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口语与书写

口语与书写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学派的理论体系与研究逻辑自成一体,独立于经验学派与批评学派;自麦克卢汉以来,传至今已有三代学者,国内较为熟知的主要代表人物为麦克卢汉和波兹曼。本章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讨论主要围绕媒介环境学展开。

10 大众传播媒介

导言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从口语、文字到印刷媒介,再到电子媒介的历史进程,掌握每种媒介的不同技术特征与社会特征,了解各种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与认知的影响,熟悉针对各种媒介研究的概念与理论的逻辑体系,掌握媒介环境学的研究思路,理解媒介即讯息、地球村、原生口语、印刷文化娱乐至死等概念。

本章重点

麦克卢汉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总体态度与看法 口语与文字的媒介特征 印刷机的发展融合了哪些文化因素 电视对社会构成与人类认知都有哪些威胁

在媒介技术的演进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最为引人注目。信息广泛传播的基本特征,使得大众传播媒介能够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印刷术,19世纪末黄色报纸的泛滥,乃至当今电视与网络中的草根情结与大众文化,都在告诉我们:人类文化孕育了大众传播媒介,后者反过来同样影响乃至塑造前者。

国内观众比较熟悉的《手机》和《搜索》两部电影,较为深刻地反映和揭示了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类生活与社会交往的各种影响。请认真地想一想,时至今日你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看过纸质书籍了(本教材不算)?而每周看电视(包括网络视频)的时间又有多长?每天你要不自觉地看手机多少次?或者你已经根本离不开手机了!大众传播媒介不仅影响到人类社会,而且深入人类的主体认知,本章就要展开讨论这个问题。

“地球村”“娱乐至死”等词汇频繁见诸报端和电视,成为描述网络媒介和电视媒介的专业术语。这些研究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交往、人类认知相互关系的概念和理论,大多来自北美的媒介环境学派。该学派的理论体系与研究逻辑自成一体,独立于经验学派与批评学派;自麦克卢汉以来,传至今已有三代学者,国内较为熟知的主要代表人物为麦克卢汉和波兹曼。前者的代表作为《理解媒介》,提出“媒介即讯息”“地球村”与“冷媒介和热媒介”三个概念,强调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媒介环境学由此发端;后者是奠定媒介环境学的关键人物,以对电视媒介的三大批判(《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而著名,将电视媒介的影响扩大到人类认知,对媒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综合与划分。本章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讨论主要围绕媒介环境学展开。

10.1 媒介的分类与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发展至今,媒介形式已经多种多样,现代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由报纸、通讯社、广告、广播、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形式组成;传播内容同样繁多,尤其是在数字技术成熟之后,几乎所有看到、听到、想到、梦到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由于很多媒介都有大众传播的功能,比如我们常见的高速公路旁高高竖起的广告牌,有时候的广告效果甚至超过电视;因此,针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分类没有统一标准,我们一般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种应用最广泛的媒介称为大众传播媒介。

1998年5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提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广泛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自此,“第四媒体”的概念作为官方定义正式得到使用。人们按照大众传播媒介的不同,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以纸为印刷媒介的传统报纸、以电波与图像为电子媒介的广播和电视,它们分别被称为第一媒体、第二媒体和第三媒体。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是将它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并与传统大众媒体并存的新的媒体。一般认为互联网的“新”在于包含了人类信息传播的两种基本的方式,即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突破了传统大众传播的模式框架。

以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种应用最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来看,传播特点有明显的不同。首先是媒介形式不同:报纸印刷在纸上,广播、电视通过电子信号传播,而互联网可以融合报纸(电子版报纸)、广播(数字广播)、电视(网络电视)三种媒介;由媒介形式的不同还引出媒介内容的不同:一般认为报纸传播的内容更加深入和理性,广播传播的内容煽动性和情感性更强,电视主要传播娱乐性的内容,网络则更加体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传播内容。作为现代社会获得社会环境信息的重要渠道,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特征以及对人类认知、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对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研究已经在上面章节有所讲述,无论是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代表的经验学派还是以批判研究方法为代表的批判学派,其研究对象比较集中于关注传播内容以及由此产生的传播效果,通常都忽视了媒介形式或者说媒介技术的本质特征研究。本章主要以大众传播媒介的技术视角来考察媒介自身,并由此介绍以研究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而著称的媒介环境学派。

