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法大学教授兼职讲课收费

政法大学教授兼职讲课收费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虑到“教学学术”主要关涉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因此,对于高校样本的抽样标准选取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大学分类标准中的型,即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由于研究型大学在高校总体中所占比例偏小,教学型大学所占比重偏大。通过访谈和问卷对现状作出调查,以教学学术的理论对现实作出裁量,判断教学学术的现状。李春梅:《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文教资料》2008年第4期。

4.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研究方法

依据本研究的问题和现实条件,本书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众多研究方法中最为基本,也最常用到的一种,是每一种研究的必须,这种研究方法贯穿于本研究的始终。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研究的问题作出学术史的定位,并由此确定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其次,已有的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和必要的佐证。

2)政策文本分析法

根据研究需要,笔者通过查阅相关的政策文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及部分大学的教师评价、聘任标准,获取所需信息,以发现大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政策、制度支持,以补本文材料所需。

3)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笔者对本校部分教师作了访谈调查,并作为本研究开题报告部分的预调查存在。通过调查主要了解当前大学教学学术的现状,以及教学学术的障碍分布情况,为开题报告的撰写提供事实依据,同时也为本研究问卷的设计提供事实指南。

4)问卷调查法

为了使本研究能够立足于现实,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现状及教学学术的实施障碍,为后文的制度设计提供现实依据和参照。

①问卷调查的宗旨。

本调查属于描述性调查,调查的目的旨在尽可能全面、客观地了解我国大学教师教学水平的现状。

②问卷的设计。

第一,问卷设计的理论依据。

由于教师的教学自主权主要源于外部赋予,而本问卷主要侧重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考量,因此,问卷主体问题的设计主要基于教学学术的前三个维度进行构架,即知识维度、研究维度、交流维度。

第二,问卷变量的设计。

将教学学术的每个维度拆分出若干相互平行的子问题作为问卷的变量。问卷共包含51个变量,答案设计既包含定类变量,也包含定序变量。

表1-2 问卷变量分布表

img4

上述题号外的其它问题主要集中于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的深层次原因等方面进行考察。

③调查样本的确定。

对于拟调查的样本,本研究拟采取如下步骤加以确定。

第一,总体范围的确定。

因“教学学术”主要针对本科阶段的教育教学问题,因此,本研究将调查对象总体定位于我国大学的普通本科层次。由于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学术在我国的普遍状态,因此,所取高校的区域分布较为广泛,东中西部地区都在范围之内。

第二,样本数量的确定。

考虑到笔者的精力和能力所限,将调查样本的数量确定为19所本科院校,共计约400名教师。

第三,样本学校的确定。

不同类别的高校之间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而同一类别高校之间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此次调查的抽样标准拟确定为分层抽样。考虑到“教学学术”主要关涉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因此,对于高校样本的抽样标准选取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大学分类标准中的型,即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并将此作为对高校总体进行分层取样的标准。依据各类大学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确定各类型大学样本的数量。在各样本学校中随机抽取教师进行调查。

表1-3 我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数量分布表

img5

(数据来源:武书连等主编:《挑大学选专业:本科》,2003年1月)

由于研究型大学在高校总体中所占比例偏小,教学型大学所占比重偏大。为使各类型大学的教学实践特征均得到充分地反映,笔者将样本数适当均衡,试图使各类型高校的数量平均分布。最终确定各类高校的样本及数量如下:

表1-4 调查样本高校分布表

img6

(2)研究思路

整个研究开始于引言部分问题的提出,通过对实践中问题的明晰和学术史的梳理分析,引出本研究的问题:教学学术如何在我国大学实践中得以有效落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构架了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一,教学学术是一个外来词汇,因此有必要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国外的实践发展和实际效果、将教学学术引入国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出介绍。

第二,教学学术思想与传统的学术观、教学观相差较大,这种差距在我国更为突出。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学术的合理性加以论证,这是一个前提性的工作,为后续研究打好基础。

第三,明确了为什么教学是学术,进而要问的便是什么是教学学术,进一步澄清教学学术的内涵以及特征。此外,教学学术有何意义以及实现的条件是什么,都是这一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基于上述理论铺垫,本部分意在以理论观照现实。通过访谈和问卷对现状作出调查,以教学学术的理论对现实作出裁量,判断教学学术的现状。对现状作出分析,找到教学学术贯彻落实的障碍因素,深入分析这些障碍因素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又是如何阻碍教学学术贯彻落实的。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第五,一方面针对我国大学教学学术的现状及障碍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结合国外在教学学术方面的实践经验探讨制度设计的原则,并构建出一套适应于教学学术理念的制度保障体系,探索教学学术在我国落地生根、有效实现的制度条件。

