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俄教育的进一步传播(~)

苏俄教育的进一步传播(~)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两书作者都确定苏俄教育是共产主义的教育。雷通群认为苏俄是实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典型国家,可视为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较有体系的代表,姜琦明确说明“徳意法英美诸国的教育现状无一不是与苏俄的教育现状相对立的”,他们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只谈进化,不谈革命。学校采取的是劳动本位主义的教育。

进入20年代末期,中国教育逐渐摆脱单一的接受模式,从“在摸索中撷取欧美日本诸邦之成法”,到“不再彷徨瞻顾而进入健全的发展阶段”[209]。教育家开始取百家之长,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道路。1927~1937年是中国教育稳定发展,有所进步的一个阶段。1927年“四·一二”事件后,国共合作虽然破裂,但并未妨碍教育改革者对苏俄教育的引进。

另外,经过十几年的教育探索和实践,苏俄的学校教育也取得了无可否定的成就。例如:普通学校体制朝着“统一的、劳动的、综合技术的学校”这一方向前进;各类教育机构数量比革命前大有增长;扫盲运动进展迅速,到1930年,全苏已有67%的居民走出了文盲行列;1927/1928学年,全国已有综合大学、专科学院、其他高校总共148所,大学生数目比革命前增加了4.1万人;截至1925年,苏联高校教师达1.25万人,超过革命前高校教师数目约1倍。这一切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210]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苏俄教育在中国的导入进一步深入。导入苏俄教育的高潮表现在翻译、编撰增多,报纸杂志的译介数量增加,研究深入,以及教育理论的引入。本节重点梳理各类出版物对苏俄教育的宣传引进,分别从比较教育、外国教育史、编译专著、期刊等方面,分析这一时期苏俄教育导入的概况。

(一)比较教育视阈中的苏俄教育介绍

20、30年代中国的比较教育学科已逐渐形成体系。在这些比较教育的著作中,大多都对苏俄教育有专门介绍。[211]例如:

庄泽宣编《各国教育比较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初版,1931年4月再版,1934年1月国难后2版(师范丛书)含“俄国教育之最近发展”。

任白涛编译《改造中的欧美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6月初版,1933年国难后1版。其中“苏俄的教育”一章,是从日本的俄国研究者昇曙梦所著的《劳农俄国之文艺及文化》(1923年)一书中“苏俄的教育政策及其设施”一节编译而来。

常导之编著《比较教育》,有两个版本:(1)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11月初版,1931年4月再版,1934年4月3版;(2)上海新国民图书社1932年8月初版,含“俄的教育状况”。

常导之编《新中华比较教育》(高级中学师范科用),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出版。

训练总监部编译处译《列强之国民教育》,南京军用图书社1932年版。分别介绍英、美、徳、法、意、苏等国的国情与教育。

庄泽宣等著《世界教育新潮》(东方杂志社三十周年纪念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12月出版。含“苏联的教育思潮”(范寿康作)。

孙百刚编辑《各国教育制度及概况》(民丛3-46),1934年出版,包括德、法、英、美、苏联、日本六国之教育制度及其概况,苏联教育甚详。

钟鲁斋著《比较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9月初版,1936年2月再版,1938年12月三版(大学丛书)讲述美、英、苏、意、法、徳、日等国教育的演进及现况等。第四章为“苏联教育之演进及其状况”。

庄泽宣著《各国教育新趋势》,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9月初版,含“欧游教育印象”。

董渭川著《欧洲民众教育概观》,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出版,含“苏联文盲扫除记”。

李之欧著《各国师范教育概观》,上海商务1927年出版(师范丛书)。

常导之编著《各国教育制度(上、下册)》(大学用书),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

赵演编译《六十七国教育制度一览》,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

教育杂志社编《欧美之义务补习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出版(教育丛书)。

上述比较教育著作大致有三种体系,一种是以国别为单位,逐国全面介绍该国各种教育情况。常导之(道直)的《各国教育制度》可以作为代表。它分别介绍了俄、意、奥、丹、土、日、瑞、比八国教育概况。一种是教育类别体系,分门别类介绍各级各类教育。以《新中华比较教育》(高级中学师范科用)为代表。该书以幼稚教育、初等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补习教育、成人教育为主题,对较有影响的十国教育制度加以比较,包括俄国教育。再一种是综合体系,既有国别教育的叙述,又有各级教育比较,以国别叙述为主,称为折中法。钟鲁斋的《比较教育》(1935),孙百刚的《各国教育制度及概况》(1934)属于此类。钟鲁斋认为苏联学校组织、学制系统、教育方法与理想为世界教育史开一新纪元,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是平等化、民族化、生产化。该书是20世纪30年代后中国大学比较教育课程的主要教材。[212]孙百刚的书介绍德、法、英、美、苏联、日本六国之教育制度及其概况。他总结道:

在教育上德法为大陆派之代表,其制度当为欧陆诸国所效行;英美则自成一系,而为广袤之属地及南美诸邦所取范;苏联则别树一帜,以社会主义的教育新上成功之路;日本则以法为形式,德为精神,运用英美之人材与方法,而得显著之成效……有关苏联与日本的叙述较详:前者根本推翻旧制度创一新格局,姑不论其制度本身之如何,其改革之勇气与决心,诚足令人兴起;后者……该书分别介绍六国的教育行政与组织,初等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

(二)外国教育史中的苏俄教育介绍

一些教育学者通过翻译和著作大量地介绍了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如雷通群著的《西洋教育通史》和姜琦著的《现代西洋教育史》都是较早系统介绍西方教育思想的著作,这两本书对苏俄教育的理解有以下特点。

