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历史性时刻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历史性时刻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们深刻理解召开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重大历史意义的总指针。1946年11月15日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的召开表明,和平谈判的大门已被蒋介石完全关死。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向全国人民发出“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

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意志,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作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国旗国歌、纪年4个重要决议,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人民政协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们深刻理解召开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重大历史意义的总指针

(一)

张开双臂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1946年11月15日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的召开表明,和平谈判的大门已被蒋介石完全关死。1946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重要会议,确定了以战争的手段来解决中国问题的方针,作出诱敌深入、主动放弃延安的重大部署。

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告别居住十年的延安,转战陕北。转战陕北的毛泽东,进一步对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1947年10月10日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第一次响亮地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第一次提出了“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纲领。

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中共中央扩大会议(称为“十二月会议”或“杨家沟会议”)。毛泽东在会议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向全国人民发出“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

1948年9月,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1949年新华社新年贺词,明确提出:“一九四九年将要召集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务为目标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这个政府将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适当的代表人物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毛泽东庄严宣告:“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压迫,一百年以来的帝国主义压迫,将在我们的奋斗中彻底地推翻掉。”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在回顾了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时起,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都失败了的情形后说:“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说:“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将革命进行到底》和《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召开的新政协第二次筹备会议指明了方向,为新政协制定和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

在解放战争胜局已定的形势下,1948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着手组织各民主党派及各方面代表,筹备和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和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知名人士的热烈响应。当时在国统区难以立足而云集在香港的各民主党派人士立即发表拥护声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李济深、何香凝,中国民主同盟沈钧儒、章伯钧,中国民主促进会马叙伦、王绍鏊,致公党陈其尤、中国农工民主党彭泽民,中国人民救国会李章达,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蔡廷锴,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谭平山,无党派人士郭沫若等都致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表示愿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为结束国民党独裁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奋斗。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他们陆续秘密离开香港等地进入解放区,积极参加筹备新政协召开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热忱欢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人士来北平共商国是。1949年8月28日,新政协特邀代表宋庆龄到北平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党中央领导人早已在前门车站迎候她。当晚,毛泽东设宴为宋庆龄洗尘。9月7日,毛泽东到车站迎接特邀代表、湖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程潜到达北平。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程潜走下火车时,毛泽东快步迎上去,紧紧握住他的双手。就在这一刹那,程潜的泪水流下来,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毛泽东把程潜扶进车里,两人同乘一辆车,来到中南海。毛泽东设晚宴接待程潜。

(二)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

第一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于1949年6月15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毛泽东在会议的开幕式上讲话。他说:

这个筹备会的任务,就是:完成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以便领导全国人民,以最快的速度肃清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力量,统一全中国,有系统地和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国防的建设工作……

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九四八年五月一日向全国人民提议召开的。这个提议,迅速地得到了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的响应。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都认为:必须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必须召集一个包含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的代表人物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选举代表这个共和国的民主联合政府,才能使我们的伟大的祖国脱离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命运,走上独立、自由、和平、统一和强盛的道路。这是一个共同的政治基础……这个政治基础是如此巩固,以至于没有一个认真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民主人士提出任何不同的意见,大家认为只有这一条道路,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正确的方向。

全国人民拥护自己的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一次战争是由国民党反动派在获得外国帝国主义的援助之下发动的。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撕毁了一九四六年一月的停战协议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发动了这一次反人民的国内战争。可是,仅仅三年时间,即已被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所打败。不久以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和平阴谋被揭穿以后,人民解放军即已奋勇前进,横渡长江。国民党反动派的都城南京,已被夺取。上海、杭州、南昌、武汉、西安,已被解放。现在,人民解放军的各路野战军,正在向南方和西北各省,举行着自有中国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大进军。……肃清这一部分残余敌军,还需要一些时间,但已为期不远了……

