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的交往逻辑

和谐的交往逻辑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话语经由人的发音、措词或姿势,产生回应与感受,建立信息交往,互相传情表意,达成交往目的。由于忽视、贬抑了话语自我选择的权利,导致了交往困难、交流中断、人情交恶等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后果。
和谐的交往逻辑_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当代论域

二、话语重塑与心态重调:和谐的交往逻辑

1.话语重塑的交往逻辑

社会开放进程中,社会和谐离不开交往和谐,交往和谐离不开话语和谐。面对话语被当作纯粹交往、交际工具造成的弊害,就需要发现、重视价值理性,改造、升华实用理性,找出重塑交往话语的可能,促进社会和谐与协调发展,这是社会和谐的交往逻辑。

工具理性的弊害:话语重塑的理论根源。

话语是人的生存方式、生活状态的一种符号表现及精神反映。现实中人们都知道“话”不能随便说,但站在说话者立场,话还会随便说。根源在于话语被纯粹当作个人主宰的工具,而不是交流思想、表达情意、促进和谐的物质媒介。话语的工具化产生了工具理性的弊害。

首先,语意表达不清造成误解。在社会交往中,工具化话语的叙述方式往往固守一个“特色”,形成一个模式,即使出现词不达意、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等现象,个人并没有觉得不妥,甚至也没在意去解释作补救,从而产生许多不必要误解。维特根斯坦曾认为,哲学问题产生于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误解,反推之,正是说话者不考虑话语语意存在不同理解,而以其话语表意方式加给他人,才造成了误解。这种误解与个人坚持工具化叙述方式有很大关系,导致交谈不畅、交流受阻、交往破裂等矛盾,影响人际关系和谐。

其次,词语运用不当造成失范。交往是人的生存方式的总体性范畴。交往最初从身体话语开始,往后发展到运用言语话语。话语经由人的发音、措词或姿势,产生回应与感受,建立信息交往,互相传情表意,达成交往目的。但工具化的措词方式,不注意受众情感的兴奋区间、认识层次与接受方式,使用口头禅、黑话、丑话、暗语等,实质是话语霸权的样式,话语霸权往往引起他人的恶心、反感和鄙视,主体怒目相向,交流变成逆流,对话变成对抗,好事变成坏事,导致话语失范,交往受挫。

最后,场景选择不适造成失秩。在交往场景中,传统观点认为只有人才能选择语音、词句以及叙述方式。实际上,话语也有自我选择的权利,这种权利表现为话语对构成话语系统的声音、色彩、情愫、意蕴、感受、场域具有选择、组合与再表达的倾向性。忽视了这一点,尴尬的不仅是交往主体,也是话语本身,确切些说,话语彰显其自身存在的权利被侵害了、尊严被亵渎了。由于忽视、贬抑了话语自我选择的权利,导致了交往困难、交流中断、人情交恶等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后果。随着与话语相适应的场景被误用、破坏,话语自我选择的正当权利被分割、剥夺,话语真实、确切的意思消隐了,带给人们的真实感、幸福感流失了,不和谐的社会场景就增多了。

价值理性的升腾:话语重塑的现实可能。

从交往现实看,新人文主义的觉醒,价值理性的升腾,为话语重塑提供了思想基础,这个基础由“三个统一”构筑起来。

首先,回归记忆与尊重历史相统一。记忆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记忆就没有生活,生活需要回归记忆。回归记忆并不是要回到过去、重复过去,而是为了吸取经验教训、开拓未来,这种意义上,回归记忆是追寻和谐、谋求发展。现代社会存在许多忆旧共同体。共同体成员都有各自的感性经验、理性诉求与价值观念,他们在社会转型基础上建构了特有的话语系统,树立了新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内涵有:历史不能回到从前,历史永远向着未来,尊重历史也是理性认知。回归记忆也需要学会忘记,忘却过去不等于背叛将来。在回归记忆与尊重历史中保持适度张力、坚持内在统一,这是重塑话语、促进话语和谐的思想基础。

