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学习动力理论

大学生学习动力理论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一方面要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要学习西方,此两者之间一直在发生冲突。

一、大学生学习动力理论


学习动力就是学习者个人努力学习的内在推动力。要在实践中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就需要进行大学生学习动力理论构建。毫无疑问,学习动力是复杂的,包括方方面面。这里主要阐述学习动力的三个层次:价值观、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这三个层次是相互关联的:价值观是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一,也是学习动力之一;学习兴趣又是学习动机的基础之一。

(一)价值观作为学习动力

1.价值观的性质。关于价值观的概念,人们的看法不太一致。按照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的解释,价值观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2]按照《辞海》的解释,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根本态度”;[3]按照林崇德等人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的解释,价值观是“理论化、系统化的评价意识。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决定表层文化的性质和特征。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价值尺度,为人生提供理想和信念,为人的一切社会活动提供价值导向”。[4]我们认为,简单地说,价值观就是社会或者个人追求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的观念和态度,即人在关于应该追求什么的问题上形成的观念、态度。例如,有人喜欢追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有人喜欢追求精神生活上的满足,这是价值观的不同。

关于价值观的构成,已经有较多的研究。整合各种相关的研究,可以认为,价值观一般包括以下几种主要成分:其一,是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即认识到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并自觉地追求;其二,是基于人生意义与价值而树立的人生目标,即为了体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希望达到怎样的奋斗目标;其三,是基于上述两种成分形成的对不同事物和现象之价值的认识与追求,即一个人稳定地追求哪些事物、哪些价值;其四,是在上述三种成分基础上形成的幸福观、苦乐观;其五,是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价值评判,这是对外界事物和自我进行评价的基础。

就价值观的存在形态来讲,价值观包括两个大的类型:一是社会价值观,即社会文化中存在的、人们共有的价值观。它影响着社会中所有个体的价值观,因为个体总是社会的个体,而不是孤立、抽象的个体。二是个体价值观,即一个人内在的价值观,这是一个人观念的深层构成之一,与个体的需要相联系,对个体的行动起着更加直接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这两种类型相互转化、相互作用。

2.社会价值观与学习。社会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教育教学中要明了和把握好社会价值观与大学生学习的关系。

(1)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特点。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处于迅速变化之中,因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这种转型的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进入现代化进程之后,一直在经历长期的社会转型。当前中国又在经历新的社会转型,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二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社会转型。受此影响,中国的社会转型加速。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价值观的变化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第二,当前中国存在着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现代西方价值观的冲突。中国一方面要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要学习西方,此两者之间一直在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存在,当前也还尖锐地存在。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容易导致个人价值观的冲突,导致一些大学生价值观上的模糊或迷茫,甚至较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人格冲突。

第三,中国社会正在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强调这些基本价值观的形成。这些价值观念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与超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超越传统价值观的过程,这一过程总的来说是在不断地前进。

第四,中国社会正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目前这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正在形成,并在逐渐发挥作用,这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学习性投入状况。

(2)社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关于我国社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特别需要注意:

第一,每个大学生都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在较大程度上是在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形成的。首先,在性格和价值观方面,社会的影响大于学校的影响。因为每个大学生都在接触社会,而且他们都清楚他们即将走向社会,他们受到社会价值观直接而强烈的影响。其次,学校内的价值观虽然同时也对大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学校内的价值观实际上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强烈影响,是社会价值观的一部分。

第二,由于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处于冲突之中,因此大学生的个体价值观也经常存在冲突或者也有不明确的地方。例如,到底是以真、善、美为最高追求还是以等级化的权力为最高追求,这让大学生感到困惑,难免会有冲突。

第三,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显示出多元化特点,这也导致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具有多元化特点。多元文化在当今已成为人类生活经验,所有人都是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中,[5]中国人也是如此。多元价值是多元文化的核心。当今的大学生时时面临多元价值冲突的局面,需要增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否则就容易陷入个人价值观的冲突和价值迷茫之中。

第四,当代中国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的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但也有极少数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反社会或疏离社会的现象,甚至因此而导致了自杀行为、犯罪行为、厌学行为和厌世行为。对于这些,学校和教师要特别警惕,因为这不仅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格,也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影响其学习动力。

(3)利用好社会价值观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在此方面,特别需要注意:

第一,要引导学生辨别积极的社会价值观与消极的社会价值观,认清社会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的、合理的。例如,自强不息、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追求素质[6]发展等,都是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引导学生遵循和吸收这些价值观,能让大学生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有力地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

第二,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那些消极的社会价值观及其形成的原因和危害,从而让学生自觉地抵制那些消极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例如,在社会中,也有“一切向钱看”“一切向权看”和“过度地追求物质占有”这样一些消极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会干扰、阻碍和破坏一些大学生的学习和素质发展。对此,应该引导大学生认真分析和抵制这些消极的价值观,积极而专心地学习。

第三,教师在处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时,也要体现积极的社会价值观,这样更加有利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如果能体现民主平等精神,学生就会更加主动地追求知识和真理,而不是盲从权威,从而更加积极有效地学习。

第四,教师自己要吸纳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做积极的社会价值观的体现者,以代表社会来积极地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健康成长。

3.个体价值观与学习。个体价值观与个体需要相联系,一旦形成便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影响个体的行为。大学教育教学要明了和把握大学生个体价值观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1)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发展特点分析。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发展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显示出年龄特征。在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处于系统而稳定地形成价值观的时期。虽然他们在中小学时期已经开始形成一些价值观,但那时形成的价值观是较零碎的,而且往往不够稳定。大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二,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较平衡,基本上趋于与社会价值观协调一致。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已经趋于协调和稳定,而且,价值观上经过初中时期的震荡,高中时期的发展,震荡性的成分变得较小,因此较为平衡。而且,大学生已经基本上能够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其价值观基本上能够与社会价值观协调一致。当然,也有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之间存在较严重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之下,就更加需要用社会价值观中的积极因素来影响和推动大学生的学习。

第三,当前的大学生较多地认同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由于在世界范围内,“尊重每一个人”已成为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念,[7]尊重每一个人是自由平等观念的一个部分,这种观念有利于大学生自由地学习和发展,自由地认识世界,能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动力。

第四,大学生总的来说是坚持真、善、美统一的价值观念体系的。真、善、美是人们据以进行价值判断的三个基本观念。[8]这三大价值观念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积极地学习。

第五,在当前的中国,部分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弱;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大学生的独立性则相对较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较复杂,其中主要原因有二:首先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传统,而强大的传统之一是父母对子女的控制过强,子女的独立性较弱,现在这种传统虽然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其次,目前的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较多的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进入大学时还没有根本性的转变。

(2)个体价值观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分析。主要影响如下:

第一,一部分学生由于形成了积极的价值观,例如追求自己的成就感和人生价值,因此积极努力地学习。总的来说,这类学生占多数。

第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其价值观在于追求物质利益,因此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学习。当他们知道学习好的人未必得到好的物质回报时,他们学习的动力就变得较弱,因而就不努力学习了。因此,在一些学生中流行着“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这种论调对大学生的学习有着严重的消极影响。

第三,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价值观自觉,即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因此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学习。这些学生中,有些人在糊涂中努力地学习,更多的人则在糊涂中虚度光阴。也就是说,有部分学生存在价值观迷茫的情况,这对他们的学习也有着消极的影响。

第四,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应对生存压力而努力学习,例如,他们认为,要生存就要找到好工作,要找到好工作就要学习,这样的想法推动着他们努力学习。这样的价值观阻碍可持续发展,因为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较弱,缺乏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当他们考上大学之后,就不努力学习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种情况。

(二)学习兴趣作为学习动力

学习兴趣对学习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早在我国春秋时期,孔子就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9]这是指人的学习兴趣极其重要。如果措施得当,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和激发的。

1.学习兴趣的分类和影响。按照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的解释,学习兴趣是“个人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学习的动力之一”。[10]如果一个人具有乐于学习、积极学习的心理倾向,那么他就具有学习兴趣。

按照学习兴趣的性质,可以将学习兴趣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学习兴趣,即指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或学习过程本身感兴趣。例如,学习内容的新颖性、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美好性、个人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成就等,都可能成为激发直接学习兴趣的因素。二是间接学习兴趣,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结果感兴趣因而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学习者认识到学习结果的重要意义或学习任务的重要性,或希望通过学习活动来达到其他具有重要意义的目的,就会产生间接学习兴趣。这两类学习兴趣都很重要,而且相互之间可以转化。

