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的教学重心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的教学重心研究

时间:2022-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寻找心灵的碰撞,舍此不能收到尽如人意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所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的着力点所在。心灵的碰撞之实现依赖于其在学生中存在的可能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用的认同。教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的动机有强弱之分。[4](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师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是:把理论讲深、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的教学重心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师的着力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寻找心灵的碰撞,舍此不能收到尽如人意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所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的着力点所在。要想使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化为他们自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前提条件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在和教师的思想交流、理论共鸣的过程中加深对教材、课堂知识的领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寻找心灵的碰撞的必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是公共课。公共课的特点是:学时少,内容多。这就会遇到是否将理论讲深、讲全、讲透的问题。面面俱到、浅尝辄止肯定会失去教学的针对性,不受学生的欢迎。挑深奥的问题讲,有时学生又会觉得枯燥、乏味、晦涩。取中间状态——既形象生动又详略得当,从理论上是行得通的。因为这样既让学生有自学的余地,将容易看懂的原理留给学生自学,又把重点的原理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关注、思考这些问题,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换言之,这是一种介于全面的理论和个别的现实之间的方式。搜狐论坛上曾出现过一个学生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方式的帖子,他写道:“我觉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理论学生不喜欢,不讲理论学生也不喜欢。前者学生说,天空好大啊,好像什么也没有。后者学生说,去,我小学就知道了。”所以,应该避免这位学生说的两个极端,这就需要寻找心灵的碰撞。

二、寻找心灵的碰撞的可能

心灵的碰撞之实现依赖于其在学生中存在的可能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用的认同。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有用。如果你能真切地领悟哲学的精髓的话,它是会积淀在你的骨子里的。会影响你对事物的看法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早在1999年,《哲学动态》的记者就策划了一个问卷,在武汉大学和南开大学做了小范围的调查,了解学生对哲学状况的认识。其中一个问题是请学生谈“你希望哲学能够帮人解决哪些问题”,在所回收的167份有效问卷中,“有131位同学选择的是‘更加理性地思考和行动’;120位同学的选择是‘追求智慧的生活境界’;106位同学选择的是‘明确人生的目的与意义’;72位同学选择的是‘提供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71位同学选择的是‘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技巧’。”[1]

三、寻找心灵的碰撞的前提

教师投入工作的热忱是心灵的碰撞得以实现的前提。教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的动机有强弱之分。前者是崇高的,后者是卑微的。前者以育人为动机,后者以谋生为动机。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对其所从事的活动的意义认识得是否深刻,决定着其从事该项活动的动力性的强弱。一个古老的寓言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人路过某个建筑工地,问两位正在干活的工人:你们在干什么?其中一个人气愤地说:“瞧,从早到晚,搬这些讨厌的石头”。另一个人则自豪地挺直腰板说:“我们正在建一座圣殿。”第一个人把自己的活动目标定在很低的位置上,情绪消沉,没有活力。第二个人抱着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高高兴兴地投入工作。教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的动机、兴趣、积极性直接决定着其在教学中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地从事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潘光旦先生曾说:“第一流的老师是教人的,第二流是教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师一定要将自己的工作动机定位在“教人”上,才能有好的工作业绩。与此相应,学生对教师的期待也是很高的,他们期待教师的人格魅力,期待教师的文化底蕴,期待教师成为教人如何做人的导师,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北京广播学院2001级网络艺术专业的黄跃同学说:“教育教人如何赚钱,但最基本的是教人如何做人。”

四、寻找心灵的碰撞的操作

在以寻找心灵的碰撞为目标的具体教学过程中,以下几个操作层面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师必须注意的:

(一)教师对学生要尊重和爱护。教育是一项需要爱心的事业。学生希望教师有人情味,尊重学生,和学生成为朋友。处于闻道在先的位置上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同时,学生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是具体的、现实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这是真正的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性。“良好的教育一定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眼睛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2]

轻蔑和敌视学生是教师的大忌。教师应该用心去营造一种对学生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宽容。在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不能渗透情绪因素,否则就会有失公允。根据一些调查,学生也喜欢对学生爱护、宽容的教师。“我国学生喜欢的教师个性品质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性格方面,喜欢教师温和、开朗、活泼、耐心、幽默、有多方面的兴趣;

2.在品德和工作态度方面,喜欢教师公正、民主、大公无私、负责任、守信用、热心、认真,而不感情用事;

3.在学识和能力方面,喜欢教师有智慧、聪明、知识广博、教学有趣味、方法好、教学效果优良。

根据调查学生不喜欢教师的特点有:常常训人、要求过严、情绪不稳定、不耐心,缺乏同情心、过分严肃、服装不整齐、不和同学在一起,说话刻薄、偏爱,教学方法不好等。”[3]

总之,“教师一颗善良的心会发现学生许多的善意;教师自己美好的心灵会帮助自己发现学生更多的美好;教师只要明白自己多少经历过曲折的道路,就会更细心地引导学生;教师懂得人的心理潜能的力量,就会去鼓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尚处在后进的学生;在教师的主观上,永远没有埋怨学生不智的权利,只有探究自己工作之不足的义务;教师的责任心将驱使自己百倍地爱护学生的自信,并由衷地运用鼓励式语言、能行性语言:‘你能’,‘你行’,‘你可以大胆去试试’……只有出自心灵深处的语言才是有强烈感染力的。

