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问题的操作化解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问题的操作化解读

时间:2022-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预期社会化危机反映了大学生社会化环境条件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了育人环境的问题,而育人环境之一就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问题的操作化解读可以从对大学生预期社会化的分析开始。基于政治文化“认同”的有效社会整合是现代社会制度正常运转的保证。以个人“自由”为由曲解“权利”,认同违反校纪、社会政治约束的言行。

导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问题的操作化解读

大学生预期社会化危机反映了大学生社会化环境条件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了育人环境的问题,而育人环境之一就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问题的操作化解读可以从对大学生预期社会化的分析开始。

教育环境劣化与大学生“预期社会化危机”

——基于“社会解组”背景下高校育人困境的思考

大学生预期社会化,即大学生群体通过学习,使个人的角色定位与社会的角色期待相吻合,实现个人成才理想与社会价值需求的一致,转化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准备过程。在考察大学生社会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教育环境劣化对大学生预期社会化的影响,进而探讨完善这一进程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大学生“预期社会化”危机

当今社会的变化带来了社会流动机会的增加,社会地位的获取越来越靠个人的成就和能力表现,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个体比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在社会流动时较易被社会接纳,在把握社会流动机会和表现个人的成就和能力方面都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从而有较多的机会进入社会上层,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目标。伴随我国高校扩招,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在学人数已达19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近17%(2003年年底教育部统计),大学生已是我国同龄社会群体中数量庞大的、有着重要社会影响力的文化群体。

在我国传统社会语境中,“大学生”历来不仅是代表文明进步方向、把握先进科技文化知识、有思想的社会群体,而且在言行举止上也是文明守法、令人羡慕的社会“高雅”阶层,属于受教育较多的社会文化群体,这种社会角色决定了这个群体无论在科学知识水平、道德修养,还是在交往能力、人格特征的行为模式上都应处于较高的层次,多数大学生也正是这样努力的。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大学生价值观混乱,有悖社会道德、违背社会基本规范的言行屡屡出现,或违反校规、公德、考试作弊、抄袭成风,或斗殴、盗窃、欺骗,甚至刑事犯罪事件也屡屡发生。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薛荣华杀人案件等轰动社会,大学生“校园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2000—2003年上海市受司法惩处的大学生达51人,北京某区大学生犯罪达169人。2003年,10所高校加盟的全国首家“在校大学生犯罪预防中心”在南京应运而生。一些恶性案件虽属个别行为,却使社会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群体形象的负面评价急剧上升。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学生思想观念、言行已突破了社会规范和道德的“底线”,我们的高校教育能否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预期社会化、成长为社会所需之才?高校教育的育人实效面临社会的质疑和压力,高校育人工作已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

高等教育的最终教育目的是对学生发展预期结果的规定,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培养的学生首先必须具备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身体、心理等素质),做人、做事要合乎主流社会规范、价值、道德规范和理想目标要求。接受学校教育阶段是大学生未来“继续社会化”的基础阶段,也是预期社会化的理想目的、内容和过程。以此意义来审视目前高校育人效果,显然与社会期望存在很大差距。问题突出表现在政治、道德社会化方面。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大学生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的培养形成过程,包括政治信仰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能力。从社会角度看,政治社会化培养个体对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忠诚和责任感,决定个体接受什么样的政治文化和是否接受社会主导政治文化。基于政治文化“认同”的有效社会整合是现代社会制度正常运转的保证。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总体上保持着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不轻信,不盲从,独立思考意向明显,政治参与意识强,认同或拥护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现行社会制度,对政治理论问题的认识基本正确,关心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及政治行为日渐成熟,其政治社会化总体趋势较好。但同时也存在值得忧虑的现象:功利主义、双重政治心态和政治意识模糊问题比较突出,在外来社会文化和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相当部分学生政治意识偏颇和淡漠并存,未能、也不愿通过认真学习理论课程提高自己,学习仅是“为了考试”。虽然许多学生在申请入党、政治活动中表现活跃,但不少人并未真正形成自身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模糊,甚至认为“过时”,对社会主义前途怀疑,对社会政治思潮缺乏理论思考和政治鉴别能力。更值得忧虑的是,在市场经济求利性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下,部分政治观不坚定的学生政治价值取向带有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色彩,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严肃的政治信仰,近年来,听政治报告、讲座、参加活动为增加“表现”,入党为便于留校、求职、考研者并非个别,普遍出现“过度社会化”(势利化)特点。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份小范围的问卷调查表明,15.7%的学生党员承认入党动机是“为了个人的发展需要”,28%的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既为自己,也为人民”。部分学生一方面把政治看做是自己成长的客观条件和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又不想更多地承担应尽的政治、社会责任,功利倾向明显。