【注释】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3期。

[2]孙泽文:《现代大学教学引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张诚一.改革·发展·特色大学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4]李洋修:《大学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刘春花:《导学与导研并重:大学教学改革新视野》,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王伟廉:《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郭冬生:《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李定仁:《大学教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9]钱伯毅:《大学教学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刘小强,蒋善锋:《关于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的反思》,《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11期。

[11]徐家平:《也谈职称评定中“重研轻教”的负面影响》,《科技致富向导》2008年第16期。

[12]唐智松:《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投入状态调查》,《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13]姚利民,郑银华:《高校教师教学研究现状与原因分析》,《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第4期。

[14]周作宇,熊春文:《大学教学:传统与变革》,《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1期。

[15]马万华,喻岳青:《目前大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中国大学教学》2000年第2期。

[16]http://www.tianshi.edu.cn/jw/admin/News/200855143539.html

[17]姚利民,康雯:《大学研究性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期。

[18]姚利民,成黎明:《期望与现实——大学教师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3期。

[19]李硕豪,代飚:《论教学的学术水平》,《煤炭高等教育》1998年第1期。

[20]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日本、英国、联邦德国、美国、俄罗斯教育改革文件和报告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21]欧内斯特·博耶著:《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涂艳国,方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22]王玉衡:《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的推动者》,《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第5期。李政云:《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教学学术运动述评》《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第1期。赵雷:《美国大学的教学学术管理及其启示》,《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第4期。王玉衡:《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李春梅:《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文教资料》2008年第4期。王玉衡:《让教学成为共同的财富——舒尔曼大学教学学术思想解读》,《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王玉衡:《试论大学教学学术运动》,《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王玉衡:《威斯康星大学实践美国大学教学学术思想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23]綦珊珊,姚利民:《教学学术内涵初探》,《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第6期。耿冰冰:《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水平初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2-3期。耿冰冰:《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内》,《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1期。

[24]姚利民,綦珊珊:《教学学术型大学教师特征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黄英:《关于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思考》,《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5]姚利民,綦珊珊,郑银华:《大学教师成为教学学术型教师之路径探讨》,《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第5期。

[26]崔国富,陈贺:《加强教学学术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7年第3期。

[27]http://news.sina.com.cn/c/edu/2007-12-28/151613161566s.shtml

[28]刘庆昌:《教育知识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29]Boyer,E.Scholarship Reconsidered:Priorities for the Professoriat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Princeton.NJ.1990.24.

[30]Rice,R E.Toward a broader conception of scholarship:the American context.In Whiston .T G and Geiger,R L(eds)Research and Higher Education.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Buckingham.11.1992.125

[31]Barr.R B and Tagg,J.From teaching to learning-A new paradigm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hange.1995.15.

[32]Shulman,L.S.Taking learning seriously .Change(July/August).1999.11-17.

[33]C Kreber&P A Cranton.Exploring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71(4).2000.476-495.

[34]Shulman,L.S.From Minsk to Pinsk:why a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Journal of Scholarship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JoSoTL).1(1).2000.48-53.

[35]王玉衡:《让教学成为共同的财富——舒尔曼大学教学学术思想解读》,《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36]Cambridge,B.L.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a national initiative.in M.Kaplan&D.Lieberman(Eds)To improve the academy(Bolton,MA,Anker).2000.18,56.

[37]Trigwell,K.,Martin,E.,Benjamin,J.&Prosser,M.Scholarship of teaching:a model.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2000.155-168.

[38]李硕豪,代飚:《论教学的学术水平》,《煤炭高等教育》1998年第1期。

[39]姚利民,綦珊珊:《教学学术型大学教师特征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0]Martin,E.,Benjamin,J.,Prosser,M.&Trigwell,K.Scholarship of teaching:a study of the approaches of academic staff .in:C.Rust(Ed.)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Oxford,Oxford Centre for Staff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1999.

[41]俞信,于倩:《着力提高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第5期。

[42]綦珊珊,姚利民:《教学学术内涵初探》,《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第6期。

[43]耿冰冰:《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内涵》,《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44]黄英:《关于高校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思考》,《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5]Kreber,C.,Controversy and consensus on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7(2).2002.151-167.

