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利用媒体开展儿童科普教育

如何利用媒体开展儿童科普教育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媒体开展对少年儿童的科普教育,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应该是媒介作为一种传播工具的任务,更是其具有社会信息整合处理权利的责任。本课题通过介绍发达国家英国、日本,特别是美国利用媒体对儿童进行科普教育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为构建现阶段媒体在上海少年儿童科普教育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借鉴。我们所指的儿童科普出版物,是指报纸、杂志、图书等专门针对儿童科学教育的一系列平面媒体。

3 如何利用媒体开展儿童科普教育[6]——美国的经验及其启示

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少年儿童处于人的成长初期,具有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爱好广泛、精力充沛等特点,在没有受到各种不良思想侵袭时就授之以正确的世界观科学观,对于他们科学精神的塑造以及人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实施和全国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儿童的科普工作也已经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

中国儿童中心的调查表明,我国少年儿童1/3的课余活动时间是在与媒体接触中度过的,超过了做功课的时间,跃居第一位。可见,以电视等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已经成为少年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少年儿童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媒体作为科普宣传的一种强有力的渠道,在儿童科普工作中将会发挥重大作用。利用媒体开展对少年儿童的科普教育,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应该是媒介作为一种传播工具的任务,更是其具有社会信息整合处理权利的责任。媒体应该认识到自身对少年儿童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承担起自身的教育功能。

本课题通过介绍发达国家英国、日本,特别是美国利用媒体对儿童进行科普教育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为构建现阶段媒体在上海少年儿童科普教育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借鉴。

一、利用媒体对儿童进行科普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目前国内媒体对少年儿童的科普现状

1.电视科普

在我国,运用电视进行科普主要是通过科教频道和各频道中的科教栏目来展开。我国运用电视进行科学传播已经历经数十年,近年来全国有20多个电视台都声称拥有科教频道或科教栏目,但是我国科教栏目收视率低,影响力小、收视范围窄等诸多现象,至今依然困扰着广大研究者和创作者。在一些省级电视台并没有纯粹的科教频道,而是将科教内容与其他内容合并组成科教相关频道,如河北电视台少儿科教频道、广东南方电视台科教生活频道等,而专门针对少年儿童的科教栏目更是少数。同时,通过对上述科教频道播出节目单的分析发现,有些科教频道科教栏目播放时间不多,频道内更多的是播放其他类型的栏目,在科教频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播放电视剧来吸引观众的现象,科教栏目在频道中不具有优势地位。许多科教栏目由于不能吸引受众,便被安排到午夜或者凌晨来播放,这本身就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有很多既适合成人又适合儿童的科普节目,如《动物世界》、《人与自然》却并没有安排在适合少年儿童作息的时间。

N.赖德(Neil Ryder)在他批评科普工作的《建造真实世界》一书中说:“电视科学节目的最好结果是帮助人们走向一种更好的生活,对他们的世界更感兴趣,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并渴望分享这种理解。”这也应该作为我国当前电视科普节目的一种准则。对少年儿童来说,科教栏目应该寓教于乐,让儿童挖掘其生活的奇妙世界,在快乐中学习科学知识。

中央电视台由于其资源的优势,举办了许多较为合适的儿童科普节目,值得其他电视栏目学习。如CCTV少儿频道,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观众推出一批科普知识类节目,强调启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受到广泛欢迎;《小小智慧树》栏目面向学龄前儿童精心策划推出的新版系列节目《科学泡泡》,以全新卡通主持角色讲述科学知识,为幼儿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异想天开》栏目面向初中学生推出系列节目《玩具总动员》,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增长了科学知识,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三星智力快车》节目注重展现青少年特有的朝气,通过高中生科普知识竞赛,启发了青少年的创新思维。

2.儿童科普出版物

我们所指的儿童科普出版物,是指报纸、杂志、图书等专门针对儿童科学教育的一系列平面媒体。我国曾有许多优秀的科普读物,如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国出版史上发行量最大的百科全书,取得了重大的传播效果。现在的科普出版物,如《少年科普世界》、《小爱迪生》等都是优秀的少儿科普出版物。