形成政治权利与义务的观念和参与政治生活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多数学生在高校的教育熏陶下能够正确认知和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明确个人的政治角色、责任,关注和赞成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但大学生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认同模糊。约60%的被调查学生对民主的内容、我国民主现状的认识模糊、偏颇。对“我国社会性质”的看法中,93%的大学生认为走什么道路无所谓;回答“中国应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时,94%的人认为无所谓。对“自由”、“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多数人在理论层面上有正确认识,但涉及个人利益时则知行分离,表现为不愿按校纪约束自己,不能按社会规范控制自身行为。以个人“自由”为由曲解“权利”,认同违反校纪、社会政治约束的言行。

道德社会化是个体经过一系列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接受社会伦理文化的基本准则,遵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规范,将一定的社会规范内化成信念和习惯,并以此来约束自身行为,以获得社会认可和参与资格,最终融入社会的过程。能否在与社会、他人的互动中接受一定社会伦理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流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道德能力(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完成极其重要。如果个人确立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与所处社会中的道德标准相悖的话,就会产生道德冲突。

从调查看,多年来社会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效果是明显的,因而大学生道德认识、价值判断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从道德素质总体倾向看,大部分学生道德要求倾向的主层面积极、健康,作为道德观基础的人生社会价值观趋向也是积极、健康的。在对诸如“理想的追求高于金钱”等问题的回答中,57%的人选择是积极的,选择“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为“个人事业成功的标志”的比例远超过对“地位权力”(12.2%)、“金钱”(18.4%)的选择比例;97%的学生同意“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82%的学生同意“市场经济一样需要雷锋精神”;74.5%的人不同意“竞争中不能顾及道德、良心”等极端个人主义观点,94%的人认同“追求金钱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应取之有道”。

同时,必须看到,近年来大学生道德素质正呈现急剧下滑的倾向,道德冲突问题凸显。部分学生道德理想淡漠、道德判断和行为能力薄弱,道德认知标准低下,道德知行分离。27%的人主张“先己后人”,57.8%的人反对“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利益”,81.9%的人赞同或默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28%的学生认为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利用”,11.5%的人对见利忘义、见死不救等严重违反社会道德、人性的行为持“容忍”态度;9.8%的人认为“人与人就是不择手段相互竞争”;92%的人甚至赞同“他人就是地狱”、“人与人是狼的关系”……。更令人忧虑的是,片面追求世故圆滑、“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忽视个性发展,漠视人格素养,过分追求金钱,热衷“关系学”等在一些学生中渐成潮流。

近年来,相当数量的学生人生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观存在严重缺陷,道德虚无主义盛行,这也是大学生道德失范、违法人数增多的重要原因。少数人行为甚至突破了“道德底线”。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现状已使社会对教育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质疑,高校正处于育人困境中已是不应回避的现实。

