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静啖诗味闲且乐

静啖诗味闲且乐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中华饮食艺术,由家庭跨越到广大社会。他主张老年人谈情说爱,燃烧夕阳生命的火花,写下名句曰:最重要的,袁枚在中国封建社会结束的前夕,总结中华饮食文化的品味艺术,联结诗的品味,构成闲情人生的禅趣风格,淡中取味,味外有味。所以,来自全球的仰慕者,清早便排队等候,以能够品味得到为荣。而且遍布全球各地。我继续引导读者品味诗、闲和乐,作为生命的至高享受。简单说,“闲”是一种心态和生活状况。

味的文化

中国在远古时期已是饮食王国,特别是用陶器隔水煮羹熟食,促成古人迅速进化。同时中国也是诗的王国,古诗在质和量上都比同期的他国优胜。

东汉时期(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其生死轮回观和素食习惯,更引起国人断绝杀生及崇尚清淡饮食,使人们造出千姿百态的优美素食,提高品味和格调。南朝梁武帝素食终身,受他影响,全国四百八十寺的香积厨中,素食演化成“变一瓜为数十种,食一菜为数十味”的美食风格。

随着历史发展,禅与诗紧密结缘,互相补足,反映中国人节节上升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丰富人们的审美情趣,特别重视自然之美,以及善用象形文字的形、声之美,创出许多抒情又意象万千的诗歌

禅家说:“一切言说,皆离性相”,主张“默然相通”。拈花微笑的沟通方式,就是用被称为灵魂之窗的眼睛。诗评家认为,诗的至高境界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主张的,则是用耳朵听的诗声。眼看和耳听都贯穿人际间的时间和空间因素,在生活中直接传情,打动人心。这也是中国诗的特点。

诗和饮食有何关系呢?《诗经》和《楚辞》都以大篇幅描绘美食,衬托着美好时光。在历史之初,商汤招贤纳士,接见了伊尹,问他治国之道。他回答说:“凡味之本,水最为始……火之为纪,时疾时徐……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后来,这位高厨连续做了三朝宰相,教导了商汤的儿子和孙儿做好帝王,凭的就是他处理饮食的智慧和方法。可见,中华饮食艺术,由家庭跨越到广大社会

诗人素味

传承下来,历代许多官相和诗人,都讲究饮食的哲理和养生功能。陆游是一个好例子。他对烹饪蔬菜很有独见,注重新鲜,不放调料,吃其本味。他写诗说: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苖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美食家李渔赞这种识菜、造菜和品味的美食艺术说:“论素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日芬馥,曰松脆而已。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尽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

清朝乾隆进士袁枚是一名才子,给我们留下七千首诗和一本食经,名为《随园食单》。他把饮食和烹饪技术提升到艺术层面,影响迩远。他的书所载的诗文,评诗品味,皆道贯参悟。他写闲情逸致,谈到“味外味”的意境,被誉为“当代龙门”。他反对人们在食饭时纵酒,确认:“味之美恶,亦惟醒人知之……岂有呼呶酗酒之人能知味者乎?”不过,他有建议:“万不得已,先于正席尝菜之味,后于撤席逞酒之能,庶乎其两可也。”

这一建议传到英国贵族群中,也有习惯把品尝美食和饮酒分开的。我在剑桥大学当驻校学者的一年,每周两晚,教授们一起共餐,亦习惯先行吃菜,然后退席共饮madeira谈欢的。这种产于非洲麦迪拉岛的白葡萄酒,味醇而浓香,可说是大英帝国伊丽莎白时代从殖民地带回本国的一大名酿。

袁枚才子风流,坦荡潇洒。他的言情诗独树一格,不屈服在儒家的执见之下。他主张老年人谈情说爱,燃烧夕阳生命的火花,写下名句曰:

若道风情老无分,

夕阳不合照桃花。

……

夕阳不肯去,

想是恋桃花。

最重要的,袁枚在中国封建社会结束的前夕,总结中华饮食文化的品味艺术,联结诗的品味,构成闲情人生的禅趣风格,淡中取味,味外有味。

如今,我们开拓闲情的天空,放下忙碌和焦虑,自由自在地品味古诗,其味无穷,一如豆腐和咸姜。

豆腐是多数读者知道的。2000年前,中国农业用新发明的铁制耕具开发新天地,丰富生活。当时的张骞远征中亚细亚四国,带回来许多蔬菜瓜果良种和石磨,给中国饮食添加了面食、饼食、豆浆和豆腐,流行至今。