少年儿童是科普的主要对象,也是科普读物的主要读者,现阶段科普读物的出版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幼年儿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却没有读书识字的能力,仅仅能被鲜艳的图画所吸引,对大段的文字不感兴趣。例如,像《蓝猫淘气3000问》、《知识大王》、《恐龙公园》这类通俗易懂、科普意味浓且受孩子欢迎的图书目前并不多;另一方面,有较强读写能力的大多数少年儿童却很少接触科普读物,主要是因为过于沉重的课业负担占用了他们太多的时间,而升学的压力又使他们不得不放弃与学习无关的课外读物。一项针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显示:28%的中学生每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为31~50小时,45%的学生为21~30小时,20%的学生为20小时以下。1/5的学生除了教辅书外不看任何的课外书。由此可以想象,少儿科普读物的收看率实在不容乐观。

把科普读物纳入教育改革体系,从小学开设基础科学课程,编辑现阶段少年儿童亟需的科学读物,并纳入日常学习的考核,可以有效解决科普出版物阅读时间短的不足。另外,科普读物应该与电视科普节目形成互动。研究发现,少年儿童总是喜欢重复看电视节目,把电视上播放的科普内容再以平面媒体的形式出现,可以吸引儿童的兴趣,提高传播效果。

3.少年儿童的网络科普

网络科普作为科普的一种新兴形式,具有信息量大、信息获取方便等特点。《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中提到,我国18岁以下的网民占总网民数的17.7%。可见,针对少年儿童的网络科普具有极大的发挥空间。

少年儿童的科普网站也正在迅速发展之中,如小哥白尼科普网,采用五颜六色的文字体系给少年儿童以耳目清新的感觉,其“趣味科学”、“科普论坛”等栏目对儿童网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中国儿童中心是儿童少年学习科学、艺术知识的理想场所和开展文艺、体育活动的美好园地,也是全国儿童工作者学习交流经验的实践基地,其网站不仅提供日常科学知识信息,还为广大儿童的家长提供家庭生活的一些科学知识。

利用网络进行科学普及具有巨大的信息优势以及成本优势,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应该有效引导其上网目的,以便防止少年儿童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游戏娱乐上。

作为非正规教育的一种,利用大众媒体传播儿童科普信息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应该把大众媒体和科普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加强对科普博物馆、科技馆的报道,采取各种方式传播科普信息,达到科普的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部分国家利用媒体对少年儿童进行科普的实践以及研究现状

大众传媒参与科技传播是一种国际化趋势,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美国有关科学传播的《科学新闻和电视》一文中提到:“科学知识和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长期吸引美国媒体的眼球。报纸可以描绘最新的发现并且记录研究的过程;书籍和杂志可以解释科学概念以及科学家的生活;科学家们可以利用电视和广播的采访来讨论他们目前的研究,并对道德和政治问题进行评论。在电视上,科学总是携带着教育内容以娱乐的方式呈现。”由此可见,正是因为大众媒体传播广泛、表现形式多样、传播力度大等诸多特点,使其适合少年儿童对科学知识的学习。

西方不少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等一直注重利用媒体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其中不乏有许多针对少年儿童的科普知识。在美国的电视节目中,科技类节目的时间已经达到20%,日本的科技类节目的时间也达到15%以上。日本在1998年的《国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调查》表明,在获取科学技术知识的手段中,89.7%的公众利用电视,58.1%的公众利用报纸,12.3%的公众利用杂志。可见,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体对传播科学知识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1.英国

英国所有的本土电视频道新闻节目都有科学记者,大众时事节目如BBC的《panorama》或《晚间新闻》从社会和政治角度关注科学,此外,BBC经常给儿童播放有关动物园、自然历史数学的科学节目。英国还十分注重科普活动与大众传媒的结合,注重对一些精彩科普活动的现场直播,以达到更广的传播范围。

英国的儿童科普读物十分丰富,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系列丛书,也有印刷精美的科普画册和各种科技百科全书。这类图书的销售十分灵活,不仅局限于书店,在一些普通超市也有销售。购物之余,随手翻翻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即使不买也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如著名的《科学起跑点》科普丛书是英国厄斯堡出版公司的著名儿童科普读物,知识丰富、图文并茂,涉及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让儿童在科学的世界中汲取知识。我国已经引进此套书系并翻译出版。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参与撰写的儿童科普读物《乔治通往宇宙的秘密钥匙》于近期在法国正式发售,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响。

