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赵馥洁先生

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赵馥洁先生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题记2010年7月14日,怀着敬仰的心情,我们一行五人到西北政法大学政务楼来采访这位曾任西北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的赵馥洁先生。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近50年,赵馥洁先生将他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赵馥洁先生追忆自己的学术轨迹,实事求是,令人感动。

魏伟

赵馥洁先生1964年从西北政法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至今一直在大学里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半个世纪,他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优秀哲学人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价值哲学研究领域,出版并发表了数部广有影响的学术著作与大批论文。赵馥洁先生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献身学术,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为了学术,他曾坚决辞去众人趋之若鹜的校党委副书记职务;为了学术,他耐得寂寞,甘于奉献,自得其乐。他的治学之道和优良学风,为我们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堪为当今浮躁时世之楷模。——题记

2010年7月14日,怀着敬仰的心情,我们一行五人到西北政法大学政务楼来采访这位曾任西北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的赵馥洁先生。先生在门口热情地迎接了我们,招呼我们落座并给每个人端来一杯清水。先生的办公室宽敞明亮,房中几个大书柜密密实实装满各种典籍,茶几下也摆满了各种学习资料。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对面一排沙发上,简单寒暄后,先生落座了,我们的采访就开始了。

高中老师领他走进哲学天地

正如哲学探索到的真理那样,赵馥洁先生的人生经历简单、平实。1940年11月,赵馥洁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1960年以前,在富平县上小学、初中、高中,1960年9月至1964年6月在西北政法大学哲学系学习。在1964年至1979年间,曾先后在西北政法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任教,此后,从1979年4月至今,先生一直在西北政法大学从事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当记者问到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走入哲学领域时,赵馥洁先生悠悠地回忆说:“高中考大学时,当时就对哲学有一定的兴趣,不过最大的志愿是学文学,班主任老师强烈建议我到大学去通过正规的教育学习哲学。他说文学可以自学,可以自己读作品,但是哲学比较难学。他认为哲学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加之我文科学得好,自然科学的基础也不错,知识视野上比较全面,学习哲学有很好的基础。”基于自己的兴趣和老师的建议,赵馥洁怀着对哲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进入哲学世界。应该感谢他的这位伯乐老师,为我们发现了哲学良材。

当年,由于全国高校的哲学系在富平县招生的只有西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在陕西省招生的只有国际政治系,因此赵馥洁毅然选择报考西北政法大学。

“在大学系统学习哲学后,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情感,我热爱这个学科。哲学能使人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考察问题,观照世界人生问题。”赵馥洁先生愉快地追忆学习哲学的经历和感受,让听者悠然向往。

“受张岱年先生启发,确定了研究价值论方向”

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近50年,赵馥洁先生将他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前,主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学习和研究;第二阶段是在80年代以后,工作重点转为研究中国的传统哲学。他说,虽然他从事教学的时间比较长,但真正从事学术研究则是在改革开放后。

大学毕业后的赵馥洁,工作才两年,“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当时没有一个稳定的、安定的、和谐的条件进行学术研究。”风雨过后,彩虹呈现。从80年代初开始,学术研究迎来了春天。赵馥洁将他的学术研究方向确定在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问题上。他称确定这个研究方向是基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的原因。

国内原因有三:一方面随着学界在理论上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国内学者开始提出了价值问题。他们认为,所谓成功的实践就是实践者在实践之前实现了这个实践预先设定的目的,而实践的目的就是实践者要实现的那个价值目标。另一方面是现实问题。在改革开放后,国家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利益问题就是一个价值问题,所以是改革开放的实践呼唤出价值问题。此外,哲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哲学学术问题争论的不断深入也使人们提出了价值问题。

在国外,当时西方的一些哲学思潮相继传入中国,西方的一些哲学家对价值问题的讨论给中国学者以深刻启示,因此国内学者开始关注价值问题。赵馥洁先生回忆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首位提出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问题的是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当时张岱年发表了好几篇文章,他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价值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在文章中,张岱年先生指出了中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价值范畴,并用这些价值范畴来表达中国民族的一种价值观念。“我研究价值论就是受了张岱年先生的直接启发。”赵馥洁先生追忆自己的学术轨迹,实事求是,令人感动。

