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时间:2022-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是决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能否真正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否认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一味强调客观原因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应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师必须了解课程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才能有针对性地搞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相当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对此有共识。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本章从教师的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提高的具体办法。这些办法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方法提高问题上的认真探索和执著追求

“马哲”课教学方法概述

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教师。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是决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能否真正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正如很多教师和管理者所普遍认为的那样,近年来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把它单纯归咎于教师的“教”是不公平的。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否认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一味强调客观原因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应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对教学要有相当的投入才能产生较好的回报,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要有坚定的信仰和深入的研究,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和深入浅出地驾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能力,对教学方法要有透彻的把握,要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学习和交流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经验。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科部的吕文林老师认为:“教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关键是教师自己对这门课感兴趣,对学生要有爱心。教好这门课需要的外在因素是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有资助然后‘走出去’取经,包括校际之间的交流和到发达地区、典型地点学习培训。”[1]教师对教学投入的重点在于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的了解、把握和驾御。“教无定法,教亦有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从宏观上而言是有规律可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师必须了解课程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才能有针对性地搞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相当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对此有共识。北方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刘喜珍老师认为:“教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授课水平、知识结构。如果教师的授课水平或讲课艺术较低,无论怎么更新教学手段(如多媒体),都无法真正吸引学生。如果教师的知识陈旧或知识面窄,就无法使学生接收到足够多的信息量,学生的评价就不会好。”[2]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多媒体教学、课外实践、课堂讨论、启发式授课等教学方法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是必需的。以下对这几种方法的特点、优势及其运用情况作分别论述。

一、多媒体教学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21世纪教育的一大特征和优势。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为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技术设备、条件和手段。把这些新的技术设备、条件、手段应用到教学中去的过程就是教学方法更新的过程。目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被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像、声音融为一体,形象直观,信息量大,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和灵活。能否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运用的效果如何是衡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水平的主要物质标准。这在客观上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就必须掌握相应的技术,学会处理所搜集到的、适用于教学的材料。传统的只凭教师主观经验、独白式的授课方式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将被扬弃。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在强化视觉效果、增强授课生动性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需要处理好一些关系。如学生记笔记的时间相对减少,导致教师对学生深层理论思考的引导时间也相对减少了。有的教师批评多媒体教学“用审美情趣冲淡了教学效果”。这的确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生动性和深刻性、直观和抽象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需要抽象的思维能力、严密的逻辑能力,需要深思熟虑,有时是需要寂寞的。过多的直观材料看似花哨,但有时难免会影响哲学理论的深刻性,会把理论简单化、庸俗化。

二、课外实践

课内教学是认识世界的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是运用真理改造世界并进一步检验真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要把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统一起来,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参与实践的活动统一起来,要把课外实践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安排的重要位置上,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践活动的大问题。通过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到工厂、农村、高科技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参加为社会服务的咨询活动、义务劳动或公益劳动,参观一些专题展览等,会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但目前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社会实践由于经费等原因很难落实到位,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三、课堂讨论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独白”式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的权威、地位,现代的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对话”式教育。这首先是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的必需。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卑之分。在理想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可以作为学习者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与价值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也才能真正表现出自身的主体行为特征。”[3]“对话”式教育还是培养学生个性的必需。“现代教学模式论认为,‘教学就是环境的创造’。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观点。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的环境,强调教学中师生的民主、平等、友善与合作,把教学过程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完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处理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问题,是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这一首要目标的基本条件”。[4]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直接效果来看,师生的交往、对话、讨论可以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领会所学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讨论的形式,还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精神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亲切、自然、生动,没有了讲台上下的距离感。但是,组织课堂讨论并不是一项随意的工作,而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投入大量的心血:要慎重、认真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讨论题目,讨论前要做充分的资料准备工作,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正面、准确、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讨论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目前对讨论的方式教师一般是比较重视的,但需要在提高讨论效果上下进一步的、深入的功夫。

四、启发式授课

打破传统的独白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急需解决的、迫在眉睫的一个关键问题。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的特征是教师搞“一言堂”、开“中药铺”、照本宣科。教师上课的时候自说自话、“自言自语”,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干涩枯燥,把深刻的思想编织到繁琐的学科框架体系之中,把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教条,有严重的惟书不惟实的倾向,根本不考虑学生听不听,懂不懂的问题,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目的往往流于单纯的应付考试,不能真正起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只考虑了教师的教,没考虑到学生的学。实际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制约着教学过程,只有两者和谐一致,相互促进,才能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注意到这一点,要清醒地看到:学生能不能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内容、如何接受这些原理的问题对于教师的教学过程有重要的影响,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一定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引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运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要着力启发学生在逐步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入心、入脑、入行动。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培养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使命。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因为只有教师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谈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创新意识去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要“炒冷饭”,不要把一些没有新意、没有时代感的旧东西在课堂上津津乐道。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创新并不是标新立异,新的未必就是科学的、正确的。只有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远大前途和生命力的东西才是具有创新性的。从这个角度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中的创新性和启发性应该立足于灵活地处理教材的内容上,要能够将教材上的静态内容通过启发式教学转换成鲜活的、动态的、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在准确、全面地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教学内容和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相结合,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专业特点相结合,和国内外新的实践相结合,和当代自然科学的新发展相结合,和中外哲学传统相结合。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在形式上更加生动,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在效果上富于创新性。目前,启发式授课的必要性被教师们普遍认同,但落到实处却不是朝夕之功。