网络也是英国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BBC网上科学”网站是流行的科学传播载体,内容经常与BBC电视和广播科学节目配套。其中的“BBC握手”部分给儿童提供的论坛分四个区域:日常科学、技术问题、物理世界和自然世界,通过这些论坛,让儿童学习科普知识。

2.日本

日本认为,除去政治因素外,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一个知识力量和技术力量的较量,要把日本建成一个知识集约型的国家。日本赋予科普的名称是“增进国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社会是科普的推进者和传播者,是科普的主体,并提供必要的科普经费。日本的文化科学部为了提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关心,加深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特别是增强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关心,每年制作科技宣传录像片,片长约33分钟,在全国影视中心和主要科技馆(约1 400个)放映。为鼓励创作优秀的科技电影,日本设立科技电影奖,而电影节的参选条件则是以中小学生为对象制作的理科教材作品、介绍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创作等。

日本一向重视大众媒体的科普工作。日本“科学频道”是隶属于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法人机构——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制作的科学节目,是官方开设的专门科学节目频道,是日本规模最大、科技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节目。其核心收视对象是对科学技术感兴趣者、喜欢理科的中小学生、科学节目制作者、科学志愿者等,还有一部分非核心收视对象是希望孩子对科技感兴趣的父母,希望通过媒体影响父母,继而影响少年儿童对科学的态度。

日本的动画业发达,利用动画片对少年儿童进行科普是其一大优势之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动画片,最常见的主题,就是跟科学技术有关。比如,早已深入人心的《机器猫》,讲述的正是机器猫利用未来的科技帮助自己主人实现梦想的故事。

此外,日本的科普期刊也是科普事业的重要力量。日本科普图书的出版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形式多样,有各种类型的科普文库、丛书、译丛、图说、图鉴、百科、大系、少儿读物、声像出版物等。科普出版物设计和印制都很精美,宣传广告和书籍目录众多,在报刊图书上随处可见科普出版物的宣传广告、图书介绍和出版预告等。针对科学杂志近年出现发行量趋于减少的状况,日本有关人士认为科学杂志发行数量的变化与国民对科学技术的关心程度的变化不无关系,因此十分重视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国民对科学技术的关心,其中重要的一条措施就是在中小学阶段保持学生对理科的爱好。

3.印度

印度作为一个仅次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向来重视科普工作,有专门的国家科学技术传播委员会来主管全国科普工作,组织和推动普及科技知识,激发全民族的科技意识。该组织一直重视利用大众媒介来进行科普宣传,与国家电视台共同举办一系列的科普宣传节目,来宣传计算机、生物、农业等科技知识。另外,早在1991年便每周进行一次科普广播,使用最主要的广播频率、通过84个转播台来覆盖全国,其中有许多儿童和学校学生是它的忠实的听众。

印度的大众媒体面对的是人口众多、民族繁多、居住分散的国民群体,且文盲率高,广大公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媒体的要求较高。有学者专门对印度的科普行动进行了研究,指出语言、主题、大众媒介、目标群体、表现形式等科学普及的原则,并对传播科学知识的大众媒介进行了划分,依次是: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音像媒介,如电视、电影;民间媒介,如民歌、民俗活动等;互动媒介,如展览、科学活动等;数字媒介,如网络、多媒体等。同时对目标受众进行了分类,如普通群众、少年儿童、学生、农民等,并且建议科学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根据不同目标群体的特点来进行,例如,对少年儿童应该以简易通俗、活泼有趣的形式来进行。

二、美国利用媒体对儿童进行科普教育的实践

美国政府向来重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如印刷、广播、影视、计算机网络及其他技术手段,向公众传播科学信息。1992~1993年,美国工程科学技术联邦合作委员会和教育人力资源委员会联合成立了公众理解科学工作组(PUNS),对美联邦政府资助的公众理解科学活动进行了统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美国利用媒体资源向公众传播科学信息的支出,占政府“公众科技传播”(PCST)项目拨款15%之多,充分说明美国对大众媒体参与科普教育的重视。

(一)美国政府和社会团体推动媒体为儿童科普服务

美国政府的科普工作把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放在第一位。美国政府十分关注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因为这关系到国家以后发展的持续竞争力,所以美国科普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加强学生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学生的科学素养。

