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词源上讨论哲学是什么, 并不等于揭示了哲学的科学含义。在这里, 我们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 “哲学” 内涵的科学界定。或者说,是人们用来观察、 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哲学根据。譬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是一哲学原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不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 社会知识、 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则受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一、 哲学是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

什么是哲学? 这是哲学史上最引人深思、 最令人困惑的问题。

从词源上看, “哲学” 这个词最早出自希腊文。 在古希腊文中, 哲学原词为Philosophi,意为 “爱智”, 即关于智慧的学问。 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对 “哲” 的界说。 《尔雅》 中说:“哲, 智也。” 《孔氏传》 中说: “哲, 智也。 无所不知, 故能官人、 惠爱也。 爱则民归之。”首创 “哲学” 译名的是日本明治初期启蒙家西周。 1874年, 西周根据 “哲, 智也”, 第一次将它译为汉语。1896年, 晚清学者黄遵宪把 “哲学” 这个概念介绍到中国, 为学术界所接受。 从词源上讨论哲学是什么, 并不等于揭示了哲学的科学含义。

“哲学” 内涵丰富, 不同的哲学家对其含义有不同的解释。 在这里, 我们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 “哲学” 内涵的科学界定。

(一)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与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世界观, 又称宇宙观, 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的总的看法。 一般人的世界观是不系统、 不自觉的, 缺乏理论论证和严密的逻辑, 还不是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把人们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 以理论的形式进行高度抽象概括, 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 范畴的严密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因而, 哲学是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 或者说, 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作为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 包括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的根本看法; 社会历史观则是人们对人类社会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等问题的根本看法;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 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 它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 比如, 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人在世界当中怎么看待自己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 人生观总是受不同的世界观支配。 反过来, 由于人们又总是通过人生实践去认识、 感受和评价客观世界的, 因此, 人生观又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世界观。 世界观、 自然观、 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哲学不仅是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 而且是观察、 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的理论。 而方法则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角度、 途径、 程序和框架。 具体来说, 方法论就是人们用来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的学说或理论体系。 或者说,是人们用来观察、 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哲学根据。 方法论主要解决人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事物和问题要 “怎么办” 这个问题, 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 “是什么” 这个问题。 “是什么” 和 “怎么办” 是有区别的, 因此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不完全等同。

世界观与方法论又是统一的。 一般来说,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是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哲学根据; 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任何哲学,作为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 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 同一个哲学原理、 理论, 如果从理论的静态的角度看, 它是一种认识成果, 是世界观。 如果从应用的动态角度看, 它又是一种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方法论。 譬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是一哲学原理。 这一原理是人认识的成果, 是理论, 是世界观,而当我们运用这一原理、 理论时, 它就成了 “从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的方法了。 因此, 我们既可以将某一哲学原理当作已取得的认识成果, 又可以把它当作进一步认识事物的起点和视角。 前者为世界观, 后者为方法论。

既然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那么我们在学习理解每一个哲学概念、 原理和理论时都既要将其看作世界观, 又要将其看作方法论, 学会化理论为方法的本领。 因为虽然哲学是智慧之学, 但是只有把世界观转化成方法论, 才能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帮助。 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问题上, 我们要向邓小平同志学习。 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内容是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和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的问题, 从哲学思维方式上看, 邓小平把“是什么” 和 “怎么样” 统一起来, 这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典范。

(二) 哲学是自然知识、 社会知识、 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自然知识、 社会知识、 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知识来源于科学知识, 哲学家通过对具体科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来形成自己对宇宙终极本体的知识和观点。

具体科学是对世界某一领域、 某一方面、 某一局部或某一特殊问题的把握, 研究某些事物现象的本质和特殊规律; 而哲学是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 它以世界万物中最一般的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不同的。 二者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或者表述为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是以总体的方式把握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把握世界上一切事物、 现象最普遍、 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而各门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世界或主观世界中某一领域、 某一层次、 某一方面的特殊问题及其规律, 它所概括和总结的科学知识只适用于自己的特殊需要。 如力学是研究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物理学是研究物体的声、 光、 电、 磁等物理运动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哲学则以具体科学为材料, 通过各门科学的研究成果去总结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认识, 又以所得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过来去指导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 从这个意义上说,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 社会知识、 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则受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表明: 认为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企图用哲学囊括和代替具体科学的认识是错误的; 否认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观点和做法, 也是错误的。