10.2 媒介环境学派概述

传播学的媒介环境学派作为与传统的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比肩而立的传播学三大学派之一,20世纪中期发端于北美,至今已在欧美和我国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并塑造了新的社会、政治和思想语境。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逻辑与实证主义、微观效果研究的经验学派不同,注重媒介在宏观和长远效果上对人和社会构成的影响。媒介环境学派虽然充满了批判色彩,但是与批判学派从政治经济学、文化分析的角度批判大众传媒也有不同,注重从媒介技术角度把媒介当作环境来研究,强调了人在媒介中的重要角色,重点关照如何研究人与传播的关系。

媒介环境学会从1998年组建到现在也仅仅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但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吸引了全世界传播学界的眼球。这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学派主要学者理论视角的创新,对社会问题强大的洞悉和对人类未来的预见。伊尼斯的“传播偏向”论和“知识垄断”对于我们认识媒介具有启发意义,麦克卢汉著名的“信息地球村”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波兹曼对电视媒介造成童年的消逝和大众传播媒介娱乐至死的宏观社会效果予以尖锐批评,莱文森提出媒介发展“人性化趋势”和“补救性媒介”的概念,对媒介技术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自伊尼斯以降,媒介环境学者虽然研究的重点不同,但都没有偏离媒介环境的变迁及其对人和社会文化影响这一主题。

相比于传播学其他学派,媒介环境学派无疑是全新的,其思想来源也是多元的,几乎每个学者都有不同的学术背景。芒福德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但格迪斯的人类生态思想和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伊尼斯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早期研究的重点是政治经济学,后期才转向传播学。麦克卢汉留学英国学习文学,深受英美新批评的影响,比起媒介环境学专家来,他的另一个身份——大众偶像或公共知识分子更为人们所熟知。以《娱乐至死》知名中国的波兹曼,出身英语教育教授,在英语教育方面很有研究、著作颇丰。

媒介环境学通常被分为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多伦多学派是奠基者,代表人物有伊尼斯、麦克卢汉等;纽约学派是光大者,代表人物有波兹曼、莱文森、梅罗维茨、林文刚等。但实际上在媒介环境学派自觉之前,有许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触及了媒介环境这一领域,他们是媒介环境学派这座大厦的奠基者,或者称他们为先驱更为合适。他们是刘易斯·芒福德、沃尔特·翁、雅克·艾吕尔、苏珊·朗格、伊丽莎白·爱森斯坦、诺伯特·维纳等。本章主要挑选研究方向与内容与大众传播媒介有关的学者和理论来介绍,当然首先要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的奠基人——麦克卢汉。

10.3 麦克卢汉与媒介环境学派

媒介环境学这个术语首先由麦克卢汉创造,但他没有公开使用。1968年,尼尔·波斯曼首次公开使用这个术语。1970年,他接受麦克卢汉的建议,在纽约大学创建媒介环境学的博士点。在此后的30多年里,这个教学计划培养了数以十计的博士和数以百计的硕士。1998年9月4日,以麦克卢汉为精神领袖的“媒介环境学会”正式成立,如今这个学会在北美迅速发展,成功进入北美传播学的主流圈子,媒介环境学派成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鼎力的第三学派。

麦克卢汉在伊尼斯的基础上(伊尼斯认为任何媒介的本质特征都决定了其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传播偏向),对传播研究仅仅瞄准内容这种现象,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他批评道:“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涣散看门狗的注意力。”为了突出媒介形态的压倒性意义,他又指出:“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文字的内容是言语,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

由此,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论断——“媒介即讯息”。同时强调“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麦克卢汉接过了伊尼斯偏向性媒介的思想。不过,偏向性在他那里表现为对不同感官的延伸:服装是皮肤的延伸,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电视则是人全身感官的延伸,电子媒介则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印刷媒介的线性传播方式,鼓励了相应的线性因果关系的思考和推理方式,它的个人化阅读,又有助于培养个性化的思想和行为。电视因为延伸了人的全部感官,容易在人的意识中形成整体的图像,所以它把人重新带回了部落时期的口语传播环境。新媒体不仅实现了多媒体的融合,延伸了人的视觉、听觉、触觉,而且全面地模拟并延伸了人的神经系统。在麦克卢汉眼中,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到“分化”到“再统合”的历史过程。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人们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接触。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之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人类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类可以分散到广阔的地域,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以接近于现实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感把遥远的世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