其次,注入感情与回应生活相统一。感情生活本质是一种思想生活。没有感情的生活是没有思想的生活。真正具有思想的生活就需要注入感情。注入感情是一种生动叙述的必要,是话语重塑的准备。话语作为思想的物质外壳,话语和谐促进思想和谐,而思想和谐离不开感情和谐。感情如何得到和谐,必然从积极生活开始,从回应生活拷问开始。因为,回应生活是获取勇气与力量的源泉;回应生活不能脱离各类生活共同体。这些共同体都是感情的产物或者衍生物,在其中,人们注入感情,推心置腹,由己及人,将心比心,形成直接有效、生动活泼的话语表达方式。

最后,合理解释与深入理解相统一。和谐社会是合理性解释与深沉性理解相复合的建构。合理性解释是建构社会信任的重要环节,深沉性理解是增进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对话语重塑来说,两者同等重要。

从解释角度看,解释是有限度的。解释遵循因果律追求科学性,非取得严格、缜密的结果不可。但是,任何时代、任何科学对它们所致力的领域其解释问题的涉力均是有限度的。比如伦敦大学斯蒂夫·琼斯教授认为,人类的进化已经走到尽头,因而退化不可避免。这种悲观论解释是有限度的,在男性层面会产生一定的心理不安,引发局部社会秩序紊乱。又如在社会交往与发展中,类似“不是我不明白,而是社会变化快”等现象,也说明人们的话语解释,有时也是乏力的。这时,需要倡导合理解释,通过合理解释谋求共识,促进体谅宽容,生成和谐话语。

从理解角度看,理解是无限度的。理解仰仗于人类追求安宁的心灵习性,从理想追求、宗教归依、情感升华、道德超越等方面,深沉地渗入人的每一根神经,无止境地增进人的终极关怀。理解只需体贴、体悟,以心换心,以爱求爱,以真取真。就像伽达默尔所说的那样,理解是对“共同意义的分有”。在这种“分有”意境中,人们感悟心与心相印、爱与爱交融、真与真同盟。正是这种感悟性的理解,一方面为思辨性解释树立了尊严,另一方面为合理性解释建构了信任。叙述话语也就从交往上“讲得清楚”向交流中“想得明白”转换,相应地,人们才能走出误解、猜忌、封闭的交往圈子,走进理解、信任、开放的交流乐园。

实用理性的改造:话语重塑的主要取向。

实用理性与实用主义相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用性”向“有效性”转变,实用主义相应发展出实用理性。重塑话语既要批判实用主义,反对工具化的“有用性”;又要改造实用理性,反对片面化的“有效性”。

首先,要讲实在话。实在话具有强大生命力。实在话群众喜欢听、喜欢讲、喜欢传。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的再版到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的出版;从近年中宣部策划出版的系列通俗理论丛书产生的巨大影响看,都说明平实、质朴的话语易学易懂、深入人心、经久不衰。讲实在话促进社会和谐。实在话有客观的依据,有生活的底蕴,有公开的风格,有公正的本色,有大方的气质,既有用又有效,效用结合讲出的实在话,就有长久感人的魅力。沐浴在和谐的话语氛围,社会和谐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次,要动真感情。话语重塑要像做群众工作那样,带上真情实感。从群众的切身利益、体会、感受出发,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做到甘其所有,感其所苦,知其所料,给其所需。有了真感情,才有合乎这种感情的话语以及叙述方式,这样才能表达真感情,有真情才有实意,有实意才能和谐。话语重塑还要由真生活来推动。真感情来源于真生活,有真生活才能产生真挚的感情。植根于真生活的话语,才真挚、恰切和感人,才能促进话语和谐与社会和谐。

最后,要合理解释。解释是消除话语误解的重要方式。解释要合理、有分寸,否则,不但不能消除误解,反而增添更多误解,陷入纠缠不清、梳理更乱,越是解释越说不清的困境。要推崇亨普尔的因果性解释观,尊重话语表述的合修辞律与合逻辑性,促进问题的合理解释,这是弥合认识分歧、消解思想冲突的重要方式。遵循这样的认识路径,有感悟的理解成为可能,合情意的话语重塑成为现实,社会和谐由此生成。