20世纪60年代,有华裔学者在美国洛杉矶制作出101种各有特色的豆腐制品,轰动一时。101不是实数,只是说明很多,因为创造不断增加。可惜,大概因为经济效益问题,该方面的创作停止了。

在同一年代,日本京都龙安寺附设有一间素食堂,其中最出名的一道菜便是水煮豆腐。它的特点是,食堂的主厨是一位尼姑,一生致力于磨豆腐,把产品制成并煮好为最嫩滑好味的名菜,每天出50份,售完即止。所以,来自全球的仰慕者,清早便排队等候,以能够品味得到为荣。尼姑投身做豆腐52年,圆寂以后,该菜亦终止了,留下一套电影纪录片。豆腐由淮南王刘安所创,唐朝时候由鉴真和尚东渡传去日本,成为当地人的日常食用。至今,它成为驰名世界的食艺以后,以一套纪录片画上句号,一盛事也。

豆腐的食法和烹法何止千种?而且遍布全球各地。在香港,豆腐的市价于近三年涨了四倍,由每块一元涨为今天的每块四元。然而,它仍然是受欢迎的,正因为它味淡、朴素、有营养及老少咸宜。

咸姜是一种用陈皮或枇杷海盐腌姜粒制成的小食,具有袪风、除痰、治喉痛的药效,于小食店容易买到。把一小粒咸姜放在口里慢慢啖味,可以感到辛咸之味,温和久远。约二十分钟以后,当姜味褪尽了,可以吞食或者吐弃,都能收到药效,以及一种难忘的古朴温良的味道,加上一种平安的感觉。

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两个“品味”的例子。我把它们写在这里,旨在解释一种身心同享的“安乐”。这样做对我是一种闲情,因为,不闲便写不出这样的东西了。假如有读者在这里感到“不耐烦”的话,只能说是“不闲”或“不知闲”。对于仍然乐于继续读下去的读者,我必须恭喜他们,而且担保他们的“回报”正在后头。

西方心理学解释人性和生存活动,引用三个由H字母开始的名词,包括holism全观论,heuristic直观推断,和hylomorphic身心二元。它们各有相当牵连广阔的(involving)表意,全都企图说明人的身(物)和心(精神)的分工和统一运作,产生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和人的自由创造。

禅的解释没有那样复杂牵连,因为它注重行动和感情的互补结果,而少涉“是”或“不是”的辩论。禅的无和空都是禅家接受的“家常”事实,人与事的“全观”和“直观”也同样不需争执。一切都在开放,都在日常生活之中,都朴实纯真,即如上述的豆腐和咸姜。这些东西的品味可深可浅,可以是一时的痛快口感,也可以是长久的健康功效。它是身又是心的,是全观的又是直观的,是日用的又是久安长乐的。

以此为认知基础。我继续引导读者品味诗、闲和乐,作为生命的至高享受。简单说,“闲”是一种心态和生活状况。它不只是“不忙”,而是一种精神享受的自在自足“心境”。“乐”是一种感觉和生命状况,它又是人生意义的至高境界。一个经常快乐的人一定幸福圆满。相反,一个少有快乐的人,可说是人生“枉此一行”了。

诗为乐器

从人出发,闲和乐都是理想境地,而诗就是达境的媒介或器具。

中国秦汉(公元220年以前)时代的古诗,以抒情和明意为宗旨。作诗人和听诗人互相交流,诗内有我和你在,表意说话与口语相若,志在沟通,不限格式。

后来,随着文字的发展、社会的日益复杂以及文学的进步,中国诗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具有文字视觉效应,意象建构,直观意韵,意脉深浅,对仗空间,天道人心,字眼句法,朦胧美致,及言简意远等审美层次。

一首好诗,据宗白华于《新诗略说》讲,应该“用一种美的文字,表写人底情绪中的意境。”闻一多在《诗的格律》里说:“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中国人鉴赏诗词的时候,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文学本来是占着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欧洲文字不能在视觉上引起具体印象,是一种缺憾。我们的文字可以引起视觉印象,如果不去利用它,真是可惜了。”诗评家苏珊·朗格在《感情与格式》(Feeling and Form)里指出,汉字脱胎于绘画而不受词性所限定,特别强于表示感情。人的感觉和视觉都直接影响思维。它们的自由度愈大,思想愈是奔放而不拘一格。