麦克卢汉的上述观点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模式:口语媒介(部落社会)——文字印刷媒介(脱部落社会)——电子媒介(地球村)。他曾将媒介变革所创造的三种社会形态:部落、脱部落和重新部落化比喻为“伊甸园”“失乐园”和“复乐园”。虽然麦克卢汉学术态度玄妙,就像古希腊的教士一样,观点带有“神谕”的性质。但麦克卢汉是欢迎人类社会向美好的“伊甸园”复归的,其对媒介技术变革所持的乐观态度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变革日新月异,麦克卢汉提醒我们在确认新媒介形态的属性和影响时,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新媒介放大了什么;新媒介使什么过时;新媒介再现了什么;新媒介被推向极限之后会逆转成什么。这就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元律,它不仅提供了看待当前新旧媒介交接的方法,而且指引我们关注新媒介的极限潜能。麦克卢汉的主要论点虽然都发表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但其对媒介演变的预言随着时间的推移都被证明是正确的,因而麦克卢汉也被称为数字媒介理论的先行者和鼻祖。但是他的著作也不时遭到人们的批判,主要是他类似“媒介决定论”的观点认为技术手段决定了社会发展的结果,但是麦克卢汉始终认为只要人类能够合理利用这些技术,媒介手段就可以使社会获利。

人们今天所承受的压力都是我们对新媒介没有批判意识的结果。麦克卢汉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工具箱,一个比其他工具箱都好的工具箱,就是要用批判态度来评价一个新的媒体。麦克卢汉明确地说明:“人在正常使用技术的情况下,总是永远不断受到技术的修改,反过来,人又不断寻找新的方式去修改自己的技术。”

他最早在《古登堡星汉璀璨》一书中就曾说道:“本书绝对不抱决定主义的立场。笔者希望阐明社会变革的一个主要因素。它可能会真正地增加人的自主性。”

直到1964年出版举世闻名的《理解媒介》一书,他仍然强调:“本书追求弄懂许多媒介,弄懂产生媒介的冲突和媒介所产生的更大的冲突,并且通过增加人的独立自由,以提出削弱这些冲突的希望。”

书名“理解媒介”是他这种态度的真实写照。麦克卢汉对人类控制和使用技术的能力抱有足够的信心。他说:“我个人非常信赖人类的适应力。我深信人成长和学习的潜力,深信他深入开发自己的潜力和学习宇宙奥妙旋律的潜力。”

作为媒介环境学的奠基人与第一代研究者的麦克卢汉,为媒介环境学指出了研究方向与核心命题,即媒介环境学研究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感情、认识和价值,研究我们和媒介的互动如何促进或阻碍我们生存的机会。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概述了几乎所有存在过的媒介,没有着重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相关问题,但是后来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媒介环境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0.4 口语与书写

以研究口语文化著称的沃尔特·翁,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核心人物。他以研究中世纪人文学者彼得·拉米斯和口语文化著称。他提出了口语文化-书面文化的两极性概念,首创原生口语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的分野,界定了原生口语文化的九大特征。虽然沃尔特·翁的研究重点是口语媒介,但是通过对口语文化与口语社会的考察,精准地指出与口语媒介相对的书写媒介,尤其是印刷媒介的本质特征,并且认为电视媒介属于次生口语文化的范畴,具有较多口语文化的重要属性,这为我们全面认识电视媒介给予了全新视角。

沃尔特·翁从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中著名的荷马问题入手:在没有书写工具与文字媒介的时代,几万行的史诗如何记忆,如何朗诵,如何创作,如何传播?沃尔特·翁认为,文字塑造了现代人的线性思维,使得我们无法理解或者错误理解原生口语文化的思维特征,以至于我们总是认为书写与文字比口语文化要高级;因此,对于荷马问题做出的结论总是基于书写文化的。口语史诗有自身的套语、警语、音律、预制构件等语词技术,可以使几万行的史诗代代相传。原生口语的传播方式是反逻各斯的,反结构的,这恰恰证明书写文化是理性的和逻辑的;尤其是印刷媒介促使机印书取代手抄书,将理性的和逻辑的知识向大众传播,彻底改变了西方社会的认识与结构,这将在下一小节里详细论述。

由于原生口语文化里的人没有接触过文字,学习知识与社会实践主要任务就是(并依靠)记忆,这种记忆的方法与文字时代的人不同,强调记忆的经济性而不考虑创新性。书写技术使得记忆的任务不再繁重,书籍帮助大脑记录了已有的知识,人类的主要精力可以放在知识的创新之上,人类社会也由此实现了从蒙昧到启蒙。到了后来印刷媒介的广泛应用,使得机印书迅速普及;如果说书籍的理性和逻辑是大众传播的障碍,那么19世纪末更加口语化的报纸在欧美的迅速普及,又一次证明了沃尔特·翁的判断:被认为是高级的印刷媒介依旧保持有口语文化的特性,并且因为口语文化特性而成功存在。