(三) 哲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哲学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社会意识形态。 但是, 哲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 法律、 思想、 道德、 艺术、 宗教等相比, 更加远离社会经济基础, 具有更大的相对独立性。 哲学往往要通过许多中间环节如政治、 法律、 思想、 道德、 艺术、 宗教等才能与社会经济基础联系起来, 它对社会的作用是间接的, 是通过中介来完成的。 哲学能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是社会中人们的利益与要求、 情感与意志、 理想与信念间接的、 集中的表征, 是人类生存方式的观念升华。 它总在关注人的命运, 探究人生的奥秘, 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帮助人确立理想和信仰, 营造精神家园。 在这一意义上, 哲学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内容, 体现了特定社会集团的意志和愿望。

(四) 哲学具有时代性、 民族性

1. 哲学具有时代性

哲学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理论化的思维, 具有思辨性的特点。 但从哲学体系产生的背景、 哲学体系内容以及价值取向看, 哲学离不开借以产生的时代。 任何哲学都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这是因为哲学是由哲学家创造的, 而哲学家总是处在某一历史阶段中。 哲学家所创造的哲学体系, 不管其外表如何抽象, 都离不开他们所处的时代。老子哲学的 “崇母” 色彩、 黑格尔哲学的艰涩晦暗, 无不是由其社会历史条件造成的。 时代不同, 哲学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也就不同。 当代哲学对人、 对环境等方面凸显出来的关心,也就是当代社会政治、 经济和文化特征的反映。 哲学体系虽然以哲学家个人的名字命名,但并非仅仅属于他个人, 更重要的是属于他的时代。 各个哲学体系都有个性, 但都要受时代的制约。 全部哲学都依存于各自的时代。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因为它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 抓住了时代的主题, 正确回答了时代提出的问题。 哲学的时代性决定了真正的哲学必须面对时代, 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

2. 哲学具有民族性

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哲学, 各种哲学体系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 无论是概念范畴、 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 作品风格等, 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哲学的民族性是指, 以共同的地区和血缘为基础的不同民族共同体, 各有自己的哲学。 他们在思维方式、 范畴运用、 价值观念和作品风格上都会带有本民族的个性和文化特色。 承认哲学的民族性并不排斥不同民族哲学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共性。 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作为实践的主体,都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绝对与相对、 现实与终极等问题。 虽然各民族在语言文化、 风俗习惯、 心理品质、 政治经济等方面存在差异, 但彼此面临的人生的种种问题又带有普遍的共性。 因此, 哲学的民族性并不排斥不同民族哲学之间的共性。 各种哲学可以相互借鉴、 吸收、 取长补短。 事实上, 各民族的文化就是在长期交流、 碰撞、 学习中向前发展的。 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 历史转变为 “世界历史”,哲学的相互吸收和融合更是一种趋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批判地继承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立的, 并在长期的比较、 学习中向前发展的。 今天的开放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条件。

二、 哲学的特点

哲学这门古老的学科, 从产生之日起到现在之所以仍具有生命力, 是因为它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无论在认识世界还是在改造世界方面, 都有区别于其他科学的独特性。