学习兴趣对学习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学习兴趣是学习者积极学习的重要前提。有了学习兴趣,学习者就会积极努力地学习;没有兴趣,学习者就较难积极努力地学习。当前一些大学生之所以学习动力较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他们积极努力地学习。

第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兴趣浓,学习效果一般就会好;学习兴趣淡,学习效果一般就会差。因为,学习兴趣浓,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高程度的投入,并自觉地寻求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第三,学习兴趣是减轻学习负担的重要因素。学习兴趣浓,学习者就会感到快乐,并感到学习负担轻;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者就会感到不快乐,并感到学习负担重。有些学生由于严重缺乏学习兴趣,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甚至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这样,自然会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负担重。

2.学习兴趣源。学习兴趣源,即学习兴趣的来源、根源。可以说,学习兴趣源是学习兴趣中的深层问题,甚至是根本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需要采取理性思考的路径,也需要采取实证探究的路径。本文仅作理性思考。通过理性思考,我们发现有九大学习兴趣源,这说明学习兴趣源是很丰富的。丰富的学习兴趣源使人较容易产生学习行为;不过,也有许多阻抗和干扰因素妨碍学习兴趣的产生,因此当前较多地存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情况,对此需另作专门探讨。

(1)本能的活动倾向。学习兴趣的来源之一是人的本能的活动倾向。杜威说:“每一兴趣都产生于某一本能或某一习惯,而习惯最后仍然是以某一原始本能为基础。”[11]在杜威的教育思想中,许多教学主张正是以这种本能为基础而提出的,“做中学”这一著名主张就是一个重要例子。人总是倾向于要进行各种活动。如果人通过其活动提高了自身的素质,那么这种活动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学习的性质。由于人本能地有许多活动倾向,因此人较容易对活动产生兴趣,而各种活动几乎都可以说是学习活动,即容易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由此看来,人是比较容易产生学习兴趣的。也正因为这样,人的学习活动广泛而持续地进行着。

那么,人具有哪些本能的活动倾向呢?人们对此有一些研究。例如,杜威认为,在儿童身上潜藏着四种本能:语言和社交的本能、研究和探索的本能、制作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其实,人所具有的本能的活动倾向是极其多样化的,不同的年龄显现的活动倾向不同。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工作需要以本能的活动倾向为基础,例如,可以将具有本能基础的活动作为主要的学习活动,或者在这些具有本能基础的活动中渗透学习的因素,使学习者在进行这些活动时提高相关素养。

(2)认识的需要。在较大范围内,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即通过一定的途径认识世界。人具有认识的需要,这构成了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来源。关于人具有认识的需要,这既有无数事实做明证,同时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结论。我们经常看到,儿童都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想理解世界,喜欢问这问那,喜欢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探究,这就是认识需要的表现。

就研究来看,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认识的需要,甚至认识的需要在许多动物身上都广泛地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具有多个层次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认识与理解的需要是一个重要的层次,这表明人生来具有求知和理解世界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源泉。当代美国教育心理家奥苏伯尔认为,人学习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种内驱力,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其中认知的内驱力是最重要和最稳定的。

在多数情况下,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因此只要激发学习者的认识需要,往往就能够激发起其学习兴趣。当然,要激发起学习者的认识需要,仅仅从事一般的认识活动还不够。而作为学习活动的认识活动至少需要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其一,认识的对象具有新异性、新奇性,能够引起学习者的好奇心;其二,认识活动的难度适当,即适当地超过学习者的现有发展水平,即处于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范围之内。

(3)生存的需要。生存的需要是人的一个重要本能,而学习是确保生存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学习是形成生存能力、获取生存资料的手段。在任何一个社会,个人要获取生存资料,就必须创造相应的社会财富。只有创造出了一定的社会财富,个人才能依据相关的规则获取与其创造、贡献相应的生存资料。尤其是如果一个人要达到较好的生存状态,就更需要具有较强的能力,而为了形成较强的能力,就必须进行大量的相关学习。无疑,要使生存的需要真正引起学习兴趣,就需要使个体真正认识到学习对生存的意义。那么,个体从什么时候起能够认识到学习对生存的意义呢?这因人而异。一般而言,个体从童年起就能够认识到学习对生存的意义,总的来说,从此时起就可以将生存的需要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兴趣源。

