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开展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内容

如何开展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内容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而得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与学成为愉悦的情感交流。这就是所谓的态势语言,它将直接或间接地对教育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不同的手势,不同的动作,不同的表情,可以表示不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修养。态势语言必须与有声语言紧密配合。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进行心理换位,不能恰当地扮演角色,就不能与学生的期待保持适应,从而产生角色冲突,甚至根本无法沟通心灵,导致教育失败。

如何开展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内容

(一)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

培养学生得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尊重别人,产生亲情、友情,学会用自己正确、健康的心理去体验、感知社会,分辨真善美、假恶丑。

(二)培养学生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

培养学生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使他们对自己对别人的喜怒哀乐能做出正确的情绪反应。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视他人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对自己,要胜不骄,败不馁,经得住挫折、打击、委屈、胜利,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同时又不缺乏感情,实现人格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教师如何开展情感教育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怎样开展情感教育呢?下面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的双向的活动。在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积极定势下,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最佳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包括教室、教学设备、仪器和挂图等,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心理环境。其表现为教师愿意教、善于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所以,当教师进入课堂后,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以此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过程不但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既有认识成分也有情感成分。所以,一位好的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角色”,投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的最佳情绪状态。从而得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与学成为愉悦的情感交流。

(二)寓情于声

教师的情感是借助声音,通过语言来表达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它由不同的思想感情引起的,也是按照思维规律进行的。“说话的声音”通常被人称作“副语言”,它包括音量、音质、速度、节奏、语调等。副语言不仅能辅助语言沟通,同时在表达情感方面,它的意义甚至超过语言本身。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语言不同于生活中的语言,它是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有计划、有安排的语言。在发音方面不仅要求字音准确,能把每个字音清楚地送到学生的耳朵里,同时还要求音质优美动人,音量运用适当,该响亮时响亮,该柔和时柔和,音调该高的高、该低的低,语速也要根据不同的内要进行不同的处理。通过音量的高低变化,语速的快慢交替,表达出语言特定的节奏感来。就声调而言,必须抑扬顿挫,因为不同的声调总是与特定的思想感情相对应的。只有这样,教师的情感才能被真实地表达出来,从而对学生产生感染作用。

(三)寓情于态

态势教学是门教学艺术,除了有声语言表达外,还有其他寓于表演性的非语言的特殊形式——手势、动作、表情等。这就是所谓的态势语言,它将直接或间接地对教育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不同的手势,不同的动作,不同的表情,可以表示不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修养。

态势语言的运用,一是要防止矫揉造作,二是要防止夸张过分,流于油滑。态势语言必须与有声语言紧密配合。通常表现为势在必行,声到“势”到,使二者浑然一体,互为表里,形成洒脱奔放的语言气势,才能收到心领神会的语言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信心能使人走向成功。信心是动力,是力量的源泉。作为教育者就是要想方设法找学生的优点,甚至制造“优点”,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信心,学习的动力。

(五)和蔼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往往是内心和外形完美统一的。一位教态严谨、教学风格生动活泼,课外也能平易近人,精神饱满,心情愉悦、有自信心、和蔼可亲,关怀备至的教师,使学生接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教师敬业的那颗坦荡的心灵,教师的美好心灵能感染学生,教师的和蔼可以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

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丏尊先生曾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应端正教育思想,要以自己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无私的爱,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的爱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特别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关心,所以,教师与后进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亲密、真挚的情感关系,以情感沟通和情感鼓舞为手段,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对后进生充满信心,要相信他们的主流是好的。那么,教师便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后进生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都是可爱的。其次,要更深地入了解他们,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要知道后进生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复杂的。他们中有的因青春期的萌动而感到苦恼;有的因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有的因缺少信任和理解而感到孤独;有的因强烈的独立意识而产生逆反心理等。面对这些情况都我们的教师都应放下架子,真心实意地走到他们中间去,通过观察、谈心、讨论、调查等方法,来感受和体验他们的情感,并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这样,师生之间就架起了一座相互信赖的“心桥”,教师的真情实意就能不断激起他们感情的“回流”,直到产生“交流”与“合流”。教师的关爱像阳光,慢慢融化他们心灵中的冰雪,如习习春风,吹绿他们心田中上进的新芽。