我读唐诗,发现诗人们用字特别自由,往往不管字义和词性的成文限制,只为达到一种诗情的效应,叫人看了诗句而心跳,或者眼睛骤然发光。这就是“诗眼”的美和威力,它的发展经过一定的程序。如今,我们欣赏诗要达到“闲”和“乐”的享受,可以先行认识诗眼的面貌及妙用。

诗眼和诗律

诗评家费锡璜在《汉诗总说》里概述古诗的发展,说:“诗至宋齐,渐以句求,唐贤乃明下字之法。”就是说,古诗经过汉魏晋和宋齐的发展,到了唐朝(公元618至907年),诗人特别在用字方面苦下功夫。我们今天检读南朝的诗,很容易看见诗人爱用陌生的字句,将语言扭曲和变形,讨读者惊奇。

谢灵运是这方面的先锋。他锐意构造典丽新声的诗句。他的诗句不但音步整饬,节奏明显,而且辞藻工整华丽,剔除人们惯见的逻辑意味和虚词,突出密集的意象。陆时雍更加统整时流,在《诗镜总论》中指出,“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所谓律、对属及俳,都是严格经过整饬的诗歌词语,包括句与句之间的对仗,一句中的分句或词的字数,以及字数与音步的对称。试看两例谢诗:

(甲)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

(乙)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

——《初去郡》

在甲和乙两式中,对偶的诗句没有虚词。标志意象动态的动词和形容词,都由单一个字担任。前者如池塘和沙岸,旷野和天高。后者如变和净,都十分精炼。

我们细读甲例和乙例,不难得出诗句中的节奏,如“二一二”和“二二一”,即如歌声的拍子一样,自然会念出句中词汇的意义关系,或是疏松,或是连缀与停顿。即使没有标点,你亦不会念出“池——塘生春——草”或者“野——旷沙——岸净”。这样,当你以抑扬顿挫的声调读诗时,就不会感到语义与音步的错乱,而是感到同步和谐,舒坦畅快。

不过,这种诗歌的语言式样,会使人感到拿腔捏调,不如日常语言的自然畅顺。它是一种“官腔”,说起来有特殊的格调。正是这样,它树起独立性格,形成一套叫爱诗人接受的美的符号形式。现代诗人艾青叫它作:“艺术家和他的观众的感受中根深蒂固的习惯的形式和法则……足以唤起快乐,一种审美快乐”(《信念的审美关联》)。我记得香港于1943年沦陷以后,我回乡进入学校二年级,第一天上课即听见同学们各自高声叫读课本内容,摇头闭目,很是有趣。后来,我也学着“喊读”了,感到一种多感官的享受。可惜,这一传统好像式微了,小学生忙于沉默地打游戏寻乐。

本来,“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很平常自然,不算是诗眼。比较起来,“绿荫生昼静”的“生”才是别扭而使人好奇的。试想,绿荫怎样能够生出白天的宁静呢?但是,你只要细心体味,就容易悟到,特别在使人汗流浃背的夏日中午,绿色的树荫确实使人感到凉快和宁静。就是说,诗眼给人的直觉感知是奇,它给人的再思琢磨则是悟和痛快了,即禅悦的享受。再看几句南朝诗:

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谢灵运《游南亭》

新花对白日,故蕊逐行风。

——谢朓《咏蔷薇》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吴均《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余杭》

其中的动词含、隐、对、逐、纫、沐,都有很深的意义,不限于字典的解释。把它们放在各个句子里,好像酒溶于水一样,与句中的意象相融,共同表示一种精神世界的统整意义,更加芬芳顺喉。这种味道像洋人的鸡尾酒,混合着多种酒和果汁的味而成。

“含”字意指包含、概括、接纳、含蓄等意思。在诗句中,究竟是密林吞了余清,还是余清弥漫在密林中?读者可以自己造出自己的意象。一如“故蕊逐行风”里的“逐”字,它的主词是“故蕊”也是“行风”,亦耐人寻味。寻味可以其味无穷,欣赏诗歌,乐趣就在自由寻味,特别是在闲情之中。