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中,较多的人充分地利用了学习对生存的意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许多人时常告知学生:一个人要生存就必须有好的工作,要有好的工作就必须考上大学,而要考上大学就必须学习好。这样,通过高考将学习与人的生存需要挂起钩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激发兴趣的方法自然有其积极意义,因为它毕竟促使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但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其一,使学生过早地生活在升学的压力之下;其二,使学生的学习几乎完全围绕升学进行,这就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相当狭隘,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另外,当社会分配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和完善起来之后,人的生存压力会减小,在此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落实学习化生存的观念,才能保持生存需要作为一种学习兴趣源的强有力的作用。

(4)自我提高的需要。事实和研究表明,人具有自我提高的需要,即追求自身的不断成长、不断完善。人们可以普遍地观察到,人从小就有提高自身素质的倾向,并通过各种活动表现出这种倾向。小孩都喜欢与比他大一些的小孩在一起活动,自动地向大一些的小孩看齐,模仿大小孩的言行,这就是追求自我提高的一种表现。杜威曾指出,儿童处于一种未成熟状态,而未成熟状态就是一种积极的势力或能力——向前生长的力量。[12]换言之,儿童具有一种自我提高的需要。这即是前文所述的奥苏伯尔的学习成就动机中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反映的是一个人凭借自己对任务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获得应得地位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需要能够作为一种内在动力激发学习兴趣。一般而言,一个人要实现自我提高的目的,其基本的途径就是学习。正是由于自我提高的需要的推动,绝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愿意学习,尽管不同人所从事的具体学习活动互不相同。当然,如果一个人遭受的失败太多,或长久找不到自我提高的机会与条件,由此缺乏进取心,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失去信心,那么自我提高的需要就较难激发起来。

(5)尊重的需要。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被人肯定和重视,同时,自己也有尊重自己的倾向,这就是尊重的需要。早在先秦时期,我国思想家就看到人的自强不息。例如,《周易》就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3]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尊重的需要就是一个重要的层级。马斯洛指出,尊重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如得到关心、重视、赏识、赞许、支持、拥护等;二是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如自信、自强、好胜、求成等。

在学习中,个人的尊重的需要能成为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源泉。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展示自己学习潜能的一个基本途径。就学习者而言,只有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好的成绩,提高了自己的素质,才能得到别人和自己的尊重,从而产生满足感、价值感。长期以来,人们看到尊重对学习兴趣的意义,并充分利用这一点。

(6)自我表现的需要。人都有自我表现的需要。尤其是今天,人类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日益强化人类个体价值的观念,即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存在价值。[14]怎样关注个体的存在价值呢?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为每个人提供自我表现的广阔空间。

正当的自我表现是符合人性的,每个人都具有表现自己的正常需要。当然,在现实社会中,在有些情况下,个人难以得到充分表现自我的正当机会。存在主义者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强调,现代西方技术统治的、社会普遍化的最大弊病之一就是忽视了人的自我表现需要,而自我表现的要求是不可能被否定掉的。[15]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重视每个人的自我表现的需要,并利用自我表现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要在任何年龄阶段的人身上都是存在的。当一个人具有正当的途径、形式来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时,他(她)就会正当地、积极地表现自我;如果一个人没有正当的途径、形式来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时,他(她)还有可能以不正当的途径、形式来消极地表现自我,甚至通过一些破坏行为、攻击行为来表现自我,这些情况也是人们经常看到的。

就大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表现机会主要存在于学习活动中,因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评价,只要这些评价不至于造成过于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就能给学生以正常的自我表现机会。当然,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多样化的自我表现机会,例如,应该在课堂和其他场合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来展示和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和交流能够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7)情感附属的需要。人都有被认可的需要,而年龄小的学习者除一般的被认可的需要之外,还有一种比成人更加强烈的附属的需要,用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话即是附属的内驱力,这是希望获得教师、家长和其他长者认可和赞许的一种情感性需要。“在童年时期,附属的内驱力是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的动机的重要源泉。”[16]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儿童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努力学习时,他们会回答:“因为爸爸妈妈要我努力学习。”这就是附属需要的一种表现。当然,当一个人到了“童年晚期和青年期,附属的内驱力不但在强度上有所降低,而且从父母那里转向同龄伙伴”。[17]总的来说,几乎所有人都有为了满足他(她)在情感附属上的需要而学习的倾向,或者是附属于父母、老师,或者在年龄较大时附属于同伴团体。

