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学习理论的内涵

社会学习理论的内涵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核心概念[8]。班杜拉在对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交互作用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11]。交互作用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学习理论的内涵_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研究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内涵

社会学习理论,亦称模型模仿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班杜拉和沃尔特斯(A.Bandura&R.H.Walters,1963)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该理论以刺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通过实验的方法探讨社会环境(如他人、群体、文化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在人的行为产生过程中的影响,试图阐明人是怎样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进而形成和发展其个性特点的[5]。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观察学习论、三元交互论、自我调节论和自我效能论[6]

1.观察学习论

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通常是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行为的后果进行的行为习得[7]。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核心概念[8]

人以个体化的方式存在,但个体的人并不是孤立的,人可以以个体直接经验为基础进行学习,也可以以人类普遍经验为基础进行学习,前者为亲历学习,后者即为观察学习。学习是一种信息加工活动,其结果是将有关行为结构的信息和有关环境条件的信息转换成符号表征,以作为行为活动的指导。在这种学习论的指导下,观察学习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观察者对观察活动中所获得的有关示范行为的信息进行了加工,并形成了示范行为的符号表征,这些表征以“心象”或者“语义”的形式被编码后储存在记忆中,在适当条件的刺激下就成为了观察者行为表现的指南。

观察学习的过程是由四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组成的,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9][10]

(1)注意过程。注意在观察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学习者置身于大量的示范事件下,从中观察什么、知觉什么、吸取什么,是由注意过程决定的。注意过程决定着在大量的示范影响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的对象,并决定着从正在进行的示范事件中抽取哪些信息。制约和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示范原型的特点,那些具有一定社会地位、较高的能力和较大的权力的示范原型比较容易受到关注;二是观察者本身的特征,如知识经验、认知能力、已经形成的知觉定势等;三是人际关系的结构特征。

另外,在影响和制约注意过程的因素中,人际关系的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通过观察会学会什么样的行为,由他归属的团体的不同而可能有所不同,这对于观察者的行为模式或人格特征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

(2)保持过程,指把示范经验转换成表象或言语符号并保留在记忆中的过程。观察学习主要依存于表象和言语两个系统。有些示范行为是以表象的形式保存在记忆中,当示范行为引起观察者的注意后,就产生了观察者对示范行为的感觉和知觉。示范行为刺激在头脑中重复呈现,就会产生示范行为持久的、可复现表象,并在以后的某种情境中被唤起。表象系统也和示范行为的言语编码有关,人们调节行动的认知过程大多数是言语的而不是表象的。因此,通过言语符号编码,可以促进观察学习和保持。当把示范行为转换成表象和容易利用的言语符号后,这些记忆编码就用来指导人的行为。

(3)复制过程,又称运动复现过程,是把符号的表象转换成适当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比较复杂,行为实施的第一个阶段是将再生的反应在认知水平上选出和组织起来,然后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复制过程中再现出来的行为并非都是准确无误的,还需要给予调整和纠正。在一些自己能够观察到的行为中,人们可以通过自我反应的监察来纠正和调整动作;在那些自己观察不到的行为反应中,则需要他人提供反馈信息来进行纠正和改进,从而达到同示范行为一致的正确反应。

(4)动机过程。人们能够通过观察模式获得新知识,但人们可能对这种模式进行操作,也可能不去操作,这主要取决于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其中,直接强化是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替代强化是学习者看到他人成功收到赞扬或失败收到惩罚的行为,从而增强或抑制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自我强化是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奖励方式来维持和增强自己行为的过程。

2.三元交互论

一种心理学理论的价值在于它是否能够准确地预测人的行为,因此,它必须能够正确地说明决定行为的因素以及引起行为变化的中介机制。班杜拉在对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交互作用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11]

交互作用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人的行动是行为、主体(人)和环境三种因素交叉互动的结果,三者之间构成动态的交互决定关系,如下图所示:

img61

图中B、P、E分别代表行为、主体(人)和环境,箭头表示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其模式和强度都随着三者的变化而变化,用公式表示为:B=f(P*E)。人的社会行为(B)是人的内部因素(P,主要是认知)与环境(E,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结果;人的认知不仅会影响行为的组织,而且行为的反馈又会使人产生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的提高;人的行为不仅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所以,人不是完全自由、可以为所欲为的实体,因为人受制于环境与社会;同时,人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反应者,因为人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以认知为中介的自我调整系统。因此,行为、主体和环境之间是交互决定的[12]。另外,主体、行为和环境三个因素对思想和行动的影响及作用并不是均等的。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三者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占据突出的地位,但是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单独决定行为,三者永远处于交叉互动的状态之中[13]

3.自我调节论

有关自我调节的研究是班杜拉的理论与其他行为主义理论最大的区别。传统的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外部强化刺激的结果,人完全受外部条件的控制[14]。班杜拉对传统行为主义理论的突破在于把人的主体因素引入到对行为因果决定模式的分析之中,认为主体因素(自我调节)是构成人行为的动因之一[15]