首先,两书作者都确定苏俄教育是共产主义的教育。雷通群认为苏俄是实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典型国家,可视为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较有体系的代表,姜琦明确说明“徳意法英美诸国的教育现状无一不是与苏俄的教育现状相对立的”,他们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只谈进化,不谈革命。他们介绍欧战后俄国的教育改革,“尤可特别纪录”,依照马克思主义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国家,根本推翻旧的制度。雷通群还介绍了两位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家,他们有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与理论。其中一位就是苏俄平克微支的教育学说,包括平克微支的略传及所著《苏俄新教育》(1929)一书,涉及教育上的各种问题,范围广泛。

其次,两书都肯定了苏俄新教育较旧俄教育的进步。雷通群介绍苏俄宪法保障劳动者有享受教育的实际机会,对于劳动者与平民给以一般免费的教育。根据不劳不得食的主义,教育宗旨是“学校养成目的的人是快活、健康、耐于劳动且有团体生活习惯的、了解自己在自然与社会上的地位并知如何始适于时势的进运,为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为劳动阶级的理想之坚决的拥护者,及共产社会之有为的建设者”。教育改革有以下几项:学校彻底驱逐宗教的势力,认许异民族之设立与异国语的学校,男女共学,设置新学校。

再次,两书都介绍了苏俄新学校系统。包括学龄前教育、儿童教育、职工教育、政治教育、研究院、博物馆及美术陈列馆等。统一劳动学校、职业学校统称社会教育,且作义务教育实施。学校采取的是劳动本位主义的教育。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两作者对苏俄教育的评价,可代表当时一部分国内教育者对苏俄教育的看法。雷通群对社会主义教育的总评是“虽有优点,但亦有重大的缺点”。优点是指出资本主义的社会观的弱点、“欲与增进人类最大多数的无产阶级之福利观念形态即社会主义代之”,有合理之处。他认为短处是“根本思想谬误”,他对哲学上采用唯物主义、实证主义持否定态度,认为阶级斗争谬误。而姜琦的教育史着重叙述、评价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西方自然的教育、新个人的教育、作业的教育、文化的教育等各派的教育哲学理论,并对欧美和苏联教育的现状作了比较。他认为,从教育史上看,各时代的教育实际上是一主义与另一主义的斗争。最后认为“俄徳的立场主张都是互相对立着同时又可以互相消解而达到一个综合的地位”,我们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很诚恳地希望俄、徳两国及其他各国的教育学者们互捐成见,互相提携,为教育学自身及教育自身计,求出一条光明之道,使利益臻于完全严密的境域而变成为真正的教育科学及为全体或一般人类计的教育”。即抛弃主义之争,而只考虑教育本身的问题。说明他是抱着中立的态度,去看待苏俄教育。

(三)研究专著中的苏俄教育

这一时期,从1927年顾树森编著《苏俄新教育》起到1937年,介绍苏俄教育的翻译、撰写的专著大约平均每年两本。据笔者目前查阅,主要有以下几种:[213]

顾树森著《苏俄新教育》(1927,欧游丛刊);[美]尼林著,杜佐周译《苏俄的教育》(1927、1928);[美]尼林著,许崇清译《苏俄之教育》(现代教育名著)(1928、1931);[美]尼林著,潘梓年译《苏俄新教育》(1928、1929);王权中编《苏俄教育概观》(1929);英国教育视察团编著,王西征译《苏俄的活教育》(1929);[美]威尔逊著,易鸿译《苏俄新学校》(1930);[美]威尔逊著,张友松、周谷城译《新俄的教育》(1931);[日]仲宗根源和著,金溟若译《苏俄新教育之研究》(1930);[日]山下徳治著,祝康译《新兴俄国教育》(1931、1933);[日]山下徳治著,朱一民译《苏俄新兴教育》(1932);蔡葵士(Charques)著,张迪虚译《苏俄的教育》(1933);张任远著《苏联的教育》(1933,申报丛书第25种);史美煊编《苏俄新教育概观》(1933,师范小丛书);日本苏联问题研究所编《苏联新教育大观》(1934);[苏]平克微支著,丁时译《苏俄新教育》(1934,世界新教育丛书。据美国康慈〈Counts〉的英译本转译);[苏]平克微支著,卢哲夫译《教育学新论》(1935,据日本苏俄问题研究会译本转译);[苏]平克微支著,尚仲衣译《苏联的科学与教育》(1936);[苏]莫利考夫等著,张郁光译《苏俄性教育的理论与实际》(1936);[美]S·N·哈尔柏著,马復、曹建译《苏联公民教育》(1937)。

这些专著的主要内容为:

1.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苏俄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

如美国人尼林(Scott Nearing)所著《苏俄新教育》,分别有潘梓年、许崇清、杜佐周的三个译本,被许多介绍苏俄教育状况的编著者引用。笔者试以潘梓年译本为个案,由此书可以窥见苏俄教育在中国传播的内容概况。其章次简介如下:


第一章:过去教育的黑暗。沙皇帝国政府压制文化运动,教育只是为特权阶级的,入校的只有一小部分俄国儿童,限制教授课目,教员薪水低劣,学生常受检查。

第二章:苏维埃的教育方案。革命后第一个努力就在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可能,即“一个单纯的绝对通俗的学校”,没收教会学校。地方管理教育事务,既教育儿童学校,也弥补教育在沙治时期失去入校机会的成人。