完善大学生的预期社会化是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急剧变化,家庭、社区等教育功能弱化的背景下,社会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要求不断攀升的压力使社会和家庭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期望寄托于高校,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职责,作为为青年承担社会角色做准备的场所,在大学生的社会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二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为提高育人效果,高校进行了从课程内容到教学体系等大量改革。不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基础进行系统政治理论和人生价值观教育,还通过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社会实践以及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有效推进了大学生社会化的正常进程。但毋庸讳言,如果以高等教育的最终教育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作为衡量标准,相当部分学生的现实言行已表明其社会化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把学校师资、教育工作投入与培养合格人才的育人效果相比较,相当部分学生的“预期社会化”进程处于危机之中,显然未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预期社会化”危机源:育人环境劣化

认识个体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影响因素入手,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模式、文化、阶级阶层、家庭特点、生态环境、价值标准、同辈群体以及大众传媒等都是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因素,限于篇幅,这里仅关注基本价值观、传统政治和文化价值体系变化的影响。

改革以来的社会变迁在推动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传统政治、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规则系统的影响也很深刻。从社会结构看,社会组织的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社会系统的某些部分的功能丧失了效用,或各部分之间脱节,社会便出现结构性的无序或混乱,而此时社会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社会制度结构和社会体系。社会学称这种社会状态为“社会解组”,表现为“社会失范”(旧的社会规范解体或失去权威,新的仍处于孕育和形成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社会规则和规范来指导人们如何行动)、“文化冲突”、“价值崩溃”(社会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紊乱),这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难以回避的阶段。社会变迁导致的社会解组,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化危机的根本原因。对目前一些社会群体或个人(包括大学生)的许多越轨行为的社会原因分析,应置于这一分析框架中。

伴随着社会的开放性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大学早已不是能保持文化思想“自我”的世外桃源,从某种角度看,社会对今日大学生价值观、道德意识的影响远远高于学校教育本身。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对人才的培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提升了青年人才素质。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化中也出现了新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因素使高校育人大环境出现劣化趋势。

(一)在由社会经济、政治改革推动下的社会变迁中,社会基本价值观、传统政治、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规则系统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原有的政治体制、政治意识和道德系统受到来自外部社会的异质政治文化和社会内部变革需求的冲击,权威动摇;另一方面,适应社会变迁进程需要的新社会价值规范、政治意识和道德规则、行为方式处于混乱和重组之中。相当程度的社会失范、新旧价值观的冲突严重影响着社会和学校的教育,现实社会环境中各种违规现象的存在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处于困惑、矛盾之中,对新旧行为规范的选择陷入无所适从的两难困境,给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带来了难题。

(二)社会原有社会化资源的破坏、枯竭,是当前中国高校育人效果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文化使一个社会形成整体。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的一个危险倾向是在内外压力下传统文化系统的解体,从而导致社会传统的、本土文化价值体系的社会整合作用明显失效,文化凝聚作用弱化和人生观、道德观的庸俗化。近年来,文化冲突、价值崩溃现象加剧了社会失范并恶化了高校的教育环境:主流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紊乱,外来文化中优秀的与消极、腐朽的东西未经筛选涌入社会,一些社会传媒、学者鼓吹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推崇动物性本能,拜金主义、权钱交易、腐败色情的文化蔓延,社会生活中普遍出现诚信危机。受此影响,一些学生崇尚极端个人主义,责任意识淡漠。一些人回避奉献,只讲索取,不关心社会、学校、集体事物,损人利己成为少数人处理人际关系、利益问题时的选择。部分学生奉行道德虚无主义,轻视对个人道德品格完善的追求,道德责任意识淡漠,道德情感匮乏。调查发现,容忍“对他人缺少爱心”者达61.3%,容忍“推崇性自由者”为61.8%,容忍“未婚同居”行为者达71.2%。在丑化信仰、曲解社会理想的暗流中,处于社会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出现裂变环境中的高校,欲以原社会文化价值观为教育基础,完成社会期待的社会化是徒劳的。

