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教育的作用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教育宗旨是谋求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它既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关注学生的非认知发展,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情感与情感教育在学生整体素质形成中的作用,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本质区别。所以,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内化、而内化的关键是情感与习惯。

第三节 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在素质形成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宗旨是谋求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它既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关注学生的非认知发展,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情感与情感教育在学生整体素质形成中的作用,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本质区别。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提出:“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智的、审美的高尚情操”,他还强调,“一个真正的人不能设想没有善良的情感。实际上,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怀之情即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地作出思想、情感上的反响开始的。真诚的关怀——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人的各种品质——智慧、勤勉、天才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得到最光辉的发扬”。

人的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的思想规范、道德准则价值观念、行为标准、政治要求等外部东西转化为儿童自身的内部东西的过程,即内化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布恩等曾经指出:“怎样使我们的儿童把我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通过实验,他们的回答是靠爱(情感)和习惯”。所以,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内化、而内化的关键是情感与习惯。心理学上一般都把情感定义为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其实,情感既是个体对一时一事的主观体验,是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同时也是个体个性中稳定的内部状态,它表现为一种静态的个性倾向。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个性倾向作为一种心理结构也就是个性的动力结构,由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信念、价值观等心理成分构成。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心理成分都包含有情感的成分。由此可以看出,情感在人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布卢姆曾经说过:“回顾一下情感领域,它实际上是一个‘潘朵拉魔盒’。”,“如果我们要面对现实并采取行动的话,就必须打开我们的‘盒子’”,他还强调,“正是在这个‘盒子”里可以找到最有影响的控制。情感领域包含着那些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性质并最终决定所有人的人生性质的力量。不打开这个‘盒子’,就是否定这些塑造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强大动机力量的存在。寻求其他途径就是不正视现实”。布卢姆在此揭示了情感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对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

情感的这种力量与作用,并非主观臆造的,而有其深远的生理、历史根源。根据研究发现,动物进化到哺乳动物阶段,沿着中枢神经系统顶端低级行为控制中枢,出现了新的行为控制中枢,即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是哺乳动物爱护、照料后代行为发生和控制中枢。作为人类情感中枢的边缘系统,也是从早期哺乳动物那里继承进化而来的。许多实验证明:亿万年前,哺乳动物的母幼情感联系,是人类情感的最初的进化根源。也就是说,人的情感早在亿万年前的进化阶段就萌芽了。人之所以被称之为情感的动物,是有充分根据的。人脑的边缘系统是上联大脑皮层,下通低级中枢的联络和控制枢纽,因此,人的任何心理过程或行为总是带有某种感情色彩,对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起着这样那样的作用。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人有爱的需要。特别是处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婴幼儿青少年,离开了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将受到重要的影响。心理治疗的临床表明:早期的情绪损伤,是导致各种怪癖性格和异常行为的形成的直接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情感不仅影响个体的发展,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影响民族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依赖于整个社会和民族的文化传承,而文化传承则影响着人们的情感走向,因为文化这种东西扎根于人们的传统习惯,贯穿于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活动,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方式之中,而这一切都与人的情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在文化传承的过程,同时又实现着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情感遗传。这种情感上的积累,成为一种粘合剂,使那些被人们保留着的文化传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为一代又一代人所接受。这种情感遗传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延续和发展的内在力量,能产生强大的持久的民族凝聚力。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这种执着的传统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同时,他们强调指出对个体早期社会化中的情感教育与情感培养,将会影响他们今后情感发展的性质及其完善程度。

如果忽视或无视情感与情感教育的这种作用,无异就是放弃了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其结果必将会给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发展和社会自身的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重视情感与情感教育在人的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曾几何时,我国的基础教育步入应试教育的误区,一切唯分数、升学是从,情感教育处于弱势地位,由此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估量的。在我们的课堂里,孩子们面对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这些闪光的名字的时候,他们的评价是什么?他们在学习这些英雄人物惊天地、泣鬼神的光辉业绩时,他们心中的情感又是什么?在影院或剧场里,我们可能都不止一次的碰到过以下现象:当舞台上出现严肃、壮烈的情景时,有些人经常报以轻浮的哄笑;而当银幕上映出悲怆、肃穆的画面时,引来的却不是沉痛的、崇敬的共鸣。是什么价值观念扭曲了这些年轻人的情感与心灵?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时候了。情感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情感不仅是教育的力量,教育的手段,而且它本身也应该成为教育的对象。

