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话语体系中的吸引力概念

不同话语体系中的吸引力概念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者以话语语系的不同,从日常话语和马克思主义话语两种语境对吸引力概念进行阐释。日常生活话语中,吸引力的吸亦有相吸、吸住、吸取之意,而引则有指引、导引、引领、引发之意。管理过程中设置的目标及各种奖励、晋升措施等都是体现吸引力的具体载体。吸引力是突出使动者即主体拥有吸引客体的力量。学界掀起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至此,作为具体概念的吸引力实现了话语体系的转向,从日常话语系统走向马克思主义话语系统。

吸引力一词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被人们提起、使用,它已经成了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但鲜有人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入解析。关于吸引力的含义,《辞海》的释义有两点:一是吸引的能力,特指吸引交易或顾客的能力;二是指作用在带电相反的物体或磁化相反的物体之间,使它们拉在一起并阻止它们分开的力。这里的吸引力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作者以话语语系的不同,从日常话语和马克思主义话语两种语境对吸引力概念进行阐释。

一、日常话语中的吸引力

日常生活话语中,吸引力的吸亦有相吸、吸住、吸取之意,而引则有指引、导引、引领、引发之意。所谓吸引力,是指某物或某人或某种行为、表现形式能“抢眼”“抓心”、感到受影响、受启发、受教育,如悠扬舒畅的旋律、欢快的节奏的乐曲有吸引力;雄伟、壮美、有结构感的建筑有吸引力;贴心暖心、能打动人、感染人的说话有吸引力。

事实上,吸引力的基本含义源自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意义上的吸引力是指能够引导人们沿着一定方向前进的力量,当人们对组织目标或期待的目标有相当的兴趣和爱好时,这些目标就会形成对人们的吸引力。这种力量一旦形成,就会形成强大的组织力量。管理过程中设置的目标及各种奖励、晋升措施等都是体现吸引力的具体载体。事实上,爱情心理学中的吸引力似乎更为人们熟知,这里的吸引力是在最古老的理论之一“情生情,爱生爱”的基础衍生出来的基于人体的对称之美、生理差异美、信息素影响等而产生的异性间的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的产生及强弱除了受基因、性格等规定性因素决定之外,还与异性间的诚实、幽默、相貌、家庭奉献、财富、地位、学识等非规定性因素有关。

通过上述考察不难发现,吸引力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语而被使用的。在这种语境下,吸引力作为一种“力”,它至少由三个要素构成,即力的使用者、接受者以及作用载体。吸引力是突出使动者即主体拥有吸引客体的力量。当然,这种力的大或小、强或弱,要视不同客体情况而定。

二、马克思主义话语系统中的吸引力

近年来,作为日常话语的吸引力概念越来越多地被借用到政治哲学等话语中去。2005年11月份,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感召力,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6年1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召开“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以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为基础,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力争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学界掀起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战略任务,之后,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问题也成为当下学界关注的热点。至此,作为具体概念的吸引力实现了话语体系的转向,从日常话语系统走向马克思主义话语系统。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吸引力”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从马克思主义的语境出发,这里的吸引力概念与日常生活话语中的吸引力概念有了较大不同。

(一)马克思主义吸引力

马克思主义吸引力,也即学者称为的马克思主义魅力[30],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呈现出的科学性、价值性和时代性以及在指导实践过程中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规范、策略目标能够发自内心地认同,并自觉地遵循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源泉在于它体现了科学真理性与人民利益价值性相统一的合理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尺度与人民群众主体尺度的统一,即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解放学说,不是独属于某个统治阶级,而是立足于全人类,无产阶级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的崇高境界,使得马克思主义已经拥有或行将拥有最广大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即不是单纯以规律为基础的科学主义,也不是单纯以道德为内容的人道主义。关于人类解放的高尚目标因其有对历史发展规律性作理论基础,进而比以往任何其他社会思想更具有信仰的魅力。”[31]

此外,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已经走过了一个半世纪多的风雨历程,其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过高潮,也出现过低潮。但是,在总体上,马克思主义不仅从最初的只是无数的社会主义派别和思潮中的一种,发展成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的思想体系,而且还发展成为对世界历史进程、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最具有影响的思想体系。”[32]