第三章:校前教育的工作。三岁到八岁的儿童的教育,包括幼稚园,育婴室,运动场,讲故事,远足和旅行,小孩的文字预备。

第四章:劳动学校。8岁到15岁的儿童的教育,劳动学校或七年学校所授的功课。

第五章:职业学校。15岁到18岁或19岁儿童的专门训练,旨在训练出熟练能干的工人。

第六章:高等教育的各种制度(高等专门学校)。招生对象为18岁左右毕业于群众学校的学生,为有某种专门兴趣并且显出能够因受专门训练而获益的学生,大学,研究所。

第七章:对于教材-学程的实验。建筑在人类劳动的研究和参加上,是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和在世界中所做的事物。

第八章:对于教学法的实验。校中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实验地去做,拿来工作的问题须要取于学童的正常生活,课程是以生活行动为中心的学组法。

第九章:学生组织。对于现存教育制度最激烈的教育实验,介绍了学生组织的类型,具体实施状况,基于的教育原理是使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中有用的成员。

第十章:教育劳动的组织。把工业的组合原则应用到教育界,职能是提高他们职业上和文化上的标准,因提高教育的标准和改进社会组织而提高本地方的文化水准。

第十一章:为工人而设的高等教育。补习学校,或工业学校,为从没有受教育机会的工人而设的高等专技学校。

第十二章:单一化的教育。宗旨是扩大人民的生活经验,所以教育根本上是为儿童的,社会教育必须预备儿童在他当时的环境中能尽他的功能,并要他改进,以人类文化的全景开示儿童,使其在生活上胸襟开拓。

第十三章:社会化的文化。人人都能自由吸取文化,以达文化的社会化。


该书结构严谨,内容翔实。苏俄较旧俄的教育制度有明显优势,这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处于当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对峙中,一个美国作者仍对苏俄教育给以较客观的评价。对苏俄从学前教育直到高等教育都作了具体介绍,使国人对苏俄的教育原则、学制有了大致了解。尽管有一些地方对苏俄教育的理想持怀疑态度,但整体上还是欣赏和仰慕苏俄教育改革的新生和朝气的。这对我国导入苏俄教育有积极导向作用。

2.归纳了苏俄教育的特点

如顾树森一书认为“苏俄新教育的制度和方法,可算是世界上最新的教育”,并从中归纳出重要几点,代表了苏俄教育的特征:


苏俄的教育制度是绝对平等而没有阶级的。

苏俄统一劳工学校中最注重劳动工作,并注意于生产方面。

苏俄统一劳工学校的组织完全做成一种共同生活团体。

教授法和组织法最新在于取材于社会上实际状况。

苏俄的教育政策是绝对提倡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和方法最注重工作和生产。

苏俄竭力注重成人教育设法廓清不识字的民众。

苏俄对于旧有的文化主张保存利用调和而不主张绝对废弃。

苏俄的教育是绝对废除宗教教育不容留有存在的余地。

苏俄教育的上述特征对我国当时趋向民主、科学、大众的教育改革无疑具有惊人的魅力。这也是当时许多编著者转向学习苏俄教育的一个主要原因。


笔者查阅上述专著内容后,发现有以下较明显的特点:

其一,编译者对苏俄教育大都持欣赏和钦慕的态度,看到苏俄教育取得巨大变化,认为值得借鉴。这在译著的前言或后记中随处可见。如译者对美国和苏联的社会教育作比较时,赞扬苏俄教育。“苏俄的教育方法值得介绍,曾译过杜威的《明日之学校》,和《苏俄新教育》所写出的设施和进程看,苏俄教育的社会化,生活化是后来居上了,觉得苏俄的教育法拿来借鉴救国的可能性要比较大些。”[214]对苏俄教育方法的革新也由衷赞叹。学习俄国,要:“根本来从新的方面着手,……请看俄罗斯自新教育政策实施以后,在各方面所收的效果的伟大,就知道了。从根本上入手,要打破奴隶式的教育,注入式的教授,使学校社会化,学生劳工化,思想解放化,研究自由化。”[215]甚至明确提出了摈弃资产阶级的教育学,而转向学习社会主义教育学的代表苏俄教育学。“布尔乔亚(资产阶级——笔者注)教育学的非现实性,现在在中国已有事实证明了。很明显的,在我们中国这样的——帝国主义经济政治的双层高压的社会里,教育的生路,是要向着苏俄的新兴教育的路途走去。”[216]另有人说:“现在世界上教育的一般领导权,似又有了移动,而摇摆于美国与苏联之间。对于这个致力于教育实际,活跃于教育理论的新兴国家之教育文化活动似乎不容我国教育研究者再度忽视。”[217]

其二,在导入苏俄教育的论著中,都或多或少地提及苏俄教育的依据为马克思主义。阐述最详尽,重点最突出的要数《苏俄新教育之研究》一书,该书序言说“苏俄是最忠实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新俄罗斯的教育事业,无论如何不外乎是马克思主义的表现”。

该译著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研究教育,把其看作苏俄教育的基础。第一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与教育的关系。作者首先表明研究苏俄新教育的态度,必须要根据马克思主义。接着以历史唯物主义阐述了教育意义的变迁,从原始公产制、私有财产制到国家制度的产生等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最终马克思将拯救人们回到平等的社会。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依科学的方法,努力去发现社会进化的法则”,建设了他的学说体系的唯物的历史观。最后,书中归纳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和“无产阶级文化”观。教育观是:对于一切的人处以平等的劳动义务,一切儿童的公共教育免费,工业生活与教育的结合,逐渐废止都会与乡村的区别。无产阶级文化立足于唯物史观,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的界限的扩张,即不仅限于革命,也指文化斗争,并且矫正了“教育与政权脱离”的观点。后几章也重点阐述俄罗斯教育是怎样实现马克思的这些思想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苏俄教育理论是怎样体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

另外,苏俄教育家平克微支的教育理论成为这一时期引入的重点。在比较教育、教育史中都有提及,他的教育学著作《苏俄新教育》、《教育学新论》等被翻译介绍到国内。平克微支的学说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阐述教育的基本问题,代表当时苏俄教育理论的研究状况。