美国联邦政府中参与科普最多的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通过其非正式教育计划,对面向青少年和广大观众的电视科普节目、科学题材的电影等媒体渠道进行资助和支持。有关专家认为,美国青少年的科技知识相当薄弱,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搞一次科技扫盲,在数学和技术教育上制定一个示范性、指导性的基本标准,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全国的中小学、幼儿园可以根据此来普及科技教育,使未来几代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克林顿政府期间,美国推出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明确规定所有学生都应该知道并能够去做的科学和技术内容,并且提供了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指导方针。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美国还实施了RISE计划,即“科学家参与教育的对策”,确定了科学家和工程师在K-12科学教育中所担任的角色。

美国从1985年开始启动“2061计划”,这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改革计划是为了使美国当今的儿童,即21世纪的主人,能适应2061年彗星再次临近地球的那个时期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

除联邦政府,美国的一些少年儿童组织和协会也在支持美国的科普事业。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是美国图书馆界的专业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协会之一,ALA下设11个部门,其中就包括图书馆儿童工作协会等部门。该协会定期向儿童、青少年、成人推荐合适的书目,以促进人们对于图书的阅读和知识的学习,其中不乏有许多科学知识书籍,如推荐给所有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课外自然科普读物等。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是当今美国最具权威性的集教育、培训、管理、科研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各个州均有分会,会员遍布全国各地,为幼儿教育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对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协会还出版双月刊《幼儿教育》(Young Children),并定期发行各类培训教材(包括多媒体教材)。由于它的权威性,大学幼教专业的培训教材往往取自NAEYC的出版物。协会制定的高质量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标准和要求,为培养高质量的幼教工作者提供了具体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此外,美国还设置许多关于科普的奖项来刺激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参与到科普中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自然科学委员会(NSB)于1996年设置“公共服务奖”,每年颁布一次,授予那些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或者工程的个人和集体,获得该奖的其中一个标准便是“影响并且鼓励下一代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用于鼓励那些针对少年儿童进行科普活动的人或集体。美国科学促进会设立“公众理解科学技术奖”,只颁发给在科普中作出突出工作的个人。2002年,威斯康星大学的巴桑。还有一些名目繁多的为传播科学而设置的奖项,如2005年设置的“儿童科学新闻奖”,对促进儿童新闻中的科技新闻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他一些协会也设置了科普奖项,如地球物理协会颁布的科学新闻报道奖、美国物理协会的“科学写作奖”等。

(二)美国大众传媒为儿童服务的科普探索

公众理解科学,大众传媒是最具影响力的领域,也是公众获取科学信息最重要的来源。大众媒体对少年儿童进行科普,既为追求栏目的经济利益,也为承担社会责任使然。

1.电视媒体

根据2006年《科学工程指示》的数据,尽管美国人获取科技新闻和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但是电视一直是最为重要的途径,其次是报纸和杂志。电视对美国人的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今日美国》报在全美进行的一项调查,选出美国人在业余时间最喜欢的三项活动,结果表明:看电视以96%高居榜首。可见,看电视已成为普通美国人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美国儿童每天平均要看3~5小时的电视。到高中毕业后,多数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比上课时间多,仅次于睡觉所花的时间。电视节目对儿童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负面效应也引起了不少专家的重视。为此,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良好的看电视习惯,如限制看电视的时间为1~2小时;父母要做好榜样,不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看电视的行为等。

虽然被指责少儿电视节目的暴力镜头不断,但电视依然是大众媒体传播少儿科普信息的主要阵地。美国电视的科学节目主要通过几个主要的频道向公众播放,如探索频道(the discovery channel)、科学频道、航空航天局频道等。探索频道是以科普为主、兼及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介绍的商业电视频道,在全美有线电视台中,“探索频道”的租户人数居全国第5位。2005年的调查显示,美国电视的29个具有科学内容的节目由8个频道播放,其中科学频道有12个节目,国家航空航天局频道的节目有5个、大众广播服务频道4个、国家地理频道3个。一些儿童片、纪录片、教育类节目在这些节目中播放,如著名的儿童剧《布莱克山的奇妙日子》(Strange Days At Blake Holsey High)以及著名的纪录片《深海侦探》(Deep Sea Detectives)等。