全国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粉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反动派的任何一项反对中国人民的阴谋计划。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中国的革命是全民族人民大众的革命,除了帝国主义者、封建主义者、官僚资产阶级分子、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而外,其余的一切人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有一个广大的和巩固的革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是如此广大,它包含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个统一战线是如此巩固,它具备了战胜任何敌人和克服任何困难的坚强的意志和源源不竭的能力。

我们召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全中国人民是如此热烈地盼望我们召开会议和成立政府……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经过3次全体会议和2天小组商讨,于19日下午圆满结束。参加这次会议的,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民主人士、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等23个单位,134人。其中,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无党派人士的代表,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全国总工会、解放区农民团体、产业界民主人士、文化界民主人士、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少数民族代表、海外华侨民主人士、民主教授代表人物等。

会议一致通过《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关于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规定》,会议规定了筹备会需要完成的6项中心任务,会议议决由各单位共同协商推荐21人组成常务委员会,并在常务委员会下设6个工作小组,分工负责新政协筹备会6项工作。会议选出毛泽东为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李维汉为秘书长。委员还有李立三、沈雁冰、林伯渠、马叙伦、马寅初、乌兰夫、章伯钧、张澜、张奚若、陈嘉庚、黄炎培、蔡廷锴、蔡畅、谭平山,副秘书长还有孙起孟、阎宝航、罗叔章等9人。筹备会6个工作小组是:第一小组,组长李维汉、副组长章伯钧,组员有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马寅初、谭平山、蔡廷锴等22人,负责拟定参加新政协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人数。第二小组,组长谭平山、副组长周新民,组员有林祖涵、史良、叶圣陶等19人,负责起草新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条例。第三小组,组长周恩来、副组长许德珩,组员有章伯钧、许广平、廖承志、周建人等22人,负责起草共同纲领。第四小组,组长董必武、副组长黄炎培,组员有沈钧儒、胡厥文等21人,负责拟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方案。第五小组,组长郭沫若、副组长陈劭先,组员有楚图南、胡愈之、胡乔木等14人,负责起草宣言。第六小组,组长马叙伦、副组长叶剑英,组员有张奚若、田汉、郑振铎、翦伯赞、钱三强、张澜、陈嘉庚等14人,负责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大会一致通过新政协由全国各阶层各民族的45个单位和510名代表参加。

(三)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

第二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

1949年9月7日,周恩来代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委会向政协代表作了报告。周恩来首先说明关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和人选问题:

从新政协发起到现在,形势有了很大变化。一九四八年五月一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了“五一”口号,向全国人民、各民主党派提议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磋商国是,并决定如何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当时很快得到在香港的各民主党派,在上海、北平和海外的各人民团体、华侨人士的响应,使我们很高兴,于是便邀请各单位参加并筹备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那时我们所设想的这个会议,不过是个百八十人的会议而已,没有想到像今天有这么广大的解放地区和在交通这样便利的情况下来开这样大规模的会。这是由于革命形势发展迅速的缘故……这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所以我们对它不得不更加谨慎……总之,决定全部代表人选是根据了人民民主革命的原则。我们重视由革命战争中锻炼出来的朋友,在土地革命和敌后根据地斗争中锻炼出来的朋友,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民主运动中锻炼出来的朋友,脱离反动派而起义的朋友,保护国家器材有功的朋友,使这次政治协商会议成为集中代表全国人民力量的大会。

在报告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草案时,周恩来说: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我们现在即将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便是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来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法、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便是同中央人民政府协议事情的机构。一切大政方针,都先要经过全国委员会协议,然后建议政府施行。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能把普选由个别地方逐渐推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那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才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但是它仍将以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而存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仍要经过人民政协进行协商。

在报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时,周恩来说:

这个组织法草案首先表明国家的制度是新民主主义,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是大家所同意的。现在只须解释一个问题,就是国名问题。在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草案上去掉了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民主”二字,去掉的原因是感觉到“民主”和“共和”有共同的意义,无须重复,作为国家还是用“共和”二字比较好。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国名是“中华民国”,有共和的意思,但并不完全,可以作双关的解释,而且令人费解。现在我们应该把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区别开来……