璞玉固天生,不琢不成器。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完整的教育。学校应该把情感的教育、情感的培养置于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成为认真研究的课题,同样应该成为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内容。缺少情感教育的学校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这种不完整的教育当然难以完整地发挥它应该发挥的功能,难以完整地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难以最终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

二、情感的功能在学生创造活动中的价值

在心理学发展史上,由于人们缺乏对情感的深入认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少心理学家一直忽视情感的功能性作用,他们把情感视为“重要事件的副产品”,心理活动的副现象或伴发现象。而情感对一个人正在进行的或随后的活动又有何种影响,则未多加关注。直到最近30年里,很多心理学家对情感的功能作了深入研究后,才将其揭示出来。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不少教师对情感的认识仍停留在情感是“副产品”的认识程度,对情感的功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此我们将重点探讨情感的动力功能、调节功能、组织功能,旨在揭示这些功能在创造活动中的价值,为研究情感教育对学生创造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提供心理学依据。

(一)动力功能

情感的动力功能指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普遍的增力和减力的效能。通常表现为,当一个人情绪高涨时,情感趋于发挥增力作用,情绪低落时,则趋于减力作用。情感表现出增力效能时,常常表现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人们会在活动中全力以赴,努力奋进,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预定的目标;情感表现出减力效能时,人们则缺乏拼劲,遇到阻力便畏缩不前,半途而废。正像马克思所说那样:“热欲、激情是指向着自己的对象努力追求的性能”,“热情就是一个人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的力量。”也正是如此,现代西方情感学家更倾向于把情感视为第一性动机。美国心理学家利珀对情感的动力功能做过这样的评价:没有动机就没有行动,而情感体验则代表着极端的动机——能量。

情感的动力功能在创造活动中至关重要。这种功能涉及的是一个人认知操作活动的积极性和方向性问题。众所周知,在追求知识、科学和真谛的坎坷道路上,需要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需要强大的“内驱动力”,需要积极性,需要对目标的执着追求,而这些正是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二)调节功能

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具有组织、强化、瓦解的效能。情感的动力功能涉及的是活动的态度问题,而情感的调节功能则涉及的是活动的效果问题。情感的调节功能是随着现代情感心理学家把注意力越来越多的集中于情感和认知的相互关系以后,揭示出的一个最为引人瞩目的情感功能,心理学家认为适当的情感(诸如快乐、兴趣、喜悦之类的正情绪)对人的认知过程具有积极的组织强化效能,不适当的情感(诸如恐惧、悲哀、沮丧之类的负情绪)则会产生消极的瓦解效能。

由于情感对各种认知活动都具有调节作用,因而它必将在整体上影响一个人能力的发挥。良好的正情绪使人感知变得敏锐,记忆获得增强,思维更加灵活,有利于综合性智能的发挥,有利于创造潜能的充分展示。调节功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在进行认知活动时是否有丰富的情绪体验,也会影响智能活动,包括创造活动的效率。当儿童在创造活动中获得愉快的体验时,他便会产生反复参加这种活动的行为表现,有利于促进创造活动。大量实践表明,发挥情感的调节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三)组织功能

情感的组织功能是指情感通常是想像组织材料。在创造过程想像有着重要的作用。创造离不开想像,想像力是创造力最根本的内涵。列宁说过:“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任何创造发明都需要想像。这一点在文学和艺术的创作中尤为突出,许多文艺作品,其想像之所以达到奇妙的境界,与情感的组织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心理学常把想像分为创造性想像和再造性想像两类。情感的组织功能在创造性想像中尤为突出。它经常为想像组织材料,为想像指明方向。这种功能能调动表象储存,进行重新组合。