(三)教育环节断裂,初始社会化未完满完成,素质教育的基石动摇,后续教育效果堪忧。诸如“如何做人”等底线道德基础教育责任,既是家庭的,也是学校和社会的。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压力迫使我国的家庭全力关注升学,先期教育的内容严重缺损,出现了严重的教化空缺,家庭、学校、社会等社会化执行者相互脱节、缺位和错位。应试教育理念弥漫于全社会的现实带给我们的必然是小学、中学甚至高校课程重知识技能轻德育品行,曲解素质教育,高校的育人内容、课程目标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节。

同时,师资结构变化和教育理念的混乱使高校教师重“授业”、轻“传道”、“解惑”现象突出。初次脱离父母或熟悉环境的学生缺少思想情感正面指导,影响社会化效果。即使是专门担负传道任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教师的教学方法失当的问题,有学生的抵触态度问题,有教师的尊严受到冲击的问题,等等。致使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没有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四)其他障碍因素。一是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个时期以来,整个社会出现了对市场经济作用理想化和神化的宣传解读氛围,忽略了市场机制的某些弊病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出现了浓厚的功利色彩:低品位、重物欲的理想信念,多元化和利己的人生价值观念,贪图享受、逃避艰苦的生活态度、享乐思想。二是社会高度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哲学思潮和文化体系对社会文化的冲击,很多学生缺乏选择和信息判断的能力,出现不知何去何从的困惑和盲目从众、盲目反传统的心理倾向。三是一些高校校园小文化环境的趋俗化。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高校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之一是校园高雅文化在陶冶学生情操、塑造人格、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方面成为主流。雅俗文化并存,对大学人才素质是不可或缺的培育环境。但近十几年以来,校园高雅文化市场萎缩,俗文化流行,通俗艺术刊物盛行。据调查,相当一部分学生大学期间不阅读经典文化艺术、思想类作品,频繁出入良莠模糊的社会娱乐场所,对美丽情感和崇高信念采取回避、逆反态度,热衷于追求精神情感的发泄和享乐、哀叹空虚压抑的各种俗文化。

社会化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发生的,宏观社会环境制约人的社会化进程。就学生社会化过程来看,学校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师资的确是极其重要的育人因素,但社会解组引发的教育环境劣化则是导致大学生出现社会化危机的主要原因。当前中国社会化资源的枯竭,更是高校育人效果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教育环境的劣化,是我们深入认识大学生社会化诸多问题的关键。

三、走出育人困境,整合与综合调控

1900万在校大学生和每年200万以上的毕业生(2003年为212万),构成了当今世界数量最庞大、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构成了我们社会发展的人才基础,其群体素质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然而,学生数量与人才质量并无必然关联。把握先进科学知识技能并拥有合乎社会良性发展要求的政治意识、道德素质,遵守社会规范,是现代社会各类工作岗位对人才就业的基本要求,不可偏颇。“培养什么人”、“如何做人”是由此要求推论出的各级教育的共同目标。高校正是通过系统教育使入学青年社会化来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场所。

在目前我国社会改革和转型的时期,社会解组对高校实现最终教育目标的影响日趋明显,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高校育人环境明显劣化已影响到大学生社会化的质量。而在目前社会条件下,仅靠高校教育化解社会解组引发的教育环境劣化矛盾,并走出育人困境难以取得明显成效。社会问题需要社会综合治理。推进大学生成功完成社会化,成为社会有用之才,需要社会、高校、个人及家庭各方面力量相互配合,在改革和发展中进行社会治理,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教育大环境的治理涉及制度、意识、文化等深层次的社会矫正,必须通过有效的社会整合,从社会外部大环境的治理入手,投入力量改善教育环境。全社会都应站在“培养什么人”和关心社会未来发展的角度,在高度重视社会变迁中出现的社会解组问题的大前提下,梳理社会文化和社会道德重建的方向,明确肯定和继承社会优秀文化传统、价值观、社会道德规范,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对社会失范、越轨行为进行补救、矫正,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我国育人的社会化资源进行新的社会整合。最低目标是应动员全社会力量遏止教育大环境的继续劣化。2004年,从中央到地方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关注和治理网络、净化社会育人环境的工作,可谓良好的起点和契机。