在国内、国外关于价值问题讨论的背景下,赵馥洁先生抓住了这个契机,开始了他对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问题的长期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著作有:《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专著),《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专著),《哲苑耘言》(专著),《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岀版社2006年出版),《马克思主义哲学》(主编),《中国儒学史》(主编之一),《中国儒学百科全书》(参编),《中国儒学辞典》(参编)。此外,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人文杂志》、《文化中国》(加拿大)国内外报刊上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的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4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他先后主持过关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研究,爱国主义史论以及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和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其中《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传统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及《新的大学理念和人文素质教育》等多部专著与论文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成果奖20多项。这些研究成果是赵馥洁先生多年来在价值哲学与中国哲学史领域默默耕耘的心血和结晶。为此,1992年,赵馥洁先生被评为享受中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司法部联合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英雄模范”称号,2004年9月被授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师德标兵”称号。

完成新中国第一部研究传统价值论的学术专著

1989年,赵馥洁先生以“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研究”的题目申请了一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并于1991年顺利完成,其研究成果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这本专著的诞生。该成果当时在价值哲学和中国哲学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很大的反响。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价值理论的学术专著,学界认为,该书填补了中国哲学史研究中长期忽视价值论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该书从“价值原理”、“学派取向”、“范畴系列”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提出了一个最核心的观点——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价值哲学,从而把中国传统哲学的本质特征概括为:自然与人伦合一、知识与道德融合、宇宙法则与治世规范统一、必然原理与应然判断贯通。其次,该书提出了中国传统价值哲学的体系,即是以人为本,以道德为主导,以功利和权力为两翼,以“自然无为”为补充,以群己和谐、天人和谐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的价值观念体系。

在赵馥洁先生看来,哲学家们所承载的使命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先生经常喜欢引述的关学创始人张横渠的名言,是他的人生价值追求,也是他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想境界。具体而言,可概括为“资政育人”。在这里,“资政”就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真理性的把握,“育人”就是为人们提供一种人生的价值意义及安身立命之处。他认为这样的学问才能真正地体现一种使命感。这本著作就是他对这种神圣使命和理想境界的展开和陈述。

在《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这本著作中,赵馥洁先生提出,所谓以人为本,是指中国哲学价值论把肯定人的价值作为其全部理论的基础,全部理论都是为确立人在宇宙间的崇高价值而展开的。所谓以道德为主导,是指在中国哲学中,道德处于比其他价值更高的层次,并指导和制约着其他价值的选择。所谓以功利和权力为两翼,是指在以道德为主导的前提下,物质利益价值和政治权力价值仍有重要地位。所谓以自然无为为补充,是指在尊重人的能动作用的前提下,同时强调顺应自然,不任意妄为,以缓冲由于推崇人的能动性而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所谓以群己和谐、天人和谐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赵馥洁先生解释说,是指通过上述各价值要素在自身所处的价值层次上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个人、群体、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高度和谐,达到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这个体系把儒墨法道及其所追求的价值结构统一到一个整体之中,指明了它们作为一个要素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不可或缺的功能关系。

该书揭明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辩证本性和独立自足的结构性特征。从宏观全貌的大视野着眼,把传统价值论各学派及其理论主张作为部分和要素放入传统价值论整体中去,揭示出它们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依互赖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存在于这种整体性联系之中,并由此规定其性质。

最后,该书还分析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的一些特征,比较了中国传统价值论与西方价值论的区别,指出了西方人重视的是价值原理问题的讨论,而中国人则不太关注价值原理,不讨论价值是什么,而是关注价值规范,讨论怎么才有价值,重视现实生活中人的价值活动。这样细致的分析与比较使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价值论的特点。

该书的出版意义是多方面的,它不但弥补了以往对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有所忽视的缺陷,而且开拓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领域。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有助于把握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特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化。此外,通过研究,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优化社会的思想面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借鉴。

该书从价值论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了新的反思,对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蕴含的价值理论进行了专门而系统地研究,被认为对于发掘历史文化的优秀思想遗产具有现代意义。该著作先后于1994年获陕西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这对赵馥洁一直所从事的关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研究工作是一个充分肯定。

“耐得寂寞”的治学之道

“我大半辈子就是读书、教书、写书,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40多年如一日,潜心哲学研究,赵馥洁先生真正做到了耐得寂寞,坐得冷板凳。先生的学术经历启示我们,寂寞之道正是学问之道,学问之道必须耐得寂寞。

