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要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要素论

时间:2022-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宏观地论述了大学生社会化危机所反映的育人环境问题之后,集中探讨育人环境组成部分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问题是本书的直接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是该课程的灵魂和生命活力之所在。交上一篇关于“马哲”课的教学实效性问题的满意答卷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作为客体的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在“马哲”课教学中使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是“马哲”课取得成功的关键。

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要素论

宏观地论述了大学生社会化危机所反映的育人环境问题之后,集中探讨育人环境组成部分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问题是本书的直接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以下简称“马哲”课)的教学实效性是该课程的灵魂和生命活力之所在。失去了实效性,“马哲”课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就会成为一种负担。但恰恰实效性问题又是无法跨越的卡夫丁峡谷,令“马哲”课教师们感到无奈、无助和彷徨。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该课程教师的一大难题。应该说,在这方面,无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在理论探讨上,教师们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探索着。但教学效果仍然不能尽如人意。最令教师头疼的莫过于到课率和听课率。前者还可以控制,后者则让人束手无策。学生可以安静地坐在“马哲”课的教室里旁若无人地看英语、看小说。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马哲”教师要反思这个问题,并设想解决方案。从更宏观的层次上看,探索“马哲”原理课教学实效性问题不仅仅是教学过程本身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现实对“马哲”课提出的紧迫要求。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面临着空前的挑战。随着我国的入世,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将快速地融进全球化的大趋势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会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国外的社会科学理论大量涌入中国。这一切都给教学带来了压力,当然也应该看成是动力。“马哲”课的教学应该能够回应这些挑战,应该能够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归根到底——为了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还能抓住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怎么办?交上一篇关于“马哲”课的教学实效性问题的满意答卷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要增强“马哲”课的教学实效性,必须注意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这几个问题涉及到对“马哲”课教学起作用的三个方面的要素。将各方面要素相互配合,发挥最佳的功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谈增强“马哲”课教学实效性的操作化方案。否则,不会有大的进展。以下是对这三要素及其涉及到的关键性问题的阐述。

一、主体

学校办学以人才培养为本,教师是教育主体。主体方面的关键性问题是投入,即主体能否积极地投入和怎样投入的问题。“马哲”课教师是“马哲”课教学主体,他们要投入很大的精力用于教学,要研究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将深邃的理论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出来;怎样将马哲基本原理、观点和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相结合,而且要结合得恰到好处;怎样才能够使“马哲”课受到学生的欢迎,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帮助。做到这些,需要教师的敬业精神,也需要个人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教师关注现实的热情,更需要来自相关部门对教师工作的支持、尊重,对教师地位和劳动成果的肯定,对教师待遇的合理公平地对待。有些教师认为科研成果对评职称有用,教学就像体力劳动,没有学术含量,不用下太多的功夫,因此对“马哲”课教学并不很投入。有的教师限于主客观条件,没有条件或兴趣关注现实问题,比如没有足够的经费去实际调查、接触现实,有些教师甚至还不如学生对社会了解得直接和全面,这种情况下如何使理论联系实际?还有一个软环境的问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尊重。有的老师说,在社会上人家问起自己的工作来,自己都不好意思说是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当中也有些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不尊重,认为他们是没什么本事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所以功利心很重的学生就会在上课期间老师长老师短地很会讨老师的欢心,但课程一结束,则像陌路人一样,和老师走在对面也装作不认识。社会学上对分层的标准,一般很认可的重要指标是韦伯提出的经济、政治(权力)、声望三重标准。在这方面,“马哲”课教师的地位有很高的一致性,政治(权力)、声望、收入都较低。在这样一种工作环境下,他们的神圣感、使命感、尊严、敬业精神肯定会大打折扣。虽然也有人不在乎这些而坚持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但毕竟这些人是少数。对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没有了尊严、肯定,这些能够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的动力,谈何投入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所以,大环境、实际条件都要配合,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才会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有保证。总之,保证教学主体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是各高校应该重视的问题。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占安院长在2002年庆祝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十周年会上的报告中的一句话说:“马列课是我们的饭碗,但更是我们的事业。”包括“马哲”课教师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都从这样的境界、高度投入教学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定会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二、客体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将学生看成教学主体。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从理论上说,不存在双主体——在教学中,不可能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退一步,如果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那更是荒谬的。学生是主体,他们应该具备熟悉教学内容的能力,因为只有掌握了教学内容,才能说他们能够将这些内容对象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是没有概念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客体。这个命题是应该坚持的。作为客体的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在“马哲”课教学中使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是“马哲”课取得成功的关键。康德喜欢重复这样一句话:“我不是教哲学,而是教人们哲学地思考。”学哲学的人没有任何技术,但是他们有智慧、有创造精神,懂得哲学地思考。这和学其他专门技术不同。学预测学会预测,学领导学会当领导,但学孔子不会当孔子。学哲学的人能够获得思维的启迪,锻炼理论思维。理论思维对于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非常重要。哲学的作用是无形的,是在人的大脑中起作用,外人看不见,而且这种作用又不是短期能够体现出来的,需要在较长的时间中才有效果。有人于是就说哲学无用。但“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曾任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主任的黎建球教授语)。所以,大学的哲学教师不应该只是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哲学不同于下棋、打桥牌,后者是对一般思维的锻炼。哲学是一种理论思维运动。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体能,理论思维运动,可以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提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和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草案)》中的提法是吻合的。该文件指出:“国家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决策者应将学生以及他们的需要置于中心位置,应将他们看作高等教育革新的重要的伙伴和负责任的一方。”教和学要相互配合,教学才能卓有成效。大学的“马哲”课教学不是远程教育,后者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互动。大学的“马哲”课,学生希望老师能够与他们互动、交流,客观上也有条件交流。老师应该注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内容中来。上课时教师讲,学生听不进去,教和学两张皮的现象肯定是不利于学生对“马哲”原理的学习的。所以,调动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学习积极性是“马哲”教学过程的关键一环。只有学生对讲课的内容感兴趣,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老师的教育才能算是成功的。很多“马哲”课没有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这个环节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学生听不进去课,老师的讲课成了自言自语。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教师要提高授课水平,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技巧,吸引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兴趣,另一方面平时成绩、平时考核的环节要跟上。这样会使学生愿意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或者必须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启发和强制相结合,才能把教学客体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不至于浪费面对面讲授马哲知识的宝贵资源,让想学好哲学的学生感到解渴,让即使不想学的学生也必须在平时注意对马哲的学习和思索,杜绝考前突击复习、应付考试的现象。总之,对“马哲”课和其他思想政治课而言,学生的冷漠是首先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要将学生这一教学客体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对“马哲”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热心、关心起来,这是“马哲”课教学有起色的重要标志和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环境