沃尔特·翁对于次生口语文化的论述不多,但是十分值得我们思考。他提出的“口语文化-书面文化”两极性概念,认为原生口语文化产生自文字诞生之前,体现出传受双方强烈的群体感与在场性。后来出现的电子文化,尤其是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介环境,体现出次生口语文化的特征,与原生口语文化类似,“次生口语文化也产生强烈的群体感,因为听人说话的过程是聆听着形成群体的过程……但次生口语文化产生的群体比原生口语文化产生的群体大得多,甚至于难以估量”。

电视剧为例,电视媒介统合了口语与文字的不同特征。就电视剧的创作来说,编剧需要首先把言语诉诸剧本,作为文本的剧本通过导演与演员的演绎,又诉诸口语的形式传播出去。作为次生口语文化的电视较为复杂,既有原生口语文化中的言语和行为(对应于电视剧中的对白与表演),也有书面文化中的文字与书写(对应于电视剧的剧本),它们共同通过电视(电子技术一对多传播的虚拟环境)传播给受众。

麦克卢汉将电视定义为“冷媒介”,它不同于电影这种“热媒介”,很少出现视觉冲击力强的大场面,叙事结构相对简单松散,几乎完全依靠演员的对白与表演来完成。从沃尔特·翁的研究逻辑来看,成功的电视剧至少都要具备一个共同的要素,那就是电视剧的创造必须符合电视媒介自身的大众传播特性。作为次生口语文化的电视环境,主要由演员的口语表达来塑造人物形象,并通过共鸣效应对受众形成心理投射。这种心理投射是双向性和重复性的,即在电视剧播放的过程中,虽然剧中人物喋喋不休,电视机前受众沉默不语,但是双方都在通过口语进行连续的潜移默化的交流,最终形成稳定的身份认同,这是形成收视率的源头与基础。

10.5 印刷机与印刷文化

提到印刷机我们首先想到古登堡,这个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将媒介史演进到印刷时代。关于印刷机我们还能想到一个著名的判断:印刷机促使了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的传播。因此,关于印刷机总是存在两个问题:古登堡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印刷机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与沃尔特·翁同为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核心人物的伊丽莎白·爱森斯坦,全面而准确地回答了以上两个问题。

伊丽莎白·爱森斯坦主要研究15世纪中叶兴起于欧洲的机器印刷机。表面上她的研究是一部对印刷史的论述,但并不囿于印刷术和印刷史,而是把印刷机提升为欧洲近代史的推动力去研究;通过描述近代欧洲印刷文化的发展,让我们注意到印刷机对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以及启蒙思想和工业革命的关键影响。她的研究涵盖了公元1400年到1700年300年间的三大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新教改革和科学革命;通过对有关这三大运动的原因和进展的各种主流假说进行了考察,并进行详细的解说,用印刷机及其产品的冲击来重新评价这三大运动;最终得出基于传播学逻辑的新结论,并由此挑战以往对印刷机判断的刻板印象:印刷机不仅是促使了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的传播,印刷机是当时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爱森斯坦的贡献是:印刷机不能作为历史事件的一部分,必须被分离出来单独研究,并且将印刷机本身当作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来看待。15世纪50年代初,德意志的美因兹地区诞生的印刷机掀起了欧洲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史学家称之为印刷革命、书籍革命、思想革命,而爱森斯坦从人类历史的传播视野出发,将其定名为“传播革命”。德国金匠谷登堡完成了机械印刷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用活字印刷《圣经》和古籍,他印制的《42行圣经》就是历史上第一部机印本《圣经》。自此,印刷术形成燎原之势,在半个世纪之内,印刷机传遍欧洲。机印书对手抄书的超越,促成了各种新版本《圣经》的出版,打破拉丁文《圣经》和教廷一统天下的局面。北欧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校正了拉丁文《圣经》和希腊文《新约圣经》,使《圣经》得到了“净化”。马丁·路德出版德语版《圣经》,发布《九十五条论纲》,由此掀起的宗教改革撕裂了教会,不仅摧毁了罗马教廷的权威,动摇了天主教,而且造成新教的分裂,并使之宗派林立。这场传播革命的风暴迅速形成摧枯拉朽之势,除了《圣经》之外的各种机印书迅速普及欧洲,新知识与新思想随之传播开来。