通过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情感对学生的创造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关注创造活动发生过程中所需的情感

目前人们对创新教育普遍有一种模糊的认识,认为“创造教育等于智力培养”,即把创造力的培养片面地归纳在智育的范畴,这种观点看到了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却忽略了创造力既是个体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性的心理能力。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创造性思维发生的机制,搞清创造活动的过程。

对此,很多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普遍认为创造性思维发生的机制是自觉意识和非自觉意识的融合,是思维心理、思维形式和思维环境综合协调的结果。在此过程中,高级心理活动,例如,兴趣、情绪、意志、性格和意识等各种心理因素,都很大程度伴随着思维过程。由此可见,创造力从表面上看是理智方面的问题,但它实际上涉及了很多的心理方面因素在其中。

创造过程的模式是世界自由教育协会主席加勒格提出的,他在的这个模式中融入了吉尔福得的思维运作,以及人格特质的要素。

在对创造活动发生的整个机制的考察时,我们很清楚地看出情感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托尔斯、怀尔曼、威廉等人进一步探讨了创造过程中所需的人格特质。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归纳出以下创造活动中所需的情意态度因素:

1.积极的情感,有自信心,乐观向上;

2.爱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

3.有审美感,总倾向于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

4.不抑制自我,善于调节情感;

5.有挑战心,敢于竞争和冒险,富于追求成就;

6.兴趣广泛;

7.坚定,不退缩,勇于贯彻到底;

8.工作起来专注而迅速,喜欢独立思考。

归纳这些因素,有些是与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心理,例如,归属感、自尊感、好奇感;更有与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心理,例如,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

通过分析历史上卓越人物获得成功的奥秘,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在智商以外还有一个成功的支撑点——非智力因素,即情意方面的态度,也就是有以上这些共同的特征。例如,天文学家哥白尼承认自己对天文的苦思冥想产生于“不可思议的情感高潮和鼓舞”。我国著名作家巴金也说过,他写作不是凭借才华,而是凭借丰富的情感体验。我国心理学家王极盛曾对中国科学院全部委员的创造性与情感进行过专项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创造性与“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绪体验”有密切相关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么说,情感的贫乏与创造力的枯竭是有内在联系的。一些学者把小学生的创造活动称为“始创造活动”,他们认为在这个阶段,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情感的培养和发展,而不是把创造教育的重点放在若干创造性方法的掌握上。由此,我们可以认定:创造过程需要良好的情感品质。实施情感教育,与创造教育的开展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

四、情感教育对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的作用

情感教育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情意,情感发展是情感教育的教育目标,它强调创设良好的情境,坚持“以境生情、以情促情”的教育原则,注重对学生情感的自我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学生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指向健全人格的培养。很显然,这对学生创造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为学生的创造活动提供“支持性的环境”

克来恩认为在出创造活动中要有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支持性的环境”是指能接纳及容忍不同意见的环境。接纳是一种鼓励、支持;容忍,则意味着不批判、不压制。因为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需要有大量的发散性思维,横向思维参与,需要凭借各种灵感和直觉。而这些标志着人类智慧和创造性高度发展的心理活动的进行,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没有烦恼、焦虑、紧张、恐惧的干扰,处在一种悠然自得,松弛闲适的状态,从而使“一个人能自由地往返活动于幻想和现实之间”。而这种心理环境,主要就是指良好的情绪状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两个心理条件:(1)心理安全,摆脱所有人的冷遇、排斥、歧视和心理上的威胁,处于和谐宽松的气氛;(2)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结果,指表达、思维感觉的自由,塑造自我的自由,无拘无束地从事创造性活动。其最终的落脚点也正是在外部和内部的结合上来为人们创设有利于创造能力发展的情绪状态。他甚至认为,所谓创造性本质上也是一种情绪、情感过程。