具体来说,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情感附属的需要作为学习兴趣源的作用特别明显:其一,当学习者年龄较小、在情感上依赖于成人时,成人的要求能够借助于情感引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当然,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大的学习者身上有时也有一定的存在;其二,当教育者真心地热爱学习者且学习者感受到这种热爱时,学习者对教育者的情感附属需要特别容易引发学习兴趣。

(8)追求美好的倾向。万物都有一种向着美好运动和进化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具有追求美好的身心活动倾向。人在能够保持个人自己和人类生存的前提之下,会追求使整个世界更加美好,包括使自身、社会和自然界变得更加美好。个人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发展,都有“追求美好”这种倾向在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越是美好的事物和运动,就越能吸引人;人积极努力地活动,就是为了使自身和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种美好,也就是真、善、美基本价值中“美”的价值的最高内涵,它体现了人的最高追求,[18]同时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追求。我们经常看到,卷入网络游戏的人都会非常喜欢网络游戏,甚至“上瘾”,这有多个重要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网络游戏往往体现了“美好世界”的构建。

追求美好的倾向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兴趣源。在学习和研究中,许多人之所以喜欢数学、诗歌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数学和诗歌都呈现了一个美好世界。在教育中将追求美好的倾向作为学习兴趣源,关键要做到:一是尽量使学习活动及其内容变得美好,二是让学习者领略到学习活动及其内容的美好,另外还可以让学习者认识到学习对创造美好生活和美好世界的重要作用。

(9)文化精神的感染和驱动。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包括文化精神和文化形式两个大的层面。其中,文化精神是社会生活中蕴含的人类精神,它“是一种文化的核心、本质”。[19]文化精神作为一种文化中人们共同的精神倾向,影响着生存于这种文化中的每一个个体。文化精神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化精神是个体精神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个体精神内在地制约着个体的行为;其二,文化精神是形成人的生活与行为情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情境对个体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20]其三,文化精神内在地制约着相关社会群体的态度,而群体的态度对该群体中的个体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文化精神作为学习兴趣源特别需要注意如下几点:其一,彰显和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中积极进取的倾向,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因为学习需要进取的精神来驱动;其二,以现代的文化精神来体现并强化和更新古已有之的终生学习的观念,并将这种观念提升为文化精神;其三,尝试将学习的精神稳固化为人性的一种精神内涵,从人性的层次深入地构建有利于驱动人们学习的文化精神。

(三)学习动机作为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是在实际情境中直接推动学习者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受价值观、学习兴趣的直接制约,但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不只是价值观和学习兴趣,当时的情境、学习活动本身的特性等都会影响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学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能直接激起、调节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如果有一种动力推动学习者进行了学习,那么这就是学习动机在起作用。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推力、拉力与压力三种形式,推力表现为主体的学习需要,拉力表现为主体的学习期待,而压力需转化为推力与拉力才能起作用”。[21]如果说,价值观和学习兴趣是持久起作用的学习动力,那么学习动机就是在当前情境下产生并起作用的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了学习动机,才会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动机的推动下发生和维持的,学习活动也是如此。价值观和学习兴趣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转化为学习动机,才能直接推动大学生的学习。

(2)学习动机的强弱,会影响学习效果的好坏。研究表明,并非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例如,当学习任务较难时,如果学习动机过强,那么学习效果反而会较差。一般来说,学习动机适度为好。在某些情况下,学习动机过于强烈还会导致焦虑,而焦虑不仅会降低学习效果,而且有时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该适当地掌握学习动机的强度,不应该给学生过大的压力。

(3)不同性质的学习动机也会影响学习的质量。一般而言,健康的学习动机往往会提高学习质量,而不健康的学习动机往往会降低学习的质量,或者阻碍学生的学习。例如,一个人努力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而且是出于对求知、掌握真理和学习本身感兴趣,那么这种学习动机就是健康的,会提升学习质量,包括对学习过程本身感到愉悦并产生好的学习效果等;而如果一个人努力学习是为了压倒他人,为了显示威风,那么这种学习动机是不健康的,会降低学习质量,有时甚至会导致一些邪恶的行为。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国内外对学习动机有大量的研究,在研究中产生了许多理论,这里介绍其中特别有影响力的几种理论。

