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媒介失声必然导致媒介失忆

媒介失声必然导致媒介失忆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媒介在政治、经济上的依附性地位往往导致媒介不能真实、客观、全面、理性地报道事实、说出真相,导致媒介失声,致使媒介失忆。为了切实避免对媒介和员工的过劳性或过用性伤害导致媒介失声,主张新闻媒介以人为本,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要求劳逸结合,张驰有序,适才适用,适工适酬。

新闻媒介在政治经济上的依附性地位往往导致媒介不能真实、客观、全面、理性地报道事实、说出真相,导致媒介失声,致使媒介失忆。特别是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民众自发传播新闻热情十分高涨,网络和新媒体几乎敞开双臂表示热烈欢迎,有的新闻媒介甚至退出了自己的领地,放弃了媒体应尽的职责,心甘情愿地搭建起一个传播平台让别人唱戏。这显然是“双损”而非“双赢”,很多媒体正失去自我、失去方向,用一句颇富批判性的话来说,“媒体正在演变、蜕化为美体、迷体、妹体、媚体和霉体”;与此同时,海量受众也在自己的眼球欲望的放纵中,“深陷到各种暴力、色情、八卦、无聊、庸俗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而迷失自我、不能自拔”,“始终遭遇着政治权力、资本权力的直接或间接、粗暴或隐蔽的戕害的新闻专业主义,在媒介融合时代里,正在面临新的危机,这就是人人参与的大众传播与生产的被消解、被冲淡、被耗散、被遮蔽、被无名化的危机”[60],导致了媒介失忆和记忆错乱。

尽管美国新闻媒体常以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自我标榜,但它们在新闻报道中从来就不是完全客观、公正的。通过对电视特别是电视剧政治恐怖主义画面和内容进行研究后,西方学者发现在媒介恐怖主义这个问题的理解上存在三种记忆视角:一是官方视角,它否定任何恐怖行为的政治动机,在媒介记忆中把恐怖分子描绘成罪犯;二是选择性视角,它强调制造暴力乃至恐怖事件有其深刻的社会因素,包括对暴力的使用以及政府的镇压行为,在媒介记忆中常以第三者身份出现在画面里;三是反对视角,这是在选择性视角基础上,把推翻对民众使用暴力的极权政府而使用暴力手段达到政治目的视为正当行为。但是,他们经过统计发现,用选择性视角和反对视角表现的恐怖主义,不仅在总量上要比官方视角少得多,而且也是比较边缘的非主流的观点。[61]因此,即使媒介去反映和记忆某些事件特别是恐怖主义事件,也可能因为记忆视角的选择问题,而造成在某些方面的失声和失忆。

殷祺曾经以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国媒体的表现为主要个案,结合近20年内美国历次对外战争背景下新闻媒介的报道表现,分析了美国新闻媒介习惯性失语的报道模式与媒介失忆的症状。文章认为新闻媒介“失语”与“失忆”症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一是内在压力,即爱国主义与国家利益的驱使;二是外在压力,即政府的权力与政治公关。但是,真正核心的原因在于新闻媒体的经济结构所导致的“利润至上”原则。[62]

媒介失声最大特点就是媒介在重大问题上有意无意地失语、失音和沉默寡言。媒介失声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政治、经济因素,也有文化因素;不论是障碍性失声、痉挛性失声,还是过用性失声、麻痹性失声,媒介失声的危害都是很大的。就媒体自身而言,它会直接影响媒介的美誉度、公信力和权威性,导致媒介失去公众和市场,给媒介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危及媒介的生存与发展。媒介“利润至上”原则并不一定能带来利润;媒介“掩耳盗铃”“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也不一定能确保自身的安全。就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媒介失声将直接导致事态的危害性和严重性迅速蔓延、扩大,直至完全失去控制,引发更大规模的政治不稳、经济危机和社会混乱。[63]