(四)各类期刊对苏俄教育的介绍

教育专业杂志《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等对苏俄教育的宣传力度都较之前期有了很大进展。而尤以《教育杂志》为突出。它从办刊之始的宗旨之一就是“传播现代世界教育思想”,纵观它的栏目,介绍外国教育思想一直是其固定栏目之一,创刊时即注意广泛介绍外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潮和各国教育制度,从最初的“海外通讯”、“译栏”、“世界教育新潮”、“世界教育杂讯”到改版后的“世界著名教育杂志摘要”、“各国教育”,可谓是保留“栏目”,这也是《教育杂志》的特点之一。并且,它的发行量较大,1985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称其为“对当时教育界人士、教育理论和实践起过重大影响”的刊物。30年代苏俄教育在其外国教育介绍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除去1932年至1934年8月休刊,该刊译介苏俄教育的主要文章有:

《教育杂志》译介苏俄教育文章举要(1927~1937年):

除了“世界教育新潮”栏对苏俄教育理论作详细介绍外,该杂志的“世界教育杂讯”也对苏俄教育及时作短讯报道,如31卷“苏俄教育之最近趋势”(2号),“苏俄学校之历史教学”(2号),“苏俄举行教育总动员”(3号),“苏俄儿童教育之一瞥”(7号),“苏俄实行强迫教育运动之周年成绩”(11号),“苏俄政府增加大学专科学生津贴费之决议”(4号),“苏俄文字改革之成功”(10号),“苏俄师资之缺乏”(12号),“苏俄学校助进社会计划之实现”(5号),“苏俄劳动妇女夜校之新计划”(9号)等。

《教育杂志》对苏俄教育的介绍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关注苏俄教育改革的成绩,如扫除文盲、职业教育、破除宗教的习惯、培养适于新俄社会的公民、成人学校、成人农工的教育、图书馆教育、出版事业、其他成人教育的事业等。“每一实验场似为一社会之中心,学生对于他人之生活,无不表示极浓厚之兴趣。教师与学生对于将来抱极大乐观,故皆踊跃从事。”“故无论马克斯教育哲学之价值如何,然苏俄实验学校在教育上之贡献”应加以注意也。“此种实验场之工作,其价值究竟如何,在最近将来恐尚难断言”,但苏俄教育的质和量方面的成绩是客观存在的。《苏俄教育之理论与实际》的作者发表评语:“苏俄教育从宗教之掌握中夺回,确系其一大进步。我们看到他的文盲之减少,便是一种显然的例证。苏俄教育注重所谓社会人之完成,注重所谓的社会的劳动者之完成,注重所谓生产之完成,凡此皆其教育着重实际之方面,其成功实有可观。”

第二,从资料来源看,以翻译为主,几经转手,多为从日本、美国或者欧洲转译而来。即使作者著述,参考书目也并非来自苏俄本身。任意查阅,即可发现这一现象。有的转译日本,如升曙梦氏所著的“劳农俄国文化之文艺及文化”一书,来自日本科学社(Nanka社)出版的《苏联教育的全貌》(ソヴエト教育の全貌);有的译自欧洲,如注明“此节系平克微支一文之全译,原文见柏林出版的Ost. Europa杂志”[218];有的来自美国,如美国《教育行政与管理》杂志(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upervision)、《教育评论》(Educational Reviews)月刊,等等。

第三,欲借“他山之石”,来改革中国教育。译介者表现了强烈的发达本国教育的热望,期望“中国民族很需要用苏俄同等的热诚来改良一种教育制度以适合于中国的新生命和新需要”(加着重号)[219],号召学习苏俄教育,“苏俄对于教育之注重,不尚空论,专求实际,颇足为吾国教育上之参考”。[220]但是借鉴要适合我国国情,如何使苏俄教育本土化是教育研究者所追求的目的。以下引述表现了这种观点:“教育不能离开现在,不能离开吾人所生息的环境,这是当然无可否认的。”“俄国有俄国的环境,在俄国能施之有效,但是施诸他国便未见得有效了”,对我国教育制度进行商榷,应立足吾国之天地,吾国之环境,吾国之立场,“万变不离其宗”。[221]

第四,重视及时报道苏俄教育状况。表现在设有专门撰稿人。如曾绳点是《教育杂志》俄文类教育杂志摘要者之一,他毕业于俄国莫斯科中山大学,任上海市教育局第三科科长;另一人为尚仲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广东劝勤大学教授。两位专门撰稿人的摘要短小精悍,及时反映了苏联国内教育动态和国外的苏联教育观。

除了《教育杂志》大量登载译介苏俄教育的文章外,其他许多刊物也均有涉及,充分显示出这一时期导入苏俄教育的高峰状态。以钟鲁斋著《比较教育》介绍苏俄教育一章中的参考书目为例,可以窥其一斑:

祝康 :《俄国苏维埃学校的社会工作》(中华教育界19卷7期)

钟鲁斋:《中苏两国之社会背景及其教育问题》(民族杂志1卷9期)

罗廷光:《最近俄国教育之综合的观察》(中华教育界20卷7期)

钟道赞:《苏俄之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143期)

蔡葵士:《苏俄的教育》(社会与教育5卷15期)

徐伯康:《苏俄教育最近之改革》(中华教育界20卷12期)

葛承训:《苏俄幼稚园教育法》(儿童教育3卷4期)

蒲普诺夫:《苏俄的教育制度》(社会与教育18期)

涤尘:《苏联的生产教育程序》(中华教育界20卷9期)