(1)强化理论。这是行为主义的一种学习动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强化将促进学习,增强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他们就不会产生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他们就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例如,教师的表扬就是一种强化,这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但教师的表扬能起怎样的作用则会因人而异。例如,教师对学生说:“好好干!我知道你们努力做的话,是能够做好的。”对于那些感到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来说,这种表扬会起到强化的作用;但是对于那些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来说,这种表扬实际上接近于惩罚,因为这种话意味着学生必须经过特别努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22]

(2)需要理论。有些心理学家倾向于用满足需要这种说法来解释学习动机。如前面提到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他认为人具有七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四个层次的需要称为缺失性需要;后三个层次的需要称为生长性需要。如果让学习者认识到要满足这些需要就要学习,那么就会激发起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当然,缺失性需要一旦得到满足,那么就会减弱或暂时消除,因此这些需要对引发学习行为的作用是很有限的。生长性需要则是你越去满足它,它就会变得越强烈,因此这些需要引起学习动机的作用非常大。例如,一个人越是能够满足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就越有更强的动机去学习更多的东西。

(3)认知失调理论。主要代表之一是费斯廷格(L.A.Festinger)。这种理论基本主张如下:一个人总会积极地维持自己的美好形象,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动力,人们会为此而作出各种努力,包括学习上的努力。当自己的行为与现状不符合自己的自我形象,就会产生一种不适感,感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好的自我形象之间有差距,这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为了克服这种失调,消除这种不适感,减小或消除现状与自我形象之间的差距,个人就会努力改进自己的情况,认真努力地学习,这就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这就是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主张。[23]例如,如果一个学生相信自己是有才能的,他就会努力学习,以形成真正有才能的自我形象。因此,指导每个大学生形成自己的美好形象,指导他认识到如何才能使自己达到和维持良好的自我形象就显得很重要。这样,这个学生将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美好形象而自觉地努力学习,保持积极的学习动机。

(4)归因理论。主要代表是韦纳。归因理论是探讨学习者解释自己学习成功或失败之原因的理论。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或面对失败时,会去思考和解释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归因。这种归因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已有的归因理论研究表明,学生往往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解释自己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能力、努力、任务的难度和运气。这些归因会影响学习动机:如果一个学习者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智力,而智力是难以改变的,这个学习者就会认为自己是学不好、考不好的,因此会缺乏学习动机;如果一个学习者认为自己学习成功的原因在于努力,那么以后他就会更加努力,因为他认为努力是可以带来好成绩的;如果一个学习者认为自己学习上的失败是因为努力不够,那么他可能以后会努力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成绩;如果一个学习者认为自己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在于任务的难度或运气,那么他一般不会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归因理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有两点:第一,最好将学习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努力与否;第二,教师千万别暗示学习者是缺乏智力的,不管这种暗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因为这会导致学习者缺乏信心和学习动机。这也是教育的大忌。

(5)成就动机理论。主要代表有韦纳、奥苏伯尔等。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成就动机。所谓成就动机,即学习者趋于努力以获得成功、达到理想的目的的倾向。实验研究表明,以成就为动机的学习者坚持学习的时间更长,即使遇到挫折,也往往会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而且当他们失败时,他们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成功时,他们也会继续努力,以获得更大的成功。成就动机不仅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而且是一种持续起作用的学习动机。

这个理论还有一个发现,即学习者一般以两种方式来达到目的:一是试图获得成功;一是试图避免失败。第一种方式是积极的;第二种方式则有时表现为消极的。避免失败的学习者,往往要么选择比较容易的学习任务,因为在容易的学习任务上一般不会失败;要么选择极为困难的任务,因为在这类任务上失败了也无人会责备。避免失败的动机的一种极端方式是“习得性自暴自弃”,即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因而自暴自弃。因此,成就动机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激励学习者追求成功,不要消极地去避免失败;要对他们寄予成功的期望和让他们有成功的机会,并培养他们挑战困难的勇气。

关于成就动机,还有一些更加深入的研究。例如,奥苏伯尔将成就动机划分为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种内驱力,并对这三种内驱力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4]

(6)期望理论。期望理论的代表有弗鲁姆(V.H.Vroom)、阿特金森(J.W.Atkinson)等人。该理论主要是以下面的公式为核心内容:

动机(M)=估计的成功概率(P s)×成功的诱因价值(I s

也就是说,学生做某件事的动机取决于他对成功的可能性大小的估计,以及他对成功的价值的评估。此两者中的任何一项若等于零,他都不会产生学习动机:如果学生认为成功的机会等于零,那么成功的价值再大,他也不会产生学习动机;如果学生认为成功了也没有什么价值,那么也不会产生学习动机。在学校学习中,成功之价值的大小与学习任务的难度有关,如果难度太低,那么价值就小;如果难度太高,那么价值就大。一种学习任务,如果学生认为无论怎样做都会得高分的话,那么他的学习动机就不会太高;如果学生认为无论如何努力也不会及格的话,那么学习动机也就基本上不会有了。[25]研究表明,当学习者对学习成功的期望适中(不太高也不太低)时,学习动机最强。因此,教师给学习者的任务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评分标准也应该合理,使学习者通过努力可以成功,而且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成功。价值的大小还与学习对学习者个人的意义有关。

(7)自我决定理论。根据德西(E.L.Deci)和瑞安(R.M.Ryan)的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不仅是个体的一种重要能力,而且是个体的一种重要需要;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作出的自由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个体产生自己感兴趣的、有益于各种素质发展的行为。这种理论将学习动机划分为无动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三种类型。无动机者认识不到自身的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的联系,他们认为当前的学习毫无意义,或者认为自己没有学习好,因此对学习毫无兴趣,没有任何内在的或外在的动机确保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外部动机者从事一项学习活动不是出于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而是为了获得某种可分离的结果,如为了获得高分或避免受到惩罚而学习等。按照自我决定理论,按照自主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可以将外部动机划分为四类:①外在调节,个体完全遵循外部规则而学习,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外在要求或者获得附带的报酬,例如,有些人努力学习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②内摄调节,个体吸收了外在规则,但是没有完全接纳并使之成为自我的一个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学习是为了承担责任或展示自己的能力,或维持价值感或自我形象。例如,有人数学学习不好,为了避免在老师要求上讲台做题目时感到难堪,他开始努力学习数学。③认同调节,个体对一个行为目标或规则进行有意识的评价之后,认识到这种目标或规则的重要性并将之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基于此而学习。这含有更多的自主或自我决定的成分。例如,如果一个人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可以说外语的人,他就会有较强的外语学习动机。④整合调节,个体将内化了的外在价值与自我的其他方面整合为一体,使自我达到和谐状态。例如,如果一个大学生认识到学好外语很重要,甚至比专业课更加重要,他就会发自内心地极力想学好外语。内部动机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追求新奇挑战、发展和锻炼自身能力、勇于探索和学习的先天倾向。此时,个体基于内在的求知倾向,发自内心地想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享受学习过程和快乐。[26]

3.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个体的需要。上面介绍了学习动机中的需要理论,其实,需要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是普遍的。总的来说,需要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动力源泉。学习动机的产生也往往在一定范围内源于个体的需要。然而,个体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层次。其中,前面四个层次属于缺失性需要,后面三个层次属于生长性需要。三种生长性需要即人的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它能引起学习的内部动机,而且这些需要越是得到满足,就变得越强烈,因此,这三种生长性需要能够成为学习动机的强有力的源泉。另外,有一种需要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那就是自主需要。“自主需要(need for autonomy)指个体希望具有控制事情发生、发展及其结果的能力,即希望能够更多地依赖自己而不是他人做出决定。”[27]上面的自我决定理论说明了自主需要在学习动机激发上的重要性。

(2)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也对学习动机有着较持久而强烈的影响。第一,学习内容要尽量地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按照他们的兴趣来发展他们的特长和调节学习时间。例如,对于那些对数学特别感兴趣的学习者,应该鼓励他们将数学学得特别好而不是压制他们的学习兴趣;当一个学习者在某个时间对学习某项内容特别感兴趣时,就让他此时学习这项内容。第二,尽量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包括间接的学习兴趣。第三,尽量激发学习者潜在的学习兴趣,例如,如果一个学习者对语文学习有潜在的兴趣,只是这种兴趣没有完全表露出来,那么就要激发他这种潜在的学习兴趣。