人文主义始于13、14世纪的但丁、皮特拉克、薄伽丘等人,直达启蒙运动兴起的18世纪初。15世纪中叶印刷文化的发展,对人文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北欧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为例,如果没有印刷术,他不可能在15世纪和16世纪之交出版那么多著作,以至于能够影响欧洲其他的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者。科学传播同样如此,近代科学始于哥白尼的“新天文学”、维萨里的“新解剖学”、培根的实验科学、伽利略的物理学、牛顿的力学、马兰·梅森的“新哲学”;如果没有印刷机大量印行他们的著作,如果没有机印书冲破罗马教廷的《禁书目录》,哥白尼和伽利略的科学思想不可能迅速传播。与此相反,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达·芬奇生前存有大量著作,由于他束之高阁,坚决不予印刷出版,致使他的许多天才成果被淹没了几百年。

机印书在300年的普及过程之后,逐步形成了西方社会重要的印刷文化,对人类认知与社会文化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普及后的机印书装帧精美,不像手抄书讹误百出,阅读过程完全是个性化的理性思考过程,容易产生独立而自由的思想;启蒙思想深入人心之后,人们的文化水平逐步提高,机器印刷的通俗小说作为文化消费品开始在欧美普及;当报纸从手抄迈向机印之后,更加口语化的机印报纸普及速度远远高于当年的机印书,“黄色新闻”时代由此发端。

10.6 电子媒介及其以后

媒介环境学派最关怀媒介人性化问题的学者是尼尔·波兹曼,他对媒介技术发展的“非人性化”效应忧心忡忡,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媒介更加迅速地扩张与普及。他应邀在媒介环境学成立大会上做主题发言时,阐述了媒介技术是否人性化的标准:媒介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理性思维的应用和发展;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民主进程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使人获得更多有意义的信息;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或减弱了我们的道义感和向善能力;以及媒介是否能够促进艺术表达、提升人们互动、促进对历史的兴趣等。

波兹曼认为印刷文字具有以上人性化的品质,电子媒介则相反。他抨击电视使童年的概念消逝,而童年恰恰是“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可能是最具人性的理念”。

波兹曼对于美国当代电视媒介所主导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批判,决心捍卫印刷文化。面对当时美国社会的大众文化,他担心“童年”会逐渐“消逝”,而童年是如何“发明”产生的,又如何会“消逝”就成为他所要叙述的核心。在波兹曼生活的社会和时代里,以电视媒介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人们对生活世界进行认识与判断的主要工具。波兹曼批判电视媒介的形态特征和传播机制,批判美国文化的娱乐本质和道德羞耻感的沦落,控诉它们对成年权威的侵犯和对童年的扼杀,并且旗帜鲜明地提出全书的主题:“美国文化敌视童年”的概念。

在研究电视媒介使得童年消逝的同时,波兹曼还指责电视媒介固有的娱乐化特性,将使社会文化因娱乐过度和信息过剩而面临毁灭之虞。电视媒介的属性使它不适合真正富有意义的话语,比如政治和宗教话语。波兹曼也承认,娱乐并非是电视的唯一功能。我们也可以通过电视来学习,接受教育和获取信息。但现在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娱乐成了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成了表现一切经历的形式。从新闻到政治,甚至是宗教活动,都在全心全意地娱乐观众。尤其是四年一次的美国大选,简直像是一场全民娱乐总动员,连里根总统在当年都感叹“政治就像娱乐业一样”,但他本人恰恰是受益于好莱坞三流演员的出身。

娱乐确已成为当今的时代主题,并早已溢出电视,弥散到整个社会之中。对此波兹曼不无悲愤地指出:“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波兹曼由此断言,技术发展会使社会丧失人性,文化符号将会流失。符号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传统文化必定要以某种符号的形式来完成它保存和建构的功能,但“由于符号被侵蚀,叙事的损失随之而起,技术垄断力量使文化虚弱的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符号的耗竭和叙事的流失”。

电视媒介主要诉诸图像符号,而图像又是所有人都可以顺利接受的唯一符号样式——印刷媒介至少还需要识字。单一样式造成单一意义,并最终造成社会文化“娱乐至死”的局面。

电子媒介对印刷媒介的侵蚀,尤其是电视使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在波兹曼看来,是技术垄断导致人性的丧失和文化的衰落。电子媒介所造成的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仅是现实的和巨大的,而且是深远的和难以估量的。在电子媒介时代继续演进的当下,电视媒介之后出现了网络媒介,后者的出现再一次改变了媒介史乃至人类社会,被誉为“数字化生存”或者“第三次浪潮”。波兹曼没有来得及深刻感受网络媒介的强大威力就已去世,电子媒介及其之后的研究只能交给后来的学者。