(一) 哲学是在人与世界、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总体关系中把握世界的

哲学这种总体性把握世界的方式, 是它区别于其他科学的根本特点。 一般来说, 任何科学都以事物的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 任何规律都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这一点是哲学规律与具体科学规律的相同之处, 也正是这种共性使哲学和具体科学联系起来。 但具体科学或者局限于客观世界的某些领域, 或者局限于主观世界的某些领域, 而从人与世界、 主观活动和客观活动相互作用的总体性关系上, 把握运动变化规律的总体的研究方式更多地属于哲学。 只有把握了哲学研究方式的这一特点, 才能合理地解释从古代哲学的 “知识总汇”到近代哲学的 “科学之科学” 的发展过程中, 各门具体科学日益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之后所形成的反差现象: 一方面, 哲学的地盘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 哲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古代 “知识总汇” 的哲学作为原始宗教的对立面而存在, 其特点是哲学与科学不分。 哲学问题, 如宇宙的成因、 结构、 特点等, 同时也是科学的问题。 到了近代, 采取实证方式研究问题的科学分化出去, 但其分化出去的只是与实证研究方法相关的对象, 留下的是与哲学总体把握世界方式相关的内容。 实证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 获得了独立生存的权利, 随着实证科学的发展, 带有揭示世界总体性存在规律的内容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科学成果被吸收到哲学体系中去, 哲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因此, 哲学不仅在过去, 而且在现在和未来都存在着分化的趋势, 但哲学不会被分割完毕。 随着科学的发展, 为哲学提供的材料会越来越多。 哲学与科学的这种分化与新的统一关系可以概括为: 哲学的生长以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基础, 科学的深化又离不开哲学的理论指导。

(二) 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具有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特点

哲学同其他各种具体科学知识一起构成人类的知识体系。 但同时, 哲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 并在意识形态体系中占有最高的层级, 是诸多意识形态中的最高形式。 哲学的这种特殊位置, 使它具有了科学真理性和价值观念相统一的特点。

从科学真理的角度看, 哲学的理论形式和其他的科学一样, 也通过概念、 规律、 范畴等理论形式去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观点和态度。 同时, 哲学作为最高原理, 必然要吸收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最高成果, 充实其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的知识和理论内容。 因此, 哲学与科学一样, 要用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真理体系去反映现实世界, 强调知识、 真理的客观性。 归根结底, 哲学不能违背科学事实。

从价值观念的角度看, 哲学又不同于科学, 它包含着价值观的内容。 一方面, 从哲学的产生来看,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在对特殊时代的社会要求作出概括和总结时必然要反映出代表时代趋势的各种群体、 组织、 阶级、 阶层的价值思想、 价值观念和价值态度,从而使哲学具有了不同程度的社会性、 历史性和阶级性的色彩。 另一方面, 哲学的价值观念又与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不同, 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它不像政治、 法律、 道德等意识形态那样直接、 具体地表达某一社会集团的要求, 而是以科学形式揭示价值的普遍原则、 标准和行为规范, 带有世界观、 方法论、 历史观、 人生观、 认识论总体把握对象的倾向。 只有把哲学普遍的、 抽象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意识形式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 才能透视出哲学与某一特定社会集团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三) 哲学作为对世界总体性的认识,其研究和提问的方式又具有批判性、反思性的特点

批判性是指哲学在对世界现在的认识中包含着对未来的思考。 哲学不是简单地对人与世界的关系、 主观活动与客观活动进行描述, 呆板地进行 “是什么”、 “怎么样” 的解释,而是以总体性为基础, 立足于未来的角度、 发展的角度, 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性的考察。即在对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之否定的理解, 解释现实世界各种关系存在的条件性、历史性、 暂时性, 阐释事物发展的趋势。

哲学的批判活动只是哲学认识和研究世界的第一步, 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对现实世界进行辩证的反思。 所谓反思, 就是根据哲学总体性的思维方式对已知或现存的知识成果、 文明方式、 行为规范等进行有比较、 有辨析、 有选择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的总结和概括要从总体性和关系性的角度, 对三大领域中的原则、 原理、 规律进行比较、 辨析, 凡是能够有助于从总体上认识和解释世界的规律、 范畴, 都有可能被选择出来, 纳入哲学体系中去。它或者直接利用已有的规律、 范畴, 赋予其新的哲学意义, 如系统与要素、 结构与功能、状态与变换、 有限与无限、 吸引与排斥、 有序与无序等; 或者吸取原有规律和范畴的基本精神, 运用哲学的术语, 使之升华为哲学的规律和范畴, 如物质统一性的原理、 时空是物质运用方式的原理、 质量互变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能动反映的原理等。 经过哲学的辩证反思, 哲学获得了新的形式, 特别是对那些具有革命意义、 科学成果的反思, 对哲学的影响特别大。 正如恩格斯所说: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哲学对现实的反思表现在对社会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新特点、 新倾向、 新趋势以及新的具有普遍规律的东西进行比较、 辨析和选择,形成哲学的新观点和新范畴。 如人是环境产物的观点、 经济关系的观点、 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以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观点等, 都是哲学对现实辩证反思的结果。