“马哲”课的学导式教学

多年来,大学的“马哲”课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滔滔讲,学生静静听”成了主要模式,普遍存在讲授内容多,学生进行思维少;讲授时数多,学生自学时间少;单一讲授多,辅以其他教学手段少的现象。教学过程变成了讲授知识单一工具,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束缚了学生自我学习知识能力的发挥。改革教学方法便成了当务之急。

鉴于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社会经验相对匮乏,社会角色相对单一,学习课时较少的特点,又考虑到“马哲”课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特殊性,学导式教学法比较具有可操作性。

学导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包括“学”与“导”两方面的基本内容,所谓“得益于课外,得法于课内”讲的正是这个意思。学导式教学的过程可归纳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四个教学环节。

一、自学

我国古代就有“学贵自得”、“学贵自化”等主张。学生依据教学目标进行自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自学阶段要求学生:

(一)阅读教材、查阅资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达到阅读的目的,必须掌握阅读的方法,阅读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1.速读法,即快速通读全文,大致了解内容。速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难点、疑点勾圈画点,用记号标出来,而不忙于理解和解答。

2.细读法,即具体、细致地逐句阅读,难懂的地方反复思考,力求融会贯通,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即所谓“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苦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

3.精读法,即在细读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问题再做深入的研究,变换角度分析,转换角度理解。

(二)大胆质疑、积极思考

“学则须疑”,疑是深入学习的起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学生的“思”,教师应学会巧妙激疑,激疑是为了让学生生疑,进而质疑和释疑。教师应精心设计,运筹谋划,围绕教学中心恰当设疑。设疑是推动学生积极思考的助动器。如果设疑恰当,提出的问题正是大家所关注的,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的共鸣,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也自然高涨,而反复积极的思考,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正如古人所言:“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事自知。”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是强调学习要思考,主张学思并重。

(三)作出笔记、写出摘要

徐特立先生有句名言:“不动笔墨不看书”,这一经验使许多人受益匪浅,作读书笔记,不仅有利于学员理解记忆,还能锻炼思维能力。笔记可以有许多类型:心得式、眉批式、提纲式、摘要式、索引式等等,列宁的《哲学笔记》就是这样诞生的。

值得一提的是,潜心研究枯燥乏味的哲学理论的确是件苦差事,因而一定要有坚忍的毅力。恩格斯在攻读黑格尔十分晦涩的著作时记下了这样的体会:“假如你在读黑格尔的著作时陷入了‘沼泽地’可不要因而止步,半年后,你会在这个沼泽里发现一些支撑点,沿着这些支撑点将会顺利走向大道。”[5]

二、解疑

解疑是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探索的过程,解疑可以通过许多途径:

(一)学生自我解疑

让学生动手,查阅文献和工具书,自己思考问题、独立分析问题、主动作出判断、较好解决问题,这样必然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学生自我解疑不仅能开阔知识视野,而且能让学生在反复失败、反复挫折中体会发现和创造的喜悦,从而产生自学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二)教师点拨解疑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时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点拨解疑要摸清学生的思维脉搏,找出学生症结之所在,从而演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在“点”、“启”、“引”上下功夫,寻找学生的领悟规律,“点”要“点”出迷津,“启”要“启”之省悟,“引”要“引”出误区。在时机的选择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方能达到最佳效果。教师点拨要做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教师的教学,重在启发诱导,引导学生而不牵着走,鼓励学生而不推着走,启发学生而不过早代替得出结论。

(三)组织专题辩论会

针对大学生渴望与人交流,同时又愿意吸收别人观点和体会的特点,可以由教师“搭台”,让学生“唱戏”,在小组辩论的基础上选出代表,组织全班范围的专题辩论会。例如在对我国的道德现状进行评价时,学生分成了道德爬坡论和道德滑坡论两派。道德爬坡论认为目前道德主流是进步,是在酝酿着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道德滑坡论认为由于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人们对物质利益和个人需要过分看重,导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教师于是可组织学生广泛收集材料,多方寻找证据,写出发言提纲,举办专题辩论会。通过辩论质疑,可以丰富知识、开阔思路、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加深理解、提高认识,也可发展学生独立批判的思维辨析能力和论辩演讲能力。教师也可从学生的质疑、探讨和争辩中获得教学上的启示,取得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三、精讲