除商业电视网外,美国的公共电视广播系统(PBS)成为制作科普节目的重要力量,PBS是美国唯一一家不收费的电视网,它是由政府支持的电视广播机构,其经费部分由联邦政府提供。该电视网创建于1969年,目前在全国各地有300多家分台。这是一家非营利性的公司,其目的是进行科学、文化、艺术的教育,科学教育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但也是做得最为出色、最被称道的部分。它拍摄的科教片,有许多都是科教的经典作品。比如,著名的“新星”(Nova)系列,目前已拍摄了近500集,既生动又精确地介绍科学研究的各个前沿领域,被视为科教电视片的典范。非常有名气的儿童节目《芝麻街》便是其科普教育的主要阵地。《芝麻街》不仅在120多个国家(地区)播放,还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合作制作了本土版。当初《芝麻街》的制片人因发现很多的美国学龄前儿童,尤其家境不好的孩子没有被家长送去上幼儿园,很为这些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而忧虑。教育专家一直认为学龄前是孩子心智发展的关键期。鉴于在家的学龄前儿童以看电视为乐的事实,制片人遂萌生用生动有趣的电视节目作为教育手段的念头,期望能为不上幼儿园的儿童提供成长阶段必要的智力和文化启蒙。一项对高中生进行的调查发现,学龄前收看过儿童教育节目(主要是《芝麻街》)的高中生,不仅英语、数学、科学等科目的学习成绩好于其他学生,而且更爱读书、爱学习。

有很多社会团体和组织会为PBS设计一些优秀的儿童节目,如儿童电视工作室是一家非营利组织,它为PBS制作了一个名叫《方块一TV》的节目,其设计意图是为了帮助儿童学习数学知识。该节目的制作受到了某些政府部门和一些大慈善基金会的资助,其中包括国家科学基金会和教育部。虽说,这个节目是非正规教育项目,供孩子们在家观看的,但制作者也生产了一些供老师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材料。有关教育评估表明,收看该节目的孩子,在数学意识方面有明显改善。公共电视网还有一个效果很好的节目,叫做“阅读彩虹”。该节目经常向5~8岁的儿童推荐各种图书,图书发行商注意到,凡“阅读彩虹”介绍过的图书,其销售量从150%上升到了900%。

当然,美国的电视节目也不乏一些过度娱乐化而扭曲科学的节目,如美国四大电视网络之一的Fox会播放一些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知识,被科学家认为是有害的,会影响青少年对科学的认识以及错误地引导不知情的公众。

2.报纸杂志

报纸杂志也是美国科学传播的渠道之一,美国的主流报纸一般每周都有一个科技新闻版,以采访或综合报道的方式报道重大的科技新成果。美国2006年《新闻媒体咨情》的数据表明,科学新闻主题在国家报纸的内容上占了大约3%的比例。

科普类杂志是美国科普教育的另一个媒体方式。美国著名的科普杂志有《科学》周刊、《科学美国人》月刊、《美国科学家》双月刊、《发现》月刊和《国家地理》月刊等。美国的科普少儿杂志十分受儿童的欢迎,被评为全美最受欢迎的儿童自然科学图书系列的儿童科普读物《神奇校车》。它于2005年为四川少儿出版社所引进,一经面世即被新闻出版署列为向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之一。迪士尼公司专门为全球范围内3~8岁的幼儿启蒙百科全书《我的第一套百科全书(地球卷、自然卷、动物卷)》展现的都是孩子身边的大自然,介绍自然、动物等科学知识,通过日常生活的对比,如动物园、天气变化等吸引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3.网络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媒体把科普工作推向一个新的舞台。美国教育部在2005年公布的报告中有这样一组令许多人吃惊的统计数字:在美国的托儿所中(3~5岁),大约有23%的孩子上网。这一比率意味着,托儿所里每4个孩子中,就有一位掌握了甚至连部分成年人还未学会的上网本领。幼儿,已经成为美国网络新生代的主体之一。网络不仅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方式,而且也推动了公众对科学话题的关注。调查表明,在网络使用者中,18%的人会密切关注科技方面的议题,而非网络使用者的关注比例为13%。

早在1996年,伊利诺伊州教育委员会向芝加哥科学院资助了15.5万美元,支持其“课堂博物馆计划”,该计划用网络将中小学生的教室与芝加哥科学院下属的博物馆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电脑便可以“参观”博物馆中的收藏品。

