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话语体系,改进交流技巧

优化话语体系,改进交流技巧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提倡“讷于言而敏于行”,在中国媒体积极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的今天,这种思维方式显然是落后了。以坦诚的方式进行对话沟通,展现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这样才更有说服力。[9]赵启正:《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82页。[12]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优化话语体系,改进交流技巧_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

中国前驻英国大使傅莹将公共外交的表达理念总结为“要实事求是,要早说话,要多说话,说明白话”,这对媒体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很有借鉴意义。她说,公共外交要实事求是,世界上没有国家是完美的,中国在当前发展阶段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应该让外界不仅了解我们的成就,也能看到我们正视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要早说话,让国际社会在第一时间听到中国的声音,及时了解到事态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外界形成客观平衡的看法;要多说话,说明白话,凡是涉及中国的问题,都应该设法让中国的声音通达国际社会,并且要学习采用在不同语境中也能听懂的语言和表述来说话。[15]

媒体对外交流合作是一种公共外交和跨文化交流活动,应坚持政策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充分认识对外交流与对内交流规律的不同,讲求交流的策略技巧,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增强对外交流合作的效果。

中国媒体在对外交往时,要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努力使交流内容贴近中国和中国媒体发展实际,贴近海外交流对象的信息需求,贴近海外交流对象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既要说出我们想说的话,又让对方愿意听、听得懂。

第一,要增强亲和力,改变过时、生硬的话语体系,以柔胜刚,“理直气和”地进行对话沟通,而不是“理直气壮”地进行宣传、说教。对外交流通常采用由近及远、从小到大、先形象后理念的方法,即先从双方了解并有共识的话题说起,渐至对方不甚了解、不太熟悉或有偏见、争议的问题,先从故事、事实说起,再阐述蕴含其中的深刻道理。

第二,按新闻规律办事,学会把政策语言转变成传播语言、交流语言,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用具体事例说话。要允许对方在交流沟通过程中自己做出判断,而不是把我方的观点、结论直接压给对方。

第三,变被动解释为主动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提倡“讷于言而敏于行”,在中国媒体积极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的今天,这种思维方式显然是落后了。中国媒体应抓住有利时机,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主动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真实情况,特别是针对海外媒体和公众关注乃至趋于误解的热点问题,第一时间予以解疑释惑,做到早说话、先发制人,避免被动解释、后发制于人。不仅要在家门口对“请进来”的客人做工作,也要不断提高在海外介绍中国和中国媒体的意识和本领。

第四,交流内容要客观全面,避免“只报喜、不报忧”。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外交流中习惯于只讲正面成绩,对客观存在的不足避而不谈,这既不符合唯物辩证法,也违背新闻规律。事实上,百分百正面宣传的内容,很容易引起海外受众的抵触和警惕,过犹不及,反而收不到正面效果。从对外交流的内容来看,中国媒体当然应该坚持以正面为主,重点介绍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和中国媒体的发展,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但同时也不要回避缺点和困难,对海外媒体、受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应妥善、及时给予回应。以坦诚的方式进行对话沟通,展现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注释】

[1]赵启正:《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4-5页。

[2]《独家对话赵启正:媒体是公共外交中最重要的角色》,凤凰网专稿,2010年10月10日。

[3]彭树杰:《开展全球公益,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新闻业务》,2012年第27期。

[4]http://cn.wsj.com/gb/20110602/opn085058.asp?source=Up Feature

[5]张垒:《世界媒体峰会诞生记》,《中国记者》,2009年第11期。

[6]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9/16/c_122046966.htm

[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社2011年10月25日电。

[8]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2009年10月9日),《中国记者》,2009年第11期。

[9]赵启正:《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82页。

[10]《中国向联合国递交“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批准书》,新华社2007年1月31日电。

[11]《中法文化部长就制订文化多样性国际公约发表联合声明》,新华社2005年1月25日电。

[12]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13]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14]程征、申琰:《南方报业并购<新闻周刊>事件全景分析及启示》,新华社《参阅材料》第17期(总第46期)。

[15]新华社2009年7月26日电:《中国驻英大使:公共外交“要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7/26/content_11774870.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