情感教育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绪基调,并帮助学生保持这个良好的情绪状态。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感到安全、信任、宽松。反映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表现为注重让学生获得一种精神的享受,努力使“学校成为人类生命春天的常驻之地”;反映在师生关系上,则表现为强调教师的以情施教,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处于快乐、振奋的良好主导情绪状态,并努力使师生达到情感交融;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则表现为不仅要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能否接受教学内容上,更要放到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学内容上,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创造性的劳动去点燃学生的创造之火;反映在评价上,则表现为注重积极的鼓励、充满情感的激励,使学生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情感得到彰显与发展……以上这些方面,都能为学生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智力潜能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为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提供最好的“支持性环境”。

(二)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性情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一门课程只给学生普通的陶冶,而另一门课程只给专门的知识”,所以教育情的目标的实现只能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来完成。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不仅可以依靠和利用学生的情绪,而且可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情绪生活。”

感受和体验是情感教育的最大心理机制。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知情并茂的教育中去感受,去体验。一方面,教师充分展示教材中的显性情感因素,例如,在对文字、美术、音乐的欣赏中,使学生获得对美的积极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在教材写作背景,作者简介的介绍中,让学生体会锲而不舍、刻苦钻研、不怕挫折的情感品质,这无疑是对学生促进智慧和创造力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鼓励。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隐性情感因素,在数学、自然等的教学中,抓住现象的研究、规律的探讨,使学生感受其中的奥秘,体验每一个成功的发现都需要用好奇的眼光去看,需要不断地钻研,需要执着地追求,以此来培养学生在创造活动中所必需的理智感。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结构的设计上,注重情感诱发,如一开始设立问题情景往往要超出学生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好奇,接着让学生怀着由好奇引发的理智感去进行认知方面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单纯是一种感受,而调动的是学生所有的积极的情感因素,促发学生的求知需要。

(三)情感教育注重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性情感。

在现实教学中“没有一门课程只给学生普通的陶冶,而另一门课程只给专门的知识”(罗素),只能,也应该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来达到以教育情的目标。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不仅可以依靠和利用学生的情绪,而且可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情绪生活。”情感教育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

情感教育的最大心理机制是感受和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知情并茂的教育中去感受,去体验。一方面,教师充分展示教材中的显性情感因素,例如在对文字、美术、音乐的欣赏中,使学生获得对美的积极情绪,培养审美感;在作家、科学家的轶事介绍中,让学生体会他们锲而不舍、刻苦钻研、不怕挫折的情感品质,这无疑是对学生促进智慧和创造力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鼓励。另一方面,教师努力挖掘教材中的隐性情感因素,在数学、自然等的教学中,抓住规律的探讨、现象的钻研,感受其中的奥秘,体验每一个成功的发现都需要用好奇的眼光去看,需要不断的地钻研,需要执着地追求,从而培养学生在创造活动中所必需的理智感。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结构的设计上,注重情感的诱发,如一开始创设问题情景往往超出学生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好奇,接着让学生怀着由惊奇引发的理智感去进行认知方面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单纯是一种感受,而调动的是学生所有的积极的情感因素,发展了学生的求知需要。

凡此种种,我们都能看出,情感教育始终坚持“寓教于乐”、“以情育情”的原则,使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社会性情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深刻的情感体验,而这些,正是学生创造活动所不能缺少的,是学生创造素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四)情感教育主张开设情感辅导课,进一步保证了创造活动中的情感能力的培养。

为了更好的实施情感教育,开设了情感辅导课。在课的内容设计上,主要依据五个方面的内容:

(1)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使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评价和期望的能力。具体而言,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潜能和价值,希望成为怎么样的人,塑造积极的自我意识,保持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自我意识形态;

(2)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使学生能不断地通过自我激发内在动力,达到所期望的目标,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

(3)让学生正确辨认自己的情绪,善于激发和维护自己的良好的情绪状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自信的心境,避免消除不良情绪,并学会控制情绪。

(4)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会成功交往;

(5)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这是情感能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情商的动力和基础。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处理挫折,要有积极承受挫折的心理调适,如建立信心,要有勇气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情感教育始终坚持“寓教于乐”、“以情育情”的原则,使教学实践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社会性情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深刻的情感体验,而以上这些,都是学生创造活动中所不能缺少的,是学生创造素质的重要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