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论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实践体系与研究型高校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区别,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形成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有别于研究型高校毕业生,拥有技能素质优势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

胥 蕾

|摘要|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重点是加强学生技能素质,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与研究能力且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而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技能的训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实践体系与研究型高校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区别,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形成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有别于研究型高校毕业生,拥有技能素质优势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实践教学 艺术设计类专业

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了题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文件,文件提出三大类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即“研究类型高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高等职业学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教育体系针对不同层次和特长的学生,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培养具有各自优势,满足社会分工不同需求的人才。将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提升为不同学校根据自身软硬件情况以及地区优势和办学特色,形成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相对应的人才。

根据以上分类,我校属于“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重点是加强学生技能素质水平,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与研究能力以及专业技术水平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而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技能的训练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实践体系与研究型高校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这对于拥有技能素质优势人才的培养有所阻碍,造成这一现状有多方面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的影响

几千年来,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教化和熏陶,使“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观念根深蒂固,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仿佛就高人一等,20世纪70、80年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之路虽艰苦但人们却趋之若鹜,希望通过上大学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成为人人尊敬的知识分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节奏越来越快,计划经济受到了冲击,高等学府不再是少数人的象牙塔,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提高社会整体文化素养水平,这是国家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然而,传统的高等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其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精、尖”专业领域内的研究型人才,但是现在各种企业更多的是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同时更要有专业技能的员工。也就是说,传统高校培养的是关注专业领域前沿发展的理论研究员,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有专业知识,并且能动手操作的“做事的人”。可见,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是不完全匹配的,因此,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不同层次高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确认和划分,但当前社会还存在着对传统的研究类型高校的独有青睐,对其他类型高校不愿关注,这对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师资队伍实践经历不足

目前,高校的师资队伍主要由70后、80后教师构成,他们大多是传统研究型高校培养模式教育出的一代人,一般都是本科、硕士甚至博士一直读上去的,接受的是理论型教学内容为主的专业培养,沿袭了传统教育的模式,专业实践经历有限,缺乏创新和突破。因此,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师本身就少有切身体验,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支持力和推动力不足。

另外,艺术设计类专业是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专业根据社会行业的需求在不断细化。例如,1998年,广告学专业隶属于商业文化系,所学内容兼顾广告策划、文案、设计与制作多方面内容,至2002年本届学生毕业时,商业文化系已扩展为艺术设计学院,广告学专业被拆分为广告学和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此时,广告学招收文科生,艺术设计招收美术艺考生。由此可见,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变化的速度非常快,这就需要相关老师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对当下相关行业发展的热点保持足够的敏感,使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企业用人需求对接,从而提高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学生文化素养和专业基本功薄弱

20世纪70、80年代,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思想,那就是: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爱唱歌、爱画画都是不务正业。在这一思想的误导下,当时那一代人中很多具有绘画、音乐、舞蹈天赋的学生都没有走上艺术之路,只有少数坚持艺术追求的人,毅然投身艺术高考的行列,这在当时是被人轻视的。后来,在高考的不断改革中,又出现了艺考热潮,因为参加艺术高考,对文化课的分数要求远远低于普通的文科或理科,于是很多成绩达不到本科分数线的家长,纷纷将孩子送进美术强化班,通过高强度的绘画应试训练,使孩子进入本科高校的大门。于是乎,这种“曲线救国”的艺考热潮在全国各地迅速蔓延,很多学生如愿考入大学,可是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中,速成班里培养出来的薄弱的专业基本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对缺失的造型能力等基本功进行补课,这占用了不少提升专业技能的时间。同时,许多通过艺考进入大学的学生,其实对绘画、设计没有什么兴趣和天赋,对专业学习更谈不上主动性和热情,这也大大影响了专业学习的氛围,学生缺乏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基本功,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影响很大。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研究类型高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高等职业学校”的提出,是国家针对经济的发展和行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教育改革,其目的是改变大众对高等教育的认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通过专业学习后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正是将学生对专业客观正确的认知与企业相关岗位技能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键环节,可以说,教学实践体系帮助学生减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通过不断的专业实践,对所处行业有更真实客观的认知,也对行业的发展保持动态跟踪和了解,及时调整修正自己的专业方向,到毕业找工作时,学生就能以比较平和的心态融入社会,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可见,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实践体系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克服困难,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实践体系,具体涉及以下几方面:

1.一是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要区别于研究类型高校,强调应用优势,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出发,对产业需求的变化能及时响应并适时调整专业结构。结合职业标准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建立行业知识和技术要求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行业生产过程,营造职业实践情境,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验证。

2.二是增加师资队伍专业实践经历

对之前从象牙塔走出来的教师,要进行回炉改造,制订相关的政策,让教师到生产第一线体验,脱产一段时间在相关行业领域中参与实际工作,加强教师的实践性培养。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行业资格认证考试,努力成为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师型”教师。

3.三是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如今艺术设计相关产业,对电脑和网络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和普及,图形设计软件的不断升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英语听、说、阅读水平和数学计算能力以及手绘造型能力都提出新的要求,原来文化课对英语、数学分数不设下限的规定已不适应现在行业需求,短期美术强化班也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扎实的手绘造型基本功。因此,国家和高校都要调整高考的文化课要求和美术考试形式,使高校能招收到真正热爱艺术,具有艺术天赋且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艺术生,为艺术类专业带来勃勃生机。

当然,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其中包含了许多客观和主观上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尝试修正,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了根本上的认知和观念的转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定能有助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培养出企业满意的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与研究能力以及专业技术水平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六部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

[2014]6号[Z].2014-6-16.

成长历程

基本情况

胥蕾,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东华大学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是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

2009年参与大型多媒体音乐剧《弘一法师》的多媒体创作,该剧2009年11月22~26日在上海大剧院演出。

2010年11月25~26日,本人独立承担创意设计多媒体部分并实施视频展示的话剧《命运之轮》作为2010年上海国际当代戏剧季的参演剧目,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

自2012年9月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工作以来,先后承担“上海市民办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和政府专项扶持资金项目“高青计划”科研项目。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参加上海市教委组织的“强师工程”培训,培训期间系统学习了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反思等知识体系,对个人专业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培训中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认真完成专家布置的任务,最终获得优秀学员证书。并且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依托我校建设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方针,结合自身多年的专业实践经验,致力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联系相关企业,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关注业界热点,了解新技术、新媒介的发展,及时调整自身教学内容侧重点,力求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