由于网络信息的丰富,美国对网络等公共资源的积累和利用也非常重视,可以从网络上查询各种各样的科普教育信息,便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为便于学生上网查询,还定期出版类似电话号码本的网址簿,这些网络包括各州的教育网、科学博物馆网、大学网、教材网、科普网等,在网上几乎能查到每个州的各科课程标准的详细内容,如图片、动画以及新颖的教案等。

4.广播

美国的广播电台主要是企业化运营的,大致可以分为独立电台和联网电台两大类。电台的运营经费,主要来自广告收入。关于科学报道的内容主要由几家全国性的大辛迪加服务公司提供,商业电台上的科学消息只是从辛迪加公司的信息中做一些摘要。许多电台都不定期的播出一些有关科学内容的报道,如地球科学、化学、物理等。据估计,美国利用广播对少年儿童进行科普的力度比起电视、读物、网络等要少得多,其影响力也较为逊色。

可以说,美国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媒体资源在少年儿童科普中的作用,促进了本国儿童对科学知识的学习。

三、美国利用媒体对儿童进行科普教育对上海的启示

(一)政府要营造综合的宏观环境

1.设立儿童科普教育奖项,利用媒体扩大奖项的影响力

2006年10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名誉主任韦钰教授以其在中国倡导和推广“做中学”活动成效卓著而成为“法国科学院国际儿童科普教育奖”的获得者。这一国际奖项的获得,使媒体纷纷关注儿童科普工作者,通过媒体对信息的传播,极大地提高了儿童科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来了人们对科普工作的新的认知。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内科普工作的显著成绩并没有在国内形成影响力,而是靠国外的儿童科普奖励才得以传播。可见,国内对儿童科普奖励的力度之低,以及对科学家进行科普的关怀程度依然不够。形成具有轰动效果和巨大影响力的儿童科普教育奖励,是政府部门需要考虑的工作重点之一。

从美国的科普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联邦政府的有关部门,还是社会团体、协会组织,都会有许多针对儿童科普活动的奖励。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城市,其对科普工作的奖励也应该走到中国各个城市的前列,以完善科普教育奖励制度,制定科普教育详细奖励类目。利用媒体,突出宣传儿童科普活动,重点设置儿童科普奖,对于促进儿童科普一定大有裨益。

2.营造科普人才施展才能的媒体平台

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科普教育活动,发挥科普工作者的最大热情和动力,“平台”建设是关键。上海市有关部门,一方面应该加强对科普人才的组织和培养,努力形成培养优秀科普人才的承接体制,保证科普人才的充足,并且形成培养科普人才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积极为科普人才安排施展抱负的平台,为科普人才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科普教育工作创造条件,如支持他们向青少年杂志撰文、到青少年栏目进行专访,引导他们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活动。

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建设科普信息流动平台,该平台应该能够迅速反映少年儿童所需要的、感兴趣的科普信息,并且能够迅速安排合适的科普人才进行有的放矢的信息输出,达到科普效果的最大化。

3.设定儿童学习科普知识的硬性约束

在美国,少年儿童的科学普及往往以儿童“科学教育”的形式出现。应当看到,我国针对儿童的科学普及缺乏切实有效的评估体系,致使科普效果无法测量,科普工作盲目性和无序性。只有把少年儿童的科学普及工作当成一种神圣的对下一代进行知识教育的使命,并且在儿童兴趣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科学教育,才能达到儿童学习科普知识的目的。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学习的时代。儿童科学普及的工作不仅仅只发生在儿童这一单独的群体身上,而是应该发生于与少年儿童有密切联系的群体周围,如教师、家长等。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对该部分群体宣传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并利用家长、老师的行为去教育其子女、学生,与少年儿童共同学习。成年人应该利用自己接受知识较快、较为深刻的特点,对儿童进行反哺教育,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少年儿童的科普知识进行考察。

(二)媒体应该发挥纽带作用,连接科普活动和少年儿童的活动

1.培养媒体从业人员对儿童科普的使命感

媒体应该加强对少儿科普活动的报道,增强媒体自身对儿童科普的使命感。作为科普工作宣传者,必须用比其他媒体从业人员更高的素质来要求自己,努力营造儿童科普的社会氛围,使学习科普知识成为整个上海市的社会主流风气,让少年儿童之间的话题不被暴力色情、低俗的动画片等媒体信息包围,使科学小故事、科学名人等科普信息成为少年儿童的群体信息规范。