三、 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一) 哲学基本问题的形成和提出

哲学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 不同的哲学派别有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哲学观点。 哲学家们可能在所有的问题上争论不休, 但他们迟早都会遇到无法绕过去的问题, 这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哲学研究中的基础问题、 根本问题。 这个问题贯穿哲学发展进程的始终, 这个问题在哲学的诸多问题中始终处于中心或主导地位。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方式制约着哲学其他问题的解决方式。 在哲学的发展史中, 人们对这一任何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的认识有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哲学家曾做过不少有益的探求。 远古时期, 生产力极为低下, 科学知识极度贫乏, 对自然和人类自身的特性、 结构和规律等的了解都极其有限, 史前人类赋予大自然以神灵超人的力量, 从而形成了万物有灵论、 “物活论” 等原始宗教观念, 同时也把人自身的精神活动当作一种可自由寄居或游离于肉体外的灵魂的活动。 远古人类对神和世界的关系、 灵魂和肉体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 就形成了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史前形态。 正如费尔巴哈所说: “神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上最重要又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整个哲学史其实只是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 古代哲学中的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之间、 柏拉图派和亚里士多德派之间、 怀疑派和独断派之间的争论,中古哲学中唯名论者和唯实论者的争论, 归根到底都是关于这个问题。”

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等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是恩格斯首次提出来的。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特点时指出: “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还指出,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谁是派生或谁是第一性, 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方面, 我们关于我们周围的世界的思想与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关于我们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用哲学的语言来说, 这个问题叫做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的问题。” 所谓统一性, 概括地说, 就是思维能否正确地认识存在的问题。

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与思维和存在关系本身在哲学中的地位、 作用和意义分不开的。

(1) 通过哲学史的考察不难发现,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提法,但它是一切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 现实世界是纷繁复杂、 多种多样的,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 远古时代,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以灵魂和肉体、 灵魂和万物的关系的方式表现出来。 古代,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又以神与世界、 理念与世界以及要素与世界的关系的方式表现出来。 近代, 思维和存在的中心地位被明确地肯定下来。 直到现在, 一些主观和客观、 主体和客体等概念, 才可以看作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表达, 只是在回答时代精神的主题上有所不同而已。 可见,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贯穿哲学发展不同时期的最高问题。

(2)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决定着某一哲学体系的性质和基本倾向, 并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产生重要影响。 凡是哲学, 都要回答宇宙万物的终极本体是什么的问题, 而要回答此问题, 就不可避免地要解决世界的本体是物质还是精神, 是外在还是内在的问题。 因而, 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派别斗争的焦点问题。 对世界的本体论作何回答, 决定着怎样回答哲学中的其他问题。 若把世界的本体看作物质, 那么自然就会把人的本质、 运动的主体、 认识的来源和内容等都看作物质的东西, 如果相反, 就会将人的本质、 运动的主体、 认识的来源和内容等都看作精神。 由此可见,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整个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问题。 人类要认识世界, 把握世界的基本规律, 对世界运动、 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形成真理性的认识, 就必须合理地解决认识过程中所固有的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人类要改造世界, 就必须运用已经掌握的客观真理, 改变世界的现状, 实现人类的理想目的。 无论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还是主体和客体的矛盾, 都可以从根本上看作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认识领域和实践领域中的具体表现方式。 换句话说,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能否正确地认识和有效地改造世界, 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只有正确地解决这一问题, 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二)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 谁是第一性、 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或者说, 谁是本源、 谁是派生的问题。 所谓第一性, 是指时间上的在先性、 地位上的根源性、 作用上的决定性。 第二性则是指时间上的在后性, 地位上的被派生性, 作用上的被决定性。 对于这方面问题的哲学回答, 通常被称为关于世界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 它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的内容。 恩格斯把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 精神第二性,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派生的, 就属于唯物主义派别。 凡是承认精神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认为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的, 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第二个方面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 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 也可称为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就是恩格斯说的, “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1]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属于认识论问题,恩格斯把它作为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可知论是一种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学说。 所有唯物主义者和大多数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 不可知论是否认人们有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的哲学学说。 在哲学史上, 只有少数哲学家主张不可知论, 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否认人们可以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在哲学的发展史上, 彻底的唯物主义派别和彻底的唯心主义派别都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做了肯定的回答, 承认人类有认识世界本质的能力, 承认概念、 表象能够表现事物的本质。 但是还有一部分哲学家怀疑人类有把握世界本质的能力, 否定表象、 概念与事物本质的内在一致性, 如康德就持如此观点。