程其保:《欧洲教育观察谈(三)》(时代公论58号)

衡忱:《苏俄的儿童及其读物》(中华教育界9卷12期)

熊洁:《苏俄的教育》(申报月刊2卷3号)

陆景模:《苏俄的学校前教育》(中华教育界19卷11期)

教育研究(50期)广州中山大学苏联第一五年教育计划专号

胡仲持译:《苏联的文化革命》(东方杂志30卷2号)[222]

此外,当时的一些游记也含有介绍苏俄教育的内容。如,戈公振的《从东北到苏联》(1935年)提及苏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的一些教育状况,包括社会教育、职业教育(艺徒学校、补习学校等)。胡愈之的《莫斯科印象记》,1931年初版、1932年5版(社会与教育社丛书之一)。该书在序中说“十月革命产生了许多奇迹,而就我所见,最大的奇迹是人性的发见”[223]。他参加莫斯科与列宁格勒两城旅馆业劳动者竞赛大会,访问苏联对外文化协会总部,参观莫斯科市郊新工人住宅区、乡苏维埃和两处医院。晚上参观中央电报局,并参加近郊少年先驱(少先队)大会,参观共产主义学院,拜会著名的经济学家瓦尔加教授和中国问题专家沃伊丁斯基教授,顺道参观中央图书馆。还介绍了文艺者的“家”、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少年先驱大会、巴尔干小朋友、托儿所、生活教育、劳动教育、一个小学校等。

(五)苏俄教育进一步传播的特点

如上所述,这一时期是建国前导入苏俄教育的一个高潮期。苏俄教育取得巨大成绩,人们从中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前景,希望研究苏俄教育。传播主体从前一时期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向了教育官员或教育学者。而且对苏俄教育从一般介绍到专门研究。又由于苏俄教育理论依据的哲学基础,使中国的教育学从经验论开始向唯物论转变。

1.传播主体的转换

20、30年代出于民族主义的迫切需要,中国放弃了单一模式的模仿做法,而采用了“折中式的借鉴”,强调对外国教育的兼收并蓄。[224]教育官员开始瞩目苏俄教育的成就。如蔡元培亲自为朱一民的译本封面题写书名“苏俄新兴教育”。以蔡元培历史上的政治地位、社会联系、个人声望,可想而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使教育界愈益关注苏俄教育。另外如译介尼林“苏俄新教育”的许崇清、潘梓年都曾担任教育行政职位。许崇清,广东番禺县人。曾赴日本留学。1923~1927年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1931年,1934年,1951年曾出任中山大学校长。而潘梓年1929年负责创办华南大学,任教务长。又如姜琦曾留学日本、美国,回国后先后任多所学校校长、系主任、教务长等职。

苏俄教育亦成教育学者的研究热点。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著名比较教育学者王承绪先生在1935年、1936年曾译介苏俄教育文章,刊登在《教育杂志》上。笔者有幸采访王先生,据他回忆,当时认为苏俄教育先进,非常想留学苏俄,去亲眼看看那里的教育状况。这可以代表当时一部分教育者的观点和愿望。还有如顾树森、常导之(道直)、庄泽宣、钟鲁斋、罗廷光、邰爽秋这些在当时致力于教育研究的教育者,都曾著文介绍苏俄教育。

传播主体转向教育官员或教育学者,从理论到实践,扩大了苏俄教育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影响面,这是前一时期的导入主体所不具备的优势。他们可以使苏俄教育经验付诸现实,或者借鉴吸收其理论原理融入中国教育学理论。

2.从一般介绍到专门研究

和传播主体的转换相对应,对苏俄教育从一般介绍到专门研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介绍教育概况到介绍教育理论。20年代初期,苏俄教育处在摸索阶段,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我国从具体介绍其教育事业到翻译、编著其教育理论,如《教育学新论》、《苏俄新教育》,以至中国自己著作的《新教育大纲》、《现代教育原理》,在与中国实际结合中,不断本土化。第二,研究苏俄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详细介绍苏俄教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并且对其如何指导教育理论作了阐述。在和其他欧美教育作比较分析时,深刻地指出其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依据的哲学基础不同。第三,进行比较研究。在上述比较教育的著作中,都把苏俄教育作为世界教育的一种和他国加以比较,期刊中也有不少比较教育的文章。第四,这一时期除了译介苏俄教育的现状外,开始由纯粹介绍到结合国情剖析其利弊。较具代表性的为《苏俄最新生产教育学说之概要及其批判》[225],作者就苏俄的教育学说及制度提出数点,给予评析,如“学校灭亡论”、苏俄生产教育学说等。

3.促进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转变

苏俄教育理论的导入使中国教育学从经验论开始向唯物论转变。以经验论为标志的美国实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几乎同时传入中国。20年代,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教育学建构模仿吸收美国教育理论处较多。而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29)和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1934)则以苏俄教育学建构为取向。这种教育学以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

在这两本书的注释或附录中,都引用了苏俄的教育著作,并且阐明了其唯物主义的倾向。如《现代教育原理》注明引用了《苏俄新教育之研究》([日]仲宗根源和著、金溟若译)和《新兴俄国教育》([日]山下徳治著、祝康译)。作者以为,教育原理是意识形态之一,“不是人类的意识决定其存在,而是社会的存在决定其意识”。[226]这里引证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陈元晖先生认为《现代教育原理》是30年代出版的具有与《新教育大纲》相同倾向的教育学著作,并曾作为他在上海国立暨南大学讲授教育原理时用的教材。[227]这两部著作影响和教育了很多读者和青年,使他们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熏陶。