2.心态重调的交往逻辑

社会是以人为主导的社会。社会和谐的突出方面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的深层方面是心态和谐。心态表现为人的精神上的倾向与态度、心理上的意识与习惯、道德上的气质与境界及其三者融合而成的人格模态。在社会开放进程中,这个模态不可能处于绝对平衡状态,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交往。因此,心态重调是促进交往和谐的人格逻辑。

心态精神化:社会和谐的深层结构。

心态精神化具有两个维度:一是物质化的心物;二是精神化的心性,二者共同影响心态和谐。前者是物质存在及其价值的内在化,形成心物存在,这是心态的基础结构。后者主要由人的气质状态、人格层次和境界选择组成,是心态的深层结构。这种结构对社会和谐产生深层影响。

心态体现气质状态。不同的心态形成不同的心性,不同的心性对社会和谐的影响也大为不同。心态并非不可名状之物,它首先体现在人的四类气质上:一是柔和型气质。它表现为温文尔雅、通情达理、忍让忍耐,这种气质既是谦和态度、求全心态和柔弱心性的体现,也是致中和、求发展、促和谐的能量蕴藏。二是抑郁型气质。它表现为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沉默寡言,这种气质与内敛的心态、郁结的心性相适应,容易造成沉闷社会空气。三是冲动型气质。它表现为心直口快、风风火火、泼辣利索,冲动引起浮躁心态,带来盲动与冒险,同时造成心理紧张,导致局部不和谐。四是开朗型气质。它表现为闲庭信步、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形成从容淡定的心态,这是造就活泼、融洽气象的气质状态。

心态显示人格层次。心态和人格密切相关。心态显示的人格层次深层影响社会和谐:一是动物格层次。所谓动物格,就是等同于、类似于动物或辐射、荫庇到动物造成的异化人格。动物格以名利为贵,“有奶便是娘”,“狗仗人势”,“一人得道、仙及鸡犬”等生存格局,就是典型表现。二是器物格层次。器物格是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各类拜物教的产物,它以权位为重,认为有权便有钱,有钱变有权,有权有钱就有位。“权、钱、位”一体化构成器物格的人格心态。三是人物格层次。人物格认为天赋平等人权,人人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保障权等。但是,这些平等权利社会不会自动给予,需要群众自觉创造和追求。追求的过程要促进“人物相宜”与“得失相适”的统一,这是人物格的核心,也是卢卡奇曾经提出的“真正的人的合类性”。四是天物格层次。人是宇宙的创造,人是社会的产物,人是文化的结晶。坚持这种观点就是天物格的心态。天物格坚守“利物不争”原则,从“利己不争”进展到“利人不争”,再升华到“利万物、利民众而不争”,就是看到许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金钱、器物,最终必然返还社会,回归自然,消融宇宙。

心态反映境界选择。不同的心态有不同的境界选择。不同的境界彰显不同的心态。在哲学家冯友兰看来,境界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层次。这些境界造就相应层次的社会和谐。

自然境界造就超稳定和谐。自然境界追求的是原生的自然本性,相信天性源善,上善若水,心静如镜;人人心态平和,无为无过,无欲无求,良好处境来自大自然的恩赐。相应地,对社会期望的心态也是如此,没有民族纷争,没有利益纠缠,达到超稳定的社会和谐。

功利境界造就动态性和谐。功利是历史进步的一种动力。追求功利曾经是、现在还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只有代表人民群众高度一致的功利,即根本利益,这种功利才能汇集群众的创造智慧,形成普遍、持久的精神激励,促进社会蓬勃向上、和谐发展。那种困为民解、忧为民虑、利为民谋、惠为民享的心态,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功利境界,功利境界造就动态的社会和谐。