精讲是学导式教学法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师应当用辩证的观点分析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质和规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对难点、疑点、兴奋点有针对性地讲解,着重讲清疑点,讲透难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方法是启发引导,点到为止,科学安排,讲其精要,讲出精华,讲得精彩,帮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使之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灵活性。教师的精讲要起到搭桥作用、引路作用、催化作用。

搭桥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把握重点,消化难点和排除疑点上,即在学生自学有困难的地方搭一搭桥,使学生能够系统、完整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

引路作用,是在精讲中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分析、推理、归纳、运用的方法。如通过对分析问题思路的铺设,教会学生思维方式和方法。

催化作用,是在学生需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时,促使其加速转化。

四、演练

演练是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转知为能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环节演练:

(一)习题演练

做每章每节后的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思考题,“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通过做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知识的掌握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精确到精确。

(二)论文演练

通过融知识性和应用性为一体学期论文进行演练。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进行理论探讨或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演练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创新是运用知识的最高境界,是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三)实践演练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实践演练即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不仅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认知结构中的不足,而且能使学习和应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进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例如学生学习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就要在实际生活中用它来看待挫折,树立辩证的挫折观:挫折固然可以给人带来烦恼和痛苦,但又可催人奋进,创造奇迹,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人类最伟大的业绩往往是在遭受挫折的情况下做出的。

在教学过程中,以上各环节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自学是前提,解疑是基础,精讲是关键,演练是手段。实践证明,哲学课的学导式教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种充满生机的教学法,它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智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它不是惟一的方法,若能灵活机动、有针对性地将它与发现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社会调查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其他方法相互配合,优化使用,则效果更佳。

“马哲”课教学改革刍议

信息时代,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力,就很难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站稳脚跟和生存发展。人的素质包括多方面,但主要有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哲学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占核心地位。哲学素质的好坏对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具体科学知识会产生重大的、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哲学素质,是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得以形成和完善的根据。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主要是指人们分辨善恶是非对错、为人处世的能力和品格。它的形成和完善,当然首先依赖于人们对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关系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而正是在这里,哲学发挥着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哲学素质也是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人的心智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的反应,以及应付环境和生活压力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当然同心理科学的训练有关,但从根本意义上说,更主要地依赖于良好的哲学素质,因为,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们的基本生活态度、心智结构、对待各种环境和生活压力的态度,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角度看,“马哲”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石。当前高校该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三对矛盾:一是单纯授业教育与综合性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二是灌输与疏导之间的矛盾;三是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之间的矛盾。要处理好这些矛盾关系,起到马哲课应起的作用,关键的环节就是进行哲学教学的改革,改革应从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考虑。

一、在内容上应贴近现实、融会传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国内外的现实向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需要从哲学上进行探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随着向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目标的不断推进,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必将大为转变,价值观念体系也将逐步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在这场“转换脑筋”的过程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内容还应贴近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割裂开来。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文化根基和思想底蕴,脱离中国哲学、中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严重缺陷。这就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民族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毕竟是在异国他乡生长发育起来的,要把它运用于中国,说明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把它同中国社会、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换言之,只有贴近中国人的生活世界的哲学,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的哲学,才会有现实感、亲切感,才容易为中国人所理解和接受,从而才可能塑造人。

实际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民族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本质所要求的。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博大精深,独树一帜,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在世界哲学宝库中占有突出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以往先进哲学思想的总结、继承和发展,当然也应当包含中国先哲们所创造的思想智慧。中国的儒、道、墨、释等思想大师们,以独特的形式和风格,探索了宇宙的奥秘、人与世界的关系,表达了丰富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等哲学思想,许多见解独具慧眼。中国哲学中的思想瑰宝和中国文化的其他优秀思想一起,成为孕育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土壤,诞生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哲学为中国化、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做了思想智慧的准备,是中国化、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来源之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民族化,把辩证唯物主义和中国哲学结合起来,这是深化哲学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是使哲学理论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突破口。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的基本考虑应该是:贴近当代世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与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丰富的哲学遗产联结起来。

二、在教学方法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各种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方法方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教材体系同教学体系的关系

教材体系同教学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材体系即本学科的理论体系,它是由反映特定研究对象的概念、范畴和原理之间的逻辑联系构成的科学体系。它具有规范性、稳定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等突出特点。教学体系即教师的授课体系,它是教师依据教材体系、教学大纲、计划学时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体系。其特点是比较重视和强调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和适应性。教材体系是建立教学体系的基本依据,决定教学体系;教学体系要体现教材体系的要求,服从和服务于教材体系。要正确处理好教材体系同教学体系的关系。