苏俄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主渠道,社会主义苏俄的教育实践成为先进的中国人认识马克思主义及其教育思想可资借鉴的现成的具体榜样,这既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亦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正面作用是通过苏俄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更为便捷和直观,减少了摸索的代价;负面影响是苏俄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自身也在探索之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是否真正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是否正确,这些都是在导入和借鉴中需要考虑的。而且,尤为重要的是无论学习哪国的经验,都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使之本土化。

注释

[1] 《浙江潮》1903年第3期。

[2]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51页。

[3] 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I》,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6页。

[4] 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上),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页。

[5] 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I》,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5页。

[6] 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I》,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3、234页。

[7] 《天义报》1908年第16-19期。

[8] 《天义报》1908年第15期。

[9] 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I》,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5页。

[10] 《浙江潮》1903年第8期。

[11] 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上),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0页。

[12] 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上),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15、416、305页。

[13] 高军等:《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3页。

[14] 高军等:《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4页。

[15] 高军等:《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150页。

[16] 转引自王守常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页。

[17] 高军等:《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8-99、100页。

[18] 高军等:《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1、60页。

[19] 高军等:《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2、82、63页。

[20] 王永祥、高桥强:《留学日本时期的周恩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页。

[21]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9页。

[22]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9页。

[23] 戚谢美、邵祖德编:《陈独秀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343、340页。

[24]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78-379页。

[25] 水如:《陈独秀书信集》,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348页。

[26] 戚谢美、邵祖德编:《陈独秀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27]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7、68页。

[28]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79页。

[29] 戚谢美、邵祖德编:《陈独秀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页。

[30]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0页。

[31]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90页。

[32]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39页。

[33] 陈独秀:《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6页。

[34]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0页。

[35] 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页。

[36]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8页。

[37] 陈独秀:《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92页。

[38] 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9页。

[3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40]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思政教研部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育部分),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41] 华德韩:《邵飘萍传》,杭州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182页。

[42] 华德韩:《邵飘萍传》,杭州出版社1998年版,第188页。

[43] 转引自冯秋香硕士学位论文:《近代中国导入苏俄教育探析》(打印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2003年,第15页。

[44] 华德韩:《邵飘萍传》,杭州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190页。

[45]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2页。

[46] 许崇清:《许崇清教育论文集》,《中山大学学报》1981年论丛,第3页。

[47] 许锡挥编:《许崇清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101页。

[48] 许锡挥编:《许崇清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

[49] 许崇清:《许崇清教育论文集》,《中山大学学报》1981年论丛,第6-7页。

[50] 许锡挥编:《许崇清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第8页。

[51] 许崇清:《许崇清教育论文集》,《中山大学学报》1981年论丛,第98页。

[52] 许崇清:《许崇清教育论文集》,《中山大学学报》1981年论丛,第100页。

[53] 许崇清:《许崇清教育论文集》,《中山大学学报》1981年论丛,第278-280页。

[54] 许崇清:《许崇清教育论文集》,《中山大学学报》1981年论丛,第282-283页。

[55] 许锡挥编:《许崇清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2页。

[56] 林砺儒:《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与国民教育》,《新中华》1943年第1期。

[57] 林砺儒:《从批评中学新法令说到未来的改造》,《教育杂志》1934年第24期。

[5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林砺儒教育文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8页。

[59] 北京师范大学编:《林砺儒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60-364页。

[60] 北京师范大学编:《林砺儒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60-364页。

[61] 林砺儒:《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与国民教育》,《新中华》1943年第1期。

[6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林砺儒教育文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9页。

[63] 林砺儒:《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与国民教育》,《新中华》1943年第1期。

[64] 林砺儒:《中国教育与国难》,《教育杂志》1936年第26期。

[65]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林砺儒教育文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0页。

[66] 林砺儒:《师范教育问题随笔》,《教育研究》1979年第1期。

[67] 厉以贤:《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

[68] 林砺儒:《在社会转形期中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新华月报》1949年第1期。

[69] 林砺儒:《教育哲学》,开明书店1949年版,第80页。

[70] 林砺儒:《中国教育与国难》,《教育杂志》1936年第26期。

[71] 林砺儒:《民族建国与国民教育》,《新建设》1941年第2期。

[7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林砺儒教育文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7页。

[73] 林砺儒:《关于读经的意见》,《教育杂志》1935年第25期。

[7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林砺儒教育文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序言。

[75] 林砺儒:《了解少年儿童是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人民日报》1953年11月11日。

[76] 林砺儒:《教育哲学》,开明书店1949年版,第131页。

[77]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林砺儒教育文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0、231页。

[7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林砺儒教育文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1、6页。

[79]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林砺儒教育文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0-171页。

[80]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138、146、151页。

[81]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8、179页。

[82]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2页。

[83]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2页。

[84] 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陈望道文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18页。

[85] 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陈望道文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

[86] 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陈望道文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

[87] 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陈望道文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22-23页。

[88] 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陈望道文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

[89] 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陈望道文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18页。

[90] 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陈望道文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24页。

[91] 陈桂生:《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8-79页。

[92] 林砺儒:《教育哲学》,开明书店1949年版,第17页。

[93] 林砺儒:《教育哲学》,开明书店1949年版,第80页。

[94] 林砺儒:《教育哲学》,开明书店1949年版,第24页。

[95] 林砺儒:《教育哲学》,开明书店1949年版,第83页。

[96] 林砺儒:《教育哲学》,开明书店1949年版,第83、39页。

[97] 林砺儒:《教育哲学》,开明书店1949年版,第69页。

[98] 林砺儒:《教育哲学》,开明书店1949年版,第69、71页。

[99] 转引自陈麟辉:《留日运动与中国现代化》,《学术月刊》1995年第6期。

[100] 张允候、殷叙彝、李峻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前言。

[101]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教育统计”),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30页。