关于国家制度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国家是不是多民族联邦制……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但其特点是汉族占人口的最大多数,有四亿人以上;少数民族有蒙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夷族、高山族等,总起来,还不到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当然,不管人数多少,各民族间是平等的。首先是汉族应该尊重其他民族的宗教、语言、风俗、习惯。这里主要的问题在于民族政策是以自治为目标,还是超过自治范围。我们主张民族自治,但一定要防止帝国主义利用民族问题来挑拨离间中国的统一。如英帝国主义对西藏及新疆南部的阴谋,美帝国主义对于台湾及海南岛的阴谋。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但是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拨。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我们虽然不是联邦,但却主张民族区域自治,行使民族自治的权力。

关于政权制度方面,大家已经同意采用基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现在凡是通过普选方式产生出来的会,我们叫做大会,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凡是通过协商方式产生的会,我们就叫做会议,例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会和会议名称的区别就在这里。将来人民代表大会,是要经过普选方式来产生的。关于普选,本来应该做到普遍的、平等的、直接的、不记名的投票,但这对中国现在的情况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我们只能逐步由客观条件成熟的地区先行普选。

关于政府组织问题,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系统是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下面分设许多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分工的。这一点相信大家不会反对,而我们所要反对的是旧民主主义的议会制度,因为它不是事前协商,只是便于剥削阶级政党间互相争夺,互相妥协,共同分赃的制度。他们幕后分侵略殖民地的赃,分剥削本国劳动人民所得的赃,争夺不休。而我们却是长期合作,不是彼此互相交替。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曹锟、段祺瑞等都搞过议会制、总统制等方式,结果换来了封建买办的专政。这种痛苦的经验教训,在座的陈叔通老先生、沈钧儒老先生,都曾亲自体验过。

10天后的1949年9月17日下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周恩来代表筹备会常委会向筹备会报告了3个月来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后说,经过有关方面协商,确定了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5大类46个单位510名正式代表、77名候补代表、75名特邀代表,共计662名代表。宣言起草和国旗、国徽、国歌尚未完成,筹备会常委会提议移交政协一次会议。筹备会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筹备会常委会工作报告。下午5时闭幕。

经筹备会全体会议协商一致产生的662名代表中,有党派代表165人,其中正式代表142人,候补代表23人。各方面都有正式代表和候补代表。如,中共正式代表16人、候补代表2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代表16人、候补代表2人;中国民主同盟正式代表16人、候补代表2人;中国民主建国会正式代表12人、候补代表2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正式代表10人、候补代表2人等。各大行政区域、军队、工农妇青、教科文、自由职业等各界团体、国内少数民族、海外华侨民主人士、宗教界民主人士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代表人物。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662名代表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其中共产党代表约占44%,各界代表约占26%,各民主党派约占30%。女性代表约占10%。从阶级成分看,有工人、农民、民族资本家、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参加中国革命历史的人员看,涵盖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1925年以后历次革命运动的领导者和参加者。从信仰上看,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战士,有笃信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信徒。从民族上看,有各民族代表。这些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经历的代表,都对中国革命做出过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感召下,他们为建立新中国最终走到了一起,共同宣布并见证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历史性时刻。他们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永远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

(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胜利召开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9月21日下午7时,毛泽东和全体代表来到中南海怀仁堂,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会。开幕会在欢快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场外鸣放五十四响礼炮声中隆重开幕。全体代表起立热烈鼓掌达5分钟之久。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庄严时刻!