(六)心理换位

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决定了与某一社会地位相对应的是一个角色群,而不是一个孤立的角色。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也不尽相同。有时学生希望教师像父母,给他们爱护与关怀;有时又希望教师是宽厚的兄长,任他发泄胸中的怒气……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进行心理换位,不能恰当地扮演角色,就不能与学生的期待保持适应,从而产生角色冲突,甚至根本无法沟通心灵,导致教育失败。由此看来,教师应该重视换位思考,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乐,从而沟通师生情感,改善心理环境,提高教育效能。

(七)沉默代替批评

有时学生犯错时,当众批评往往会导致学生的抵触和反感,所以应当借助沉默对学生进行间接批评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适当地使用沉默比直接批评更能震慑学生心灵。学校里绝大部分学生都具有诚实、善良等美好心灵,当他们偶尔犯下错误时,在了解其原因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教育,用饱含爱的沉默方式引导孩子向好的一面发展,使他们不会因为心灵受挫而失去进取的动力。

(八)善用激励评价

激励评价就是指那些用能够激发教育对象积极性和上进心的评价,使其振作起来,努力进取。不少调查表明,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无竞争意识;学习意志品质差,缺少学习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等等。而实施激励评价的目的,正是为了正确导向学生,使学生发扬长处,弥补不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通过激励评价,帮他们找出长处,增强他们的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我们认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成功的关键。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就应该关心、爱护学生,这是情感教育赖以实施的基础。教师的爱心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学生善良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教师要理解、尊重、信赖、欣赏每一个学生,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会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情感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情感教育中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要使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情感教育素养。教师情感教育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必须作长期艰苦的努力,不断明确情感教育的意义,从而得以提高和发展。

(一)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这里的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情感教育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情感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首先是指教育价值观,它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搞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价值在哪里。它的价值在于它把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它是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传统教育观念把学生发展的过程,主要看作是把人类已有的文化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而在情感教育中,把学生看作虽有不足和幼稚,但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把他们看作是学习活动中真正的主体。

(二)扎实的文化底蕴

情感教育的开展是建立在教师的相对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的。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功底,教师开展情感教育,就会变成空中楼阁。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般都具有比较扎实的文化功底。这使教师具备了不断发展自己情感教育素养的良好文化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个基础,教师才有可能充分利用扎实的文化功底的优势,进一步学习各种新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增强各种新能力,不断发展自己的情感教育素养。因此,教师扎实的文化功底,是开展情感教育的有利条件。

(三)丰富的生活经验

教师在个人活动和社会交往中积累的丰富生活经验,是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条件,它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师情感教育的水平。教师情感教育素养的培养总是在一定的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教师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他对生活的感受就越深刻,联想和想像的天地也就越广阔;教师在实际生活中接触的事物越多,他对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了解就越全面,情感反应也越强烈。可见,相应的生活经验,丰富和深化了教师相应的内心感受,成为了教师开展情感教育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对教师来说,重视实际生活经验的形成和积累,在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情感教育素养,是自外而内地发展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善于教育实践

教师的情感教育素养,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情感教育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发展,并得到不断提高的。而作为一名教师,要发展、提高自己的情感教育素养,必须善于参加情感教育的实践。

第一,教师应积极参与到情感教育的实践中去。当教师对情感教育的认识暂时达不到一定的高度时,可以深入到实践中去反思。通过实践,教师将能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对情感教育理论的认识,而这些理论又可以用来指导教师进行新的实践研究。这样,在教育教学中,如此循环推进,教师的情感教育素养水平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与日俱增了。第二,教师要善于同学生交往,这点是发展教师情感教育素养的根本性途径。教师在情感教育过程中进行精神沟通、情感交流和发挥个体人格的影响力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要实现有效的教育,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活动中去,都离不开与学生的对话和沟通。教师要经常通过有意识地与学生接触,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掌握学生的情感表现,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掌握和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艺术。这不仅促进了教师情感教育素养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对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第三,教师要善于总结教育经验,在日常的情感教育实践中,我们也曾有过不少成功的做法,这些做法,如不及时加以总结,可能将被我们逐渐淡忘;如不及时积累下来,可能会稍纵即逝。而如果善于总结教育经验,教师的情感教育素养将在这种将我们的实践与学习的理论相结合、尔后上升为一定的教育经验的不断感悟中升华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阶段。

虽然实施情感教育实践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但我们坚信,在现代教育中情感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坚持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来指导我们的教育理念,那将会探索出更多、更新的情感教育教学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