莱文森继承了麦克卢汉的意志,师承了波兹曼的衣钵。他在1999年出版的《数字麦克卢汉》一书中对麦克卢汉思想和互联网等新媒介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仅完整地回顾了麦克卢汉的“媒体即讯息”“地球村”“冷媒介与热媒介”等传播理论,而且分析了数字时代如何体现麦克卢汉“地球村”的理想;当每台个人电脑都能成为生产与接收信息的独立单位时,互联网如何实践麦克卢汉的去中心化理念等。莱文森认为,在新一轮信息时代来临时,权力结构将面临巨变,数字时代打破权力集中,个人的角色因而变得重要。他在《手机》一书中,断言手机是超越电脑的新媒体,预言将来的手机要把互联网纳入麾下;并在《真实空间》一书中,揭示网络虚拟空间的缺陷与不足,戳破其乌托邦面目,主张网上冲浪和物质空间的结合,指出人类的出路是走向太空,到太空去探索和殖民。

莱文森首创“人性化趋势”和“补救性媒介”的媒介演化理论。人性化趋势理论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指出人在媒介演化中的无穷潜力。他说:“人是积极驾驭媒介的主人。不是在媒介中被发送出去,而是在发号施令,创造媒介的内容。对别人已经创造出的内容,人们拥有空前的自主选择能力。”

补救性媒介理论有两层意思,包含媒介演化体现出来的两个目的或动机。一是满足人的渴求和幻想:“我们发明了窗户。对于原来的墙壁来说,这是改善。比起笨拙的黑咕隆咚不透光的墙壁,或者有孔而不保温的墙壁来说,有窗户的墙壁是好多了。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发明使窥视者能够往里看,于是我们又发明了窗帘。我们发明了电脑的运行软件‘视窗’,‘视窗’是一种改进。当我们发现‘视窗’的问题之后,我们可能要发明和窗帘一样的东西。”二是弥补失去的东西:“整个媒介演化进程都可以看成是补救措施。因此,因特网可以看成是补救性媒介的补救性媒介,因为它是对报纸、书籍、电台和电话等媒介的改进。”

媒介环境学主要研究各种媒介技术对人类认知与社会文化的影响,认为每一种媒介都会形成与之相应的文化环境,而且在某一个社会阶段都会有一个主导媒介及其主导的文化环境。大众传播媒介出现得比较晚,距今不到200年的时间,使得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没有完全展现出来,还需要后人沿着麦克卢汉指明的道路继续前进。就像波兹曼引用塔姆斯法老的隐喻所说:“技艺的发明人并不是评判发明利弊的最佳人选,使用者才能够做出恰当的评判。”

从短期来看,媒介技术对文化的作用受制于人们的选择;但从长期来看,媒介技术的进步将推动人类文化深刻地发展。媒介环境学理论无论从媒介短期、微观效果,还是从长期、宏观效果来考察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其独到的观点和精辟的论述无疑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这一问题。媒介环境学对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辩证的态度:对媒介技术所持有的乐观主义态度让我们看到了媒介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积极的变化;对媒介技术所持有的悲观主义态度时刻提醒我们要防止技术垄断、人类沦为技术奴隶的现象出现。无论是伊尼斯、波兹曼,还是麦克卢汉、莱文森,他们都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揭示了媒介环境学的思想渊源和理论精髓,为我们描绘了媒介环境学的宏伟而又棱角分明的自画像,让我们能够从媒介(技术)本身来考察大众传播问题。

【思考题】

1.结合当前的各种社会热点事件,想想其中大众传播媒介发挥了哪些作用?

2.认真思考一下,口语与文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都有哪些不同?

3.中国发明的印刷术在西方传播了现代文明,为什么在中国古代不行?

4.你一天看几个小时电视?你喜欢哪个频道和电视节目?为什么湖南卫视那么受欢迎?为什么看电视比看纸质书更容易让人接受?

5.站在媒介环境学的维度,网络媒介和手机媒介有什么不同?这两者又跟电视媒介有什么不同?

【参考书目】

[1]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美]伊丽莎白·爱森斯坦.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