自我调节是指人对行为内在的自我强化,分为积极的自我奖励和消极的自我惩罚。自我调节包括三个过程: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16]

(1)自我观察,指人们根据各类活动中不同的衡量标准对行为表现进行观察的过程。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观察有不同的侧重点,即通常有选择地注意行为的某些方面而忽视另一些方面。影响自我观察的因素主要包括时间上相近性、行为的反馈信息、动机水平、行为价值和行为的结果等。自我观察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功能,其一是提供必要的信息以确定符合现实行为标准和评价正在变化的行为;其二是通过对自己思维模式和行为的注意促进自我指导的发展。另外,自我观察不是简单、机械的记录过程,它时常受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的影响。

(2)自我判断,指人们为自己的行为确立一个标准,以此来判断自己的行为与标准间的差距。如果行为超过了标准,就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自我判断的核心是自我标准的建立。个人的标准常常是与他人和群体的标准相比较、相参照而确立的。个人先前的行为水平同样也可以作为当前的行为标准。成功之后,人们会提高其个人标准,而在失败后,则会降低个人标准。人们对成功或失败原因的推断也影响其衡量标准的确立。

(3)自我反应,指个人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作出评价后产生的自我肯定、自我满足或者自我否定、自我批评等内心体验。自我反应是个人兴趣满足和自尊发展的重要且持久的基础。完全符合标准的行为产生个人成就感,增强对活动的兴趣并产生自我满足感。如果没有行为标准或者对活动不进行评价,人们便没有积极性,而且会感到无聊。过于严格的自我评价会使人感到厌烦,甚至会引起一些精神病例症状,造成各种异常行为,严重时还会导致自我伤害。

自我调节对于人的行为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自我调节活动不是自动发生的,它只有在被激活的情况下才能运行,即选择性激活。人们根据自己对情形的理解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当情形不是明显地支持或有悖于个人标准时,人们会尽量避免使自己的行为产生负面的后果,同时人们会根据社会道德标准选择多样化的行为,以此来减轻或避免自己的责任。这种选择不是针对他人,而是企图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17]

4.自我效能论

虽然行为是由环境和认知因素共同决定的,但是认知因素起着主导作用,这是班杜拉的理论中极为重要的自我效能论的观点。自我效能,亦称为“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或“自我效能期待”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任务的自信程度[18]。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能否有能力完成某种行为操作的预期。预期是认知和行为的中介,是行为的决定因素。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有五种不同的途径[19]:

一是以往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二是他人的示范效应。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

三是言语劝说。通过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等告诉人们自己具备成功完成任务的能力。

四是情绪状态和生理唤起。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而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平。

五是情境条件。某些情境比一般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如当人进入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和强度。

自我效能不是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因此自我效能对人的心理功能有巨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20]:

(1)自我效能影响人的行为选择。高自我效能的人对于环境中的挑战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在他们看来正是挑战提供了各种学习新技能的机会;而低自我效能的人面临挑战时往往将其视为一种威胁,因而采取回避的态度。

(2)自我效能影响人的努力程度。当人们感觉自己在某项工作上自我效能较高时,就会干得更加卖力,会越坚定越持久地努力;如果认为自己在某项工作上自我效能较低时,就会放松努力甚至轻易放弃。

(3)自我效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向和归因方式。低自我效能的人在应对环境时,总是考虑自己的缺点和潜在的困难,并把它们看得比实际的更加难以克服,进而损害能力的有效运用;高自我效能的人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的要求和困难的解决上,这样更有利于能力的发挥和任务的完成。另外,自我效能也影响归因方式。在寻求解决困难问题时,高自我效能的人趋向把失败归于自己努力不足,而低自我效能的人即使具备必要的技能,也会把失败归于自己能力不足。

(4)自我效能影响人的情感体验。高自我效能的人敢于面对困难,知难而进,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当没有达到目标时,他们会集中精力,对失败进行分析,并努力创造条件实现目标;而低自我效能的人面临困难时会放松努力,关注自己的不足,甚至知难而退,如此就会分散解决任务的注意力,降低他们的希望,由此会承受更多的焦虑和压力,这些都有损于能力的发挥和任务的完成,并造成极大的痛苦。

总之,自我效能理论提出以后,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者们一方面通过各种方法来验证自我效能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使其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虽然是从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它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从认知和行为联合起作用的观点看待社会学习。依此来看,社会学习乃是一种信息加工理论和强化理论的综合过程。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既有个人的社会行为如何发展的内在机制分析,又有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如何产生影响的行为模式,还有强调人格形成的自我调节理论和行为改变的自我效能理论[21]。因此,社会学习理论以其完备的理论框架、强大的解释力和良好的可操作性,逐渐成为近代心理学发展的一大主流。该理论为一定时期社会背景下(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人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产生做出了科学解释,同时也为各种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正提供了理论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