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是综合性的而非单质性的,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不断生成的而非既定的。马克思主义吸引力与其说是理论既存的,毋宁说是实践中生成的,只有付之于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才能保持吸引力的持续性,作为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必将为人们所认同,自觉地遵循和实践。如结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所言:“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享有同一种文化,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文化遗产,它必然为我们所共同享用。人类无论如何得需要一个马克思,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人类的将来。”“地球上所有的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知道与否,他们在今天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具有某种哲学和科学形式的谋划或者说允诺的绝对独特性的继承人。”[33]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是当下的热点话语。探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首先要对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较清晰的了解,因此,要回到马克思那里,要从马克思主义语系里探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逻辑及吸引力问题。

“意识形态”是近代随着西方哲学发展而形成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正如吉登斯所言:“过去二百年间,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内外一直在辩论着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如果说存在着有争议的概念,并且给最有争议的概念颁奖的话,意识形态概念会当之无愧地名列第一。”[34]事实上,意识形态一词的现代语境,无可争议的是由马克思确立的。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起源和性质的分析已经从西方传统的“观念学”意识形态理论的伪“真理”性和“全然虚假”意识形态伪“科学性”中超越出来,开始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研究意识形态问题。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为意识形态概念作了基本的规定:意识形态本身“并无历史”,它来源于社会物质生活的实践,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产生它的那个社会实践环境的特征,在阶级社会中,就表现为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而正是这种阶级性,使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具有“虚假性”和伪“科学性”;同时,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载体,意识形态又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在具体的历史时期,构成意识形态的不同意识形式之间会表现出不同的张力——这就是一般意识形态和具体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与意识形态学说的形成乃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35]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着内在发展逻辑,这一发展过程通过不同时期的著作体现出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的起点,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否定和超越,对意识的非决定性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对作为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的意识形态问题的了解,具体批判了表现为资产阶级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即政治意识形态和法的意识形态问题;通过对宗教问题的探讨,把宗教的根源归结为现实的社会矛盾,从而在人本主义基础上初步探索了意识形态的根源和本质问题。可以说,马克思正是通过对政治意识形态和法的意识形态以及其他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意识形式的批判,逐步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

尽管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意识形态概念,但他却通过对“意识”“感觉”以及“心理学”等问题的研究,初步论述了有关意识形态问题的各个方面:意识形态的虚假本质原因——异化的原因;意识形态的各种历史表现——异化的种种表现;扬弃意识形态虚假性的途径——通过实践,实现异化的扬弃。马克思通过对意识的异化的分析,对意识形态的一般性或总体性作了初步探索。“正像一切自然物必须产生一样,人也有自己的产生活动即历史,但历史是在人的意识中反映出来的,因而它所谓产生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扬弃自身的产生活动。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36]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除了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以外,还对宗教、法思想等意识形态的具体类型进行了批判分析,揭示了意识形态各种形式或类型之间的具体特征。马克思认为,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载体的意识形态,并不直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意识形态”尽管本身“没有历史”,但它作为一种“知识的形式”,却有着自身发展的独立性和“惯性”。但无论如何,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它总是要受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简而言之,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在没有阶级对立的原始社会,它表现为社会意识,充当着人类文化发展载体的角色;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社会物质实践的变化,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就具有了经济性和虚假性——即作为“阶级社会维护意识”而存在,此时的意识形态要扮演双重角色: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和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载体”;而要祛除这一阶级性和虚假性,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实践——实践的共产主义。[37]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论述的考察,我们找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源。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意识形态,它与一定的社会形态密切相关,从“观念上的上层建筑”来看,一定社会形态的意识形态,都是与该形态社会的本质规定性相适应的,并决定于这种本质规定性。因此,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既有的历史的“社会存在”如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质的规定。我们可以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做出如下界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相适应,从劳动者的立场出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自觉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观念总和的。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在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至此,把日常话语中的吸引力嵌入到马克思主义语境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概念也就清晰了。所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指作为客体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主体的人的吸引、关注、牵拉和影响的效度。其本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规范、战略目标以其内在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对广大人民群众自然产生的一种号召、引导、凝聚和辐射的力量。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是用来表达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可、赞同、拥护和支持程度的重要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