其实,新闻记忆既是显示业绩的报告,也是追究责任的证词。新闻记忆历来就是各种权力博弈、竞争的场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力量无不想方设法介入新闻记忆甚至历史记忆,通过各种办法引导、影响、歪曲、干扰、阻碍和折断新闻记忆和历史记忆,或者直接进行记忆的利用、垄断、追究和处罚,将新闻记忆当作权力合法性的资源。媒介在重大问题上有意无意地失语、失音和沉默寡言,其实不是雷达失灵、媒介失聪,而是媒介为了维护自身的某种利益,或迫于某种压力、威胁和恐惧。

传播即存在,记忆即历史。未经记忆的事件无论怎么辉煌耀眼,很快就会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因此,每当出现改朝换代或异族统治,刷新臣民记忆的行为就会大张旗鼓地进行。新的神话、新的创世纪、新的福音书和教义将居于民族记忆的核心。一个民族难免有悲剧发生,但不论祸患是起于内部还是外部,当它的代表以言谈举止表明自己并不健忘,就不会丧失尊严。如果记忆中充满涂痕抹迹、空白或发霉的片断,那这一定说明,不但记忆所对应的历史有羞耻和阴暗之处,而且记忆主体的心理也有阴暗可耻、不可告人的东西。”[64]

在传播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抓紧制定信息公开相关的法律或条例,要求政府、事业、企业和其他组织真实、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和传播信息,提高政治、经济运行的透明度,切实保障媒介和公众得到的信息真实、准确、客观。许多国家的法律法规也都保障新闻媒体的采访权、报道权和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通过各种措施强化新闻媒介的雷达功能和预警功能,赋予媒体通过各种正当、合法的手段和渠道寻找、调查和揭露问题的职责。对于重大社会危机和安全事故漏报、谎报或者向公众提供虚假、不完整信息的媒介和记者,要求追究刑事责任,给予纪律处分。为了切实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客观、公正、及时和准确,许多新闻媒介实行总编辑与总经理、新闻部与经营部两分开的运营体制,避免广告经营部门与新闻报道部门的相互利用和相互干扰。为了切实避免对媒介和员工的过劳性或过用性伤害导致媒介失声,主张新闻媒介以人为本,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要求劳逸结合,张驰有序,适才适用,适工适酬。[65]

【注释】

[1][荷]杜威·德拉埃斯马:《记忆的隐喻:心灵的观念史》,乔修峰译,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2][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张丽妍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3][美]伊维塔·泽鲁巴维尔:《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胡缠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

[4][美]伊维塔·泽鲁巴维尔:《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胡缠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

[5]Altmann E M,Gray W D.Forgetting to remember: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of decay and interference[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2,(13):27-33.

[6][美]伊维塔·泽鲁巴维尔:《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胡缠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3页。

[7]沈国麟:《控制沟通: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8页。

[8]Assmann A,Assmann J.Das Gestern im Heute.Medien und soziales Gedächtnis[M]//Merten K,Sch midt S J,Weoschnenberg S.Die Wirklichkeit der Medien.Opladen:Westdeutscher Werlag,1994:114-140.

[9]鲁忠义、杜建政:《记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10][美]Kathleen M.Galotti:《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11][美]朱莉娅·伍德:《生活中的传播》,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页。

[12]Foucault M.Film and popular memory:An interview with Michel Foucault[J].Radical Philosophy,1975,11(11):24-29.quoted by Megill A.Foucault,structuralism,and the ends of history[J].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1979,51(3):451-503.

[13][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导论,第1页。

[14][美]伊维塔·泽鲁巴维尔:《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胡缠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9页。

[15][美]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石琳、李红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4页。

[16]沈国麟:《控制沟通: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17]潘祥辉:《论苏联解体中的传播失灵因素——兼驳苏联解体的“舆论失控说”》,《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8]马伯庸:《李安的隐喻森林与少年Pi的三个故事》,http://www.douban.com/note/250584017/。

[19][美]约翰·W.桑特罗克:《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岳盈盈、赵敏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57页。

[20][美]Kathleen M.Galotti:《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21][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9页。

[22][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6页。

[23]陈斌:《抗日神剧,一个扭曲的艺术符号》,《声屏世界》2013年第9期。

[24][美]约翰·W.桑特罗克:《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岳盈盈、赵敏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97页。