[102] 转引自张允侯、殷叙彝、李峻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2页。

[103] 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1册,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5页。

[104] 何长工:《勤工俭学生活回忆》,工人出版社1958年版,第47页。

[105] 霍益萍:《20年代勤工俭学学生在法受教育实况》,《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257页。

[106] 霍益萍:《20年代勤工俭学学生在法受教育实况》,《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259页。

[107] 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2册(上),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226页。

[108] 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2册(上),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210页。

[109] 陈毅:《我两年来旅法勤工俭学的实感》,《晨报》1921年8月17日-1921年8月19日。

[110] 培真:《我的工作感想》,《晨报》1920年12月28日。

[1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南开大学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一九一二年十月—一九二四年六月)》(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7-462页。

[112] 丁守和:《青年运动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第276页。

[113] 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1册,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528页。

[114] 湖南省博物馆历史部编:《新民学会文献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3页。

[115] 湖南省博物馆历史部编:《新民学会文献汇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5页。

[1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南开大学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一九一二年十月—一九二四年六月)》(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7页。

[11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南开大学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一九一二年十月—一九二四年六月)》(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1页。

[11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南开大学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一九一二年十月—一九二四年六月)》(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1页。

[1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5页。

[120] 张允候、殷叙彝、李峻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页。

[12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南开大学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一九一二年十月—一九二四年六月)》(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8-459页。

[12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南开大学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一九一二年十月—一九二四年六月)》(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9页。

[12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南开大学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一九一二年十月—一九二四年六月)》(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2页。

[12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南开大学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一九一二年十月—一九二四年六月)》(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0页。

[125] 李大钊:《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11页。

[126] 李大钊:《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127] 李大钊:《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84-285页。

[128] 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1册,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101-102页。

[129] 子晖:《留法俭学勤工两年来之经过及现状》,《时事新报》1920年11月23日、24日、27-29日。

[130] 《时报》1920年11月3日。

[131] 王若飞:《勤工俭学日记》,《中国青年》1961年第10期。

[132] 王若飞:《勤工俭学日记》,《中国青年》1961年第10期。

[133] 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336页。

[134] 《时报》1920年3月16日。

[135] 巴黎通讯社:《我国在法工人与学生》,《晨报》1919年9月27日。

[13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7页。

[137] 李维汉:《勤工俭学研究发端》,《湘潮》1920年第4期。

[138] 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60页。

[139] 《蔡林彬给毛泽东(1920年8月13日)》,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编:《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40] 子晖:《介绍工学世界社》,《时事新报》1920年12月23日。

[141] 周恩来:《劳动世界之新变动》,《益世报》1922年3月21日。

[142]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0-41页。

[143]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

[144] 转引自陆善怡:《周恩来在旅欧期间的理论贡献》,《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第78页。

[145] 李勤:《周恩来与天津〈益世报〉》,《历史教学》1999年第1期,第47-48页。

[146] 转引自胡华、王建初:《周恩来同志从“五四”到旅欧期间的思想发展》,《哲学研究》1979年第2期,第9页。

[147] 周恩来:《英国矿工罢工风潮之始末》,《天津〈益世报〉》1921年5月26日。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南开大学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一九一二年十月—一九二四年六月)》(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页。

[148] 李维汉:《回忆新民学会》,《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第9页。

[149] 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编:《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9页。

[150] 《蔡林彬的信》,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编:《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51] 转引自戴绪恭:《蔡和森的建党思想和活动》,《华中师院学报》1980年第2期,第15页。

[152] 杨再道:《张若名研究资料》,中国妇女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

[153] 徐特立:《徐特立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44页。

[154] 《毛泽东给文运昌的信》,1960年12月26日。转引自黄利群:《留法勤工俭学简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9页。

[155] 徐特立:《徐特立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8页。

[156] 以下是根据何长工《难忘的抗大岁月》编写,参见《光明日报》1981年6月25日第2版,引文不再加注。

[157] 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82页。

[15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33页。

[159]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7页。

[160]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4页。

[161]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7页。

[16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

[163]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页。

[164]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

[165]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4页。

[166] 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1页。

[167] 黄俊英:《二次大战的中外文化交流史》,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324页。

[168]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289-309页。

[169] 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3-261页。

[170] 丁钢:《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9页。

[17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261页。

[172] 如文中写道:“关于儿童及儿童作工问题,马格思每次主张儿童作工,但是万不可使其工作有害于发达智育体育,最紧要的就是要借儿童作工以代体操发达其身体,并造就儿童有科学技术之教育根基,使其理论与科学相联系,美术发达,经验增进,养成实事与理想的最调和的人才。”

[173] “要想把我们的同胞从奴隶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产劳动者全体结合起来,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国外国一切资本阶级,跟着俄国的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不可。”

[174] 《俄国教育近况》,《新教育》1卷1期。

[175] 蒋梦麟:《教育究竟做什么》,《新教育》1卷1期。

[176] 陶履恭:《俄国共产政府之教育法令》,《新教育》3卷1期。

[177] 张君劢:《第三种文明》,《解放与改造》1卷1期。

[178] 主要依据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三联书店1979年版;《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全国图书联合目录出版社1961年版;岭南大学图书馆编:《中文杂志索引》,岭南大学图书馆1935年版。