(3)情绪状态。情绪状态对个体的学习动机有着综合性的影响,换言之,情绪是一个包含广泛内容的综合性范畴,它的各个方面都影响着学习动机。其中,影响特别大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唤醒水平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唤醒水平是指一个人警觉、清醒及活跃的水平,是对某一种行为的生理和心理准备状态,由包括脑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所引起。[28]研究表明,任何活动的产生和维持都需要一个适当的唤醒水平。当然,不同情况下,活动所需要的唤醒水平是不同的。总的来说,一个较简单的任务,需要较高的唤醒水平;而一个较复杂的任务,只需相对较低的唤醒水平就能促进其有效性。唤醒水平太低,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例如,在现在的大学教学中,讲授教学太多,导致学生思考余地太小,学生不需要努力思考,学生的唤醒水平太低,因此学习动机较弱。

其二是好奇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一些心理学家早就发现,个体具有寻求新异、复杂、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的本能倾向,这是一种好奇心,这种好奇心的发展会引发求知欲。无疑,现在一些讲授教学削弱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因为这种教学将知识结论及其细节、内在原因和道理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探究的余地和悬念,很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其三是心流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心流是指个体将自己的精神力量完全投注于某项活动上的感觉和体验,此过程中伴有强烈的兴奋感和充实感。个体能专心致志,甚至忘记了自我、忘记了时间。个体享受到深度的快感,因而能够乐此不疲地从事某项活动如学习活动,这能产生内在的、持续的学习动机。

其四是焦虑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焦虑是一种较普遍存在的担心、不自在和紧张的感觉,它包含了恐惧、害怕的情绪。研究表明,焦虑往往会导致过于强烈的学习动机,会对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与非适度的焦虑水平存在着负相关。尤其是在完成难度较高的学习任务时,焦虑水平过度会成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的一个严重障碍。因此,应该克服过度的焦虑,这样才能引起和维持适度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4)学生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生预期结果所抱的信念。这是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社会认知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属于自我系统的一个部分。[29]自我效能的形成一般源于个体的成败经验、对自我的认识、对相关人的认识、对任务难度水平的认识等。我们经常所说的自信心就是自我效能的一个构成。拥有不同自我效能的学习者,其学习有很不相同的特征[30](见表4-1)。

表4-1 不同自我效能者的学习特征

(5)健康状况。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学习者的健康状况对其学习动机有重要的影响。例如,一个人的身体不健康时,其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都难以调动起来,其学习动机自然也难以调动起来。心理健康也影响着学习动机。例如,一个人若患了抑郁症,那么整个人就会变得懒散无力,对各种活动都难有兴趣,学习动机必定变得很弱。况且,身心健康本身也是极为重要的生活目标。因此,一定要时时充分地考虑学习者的身心健康。

(6)学习任务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学习任务与个人价值观的符合程度:学习任务越符合个人的价值追求,就越被学习者认为值得努力,那么就越能激发其学习动机。二是学习任务的新奇性:如果学习任务适时地表现出了新奇的特点,能满足学习者追求新奇的需要,那么就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三是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如果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者来说难度适中,则往往更容易激发其学习动机;如果太难或太易,则不易激发其学习动机。这显然要因人而异,因为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和面对挑战的态度各不相同。

(7)文化精神。文化精神即一种文化中所蕴含的人类精神。其核心是人类生活共同体的价值观。文化精神是一种文化的核心。文化主要通过文化精神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因为文化精神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学习动机来说,文化精神无疑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古希腊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人类热爱知识,而这种精神影响着那时的每一个人,因此许多人都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也正是因为这样,那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才。正如柏拉图在一次谈起国与国之间的不同之处时所说:“埃及人和腓尼基人只喜欢金钱,我们的特点则是我们热爱知识。”[31]关于文化精神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将在下一个部分详细阐述。

(8)环境。环境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产生着或明或暗的影响,例如,积极向上、热爱学习的人文环境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反之则不利于培养和激发其学习动机。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非常复杂,其中特别重要的有如下三个具体因素:

一是学习氛围的影响。人与人是会相互影响的,人们的一种共同倾向构成的环境氛围对于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有直接的影响。就学习来说,环境中的学习氛围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很大。我们经常看到,在学习氛围好的大学,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而在学习氛围较差的大学,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弱。

二是同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影响。首先,同伴之间的竞争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适度的、健康的学习竞争对学习动机起着积极的作用,过度的、让一些学生永远处于失败地位的竞争,则对弱势学生的学习动力起着弱化和阻碍作用。其次,同伴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整个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效应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认识和评估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与这一期望或预言相适应的效应。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基于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估而形成的对其学习与发展的期望,会使其学习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相应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