毛泽东在开幕词中说:

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毛泽东在论述了新旧政协的区别和新政协的性质和地位后,庄严宣告: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毛泽东说:

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极好条件是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口和九百五十九万七千平方公里的国土。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中国人民已经具有战胜困难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呢?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毛泽东的讲话代表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解放军代表朱德,中共代表刘少奇,特邀代表宋庆龄,民革代表李济深、何香凝,民盟代表张澜,民建代表黄炎培和解放区代表等88人在开幕会上发了言,他们热烈欢呼这个伟大的历史性时刻,表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心声和信心。特邀代表宋庆龄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跃进,一个建设的巨力,一个新中国的诞生!我们达到今天的历史地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唯一拥有人民大众力量的政党。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胜利实现,因此得到了最可靠的保证。”“让我们现在就着手工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与富强的新中国。”民革代表何香凝说:孙中山所主张的“中国的自由平等、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得到了实现”。民建代表黄炎培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开幕,是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地球上几万万年一部大历史上,写出一篇意义最大最光荣的记录”。

9月21日,刘少奇代表中国共产党在全体会议上作《加强全国人民的革命大团结》的讲话。刘少奇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全国人民实行革命大团结的一种最重要的具体方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开幕,就是表示这种新的全国人民的革命大团结及其在组织上的最后形成。……在今天建立起来的全国人民的革命大团结,是有它的坚固的政治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即将由政协筹备会提交全体会议讨论和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我们认为这个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端重要的文献。它说到了我们的一般纲领,确定了我们国家的政权机构和军事制度,决定了我们国家的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这是总结了中国人民在近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的经验,而制订出来的一部人民革命建国纲领。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

9月22日,周恩来在全体会议上作《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的报告,作了八个方面的说明。周恩来说:

总纲中关于人民对国家的权利与义务有很明显的规定。有一个定义须要说明,就是“人民”与“国民”是有分别的。“人民”是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从反动阶级觉悟过来的某些爱国民主分子。而对官僚资产阶级在其财产被没收和地主阶级在其土地被分配以后,消极的是要严厉镇压他们中间的反动活动,积极的是更多地要强迫他们劳动,使他们改造成为新人。在改变以前,他们不属于人民范围,但仍然是中国的一个国民,暂时不给他们享受人民的权利,却需要使他们遵守国民的义务。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它完全不同于旧民主的议会制度,而是属于以社会主义苏联为代表的代表大会制度的范畴之内的。但是也不完全同于苏联制度,苏联已经消灭了阶级,而我们则是各革命阶级的联盟。我们的这个特点,就表现在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形式上。政府各部门和现在各地的人民代表会议以及将来的人民代表大会都将同样表现这个特点。

9月22日,董必武在全体会议上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作说明。在关于组织法草案总纲的说明中,董必武说:

第一,国家的名称问题:本来过去许多人写文章或演讲都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黄炎培、张志让两先生曾经写过一个建议,主张用中华人民民主国。在第四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中,张奚若先生以为用中华人民民主国,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现在采用了最后这个名称,因为共和国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二字在今天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是指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及爱国民主人士,它有确定的解释,已经把人民民主专政的意思表达出来,不必再把“民主”二字重复一次了。

第二,国家属性问题:……国家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所以必须把今天人民民主专政中阶级间的关系讲清楚。“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和“四个阶级联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特质,这是大家所同意的。经过毛主席《新民主主义论》及《论联合政府》这两本书的解释,经过他前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中共中央会议上的报告,今年六月十五日在新政协筹备会开幕典礼上的报告以及七月一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文章中的多次解释,并经过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实践,各民主党派在纲领和宣言中的表示,都确定了我们国家的这个特质。

第三,政府组织的原则:这个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它具体的表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府。民主集中制的提出,正是针对着旧民主主义三权分立的原则。欧美资产阶级故意把他们专政的政府分立为立法、行政与司法三个机体,使之互相矛盾,互相制约,以便于他们操纵政权。旧民主主义的议会制度是资产阶级中当权的一部分人容许另一部分的少数人,所谓反对派,在会议讲台上去说空话,而当权者则紧握着行政权柄,干有利于本身统治的事情。这是剥削阶级在广大人民面前玩弄手腕、分取赃私,干出来的一种骗人的民主制度。司法是最精巧的统治工具,同样是为当权的阶级服务的。我们不要资产阶级骗人的那一套。我们的制度是议行合一的,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各级人民政府。