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材体系的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而不能离开或违背教材体系另搞一套,更不能凭自己的兴趣爱讲什么就讲什么。

教学既要坚持教材体系,又不能照本宣科,面面俱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按照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和少而精的原则,对教材内容作必要调整和合理取舍,相对集中时间教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以及本学科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处理好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有利于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所存在的课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吸引力。

(二)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的教学对象又是合作者。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要尊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根据教学进程自觉搞好课前课后的预习和复习,做好作业,全面理解、及时消化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则应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克服学生只能围着教师转的传统教学观念。为此,教师在课堂上,一方面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性,旗帜鲜明地搞好政治导向,注意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另一方面又要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求知的最佳情绪和最佳心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能培养的,而教学的生动性是引发学习兴趣的重要诱因。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动性最重要的是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教师要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和教学规律,涉猎多方面的知识。教师只有既专精又博览,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讲课才会生动,妙趣横生、游刃有余。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使学生积聚知识的过程中,既要提高学生对现成知识的自我消化和能动运用的能力,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学和自我摄取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当把大学生的头脑看成一个有创造力的加工厂,不断激发学生自摄知识的强烈欲望和追求真理的内在动力。

(三)灌输与启发引导之间的关系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既要坚持灌输的原则,又要正确处理灌输同启发引导的关系。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但是,马克思主义不会在青年学生的头脑中自发产生,它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特别是在国内国外复杂的大小气候和大学生缺少坚定信仰的情况下,更应坚持灌输原则,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思想。在教授的过程中,要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巨大的生命力。此外,应当明确,灌输讲的是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原则,切不可把原则当作方法,采取硬灌的办法。如果教师上课不管学生爱不爱听,能不能接受,一个劲儿硬灌、蛮灌、满堂灌,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一定要搞好启发引导,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思考精神,使其在运用和比较中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为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打破把教学活动看做是以教师的课堂教授为核心的封闭系统,要使教学活动向学生开放。不能把学生仅仅看做是教育的对象,更不能看做是“知识的接受器”,而要使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启发学生提出与课程相联系的、有现实意义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以小论文、学习体会、课堂作业、专题演讲等形式阐述其对思想政治理论和某些现实问题的理解和自己的见解;抑或通过社会实践、参观访问,在一定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要作出自己应有的结论。教师对学生的见解和结论要作出评价,并给予必要的阐发、补充和纠正。通过启发性和引导性教学,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入情、入理、入脑、入心。

三、对马哲课具体改革方法的设计

(一)改变“马哲”课教育功能单一的状况,使之由单纯授业教育向综合性素质教育转变

在人们传统的思维观念中,“马哲”课是被定了调的,教师的教学只是起到“传声筒”的作用,他们只需按照教材内容将基本理论传授给学生就行。因此,教学功能限于单一的授业教育。这种状况已经很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旦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其教育功能必将弱化乃至失效,从而使学生滋生逆反心理而产生负面效应。

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涵摄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包含基本哲学原理,还涉及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史学、法学、美学等诸多学科。因此,它是高校实施综合性素质教育的首选课。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凡能力都必定包含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两个方面。“行成于思”,行动源自思想,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则必先培养较强的思维能力。哲学是智慧之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教之根本在于传“道”,学之根本在于求“学”。哲学就是“道”,就是形而上,就是“学”。所以,应把学习和掌握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把“马哲”课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为此,要拓宽“马哲”课的教育功能,使之由单纯授业教育向多功能、全方位素质教育转变。

(二)使课堂教学由单纯灌输向灌输与疏导相结合转变,且强化疏导

“马哲”教学内容的恒定性与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是该课程教学中一对连带式的矛盾。其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学内容的恒定性必然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博大精深的体系,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哲学理论,它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理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各国在运用其原理的实践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本身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要旨之一。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软件工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来源于教育方法的“亲近感”、“认同感”。过去,“马哲”课教学主要采用灌输方式,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实行“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灌你通”的说教式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灌输方式缺乏教育本身应有的“亲近感”、“认同感”,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从而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灌输式教学法限制了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习惯于获得老师给出的现成答案,久而久之形成思维的盲从与惰性。因此,“马哲”课教学应改变过去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行灌输与疏导相结合,且重在疏导。灌输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基本原理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并使学生从内心接受。疏导就是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同一问题给出多种主张供学生分析、参考,而不是提供现成答案。同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激活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注释】

[1]此话出处见吕文林老师填写的调查问卷——“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几个关键问题”课题组问卷二(教师卷)。

[2]此话出处见刘喜珍老师填写的调查问卷——“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几个关键问题”课题组问卷二(教师卷)。

[3]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第113页,岳麓书社,2002年。

[4]同上,第131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第20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