说起治学的体会,赵馥洁先生深有体会地说,做学问必须平心静气,独立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不能去凑热闹,更不能去出风头,也不能随意跟潮流,要克服浮躁之气。“学问不是热闹的事情,治学必须耐得寂寞”“学问乃寂寞之道,著书属寂寞之业。平生治学,创获无多;多年著述,乏善可陈,唯有一点,差可自许,聊以自慰,曰:耐得寂寞。”赵馥洁先生娓娓道来,深刻的智慧让人醍醐灌顶,谦逊的作风令我们肃然起敬。

赵馥洁先生的“寂寞之道”包含了三个要素,即静心、平心和乐心。他指出,人在做学问,特别是哲学研究时,是要进行思考的,虽然人的身体、形体要动,但是人的思想则一定要静,这样才能思维。荀子所说的“静而后能思”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平心”就是要以平淡的态度看待名利和功利。做学问如果以名利为目的,就必然会引起浮躁,而且也会导致诚信的失落,我们一定要淡然处之。“我觉得‘平’很重要,必须以平常的心境来做学术研究。”而“乐心”是一个人处世的最高境界。他认为,一个人自己能够心态快乐,那就是学术研究当中寂寞之道的重要内涵。乐在其中,一个人才不会屈于任何外物,才不会受外在利益的诱惑,从而自得其乐。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10月至1988年9月,赵馥洁先生曾任西北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为了心无旁骛潜心学问,在他多次坚决请求下,终于辞掉行政职务,一心教学科研。他的高蹈远举,至今在学界仍为佳话。

赵馥洁先生的学问之道即寂寞之道,是由静心、平心、乐心这些环节构成的一种追求真理价值、追求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人生过程。赵馥洁先生对学问的追求实际上是对真理的追求,是对一种崇高人生境界的追求,也是对一种美的境界的追求。“我们的学术研究成果如果能体现人类的一种真善美的价值,那么这样的成果当然有社会意义。把人类的事业与自己的人生价值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保持一种平心、静心的态度。”赵先生望着我们,睿智地笑着。像是在陈述自己,更像是在为整体学人定位。

“在成效上不能‘得乎其上’,在主观追求上仍然要‘取法乎上’”

赵馥洁从教四十多年,一直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从事哲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已二十多年。在二十多年思考、探索和追求的过程中,他形成了一套关于培养哲学研究生的教学理论,特别是关于导师素质的理论,见之于教学实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他认为,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开设高水平的课程,也要在学术上有独到的思想和丰硕的成果;既要有站在学科发展前沿、洞察学科发展趋向的见识,又能够指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撰写出有新意的学位论文,还要在思想、品德、学风、人格等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有人格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他引用《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说,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他深刻地认识到,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当好研究生导师,颇为不易,甚多困窘:理想和现实总有距离,一困也;心志与能力常有差距,二困也;动机追求与实际效果常难一致,三困也;主观认识与客观规律总难符合,四困也。“有此四困,致使不少理念仍处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境遇。尽管如此,有‘向往’和无‘向往’却是大不相同的。古语云,‘取法乎上,可得其中’,因此,即使在成效上不能‘得乎其上’,在主观追求上仍然要‘取法乎上’”。

在赵馥洁先生看来,导师的主导作用在研究生教育中特别突出,因此导师在传道、授业的基础上,要追求一种“人师”境界,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他认为人师是体现教师素质的最高标志。其次,导师在精通专业的基础上,要形成一种独特的学术特色。“一个导师如果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和优势,就有了自己的学术‘根据地’、学术‘栖身处’、学术‘生长点’。”古今中外的杰出人才不但拥有渊博的知识,而且拥有卓越的智慧。人的境界的高低、优劣,人的事业的得失、成败,从根本上说主要不取决于他的知识数量的多少,而是取决于他的智慧的高低。因此,他认为在知识融会的机制中,导师应着力“转知成智”,即把知识转化升华为智慧,而且在遵循规范的起点上,导师必须把所传授的知识、理论、技能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熔注入学生的生命过程,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这就是这位开拓性地研究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建构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理论体系和演变历史,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的著名价值哲学和中国哲学史专家积50年研究之功对众多学人的建议和期待。怀着这份对学术的浓厚兴趣和深厚情感,他以古稀之龄,继续在哲学领域开拓耕耘,期待着把我们陕西的哲学事业搞得更加繁荣。

(《陕西日报》社)

(载于《陕西社科名家风采》,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