上述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其中, 第一个方面是首要的、根本的, 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从属的, 但也是不可缺少和不容忽视的。对第一个方面的回答决定了哲学的路线和方向, 它是解决第二个方面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正确解决了第一个方面的问题, 才能科学地解决第二个方面的问题; 而只有正确地回答了第二个方面的问题, 才能保证第一个方面的原则、 方向得到彻底的贯彻和落实。 对于精神决定物质, 还是物质决定精神的不同回答制约着思维和存在是否同一的回答方式。 同样,如何解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关系, 又影响着对思维和存在本质关系的认识。 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 才能全面解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就包括本体论、 认识论两个方面。 其中, 本体论决定认识论, 如果认为万物的本质是精神, 那么在认识论上就会坚持先验论。 因此, 认识论服务于本体论。 但另一方面, 本体论也依赖于认识论。 如 “本体是什么” 是一个认识的结果, 这个认识的结果要通过相应的方法来达到。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历史观上表现为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这是区别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1.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认为思维、 精神是本原的、 第一性的, 物质是第二性的, 意识决定物质。 也就是说, 凡认为万物的最大共相和本质是精神的哲学家及其哲学理论都叫唯心主义哲学。唯心主义的流派名目繁多, 但就其对精神、 意识的来源和特性的界说而言, 可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看成是第一性, 是世界的本原, 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 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 经验、 心灵、 意识、 观念、 意志等看作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 存在和发展的根源与基础,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 如中国的王守仁认为 “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 陆九渊认为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英国的贝克莱认为 “物是感觉的复合”, “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 “存在就是被感知”。 他举例说,苹果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而是人们看到苹果的形状和颜色, 闻到它的香气, 尝到它的滋味, 把这些感觉组合到一起, 起个名字, 叫作苹果。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 物质世界不过是这种客观的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前者是本原的、 第一性的, 后者则是派生的、 第二性的。如中国的朱熹认为 “理在事先”, 在宇宙形成之前, 理就独立存在着。 德国的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 “绝对精神”, “绝对精神” 自我发展, 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种离开人类而独立存在的 “客观” 精神看成是第一性的, 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虽然表现形式不同, 但本质上都把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把物质看作第二性的现象, 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是违背科学的。

2.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 第一性的, 而思维、 精神则是由物质所派生的、 第二性的。 也就是说, 凡认为万物的最大共相和本质是物质的哲学家及其哲学理论都叫唯物主义哲学。 但唯物主义哲学家对物质的理解并不相同, 由此形成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 在哲学发展史上, 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 即朴素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万物统一的本原归结为物质性的东西, 即几种 “原初” 物质。 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中国古代把金、 木、 水、 火、 土作为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 大小、 形状不同的原子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 形成不同的事物, 原子在虚空中下落时产生的各种碰撞, 形成了事物变化、 运动的根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自发地结合, 带有直观的特点, 缺乏科学的论证。 它从经验的观察出发, 与原始宗教神话相对立, 但是把万物本原归结为几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只是依据局部的经验, 借助于想象和猜测而形成的, 缺乏科学实证的概括和科学理论来说明这种猜测, 按恩格斯的看法, 这是一种天才猜测。 一旦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阶段, 实证科学逐渐成熟, 这种素朴的认识和可贵的猜测就会被一种新的唯物主义的理论形式所取代, 发展为更高级的形态。