道德境界造就德性化和谐。道德是阶级、阶层的道德,道德心态也就是阶级、阶层的心态。“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提出,概括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最新内涵,树立了现代社会公民生活的道德标杆,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生活的道德渴望,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利益诉求,代表了中国社会建设的崇高思想指向。以“八荣八耻”为基本规范的道德境界,造就的是有规矩、成顺序、合人境的社会和谐。

天地境界造就天地人和谐。“天时、地利、人和”,是天人合一的和美境界。这种境界体现了对地球以至太空外的物质存在的虔敬心态,对生息于地球的生命的疼惜心性。全球社会每个公民都要崇尚科学、保护自然、珍惜资源、关爱同类、濡润人际,造就天、地、人和谐的理想胜境。这是胡锦涛代表中国人民倡导的和谐理念,也是社会开放新时代赋予中国发展哲学的伟大使命。

心态保守化:社会和谐的潜在障碍

保守往往因为缺乏信心、害怕落后、逃避危机、放弃责任,从而形成自我封锁心态。这种心态呈现三个逐渐加强的发展态势:自闭自虐和自杀。因此,保守化心态构成社会和谐的潜在障碍。

自闭:从“闭锁症”到“自恋狂”。闭锁症是自我封闭的弊病,出现在青少年至老年人各个阶段。闭锁症并非封闭社会的特产,但开放社会出现的闭锁症与个体人忧虑身体疾患、不满生活情状、厌倦固化秩序有很大关系。如果说闭锁症是个体人身心不适、人际不洽、工作不合造成的,那么,从闭锁症发展到自恋狂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其真实心态是:个体人对自己身心某个部分、同事或合作关系某个环节等高度关注,极端执著,不能解脱,自恋成癖。自闭不能全然归咎现代科技造成的负面影响,必须从社会建设的整体上研究科学的解决方案,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自虐:从“自虐狂”到“虐待狂”。包括伤残身体与摧残精神在内的自我虐待,是心态畸形的真实展示,是人格尊严的故意贬抑,是情感变态的宣泄方式。其一,自虐狂是对人格的自我侮辱,对人格尊严的主动背叛,对生活信念的故意放逐,对生存价值产生怀疑而作出的非理性判断。其二,自虐狂必然外露于人、于事、于物,对周围环境产生情景压迫,造成不良视觉、听觉、感觉影响,引发仿效行为,造成社会不和谐。

自杀:从“有故自杀”到“无故自杀”。生命之宝贵在于它的不可逆性。结束生命并非人类群体的精神契约。无论哪种宗教、信仰,无论哪个国家、民族与社团,除了各种邪教、黑暗势力和游离于现代民主生活的图腾之外,没有主张人去自杀的律令、条款。近年来连续出现高级知识分子、白领阶层、大学生的自杀现象,多属于“有故自杀”,这些自杀与丧失信心、背叛信仰、蔑视生灵、逃避危机、放弃责任等原因不无关系,而各类型的“无故自杀”,留给世人种种猜测,造成更多心灵不安,深度影响社会和谐。

心态开放化:社会和谐的创生机制。

人的身心和谐重在心态和谐,心态和谐在于心态开放。心态开放是健康、积极的人格取向,是人走向完善的基本元素,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深沉力量。

一要敢于还原自我。做“原来的我”是美好的。诸如通过整容来实现人生理想的做法应该适可而止,通过非正当手法取得利益与职权的应该自警自净,否则,过度否定“原我”的自我,必将颠覆合理的自我,塑造异化的“自我”,从而造成内心动荡、人格分裂。

二要勇于面对现实。直面现实是人的求真本质所指,是人的务实本能所向,是人的发展本性所属。不敢直面现实,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尊严失落、事业失败,就不可能有当下坚实的步伐与执着的创造,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

三要善于走向升华。在交往中保持开放、健康、平和的心态,改变自闭、消除自虐、放弃自杀,转向积极生活,升华崇高情感,营造道德境界,这是创生社会和谐的长效机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