[179] 友琴:《俄国劳农政府治下的教育——“教育革命的实施,自由教育的创始”》,《北大学生周刊》1920年15号。

[180] 摘录如下:“假使我们不晓得为创造这种文明必须去认识,利用所有从人类旧时进化结出来的文明成分,那我们将永远一无所得。”“我们固用不着机械般地填塞,但我们仍旧必须运来重要的事实,好发达完成每个学生的记忆,因为倘若他不承受一个融会贯通了知识十足数目,共产主义将会减成像一个空洞的匾额,共产主义者也将是个不按实际而说大话的人,这些知识你不仅必须去融化,而更当将他放在你的批评之下,使你的脑筋中不致充满了杂乱而无用的东西,而使你的脑筋中增多了所有的事实科学,假若没有这些事实,在我们这个时代,也还没有沐过文化的人呢!”“一个共产主义者如只因脑子里装了些现成的事实,而并未作过那种分析和批评所有事实的很严重,很紧要,并且很困难的功夫,便自说是共产主义者,他必是一个极昏聩糊涂的共产主义者,这样虚浮肤浅的态度是最可悲。……自觉强制自己多知道一点,改组农业和工业是靠着近代科(技)与工艺的。”“建设社会,一定要以现代科学为出发点,而且倘若不承受这个科学,你的共产主义不过是一个空名。”“共产主义的德律,是为阶级斗争用的,是为聚集所有的劳动者去反抗各类的掠夺。共产主义少年团教导,少年人必须时常将他的训练,教育和养成与反抗旧日社会的掠夺。”

[181] 陈独秀:《“五四”运动过去了吗?》,重庆《政治评论》1938年5月15日,第8-9页,转引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487页。

[182] 原载Current History, May, 1920,徐甘棠译:《劳农俄罗斯之再造》,《新教育》3卷2期。

[183] 《俄国与儿童》,《妇女评论》1卷3-6期。

[184] 陶愚川:《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现代部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185] 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4-6页。

[186] 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56-64页。

[187] 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6-17页。

[188] 洪秀成:《瞿秋白访问苏俄纪略》,《新闻战线》1980年第10期。

[189] 李喜所主编:《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4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190]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页。

[19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94页。

[192] 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前言。

[193] 刘志强、张学继:《留学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194] 陈三井编:《勤工俭学运动》,正中书局1981年版,引论第7页。

[195] 《吴玉章君在四川留法预备学校之演说》,清华大学中共党史研究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2册(上),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55页。

[196]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5页。

[197] 萧超然:《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62-363页。

[198] [日]石川祯浩:《维金斯基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渠道》,《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199] 谈方:《论前苏联对创建黄埔军校的贡献》,《汕头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200] 李丹阳、刘建一:《霍·多洛夫与苏俄在华最早设立的电讯社》,《民国档案》2001年第3期。

[201] 原文为:“教员不信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学原理不适用于俄国。它只是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的理想。俄国的共产主义在理论方法,无论如何主张,在过去的实验期内,关于教育方面,在世界知识界,并没有什么贡献,这是可以断言的。就是就俄国普及教育事业而言,已达学龄儿童,受过教育的,也还不满三成。而且未受教育者的比率,并不见得比帝制时代好多少。这不能不算是国民教育的悲观。卢纳察尔斯基的政策只是一种设想。”(《劳农俄国之教育概观》,《教育杂志》15卷3号)

[202] 美国历史学家尹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说,“尽管马列主义基本信条所描绘的各取所需的乌托邦,同中国某些相信大同世界即将到来的造反者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共鸣,但它强调的阶级斗争,武装推翻当局与儒家强调协调、崇尚等级制度是截然相反的,因而比起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如民主代议制政府等,更让传统的中国人感到光怪陆离”。([美]尹佩霞著,赵世瑜等译:《剑桥插图中国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207页。)

[203] [美]尹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赵世瑜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页。

[204]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上册),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68-71页。

[205]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上册),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20页。

[206] 如作者在介绍苏俄的教育状况之后议论说:“俄国的学界较革命以前是大有活气,恐怕我们中国自命为稳健政府的教育设施还要输他一着呢?老实说起来恐怕还不只一着,实在是够不上与他们比较的。诸君,我们中国人有骂劳农政府的资格吗?我们民国成立了七年,究竟作了什么东西出来?”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1集(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2页。

[207] 贾泽林:《苏俄哲学研究在中国》,《江海学刊》2000年第5期。

[208]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5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6-17页。

[209] 郭为藩主编:《“中华民国”开国七十年之教育》(上),台北广文书局1981年版,前言第1-2页。转引自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210] 王义高:《苏俄教育》,顾明远等主编:《世界教育大系》,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6-235页。

[211] 主要依据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949》(教育·体育),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图书馆1979年版;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图书总目1912-1949》,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年版;浙江图书馆古籍部藏书。

[21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10),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47页。

[213] 主要依据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教育·体育)》,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图书馆1979年版;浙江图书馆古籍部藏书。

[214] [美]尼林:《苏俄新教育》,潘梓年译,上海北新书局1928年版,序言。

[215] 王权中编:《苏俄教育概观》,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版,序。

[216] [日]山下徳治:《苏俄新兴教育》,朱一民译,上海黎明书局1932年版,前言。

[217] [苏]平克微支:《苏联的科学与教育》,尚仲衣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后记。

[218] 杨人鞭:《苏俄教育之理论与实际》,《教育杂志》20卷11号。

[219] 邱大年等:《克伯屈的苏俄教育观》,《教育杂志》第21卷9号。

[220] 于化龙:《苏俄之实验学校》,《教育杂志》第20卷7号。

[221] 杨人鞭:《苏俄教育之理论与实际》,《教育杂志》20卷11号。

[222] 钟鲁斋:《比较教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72-174页。

[223] 胡愈之:《莫斯科印象记》,新生命书店1932年版,序言。

[224] 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

[225] 常导之:《东方杂志》30卷14号。

[226] 钱亦石:《现代教育原理》,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4页。

[227] 陈元晖:《中国教育学七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