环境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虽无形,但其作用是相当大的。要增强“马哲”课教学实效性,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环境要配合。“马哲”课的教学不是教、学两方面互动的孤立过程,它是生长在高校教学资源运作的大系统中的,需要系统中相关因素的配合,更准确些说,是鼓励。这一点有些学校做到了,但是另外一些学校的做法往往不能尽如人意。以下分析环境因素中的几个组成部分及其现状。

(一)对“马哲”课教师的教学评价

根据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行动和价值评价之间要对等,否则就会对人的行动产生良性的或恶性的影响。用到“马哲”课的教学评价上,评价和教师的实际付出不符合,和实际期望相差太远,不利于人们继续采取有价值的行动,会严重地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从教学评价上看,督导组和学生的评价是各学校普遍采用的评价机制。在这方面有很多问题。有的学校能恰当地处理这些评价和教学、教师之间的关系,有些学校则处理不好,造成矛盾和问题。据上海大学社科学院哲学系主任刘绍学老师介绍,对于学生评价,领导是非常重视的,但也不是完全依据学生的意见轻易地给一个老师下结论,因为学生的状况、角度对于其对教师的评价都会有影响。汕头大学社科部主任程家明教授认为:“对学生评价的权威系数,在目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重视的情况下,分量不宜过重。”北京交通大学的社科系主任林建成认为:“关于学生、专家等方面的评价,我想任何评价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我们不能否认这些评价包含着合理性因素,但同时也要承认其中也存在学科偏见、年龄偏见之类的因素。遇上我们认为不太公正的评价,我们也只能泰然处之。”北京交通大学的社科系副主任杨蔚认为:“要辩证地看待学生评价、专家和同行评价,积极吸取好的行之有效的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哲学教学水平。但教师对专家的督导普遍反感和感到有压力,不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督导不应只督不导。督导的积极方面的作用是确实引起了教师对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妮妮老师认为:“正面看,学生评价可以促进教师重视教学准备工作,认真充分地备课,积极主动地组织教学。但也有负面的作用。教师容易迁就学生,降低教学要求。”[1]

事实上,为数不少的学校领导或职能部门未必能如上述教师所言看到“马哲”课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往往不能冷静、客观地看待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简单地根据来自某方面的信息片面性地下结论,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哲”课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不能客观公正、积极地评价“马哲”课的教学,这会严重地影响教师的积极性。有些学校对教学督导很迷信,凭他们偶尔去听一次课得来的印象就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全面的定性——肯定或否定。有些学校根据一些问卷或座谈会就轻易对老师的教学水平下总体的结论。殊不知,这两种情况下,都存在以偏概全的可能性,都会有不准确的地方。如果轻易地批评某些教师,不能全面、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势必会挫伤教师的教学热情。其实,从教师的角度看,正如有的老师在回答问卷中说的:“只要督导组的活动是公平、客观的,不是恶意找茬的,我们都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但这里的度实在是不好把握。

(二)资金、经费的支持力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政府行为,应该有相应的支持措施,经费支持是一个重要环节。程家明教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存环境压力,不只是来自基层,还来自(或者说更根本地来自)中央、教育部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资金严重匮乏,从而导致有些校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重视。”北京邮电大学“马哲”课教师莫茜认为:“对党和宣传部门而言,为保证“马哲”课的意识形态功能,应想办法给予一定的财力支持或相应的政策支持,以使哲学课和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实际的财务支持。但目前仅有行政命令而无实际的财务支持或相关的财务政策,使得哲学课及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单位中的地位日渐下降,达不到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所以,应该对“马哲”课教师的工作有实质性的鼓励政策和报酬倾斜。”根据对上海和北京、天津一些高校的走访和问卷调查,可以认为,上海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持力度较大。上海市教委在上海选定五个学校(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试点,给每个学校拨款十几万元用于思想政治课的建设。上海大学一位“马哲”课教师一个多媒体课件申请到学校25000元的经费支持,而该校对其他项目的平均经费支持水平是5000元(冯波负责的本书研究所涉及的课题获得了中国传媒大学15000元的科研资助,20000元的出版资助,说明中国传媒大学对思政课的支持力度也是较大的)。希望像上海那样的“大手笔”更多些。

总之,“马哲”课教学实效性提高的关键在教师——使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重点在学生——调动学生对“马哲”课的积极参与意识,出路在环境的配合——给包括“马哲”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必要的资源配合和积极、肯定的软环境。三方面问题都注意到了,应该能够扭转目前“马哲”课教学学生不买账、领导不关心、教师有怨气等不尽如人意的状况,“马哲”课的教学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注释】

[1]各位老师的看法源于其本人所填写的调查问卷或冯波对其本人的直接访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