[46]Keith Trigwell and Suzanne Shale.Student learning and the scholarship of university teaching.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9(4).August.2004.

[47]Kathleen Mckinney.Enhancing Learning Through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Jossey-Bass.2007.4-5.

[48]Maxine P.Atkinson.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Reconceptualizing Scholarship and Transforming the Academy .Social Forces.June.79(4).2001.1217-1230.

[49][美]欧内斯特·博耶著:《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涂艳国,方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50]顾建民,董小燕:《美国高校的学术反思与学术评价》,《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51]Schon,D.A.The new scholarship requires a new epistemology .Change.November/December.1995.27-34.

[52]M Healey.Developing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OL].www.chelt.ac.uk/gdn/confpub/boston.htm.2004-01-08.转引:姚利民,綦珊珊.论大学教学的学术性[J].高等理科教育,2005(6):55-58.

[53]Bender E,Gray D.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Research and Creative Activity[serial online].1999;22.Available at:www.indiana.edu/~rcapub/v22nl/p01.html.Accessed May 9.2005.

[54]顾建民,董小燕:《美国高校的学术反思与学术评价》,《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55]姚利民,綦珊珊:《论大学教学的学术性》,《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第6期。

[56]Michael Theall,John A.Centra.Assessing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Valid Decisions from Valid Evidence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86.Summer 2001.Jossey-Bass.

[57]綦珊珊:《论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版。

[58]Glassick,C.E.,Huber,M.T.,Maeroff,G.I..Scholarship Assessed:Evaluation of the Professoriate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7.6-7.35.

[59]Shulman,L.S.Teaching as community property .Change(November/December).1993.6-7.

[60]王玉衡:《试论大学教学学术运动》,《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61]Keith Trigwell,Elaine Martin,Joan Benjamin,Michael Prosser.Scholarship of Teaching:a model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Development.19(2).2000.

[62]Kreber,C.,Controversy and consensus on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7(2).2002.151-67.

[63]Are Faculty Doing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The Teaching Professor.August/September.2004.

[64]Roger Boshier.Why is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uch a hard sell?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Development.28(1).March 2009.1-15.

[65]Bruce B.Henderson and Heidi E.Buchanan.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a special niche for faculty at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48(5).August 2007.

[66]Howard Tinberg,Donna Killian Duffy,and Jack Mino.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the Two-Year College:Promise and Peril .Change.July/August .2007.

[67]HowardN.Shapiro.Promotion&Tenure&theScholarshipofTeaching&Learning.Change.March/April.2006.

[68]Boyer,E.L.Scholarship Reconsidered: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Princeton,NJ.1990.12.

[69]McKinney,K.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Past Lessons,Current Challenges,and Future Visions .To Improve the Academy.22.2004.3-19.

[70]Mary Taylor Huber,Senior Scholar,and Rebecca Cox,Research Assistant.Carnegie Perspectives:A different way to think ab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February 2004.

[71]Howard Tinberg,Donna Killian Duffy,and Jack Mino.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the Two-Year College:Promise and Peril .Change.July/August.2007.

[72]刘春宏,时伟:《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缺陷与对策——大学教学学术的视角》,《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第2期。

[73]Boyer,E.Scholarship reconsidered:Priorities for the professoriate .Washington: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1990.

[74]Bender,E.T.CASTLs in the air:The SoTL movement in mid-flight .Change .37.2005.40-49.

[75]刘春宏,时伟:《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缺陷与对策——大学教学学术的视角》,《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第2期。

[76]王丹凤:《教学学术视角下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版。

[77]Robinson,J.M.,and C.E.Nelson.Institutionalizing and diversifying a vision of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Journal on Excellence in College Teaching.14.2003.95-118.

[78]Huber,M.,and P.Hutchings.Building the teaching commons .Change(May/June).2005.25-31.

[79]Adam Palmer and Roz Collins.Perceptions of rewarding excellence in teaching:motivation and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30(2).May 2006.193-205.

[80]J.D.Walker,Paul Baepler,and Brad Cohen.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aradox:results without rewards .College Teaching.56(3).Summer 2008.College Teaching.

[81]Carolin Kreber.Implementation in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Graduate Educ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86.Summer 2001.

[82]Carolin Kreber.Implementation in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Graduate Educ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86.Summer 2001.

[83]姚利民,綦珊珊,郑银华:《大学教师成为教学学术型教师之路径探讨》,《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第5期。

[84]顾建民著:《自由与责任西方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85]顾建民著:《自由与责任西方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