少儿科普活动的报道应该多讲述案例、经验、心得,避免新闻媒体惯用的吹风格式,追求报道实效,让少儿科普报道具有更多的信息含量,从而影响广大受众,在社会上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优良风气,让少儿科普报道成为“科普策划者”、“科普教育者”。

2.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作用和影响,加大宣传力度

大众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和形象直观等多种优势,在科普宣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儿童科普活动仅仅在活动组织者或者科普专业网站上出现,受众面积较小。加大对科普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以后的活动中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科学家参与科普活动的曝光率,使科普专家实现他们的愿望,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积极性,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科普事业。

(三)建立具有品牌的媒体科普渠道

1.建立具有品牌的科普读物

目前,上海有4家出版社专门出版科技类书籍,各类高校出版社也出版部分科普读物。最近几年上海科普图书出版数量总体比较稳定,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有不少作品被列为国家重点图书计划,然而却没有一部像当年的《十万个为什么》那样家喻户晓、备受推崇的科普图书。上海科技传播学会副理事长姚诗煌说:写作科普作品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一般由专业科研人员、技术人员、教学人员等自愿兼任,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但是,国内的年轻科学家长期从事抽象的科学研究,不善于文字通俗、文笔优美的科普写作。而对于理解能力有限、对科普作者要求更高的儿童科普图书来说,这样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青少年充满活力,富于幻想,对少年科普读物青睐有加。可是近来,《少年科学》杂志的主编却在为发行发愁。有些学校以与课业学习无关、占用学生课余时间为由,将青少年科普刊物“驱逐出校”,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规章制度,对少年儿童课外时间学习科普知识的热情是一种极大的损害。

科学普及领域应该培养、树立自己品牌的科普明星,在汗牛充栋的图书市场吸引儿童的目光。上海有一大批知识渊博、演讲技巧精湛的院士、教授、专家及科研工作者,他们的演讲绝不枯燥,且很有哲理,在不干扰正常科研的前提下,应该请他们走出实验室,参与媒体互动甚至走入校园,以科普图书为蓝本,用他们生动的讲解带动青少年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兴趣,从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青少年自己购买科普图书,以获得更多的科普信息。

2.建立品牌科普电视节目

从上海的几家电视台来看,上海东方电视台等电视台偏向性较强,各单独频道基本不涉及儿童知识,科普栏目的设置较为缺乏,少儿电视科普节目更是少之又少。东方电视台仅有哈哈少儿频道中有涉及科普知识的信息。上海教育电视台在科普栏目的设置方面较其他各台较好,如《奇趣大自然》、《走进科学》等,时间设置较为适合儿童的活动时间,节目内容也能够吸引广大儿童的注意。

在儿童电视节目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有很多节目是以科幻的形式出现,虽然可以给儿童惊喜,让他们对世界的各种现象存在疑问,但这种超越科学事实的节目形式可能会给儿童带来负面影响,使他们对这个世界产生虚假的认识。

建立品牌科普电视节目,可以使科普节目占领孩子们的闲暇时间,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3.建立信息真实的科普网站,发放科普网站名片

通过对专门科普网站的调查发现,目前专门科普网站的建设存在科普内容表现形式单一、页面设计不够活泼、内容更新较慢、部分网站网速较慢等问题。虽然科普网站的发展势头猛烈,但缺乏统一的协调和规划,让人面对各种各样的科普信息时举手无措。网络强调受众个性化的需求,尤其是在WEB2.0时代,用户个性化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的态势下,受众在选择网络信息时常常以个体价值需求为取向。因此,应该制作合适的科普信息,及时更新、维护网站内容,提高人们对网络科普形式的兴趣,进而学习网络科普知识。

网络已经成为对美国公众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手段,并有超过传统媒介之势,而传统媒介也十分注意利用互联网。比如PBS的网站,就是一个对PBS电视节目既起补充作用,又可供独立阅读的大型科普网站。

目前,少年儿童大多存在上网行为,对网络科普信息的需求也会呈现上升趋势,有效利用科普网站进行科普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迎合网络科普的发展,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网络科普网站的评价标准,宣传有利于少年儿童科普教育的优秀网站,利用政府权威渠道,采用整合传播的模式,尽可能地利用传统媒介,合作发放科普网站的认定名片,提高人们对科普网络信息的信任。