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它形成于16—17世纪, 18世纪达到发展的高峰, 其代表人物有培根、 洛克、 狄德罗、 霍尔巴赫等人。 它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变革社会、 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要求, 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即机械唯物主义, 把构成事物的最小单位原子 (或分子) 等同于物, 由于原子具有广延性、 不可分性、 运动性等特征, 因而物质的特性也就是广延性、不可分性和运动性 (有的哲学家不承认原子自己会运动)。 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这样就坚持了物质统一性的原理。

近代自然科学由于追求数量的精确, 特别注重对自然现象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 这种研究撇开自然现象整体的联系, 侧重于对自然现象孤立的和静止的分析。 因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其一, 它企图用机械力学原理来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用力学规律解释包括生理、 心理在内的各种现象, 因而这种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唯物主义。 其二,它把自然科学中所形成的静止地和孤立地看问题的习惯和方法推广为哲学的分析方法, 把事物的本质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 习惯于绝对不相容的对立思维。 其三, 它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即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运用了科学的武器, 使其哲学的思维方式带有数量化、精确化、 实证化的特点, 与古代笼统直观的朴素唯物主义相比, 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也是哲学思维发展的一个必要的阶段。

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种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称之为 “现代唯物主义”、 “科学的唯物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是迄今为止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这同以往的唯物主义是一样的。 但以往的唯物主义都把物质看作物质的具体形态, 而辩证唯物主义则与此不同, 它认为物质是共性的、 一般性的东西, 而这个共性、 一般性的物质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 因此,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最先进的形态。

知识拓展

法国的 “哲学咖啡馆”

翟华文

法国各个电视台每天都有现场直播的清淡节目, 请来的不论是政界要人、 明星大腕, 还是平民百姓,也不管讨论的题目是谈天还是说地, 嘉宾们都争相发言, 话匣子一打开, 就再也收不住, 急得主持人频频做手势要他们打住。

法国人为什么能 “侃” 呢? 法国有丰富的民族文化, 历史上曾产生过像笛卡尔、 孟德斯鸠、 伏尔泰、卢梭、 狄德罗、 萨特这些在人类世界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思想家。 耳濡目染, 很多法国人不知不觉地沾上了几分学究气。 再者, 他们人人在中学时代都有上哲学课和为应付考试而 “背哲学” (类似于我们中国学生背政治) 那样的经历。 哲学是法国中学生的必修课, 根据法国教育部颁发的大纲, 哲学课的目的是要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并建立理性分析方法以领悟时代的意义”。 说得通俗一点, 就是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 学会对周围司空见惯的现象说 “不”, 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养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哲学咖啡馆在法国大行其道。

所谓 “哲学咖啡馆”, 就是街头普通咖啡馆, 每周固定开辟专门的时间, 聘请一至两位文化名流当主持人, 组织咖啡馆的客人探讨哲学问题。 经常组织哲学讨论的咖啡馆在巴黎有30多家, 在法国全国有200多家。

各个哲学咖啡馆都有自己的特色, 但在活动方式上又大致相仿。 每次参加讨论的咖啡客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 这里面有教师和大学生这样的知识分子, 有来自企业的职员和工人, 也有刚从菜市场出来的家庭主妇。 每次讨论开始之前, 主持人首先征求参加者的意见, 确定一个讨论题目。 题目可大可小,有虚有实, 比如 “我们愉快吗”、 “你认识你自己吗” “人们必须永远说真话吗”、 “寂静是否是灵魂的音乐”, 等等。 客人们你一言我一语, 围绕着选定的题目自由发表看法, 讨论到兴致勃勃之处, 客人们往往不是叫一杯咖啡, 而是大声招呼跑堂说: “伙计, 拿纸笔来!” 以便记下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

也许有人会觉得法国人如此热衷于哲学话题, 活得未免有点累。 其实正相反, 哲学思考使法国人对人生采取了超然的态度,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境。 正如一位哲学咖啡馆参加者在讨论关于 “愉快” 的题目时所言: “能在生活中当个重要的人固然是愉快的, 但更重要的是当个愉快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