学生的眼睛最愿意直视教师信任的目光,最不愿意看到、最希望避开教师轻视的眼光,事实上,避开仍消除不了他已受到的伤害。教师若能成为学生自信心的培育者、保护者,这是教师莫大的成功;教师若在教学过程中成了学生自信心的绞杀者,那是最不可原谅的过错,也是教师最大的耻辱,偶尔的伤害也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师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是:把理论讲深、讲透,征服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直面现实的问题,尽可能地提供出一个方法论的结论;注意理论性、知识性、针对性、方法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哲学理论在学生那里产生共鸣,实现心灵的碰撞。其中,了解学生的困惑是关键一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讲课的针对性。如讲矛盾问题的时候,把抽象的矛盾概念具体化,将学生置于一种具有两难性质的选择行为当中,如认真学习和考试突击,使其切实感受人在面临重大决策时的矛盾冲突,从而体会矛盾的真实内涵,并领悟哲学思维的深刻和无穷魅力。讲人的本质问题时,让学生设想,如果每个人完全脱离开自己的父母家庭、集体、社会会怎样?这样做能否行得通?这就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中领悟到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哲学命题。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要以寻找心灵的碰撞为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具备最基本的两个条件:深刻与真诚。在此基础上和其他条件相互配合,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领域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价值观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处于一定社会群体中的人们从价值主体的角度,基于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所共同形成的关于价值客体的作用、意义的总观点总看法,它表现为人们对于各种外在于他的价值客体的好或坏、正确与错误、是否符合人们的愿望等的判断、评价,和由此决定的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态度方式,是人们特有的应该希望什么和避免什么的规范性见解。价值观有社会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之分:社会价值观指特定的社会群体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个体价值观是特定的个体所具有的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具有设计和导向的功能,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走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它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以人为本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要区分我国科学发展观所说的以人为本和西方的人本主义,在此基础上才能应用好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准确全面地理解以人为本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指的是要以人为根本目标,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性战略。这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条件,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体贴人。保障人的权利,特别是保证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这里,有必要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理念与西方社会的人本主义概念做一下区分。

西方的人本主义,又译为人本学,关于人的学说,有三层含义:

一是指以费尔巴哈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人本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之一,以人为研究重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最高产物。同时又把人生物化。费尔巴哈因为害怕把庸俗唯物主义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为一谈,所以总是避免采用甚至反对使用“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并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本主义”或“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则”。他确认物质第一性,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从自然转化的有意识有理性的实体,是肉体与灵魂、存在与思维的统一体,并把人和自然作为哲学惟一的最高对象;认为人是感性的对象,人性、人的本质存在于人同自然和人同人的统一之中。车尔尼雪夫斯基受到费尔巴哈的深刻影响,并按照费尔巴哈的方式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他把自己的哲学著作命名为《哲学中的人本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尤其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在当时对于反对宗教和封建制度,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恢复唯物主义权威有着积极的意义,并构成了从机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中介。但是,它脱离社会实践、社会关系来研究人,不理解人和人的意识的社会本质,把现实的人的特征看成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还原为人的自然本性,实际上是把人生物化了。人本主义所理解的人是抽象的自然的人,而不是具体的社会的人。它关于唯物主义的表述是不确切的、肤浅的。

二是指英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席勒提出的试图以人或人格为中心来解释一切问题的哲学学说,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一个变种,是具有宗教色彩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席勒认为,人本主义包括实用主义,但不限于处在认识论阶段的实用主义,它侧重于人和人类事业在认识论中的中心地位。它强调事实和真理都是人造的,二者依赖于人的生活并满足生活的需要。强调宗教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心理本能,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真理。

三是指现代西方哲学中与科学主义相对应的,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研究重心的哲学思潮。它认为哲学不应当研究自然,或主要不是研究自然,哲学的对象是人本身。它包括:生命哲学、哲学人类学、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德国的唯意志主义。该学说强调人的一种非理性的盲目的生存欲望和冲动——意志。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概念不能等同于上述任何一种西方的人本主义。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言的。过去,我们习惯于以物和物力为本。比如说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以高校和工作为着眼点和归宿点,把会议文件等作为工作的指标,突出的是物而不是人。16号文件的全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大学生,是人,把人作为目的和考虑问题的核心。正如古代社会所提的以民为本是相对于以官为本而言的一样,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是相对于过去长期存在的以物为本的观念而言的。这里所说的人,不等于官,也不等于民,而是指所有的中国人。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领域中以人为本基本理念的应用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我国由人口大国变成人才资源强国,就要把人才作为推进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上。这就要求充分重视学校教育,在教育领域(含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域)中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育领域以人为本的主要内涵应当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来落实。自觉地在推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和谐进步,使培养目标共性要求的实现与个性优化发展和谐统一。二是办教育要依靠广大教师,教师教育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决定着教育的实效性,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精神生命的主动性。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学校中,学生是皮,教师和管理者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教育的三大任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都要为培养学生服务。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也要时刻注意这样的思路。学校培养人有很多方法,关键是要尊重学生、启发学生,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为所有学生服务。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方面,16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六个基本原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和改进创新相结合。这些思想对学校应该如何培养人提出了基本的要求,特别是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总之,在教育领域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要尊重学生、为了学生、依靠学生。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转变观念,锻炼培养自己和学生的亲和力,拉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学生的距离,改变学生对课程的逆反心理。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抓住这样的教学努力方向,才能从具体环节上改变原来的教学定式,采取一种崭新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成为一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注释】

[1]《学生眼里的20世纪中国哲学》,见《哲学动态》,2000年第4期第10页。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第32页,岳麓书社,2002年。

[3]赵鸣九:《大学心理学》,第34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4]张楚廷:《教学论纲》,第204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