(四)拓宽媒体之外的延伸渠道

1.增加社区图书馆投资,吸引儿童在休闲时间进入科学图书室

美国具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社区公共图书馆,全国九成以上的社区图书馆接通了互联网,八成以上的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免费上网服务,七成以上的图书馆提供网上借阅服务。在休闲时间进入社区图书馆,对学习科学知识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上海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95%的社区建立了图书阅览室,在少儿阅览室中,不乏生动活泼的小故事、童话书,以及启发孩子才智和勤俭节约意识的社会科学画册,并且在暑假期间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2.利用公交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媒体进行传播

上海市是我国首先开辟公交电视的城市,对公交电视经营较早。科普部门可以联系公交电视网络,充分利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间传播科普信息,做到科普宣传的最大效果。北京市公交车的车厢内两旁已经有了关于气象科普知识宣传牌,而且在座椅的靠背上标有诸多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上海市应该积极借鉴,把科普信息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此外,楼宇电视、广场大屏幕电视也可用作传播科普信息的渠道,但是要注意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应该以生活小常识为主要传播内容,注重科普信息的实用性,让孩子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五)发挥广大的社会资源,为媒体科普献计献策

1.引导社会资源支持媒体科普

引导社会资源支持媒体科普,可以解决科普投入过低、科普活动影响范围小、社会效果差的不足。建立科普活动与各政府、企业、组织团体的协作关系,找出一条互惠互利的新科普之路。

美国的媒体科普计划,尤其是许多优秀的媒体科普栏目,吸引了社会上大量的协会、财团的赞助基金,更多的投入让他们有能力进行儿童科普栏目的研究和设置。政府部门应该鼓励社会资金注入科普活动,尤其是吸引资金为儿童科普服务。

2.成立媒体科普辅助协会

媒体科普也不是一劳永逸、包治“科普百病”的,其自身也有许多弱点,如信息量大,使儿童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等。各种媒体也都有自身的缺陷,对于儿童科普来说,报纸虽然内容翔实、解释清楚,但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尤其是幼年儿童;电视虽然形象直观,但播放时间有一定限制,不利于儿童闲暇时间的处理;网络虽然快捷方便,但信息的不确定性大,且超链接的使用让儿童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

当务之急,应该由政府推动,组织各方力量,成立如美国儿童电视工作室(children’s television workshop)一样的儿童创意工作室,参考国内外对儿童心理以及接受能力的研究,形成适合本地少年儿童的科普标准,专门为儿童设计科普娱乐与学习相结合的品牌科普栏目,使科普活动成为有策划、有目标、有责任的社会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双元、黎平:《论世界儿童立法的趋同化——兼对完善中国儿童立法的几点思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田力娜、许洁:《科普读物需求调查》,《出版参考》2005年第6期。

[3]赵立新、佟贺丰:《国际科普形式与发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国外科技传播综述:《中国科普研究所编》,2007年6月。

[5]曹红艳:《媒体力量改变着科学传播的进程》,《中国青年科技》2004年第11期。

[6]侯强、刘兵:《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第4期。

[7]吴国盛:《科学走向传播》,《科学中国人》2004年第1期。

[8]黄华新、余国女:《国内科学传播研究:理论与问题》,《科学学研究》2002年第4期。

[9]沈晨光:《浅谈儿童科普读物的出版》,《编辑之友》1993年第5期。

[10]田力娜、许洁:《科普读物需求调查》,《出版参考》2005年第16期。

[11]许礼光:《科普读物选题策划的方法》,《出版发行研究》2003年第8期。

[12]流风:《展示青少年科普读物的无限魅力》,《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1年第1期。

[13]郭玉洁:《从娃娃抓起——浅谈重视幼儿科普读物的出版》,《中国出版》2000年第6期。

[14]李小娜:《科普读物创作与出版现代意识》,《出版发行研究》2000年第12期。

[15]王玉龙:《浅谈农业科普读物的选题思路》,《科技与出版》1999年第3期。

[16]陆晔、黄艳琳:《重新认识“儿童”——从BBC“天线宝宝”看儿童媒介发展的理念和框架》,《现代传播》2005年第2期。

[17]赵军燕、俞国良:《儿童运动认知的朴素理论》,《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1期。

[18]张维倩:《儿童科学学习的心理年龄特征研究综述》,《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19]A.Heart,Making the real word,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