[25]辛普森案件:1994年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O.J.Simpson)杀妻一案成为当时美国最为轰动的事件。此案当时的审理一波三折,最后因为洛杉矶市警方在调查案情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正当程序,出现了一系列严重失误,致使辛普森的律师团能够以比较充分的理由向陪审团证明,辛普森未必就是杀人元凶,很有可能有人伪造罪证,用栽赃手法嫁祸辛普森。由于证据不足以证明辛普森就是犯下那两项一级谋杀的人,因此在用刀杀前妻及其男友两项一级谋杀罪的指控中均被陪审团认定为无罪(not guilty),辛普森当庭无罪释放。

[26][美]约翰·W.桑特罗克:《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岳盈盈、赵敏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97页。

[27][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方尔平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第23-24页。

[28]邵鹏:《论媒介记忆的维度、机制及其镜像》,《新闻前哨》2012年第6期。

[29][美]凯文·凯利:《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东西文库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页。

[30][美]Kathleen M.Galotti:《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31]邵鹏:《媒介记忆与历史记忆协同互动的新路径》,《新闻大学》2012年第5期。

[32]郑曦原:《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33]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34][美]丹尼尔·夏科特:《记忆的七宗罪》,李安龙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版,第8-9页。

[35][美]丹尼尔·夏科特:《记忆的七宗罪》,李安龙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版,第235页。

[36][英]菲尔·莫伦:《弗洛伊德与虚假记忆综合征》,申雷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37][美]简·雅各布斯:《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姚大钧译,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38]Bugeja M,Dimitrova D V.Reconsider the source:Implications of vanishing online citations in communication journals[J].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2007,(62):211-218.

[39]Bugeja M,Dimitrova D V.Reconsider the source:Implications of vanishing online citations in communication journals[J].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2007,(62):211-218.

[40]佚名:《当心,人类正失去记忆》,《世界报》(法国)2008年1月28日。

[41]谢长生:《数字时代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世界》2001年第9期。

[42]佚名:《当心,人类正失去记忆》,《世界报》(法国)2008年1月28日。

[43]Bugeja M,Dimitrova D V.Raising the dead recayed online citations[J].American Communication Journal,2007,9(2).

[44]《中国互联网10年白皮书》,h ttp://tech.sina.com.cn/misc/2005-12-10/95/1040.html。

[45][美]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姚大钧译,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7页。

[46]吴麟:《无行动与记忆,灾难何以兴邦》,《中国工人》2015年第9期。

[47][美]贾雷德·戴蒙德:《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江滢、叶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73页。

[48][英]齐格蒙·鲍曼:《寻找政治》,洪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49]CCTV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华尔街冲击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50]《第44任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就职演说(全文)》,人民网,h ttp://world.people.com.cn/GB/14549/8705863.html。

[51][美]保罗·克鲁格曼:《美国怎么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刘波译,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52][美]肯·多科特:《传媒经济学:信息传播的12种新趋势》,何训、徐继华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53][日]竹内郁郎:《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4页。

[54][爱尔兰]肖恩·麦克布赖德:《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第二编译室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368页。

[55]邵培仁、李梁:《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56]转引自方明:《因势利导为我所用——析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新闻控制》,《青年记者》2003年第7期。

[57][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谢岳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58]转引自萧三郎:《美国新闻业摇滚40年》,《青年记者》2003年第10期。

[59]Ardlener E.Belief and the Problem of Women[M].London:Malaby Press,1975:20-23.

[60]张晓玥:《“镜与灯”:开放视界中的建设性批判——评邵鹏著<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中国传媒报告》2014年第1期。

[61]Elliott P,Murdock G,Schlesinger P.“Terrorism”and the state:Acase study of the disckurses of television[J].Media,Culture and Society,1983,(5):155-177.

[62]殷祺:《“失语”与“失忆”——美国媒体的战争报道分析》,《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

[63]邵鹏:《媒介失声:从金融危机看全球媒介告知与预警功能的失灵》,《当代传播》2009年第2期。

[64]徐友渔:《记忆即生命》,《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2年第6期。

[65]邵鹏:《媒介失声:从金融危机看全球媒介告知与预警功能的失灵》,《当代传播》2009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