第四,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出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出的全国委员会即成为国家政权以外各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协议机关。

全体会议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等文件草案进行了进一步审议,并就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等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大会之前,新政协筹备会向全国征集国旗图案近3000幅、国徽图案近900幅、国歌作品近700首,经评选委员会筛选确定候选国旗图案38幅,国徽图案5幅供会议选择。国歌词谱没有入选者。

9月27日,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今年为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

9月29日,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9月30日下午,全体会议选举以毛泽东为主席的由180人组成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选举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的由63人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多名民主党派人士被选参加国家政权工作。如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占48%,副主席有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占50%;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人(程潜),占20%,委员占24%;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民盟沈钧儒担任;政务院委员占60%,副总理有郭沫若、黄炎培,占50%;各部长、副部长也有多位民主党派人士担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诚挚愿望,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愿望和根本利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闭幕会。朱德致闭幕词。朱德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的工作,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我们全体一致,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通过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和人民协商会议的全国委员会,制定了国旗,决定了国都、国歌和纪年。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符合人民的意志。”“在整个会议期间,我们全体代表始终团结一致,和衷共济。这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气象。我们既然能够团结一致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就一定能够团结一致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我们的国家引导到繁荣昌盛的境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发表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宣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已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业已有了自己的中央人民政府。这个政府将遵照共同纲领在全中国境内实施人民民主专政。它将指挥人民解放军将革命战争进行到底,消灭残余敌军,解放全国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它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

宣言宣示:“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五)

中国人民革命建国大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结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经验,是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和意愿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由周恩来负责起草。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一起多次讨论修改,毛泽东作了重要改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由序言和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七章六十条组成。

《共同纲领》序言开宗明义宣告:“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已使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时代宣告结束。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而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代替那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组织人民自己的中央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并制定以下的共同纲领,凡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均应共同遵守。”

《共同纲领》第一章总纲有十一条。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第二章政权机关有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民政府为行使各级政权的机关。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

在普选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逐步地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其主要原则为: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报告工作。人民政府委员会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委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地方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人民政府。

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

第三章军事制度有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统一的军队,即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公安部队,受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统率,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等。

第四章经济政策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份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第四章还分别对土地改革、促进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发展作出规定,对发展农林渔牧业、工业、交通、邮政电信、商业、合作社、金融、财政、税收等作出规定。其中,关于工业:应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例如矿业、钢铁业、动力工业、机器制造业、电器工业和主要化学工业等,以创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同时,应恢复和增加纺织业及其他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轻工业的生产,以供应人民日常消费的需要。

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有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第五章对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改革教育制度、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加强业余教育、干部教育、政治教育,体育、卫生、新闻事业等都作出规定。

第六章民族政策有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学、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等。

第七章外交政策有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并对具体外交政策作了全面规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胜利召开,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和两个组织法,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关于国体和政体的规定,关于中央人民政府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士共同组成的规定等,都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以来为实现人民民主浴血奋斗,艰难探索的、伟大创造的经验之集大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重读当年文献,赞叹之际,笔者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共同纲领的制定和颁行,拉开了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大幕。新中国成立初期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一些基本法律法规相继制定并颁布。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1950年6月,颁布了《土地改革法》。1952年2月,政务院颁布《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等重要法规。到1952年6月,全国已建立自治区域130个,自治区内少数民族人口达450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胜利召开,掀开了中国人民革命全新的一页!1949年9月30日,当夜幕就要降临的时刻,毛泽东和政协全体代表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举行隆重的奠基典礼。毛泽东满怀激情地宣读了由他撰写的碑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949年10月1日,中国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下午在新中国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迎来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伟大新时代!中国历史开辟了新纪元!

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不负全国人民的重托,开始治理满目疮痍的旧中国,恢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全新事业。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继续进军大西南、大西北,解放海南岛,进行着扫清国民党残余势力、解放全中国的战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