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论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刑事侦查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如何侦查破案的学科。作为法学专业本科选修课程的刑事侦查学,与公安院校开设的刑事侦查学课程有明显的不同。因此,作为法学院校的学生,学习刑事侦查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刑事侦查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有大量的课内时间亲自试验,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论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刑事侦查学为例

方福建[1]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摘 要:近年来,法学教育界纷纷探索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也在刑事侦查学的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以增强课程讲授内容的形象性与直观性;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互动环节;增加实验教学课时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刑事侦查学;法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法学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全社会法治的渴望为法学教育的振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据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9 (2011)》显示:我国高校法学院系30年间增长了100多倍。截至2011年,全国法学院系已达606所,普通高校法学专业在校生已超过30余万人[2]。但是,应当承认,当前我国的法学教育无论从生源层次、教师素质还是教学方法、培养模式来看,都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

一、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缺陷及改革思路

传统法学教学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特色,教学方式是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黑板、粉笔、教室几乎是教育设施的全部。教师讲课以口授为主,配以板书,学生则通过听讲及做笔记来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法律人才更多的是对照条文谈法律,而无法面对千变万化、层出不穷的具体案件。

(一)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缺陷

1.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法学教学模式,节奏缓慢,难以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扩大信息量。现代社会知识信息爆炸式增长,陈旧、僵化的理论灌输效果极差,相对于新问题层出不穷的司法实践,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显得滞后并难以适应。

2.单纯以文字为媒体的教学手段,无法表现丰富、生动的内涵。一则精彩的侦破案例,如果仅仅用文字来表现,虽然也未尝不可,但较之于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案例介绍,自然大为逊色。

3.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由于受教育技术和设施的限制,教师不得不上大量的重复课,教学效果差、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较大。

5.由于许多课程都实行大班化教学,加上很多教师往往是上完课就走人,很少与学生沟通,教师无法随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教学效果受影响。

(二)法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法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应当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将传统的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教授法律职业技能为主,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主动式学习模式。

2.突出对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训练和掌握,帮助其进行法律思维与能力的真实训练,进而形成学生独有的专业思维、职业伦理修养,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法律、解决实际法律适用的能力,强化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与未来法律职业的接轨,努力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3.建设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网络状的校内外实践能力训练平台。法学实验教学改革,一是要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具体的实验教学演练。这将有助于学生明确未来工作要求,运用理论成果于法务实践,提升职业素质、知识架构和适应能力。二是构建仿真实验环境。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保证学生参与充分的分析案件、搜集证据、人际沟通、起草文书等专业训练。三是提供师生互动平台。实验教学以学生主动式学习为基础而展开,学生学习兴趣被激活,通过广泛的电子媒介,可以与指导教师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无障碍沟通。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体系可以做到相辅相成,和谐互动,即“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3]

二、刑事侦查学课程的特点及定位

刑事侦查学是研究刑事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规律、特点,研究揭露、证实、预防犯罪的对策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由刑事技术手段、侦查措施和侦查方法三部分内容构成,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从学科性质来看,刑事侦查学是法学与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法学边缘学科,属于边缘法学,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刑事侦查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如何侦查破案的学科。侦查破案作为一种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司法活动,其实也是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过程,而许多案件的侦破工作本身就充满了挑战性、刺激性,那惊心动魄、扑朔迷离的侦破过程,对许多年轻人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我院开设的刑事侦查学课程尽管只是一门选修课,但每年都有很多同学选修学习。

作为法学专业本科选修课程的刑事侦查学,与公安院校开设的刑事侦查学课程有明显的不同。仅从课时数看,公安院校开设的刑事侦查学课程细分为刑事侦查学概论、痕迹学、笔迹学、刑事照相、现场勘查、刑事侦查措施、专案侦查等课程,总计要达200多课时,而我校开设的刑事侦查学只有32课时。再从我院近年来的学生就业情况看,只有少数毕业生可能从事公安、侦查及与之有关的工作。那么,开设这门选修课程的意义何在?刑事侦查学在法学课程中应如何定位?如何使学生学以致用?笔者对这些问题作了反复的思考,最终将课程开设的意义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学生掌握刑事侦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刑事侦查学课程,使学生掌握侦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其中一些专门技术具有一定的运用能力。

刑事侦查活动是公检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第一关,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刑事侦查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办案的质量。因此,作为法学院校的学生,学习刑事侦查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除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性问题以外,刑事侦查工作还涉及大量的刑事技术及侦查手段,法学院的学生完全有必要对此作一定的了解。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动手能力,是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能力。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由于缺少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往往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一份诉状、一份询问笔录、一份实验报告就可能难倒许多人。通过刑事侦查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有大量的课内时间亲自试验,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创新能力,指的是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在个性心理品质的支持下,新颖而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的能力。只有培养创新能力,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三)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证据是诉讼的核心,也是法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今后虽不一定从事公安、侦查工作,但是,大多可能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这就不可避免地都要与证据打交道。退一步说,即使不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也要与证据打交道。而刑事侦查作为证据调查方面一项很专业的工作,自然有其独特的价值。