至于“纫”字和“沐”字的应用,更是妙极了。“纫”字把很广阔的空间缝在一起,而细雨所洗沐的,竟是盖着山峦的一切。在表意中要取得读者的注意和投入,一是把事情放大到无限。另一是把事情缩小得叫人找放大镜帮忙。两者都使人忙着做心理重建,不一定是猜度诗人的原意,而多数是寻出一种完全属于读诗人自己的新鲜意蕴。

诗眼的妙着

诗眼的运用热潮,是由杜甫于盛唐时候掀起的。他特意改变字词的公认意义,用断裂或扭曲的手段使诗句语意的逻辑关系移位,叫人找不着主旨,或者几经辛苦才找着。就是在这寻找的过程,读者用心把自己代入诗人观照世界的感受,锐敏、全面,深入其中。试看: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客夜》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残”和“远”怎能是诗眼呢?“残”字一般是剩下或伤残的意思,但也是残留的意思。前者客观,后者主观,含有“有意地怜惜”的意味。这样,在诗句中,卷帘不是习以为常的动作,月影也不是客观存在的光影。前句指诗人特意要把月影留在卷起的竹帘里,因为珍惜他心中长存的“月是故乡明”的意念感觉,来达成“千里共婵娟”的愿望。

“远”是 far 的意思,也是distance(离开)或rid off(排除)的意思。前者客观存在,后者主动。在诗句中,高枕是休息或安眠,江声是嘈杂而叫人烦厌的声音,但也可以是“同饮一江水”的有情人的思念之心。如是,诗人说的不是用睡眠来排解噪音的烦扰,而是表达,“我在客居野店的此刻,心烦,希望做个好梦,梦见远方那情深的江水。”

《旅夜书怀》的诗眼不是第三字或第五字,而是第二字的“垂”和“涌”。星和月都是宇宙间独立的物理之物,不会给大地或江流做动作的。诗人写的是他自己感到的内心世界、广袤旷阔的空间以及万马奔腾般的前进动作。

历来人们争论不休的是《宿府》中的两句诗: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这两句中的“悲”和“好”字,究竟是属前,还是连下呢?请你自己去欣赏决断了。不过,两个解读方法均属“平平无奇”或者“淡然薄味”。我用“混合词”(portmanteau word)的蕴涵,把它们分配给上下分句,共同解读诗人的心理世界,一种悲怆的心境,就译为:“长夜的号角悲凉地自言自语,正在倾吐人间苦难;满天的美丽月华,好看又谁人有心情欣赏呢?”这样,悲与好就涵盖了全诗的意蕴空间,给出多义性的感受。杜甫诗中这种句子很多,如: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或者:

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

——《滕王亭子》

请看前例的“入”字和“归”字,都不宜用字典意义解读。我们说它们是诗眼或“关键字”,是因为它们把幼嫩桃花和新出柳叶这些静态现象变为动态过程,赋予生气勃勃的动态之美。

后例的“犹”字和“自”字则从虚入实,筑起一个时空构架,说出饱经风霜的粉红色围墙,仍然不无幽幽竹色,而那空置多时的阁楼,则自然保持了逸致的松涛之音。就是说,世间有些东西,虽然事过了,情却留着不曾迁移的。

看了这些例子,我们在打开宽阔绮丽的唐诗之余,应该想到“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就连打坐这样好的养生动作,多做了,或错做了,都会“走火入魔”的。那么,极力制造诗眼也不是长久不败的艺术造诣。所谓“一字为工”和“工妙至到”这些评述,应该是“点到为止”,不可苛求或者过分滥用的。

到了宋朝,诗人们便推出新的方法,把中国诗歌推上“新高台阶”。

意流明朗

长话短说,我们首先可以认识,宋朝备受外族侵扰,统治者软弱无能,所以国家长期陷入分裂、偏安和逃难的格局。但是,正因为这样,中国文化由北迁南,在广阔的南方找到沃土,更受到逃难的精神激励,开拓了空前的光辉发展。

在诗作方面,人们开始倾心于整体意境的高远展抒,厌倦那些僵滞呆板形式的束缚。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里指出,“意格欲高,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句字,亦末矣。”释普闻进一步指出:“炼字莫如炼句,炼句莫若得格”(《诗论》)。演变下来,宋代诗人普遍用杰作说明,“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