进行教育环境的内部因素矫正,是更为关键和艰巨的长期工作,有赖于社会、学校、家庭、社区环境的配合和长期坚持。

(一)从教育的内部环境因素看,一方面大学教育必须革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的,坚持育人职能。什么是大学的基本理念?的确值得深思。作为教育目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长期被社会各界忽视或误解。社会、学校和家庭过于重视学校赋予学生学历的知识表征、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社会基本价值观、道德规范等受到社会文化、家庭、舆论的轻视,其后果自然是个体社会化面临的困境。诚如冯友兰先生所言:大学教育除了给人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让学生养成一个清楚的头脑,一颗热烈的心。只有这样,他才可以对社会有所了解,对是非有所判断,对有价值的东西有所欣赏,他才不至于接受现成的结论,不至于人云亦云。另一方面,培育思考、创新能力是社会对大学改革的要求。在社会转型时期,更应在重新思考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发展教育,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人才标准和教育内容。

(二)优化家庭生活、社会文化环境。人的社会化以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为内容,家庭是人社会化的最早单位和最基本的文化环境,承担着学习人际情感,内化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等人生社会化奠基性教育的责任,对人一生的影响深远。家庭的生活方式,父母思想价值观念、作风、品德习惯等对子女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是任何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视家庭教育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父母“修身”相联系的家教被提到与“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功能相联系的高度。但长期以来,家教功能被社会淡忘,为父母者忽视“修身”,在应试教育压力下轻视对子女“做人”的教育,甚至陷入溺爱误区。家庭的教化环节弱化,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职责脱节、缺位和错位。这就需要重新重视家庭教育的环节,倡导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强化家庭的初始社会化功能。

在社会文化环境领域,要遏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坚决清除和遏制某些社会舆论,传媒的低级庸俗、色情、狡诈、暴力、颓废和蓄意模糊善恶标准,丑化民族精神的文化产品,为大学生的社会化营造美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从深化教育改革入手,建设教育小环境,引导大学生完善预期社会化。

社会大环境的明显改善需要长期的系统工作。从高校自身能力所及的角度看,应在推动教育小环境改善和引导大学生预期社会化方面有所作为。

1.深化教育改革,建立适应社会变化的大学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培育思考、创新能力与培育人文精神并重。使把握先进科学知识技能和拥有合乎社会良性发展要求的政治意识、道德素质、遵守社会规范等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

2.从推进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社会化的角度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各专业教师树立全程育人意识,关注学生成长。以育人实效为目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术品位,并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让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通过了解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理想、责任意识,扭转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滞后的状况。提高对高校师德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树立“全员”、“全程”育人意识,教育者应首先接受师德、敬业精神的教育。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提升高校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层面、品位,发挥网络作用。通过学术交流、宣传引导,提高学生对各种文化的价值判断水平和识别、鉴赏能力,转变高校校园文化小环境的俗化,发挥各种因素在道德社会化进程完成中的积极作用。调查显示,社会流行文化、舆论排在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影响的第三位,所以还必须重视社会流行文化、舆论对学生思想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认真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完善对大学生预期社会化进程的引导。一是学校德育重点应放在明确基本道德价值标准、行为准则方面。高校应是理论、观念的探讨者和真理的追求者、传播者,人才道德素质的培养者,而不应是随波逐流的盲从者。必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在内容、基本理念、行为标准上符合公民基本道德要求。二是丰富德育内容,把“尊重”、“爱”的理念融入道德教育之中,培养学生学会尊重自己、他人、社会和尊重知识;明确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等公正底线,道德和“羞耻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恻隐之心”等良知底线。培育学生的基本义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遵守基本公德意识,懂得“推己及人”。三是将道德作为修养、高尚人格去培育,从我国注重道德修养的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经验,增强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四是强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增强教育的社会批判精神,正视现实问题,回答学生提出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批判各种腐朽的不利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思潮,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及社会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并作为个体行为的指导,以完成社会化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