那么,什么是“证据意识”?所谓证据意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对证据作用和价值的一种觉醒和知晓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面对纠纷或处理争议时重视证据并自觉运用证据的心理觉悟[4]。就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仅仅通过刑事侦查学课程32课时的学习,并不能使他们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但是,大多数学生可以掌握一些证据提取及鉴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当案件中有需要时,可以知道应该提取什么证据?该针对什么问题提请专家进行鉴定?比如,在讲到刑事技术鉴定这一章时,笔者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证据意识”的重要性。这个案例讲的是国内一家衬衫厂出口一批价值百万元的衬衫到日本,但对方收货后以衬衫中发现有大量蚂蚁为由拒付货款并要求全部退货,后中方厂家聘请专家对衬衫中的蚂蚁作了鉴定,专家认定这些蚂蚁是只产于日本某一地区的一种蚂蚁(中国根本没有这个品种的蚂蚁),从而揭露了日方因市场销售原因而妄图毁约退货的诡计。类似的问题在刑事侦查学教学中涉及的还有很多。比如,同样是一根头发,在高倍显微镜下,我们就可以区分出是自然脱落的还是被暴力扯下的。一个想法,一种理念,对侦破这起案件,也许就是至关重要的。

三、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尝试

为了适应法学教学模式的变革,笔者在刑事侦查学的教学中也作了一些尝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一)丰富多媒体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在目前多媒体设施已相当普及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其效用是每一位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收集整理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教学课件。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已经建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并且不断更新内容。有了这个资料库,借助于多媒体设施,就能较好地把本学科的亮点和精华展现给学生。

(二)注重案例教学,增强教与学的互动

案例教学是一种典型的刑侦教学方法。对于刑事侦查学中的很多概念、原理、方法,教师结合一些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往往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掌握。在案例教学中,笔者认为应注意抓住讨论这一环节。教师应扮演好主持人的角色,既鼓励学生围绕某个具体案例畅所欲言,积极交流看法和创意,同时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不使讨论离题太远,最后还要善于综合整理各种意见,并给予正确的评价。

有人说,素质教育就是很多年以后能够记住的那些东西。据一些毕业多年的学生回忆,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所谓理论,早已还给老师了,而能够留下记忆且印象深刻的也许是当时老师介绍的一则精彩案例。案例教学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法学教学中要大量地使用案例教学,因此,收集案例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教学需要,从各种途径收集了大量案例视频资料,深受学生欢迎。主要来源有:市场上购买相关的教学资料片,如《C.S.I.美国犯罪现场调查》《大案要案侦破纪实》等;通过与同行、兄弟单位交流获得的案例资料片;从电视节目中录制的案例资料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电视节目中有大量的案例资料可以获取。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天网》《法治视界》以及浙江电视台的《纪实》、江西电视台的《传奇故事》、杭州电视台的《警界41》等栏目中都有大量的经典案例,笔者通过华数电视点播系统录制了大量案例资料片,经过精选并经后期加工处理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为了增加与学生在课外时间的交流与沟通,笔者还专门开设了个人博客,介绍相关案例,并公布了QQ号码及手机号码,方便与学生讨论问题及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等。

(三)增加实验教学课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笔者在刑事侦查学教学中尽可能地增加实验教学课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动手操作,为更好地培养他们成为应用型的法学专业人才,及今后从事司法实践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依托我校刑侦法医实验室的实验设备,我们开设了测谎实验、痕迹提取及比对实验、笔迹比对实验等实验项目,实验课时数已接近课程总课时的一半。通过测谎实验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了测谎的基本原理,消除了对测谎仪的神秘感,并对测谎证据判断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通过痕迹提取及比对实验、笔迹比对实验等实验项目,使学生对证据的发现、固定、提取和检验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并且初步掌握了物证提取和检验的一般方法。

另外,为了配合教学方式的改革,笔者对刑事侦查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也作了一些大胆的改革,比如,取消了单选、多选、填空、名词解释、概念比较等题型,保留了传统的案例分析题,增加了指纹比对、笔迹比对等实际操作题,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又体现了能力培养的特点,学生整体反映较好。

参考文献

[1]李道刚.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J].当代法学,2009(04).

[2]李龙.论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J].中国法学,1997(06).

[3]吴高庆,方福建.论多媒体技术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C]//吴寅华.改革、建设与创新——浙江工商大学教学研究论文集.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4]邵俊武.法学教学方法论要[J].法学评论,2000(06).

[5]丁金城.刑侦课课堂教学之我见[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注释】

[1]方福建,刑侦法医实验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刑事侦查学、犯罪学。

[2]李林:《中国法治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8—51页。

[3]滕丽:《法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探索》,《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4期。

[4]何家弘:《证据意识漫谈》,《法学杂志》1998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