诗是有时代性的。诗人生活在历史社会环境中,所见所感,所求所得,表露的是生活状况和心灵驰想。中国诗自谢灵运和沈约等人以后,诗用语言和散文语及日常用语分道扬镳,诗的格局密集意象,不用虚词。同时,声律模式的形成,使诗歌全面驰向华美。加上典故的运用,使诗的象征意味愈加精致含蓄,叫人读了即时品味,与闲情融汇在一起,其乐无穷。

宋诗词的名句又多又美又容易记忆,所以很为人们熟悉。如欧阳修的词: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苏轼的佳句就更多了,如:“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些诗词改变了古诗语言的凝固形式,开启了宋人的无数法门,也给后代爱诗人提供了无限美的传承空间。传承的大空间容许多元化的创新,给今天人们的闲情添加趣味和幻想,开拓精神空间和快乐泉源。20世纪后期,台湾作家琼瑶写小说,好几部都用宋诗句段为书题,引发美意和驰想。像《庭院深深》就抚慰了多少海外读者的心灵,使他们在寄人篱下的疏离感受之中,获得一股热烘烘的古意乡情。大陆改革开放以后,老百姓长久枯寂的心灵接触到从海那边传来的又古又新的生命意蕴的写照,即时给迷住了,使琼瑶小说变为畅销书。一时,琼瑶变为多少青年人的偶像。若说禅是无奇不有,这一历史社会事实,亦属禅趣浓情了。

信闲乐味

若我再多说诗的品味方法,就嫌啰唆了。禅贵自悟,悟才是自主。所以,我决定介绍佛诗的精美和智慧,让读者通过吟诵,使生命的闲情更浓而多味,人生的快乐幸福更安谧祥和。

人需要信心,有信心才可自主生命,孕育意义,进而创造有成。信心来自多方面,其中父母的爱最为重要,其次就是朴实生活的投入。禅宗三祖僧灿著的《信心铭》说: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

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它简单说明,一个人不贪求,不消极,老实地投入生活,即能孕育出淡然清净的自在感,即是自信。

六祖惠能虽不识字,但他通过弟子写下《六祖坛经》,充满智慧。他教我们智慧十分重要,而最佳的获智方法是投入日常生活,自求开悟。他说: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他又说明帮助他人可以生智,但是必须没有居心,不要求报,凭着爱心清净而为:

应起决定施心,应学无染布施;观诸法,若顺若违,皆能助引一切智智。

惠能劝人不要空谈,更不必借打坐一类的功夫浪费时间。他说:

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

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至于怎样开发智慧呢?答案是“应用,应用,自己应用!”他说:

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信价安心

在多变速变和不知如何变的今天,我们唯一能不变的是自己,心理学称为“本真”,是心理成熟的结果。佛教称之为“菩提”,即智慧和快乐。从日常生活运作解释,本真即是一个人终身奉行不渝的“价值体系”(value system),有了它,心灵自由了,生活自主了,可以从自我完成的经验中感到满足和幸福。

有禅师解释本真为“这个”,颇为有趣,亦很有启发意义。话说从前有一禅者名为洞山。他跟云严禅师学习多年,见他老了,而自己亦需要“闯世界”了。他在拜别老师之前问道:“老师,我不见您以后,若有人问起关于您的情形,我应该怎样回答呢?”

云严沉思了一阵说:“就是这个。”

洞山下山时一路想着老师的回答,不明其意。后来,他到了河边,必须用竹排渡过。偶然,他看见了水中自己的影像,即时彻悟,原来老师嘱他认识自己,并相信自己。他写偈言明自己的开悟: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景德传灯录》卷十五

这里的“如如”即是本真,常住在心在身的,不须凭着他物(如金钱财富)或名誉(如博士文凭或官位)确定的。心理学阐述自我实现者有两个特质:

(一)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真心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发挥潜能和机遇。

(二)心理健康,没有妄想、不安、过度的防卫、迷妄和贪求。

《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说: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这里提到的“双修”,是内求本真现实,外求解脱虚幻无明。

最后,闲情与快乐都是圆满人生的要素和手段,也是它的属体。我念《妙法莲华经》,深觉它说得最为透彻明悉:

诸众生为生老病死,

忧悲苦恼之所烧煮。

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

又以贪着追求故现受众苦。

佛见此已作是念,

我为众生之父,

应拔其苦难,

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

令其游戏。

汝等当知此三乘法,

皆是圣所称叹,

自在无系无所依求,

乘是三乘,

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

而自娱乐,

便得无量安稳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