识,而且又活泼好动,容易引起外伤,成人要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学前儿童一旦有了外伤,要及时处理,防止感染,如果伤口较深或面积较大,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思考练习

1.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有哪些?

2.皮肤的功能有哪些?

3.如何保证皮肤卫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